暨陶,北宋官員、詩人,善音律,以詞賦而出名。元豐年間進士。福建路崇安縣人(今武夷山市)。
宋元豐五年,進士放榜唱名,當時韻書「洎、暨」同音,均屬去聲[註],主持以「洎」音叫暨陶,三呼不應,考試官蘇頌是福建同安人(今廈門),建議以入聲呼之[註],暨陶應聲而出。皇上宋神宗好奇,蘇頌回答:「三國時代吳國出了一個尚書叫暨豔,暨陶可能是其後代,而當地『暨』屬去聲[註]。」蘇頌問暨陶籍貫,原來二人是福建同鄉。暨陶回答自己是崇安縣人(今武夷山市),宋神宗喜曰:「果吳人也。」[1]
- 回正文「暨」字在現代漢語俱為陰去調,包括上文考官蘇頌所屬的閩語廈門話 ki-陰去、粵語 kei-陰去、吳語蘇州話 tɕij-陰去、北京官話 ji-去聲。
- ^ 《閩語與浙南吳語的深層聯繫》,鄭張尚芳,轉引宋朝葉夢得的《石林燕語》卷八:「元豐五年,黃冕仲榜唱名。有暨陶者,主司初以‘洎’音呼之,三呼不應,蘇子容時為試官,神宗顧蘇,蘇曰:‘當以入聲呼之’,果出應。上曰:‘卿何以知為入音?’蘇言曰:‘三國志吳有暨豔,陶恐其後。’遂問陶鄉貫,曰:‘崇安人。’上喜曰:‘果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