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對倒 (小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對倒》是香港作家劉以鬯的代表作之一,知名度僅次於《酒徒》。[1]

《對倒》結構創新,用雙線平衡敘述手法,以及意識流的技巧,描述了小說中一男一女一天的遭遇及內心世界,側面反映出七十年代香港的境況。

名稱由來

[编辑]

小說的概念來自作者於1972年於拍賣會投得的一枚「慈壽九分銀對倒舊票」雙連。《對倒》是郵學上的名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法语,指一正一負的雙連郵票。這類郵票,必須相連才有價值,一旦分開,便與普通郵票一樣,變得平平無奇。[2]

故事

[编辑]

小說背景是七十年代的香港,男主人翁淳于白是從上海移居香港多年的男子,對城市滿懷憶舊傷感。女主人翁亞幸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少女,對未來充滿世俗浪漫的想像。他們各自街道兩端相對行走,途中看到各種物事作出不同思緒。

最終兩人不約而同地來到旺角,並排同坐看同一齣電影,然後又分開了。當天晚上,兩人都發了個綺夢,男的夢見自己變回年輕時的樣子跟女的做愛,女的夢見跟一名英俊的男子做愛,成為兩人相連之處,也完整了「對倒」的意義。

看似兩個平凡人各自的心境感受描繪,但兩人的故事互相交織,形成強烈的對比,也立體呈現當時香港經濟起飛、社會繁榮,但前景不明、人心空虛的面貌。

評價

[编辑]

楊義先生在《世界短篇小說精品文庫(中國卷)》的《編選者序》中對《對倒》的評語:

「這種把意識流手法用於陌生人街頭對行,從而產生隔代人不同心態的強烈對比的敘事謀略,實在是匠心獨到的創造。」[3]

版本

[编辑]

《對倒》最初於1972年11月18日在《星島晚報》連載,每天一千字。劉以鬯擔心報館方面不喜歡這類形式的小說,所以寫了一百多天後(共11萬字,分64節),就將它結束了。是為《對倒》的長篇版本。三年後,劉應也斯寫稿並把《對倒》改寫成短篇小說(約3萬字,分42節),刋登在《四季》雜誌上,《對倒》的短篇版本出現了。之後,日本二松學舍大學教授本橋春光將這個版本譯成日文 ,收在《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中。故此,《對倒》第一次以書籍形式刋出是日文的版本。[4]

1988年,李文靜再將短篇版譯成英文,刊於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譯叢》第29、30期。[5]

至於長篇版的《對倒》一直得不到出書的機會,直到二十年後(1992年),才由北京的文聯出版公司首次出版,但印數很少,且出版社事前有「即使斷版,也不考慮再印」的要求。

雖然劉很希望小說能在香港出版,但一直苦無機會,也擔憂《對倒》會被人遺忘了,從此消失。[6]

1998年,《對倒》(短篇)收錄在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的《世界短篇小說精品文庫(中國卷)》一書 中。

2000年,劉不再處理辦了十五年半的《香港文學》(月刊)的事務,心情低落。好友黃東濤、蔡瑞芬夫婦為鼓勵他,建議為他出版新書,於是劉將長、短篇《對倒》合在一起,加上各地學者、作家的評論,結成《對倒》香港版, 由獲益出版。[6]

同年,王家衛受《對倒》啟發的電影《花樣年華》獲得巨大成功,並在片尾率先出現「特別鳴謝 劉以鬯」七個紅底白字。 [7]《對倒》才被廣泛地讓人們重新認識。[8]

2003年《對倒》法文譯本由Philippe Picquier​(法语出版。[7]

2015年,台灣行人出版社出版《對倒》,收錄了長篇及短篇,是第一次在台灣出版。[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鄺銳強. 存在主義對劉以鬯《對倒》的影響. 香江文壇. 2005, (38): 44-46. 
  2. ^ 劉, 以鬯. 對倒(簡介). 台灣: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5. ISBN 9789869214124. 
  3. ^ 楊, 義. 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 中国卷. 中國大陸: 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6. ISBN 9787805348919. 
  4. ^ 沈西城. 港日文字緣──日譯劉以鬯《對倒》. 蘋果日報. 2010-10-03 [201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5. ^ 劉以鬯. 李文靜. LIU YICHANG: Intersection (translated by Nancy Li) (PDF). 譯叢(Renditions). 1988, (29 & 30): 84-101 [2021-09-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16). 
  6. ^ 6.0 6.1 6.2 劉, 以鬯. 《對倒》(序). 台灣: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5. ISBN 9789869214124. 
  7. ^ 7.0 7.1 洪昊賢. 王家衛:「特別鳴謝劉以鬯」. 虛詞(P-articles). 2018-07-11 [2018-09-01]. 
  8. ^ 西柚. 對倒的時空 (PDF). 香江文壇. 2002, (4): 12-20 [2018-09-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