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古典音樂
此條目為第十三次動員令音樂類的作品之一,是一篇達標條目。 |
古典音樂屬於維基百科藝術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為什麼被鎖定?
[編輯]為什麼被鎖定要管理員才能編輯?--Dnwk (留言) 2008年10月13日 (一) 15:03 (UTC)
但西洋和歐洲在地理上有所分別吧
[編輯]我也覺得不用合併,或者是合併到一般比較常用的「西洋古典音樂」這個用詞。--ffaarr (talk) 08:15 2005年9月11日 (UTC)
- 看來建議合併的方向反了。我只是覺得這兩個條目有聯繫,具體如何定義或是否合併,請懂行的人確定吧。--Isnow 08:47 2005年9月11日 (UTC)
- 我也同意樓上的講法。如果以地理來區分,「西洋古典音樂」包括了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地方。若以文化來區分,「西洋」又可以泛指和「東方」相對的文化。不過,這樣分類還是有問題的,中國人創作的西式交響曲,應該如何歸類?例如中國作曲家朱賤耳創作的第八交響曲,算是東方還是西方音樂?現代還是古典音樂? 我想還是需要一些音樂學者來參與定義。
- 難道"中國人"就不能創作西方音樂嗎?另外,如果鬼子對中國文化很了解,難道他們就不能創作中國音樂嗎?只是我們有中國音樂嗎?我們的古琴記譜法還在用嗎?我們都在用西方音樂的五線譜呀。我們現在所用的音調都是西方音樂的音呀,甚至連高山流水都是用西方音樂的音來演奏。中國傳統的旋宮轉調還在用嗎? jack 2007年5月27日 (日) 16:07 (UTC)
- 另一方面,因為「西洋」已經包含「歐洲」,再另開一個條目,恐怕會引起混亂。而且歐洲的古典音樂下面的細分類和西洋古典其實沒有兩樣,所以我把「歐洲古典音樂」合併到這裏來了。
--[User:Licheong|LC]] 23:58 2005年9月14日 (UTC)
- 其實還有另外可以用的字眼是「西方音樂」、「西方古典音樂」,或者應該創建一個消歧義頁吧。
--LC 00:20 2005年9月15日 (UTC)
廣義的古典音樂?
[編輯]"廣義的古典音樂"更多是非專業人士對"古典音樂"一詞的誤解。隨著時間的延長,以及人數的擴大,"廣義的古典音樂"就更多地占據了合理性。但是作為知識本身,不應把錯誤加以合理化。當然研究音樂的人也願意採納這種"廣義的"的說法,那我就是在吹毛求疵了。jack 2007年5月27日 (日) 15:56 (UTC)
關於「西方古典音樂」和「東方古典音樂」
[編輯]古典音樂,是漢語對英文classical music或德文Klassische Musik一詞的翻譯,在西方classical music的概念傳入中國之前,漢語中沒有「古典音樂」這一名詞。現代漢語「古典音樂」一詞中的「古典」是和制詞彙,源自日語中用「古典」一詞翻譯西方「classical」一詞的慣例,與音譯片假名詞語「クラシック」同意,詳見日語維基百科「古典」條目。根據《牛津簡明音樂詞典》的定義,古典音樂是指根植於西方音樂傳統的藝術音樂,定義中已經包含了「西方」這一因素。權威的《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的「East Asia」條目及有關國家的細分條目顯示,東方各類傳統音樂形式都有自己獨有的命名體系,不存在「東方古典音樂」的概念。中國本土的嚴肅音樂文獻也不存在把傳統民族音樂稱為「中國古典音樂」的說法。可見,認為中國古代的音樂那麼典雅為什麼不可以稱為「古典音樂」,這是典型的望文生義,概念混亂。打個比方,鹽城工學院是一所位於華東地區的理工類大學,所以我們就可以稱它為華東理工大學了麼?這顯然是荒謬的,華東理工大學已經是一個有明確定義的專有名詞了,怎可再胡亂套用?所以希望用戶在編輯條目時還是應當查閱、引用權威可靠的來源,以學術界的普遍認可的定義為準,不要望文生義自行杜撰。buchten 2015年1月4日 (日) 11:37 (UTC)
長期活躍於中國傳統音樂領域的用戶Yearningdraw以非常明顯的的去西方化的動機,對本條目進行了惡意編輯。早前此人將本條目與中國民族音樂相混淆,對本條目進行了大量概念混亂的編輯。在本人指出其錯誤,並依照本條目的同名英文條目對本條目進行擴充後,該用戶更是針對本人的翻譯內容發動了破壞,極盡其能地消解「古典音樂」概念的西方色彩及其與其他音樂形式的區別,甚至杜撰了與原有權威出處文字含義完全相反的內容。希望引起管理員注意。buchten 2015年1月14日 (日) 5:13 (UTC)
古典音樂翻譯詞與相關編輯的混淆
[編輯]翻譯詞可能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導致意義的混淆或分歧,就像在此條目的編輯歷史裡,古典音樂一詞的解釋一直有很多相左的意見,與其陷入誰對誰錯的無止盡爭論,倒不如認清混淆的事實,找出解決混淆的辦法。另一個相關的混淆是對於西洋古典音樂的編輯,一旦決定從廣義的古典音樂轉向西洋古典音樂,就不應該處處強調廣義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間的差異,例如專有記譜法和純器樂演奏形式,並非西洋古典音樂才有,這應該是學術界無庸置疑的事實。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06:25 (UTC)
你所說的「古典音樂」一詞的解釋爭議,我從沒有在嚴肅文獻中看見過,這恐怕又是你自己拍腦袋臆想出來的。專業領域對古典音樂概念的認識是統一的:「古典音樂就是指西方藝術音樂」,這一點沒有什麼爭議。我說過了西洋classical music傳入中國前,漢語中甚至根本就沒有「古典音樂」一詞。至於後來民間對此產生的混亂的認識,作為百科全書來說,要做的恰恰不是遷就這種混亂,而是予以糾正,去偽存真。
另外你說「一旦決定從廣義的古典音樂轉向西洋古典音樂,就不應該處處強調廣義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間的差異」,這句話的邏輯我沒看懂。是因為都是西洋音樂,所以就不要強調差別了?
關於記譜法的問題,別的音樂確實有記譜法,但是請注意原文說的是「西方音樂由於其特有的記譜法。」西方的記譜法是同其他任何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的記譜法都有重大區別的,這一點在權威的格羅夫音樂詞典中有清楚的說明。高度成熟和完備的記譜法是古典音樂能夠發展到如此高藝術程度的技術基礎,是必須強調的重要特徵。而你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就將這些區別點刪除,極力地模糊古典音樂區別於其他音樂形式的區別。如果你覺得這句話會讓別人誤以為別的音樂沒有記譜法,我可以同意將其改為「古典音樂的記譜法與其它音樂不同,」這不過是一些句子結構調整,沒問題。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7日 (日) 10:04 (UTC)
發揚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情可以理解,但對於概念性的問題還是需要以嚴肅態度來對待。維基百科已經有了中國民族音樂的條目了,也有中國音樂條目了,這才是你應該去編輯的條目,而不是在一個西方音樂條目里植入概念混亂的文字。順便一提,一個有趣的事情,中國音樂條目里還真有「中國古典音樂」這麼一個章節,不過你可以去看看這裡說的是啥,說的是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哈哈。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7日 (日) 10:26 (UTC)
前文曾提及翻譯詞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導致意義的混淆,換句話說混淆不應歸因於某一方的錯誤認知,而是語言習慣本身的差異,而語言習慣是長時間累積出來的共識,詞與詞之間都有相當複雜的關係,執意以自身立場扭轉其他人的習慣才是造成混亂越來越大的主因。況且西洋古典音樂為一廣泛使用的詞,相信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2:10 (UTC)
專用記譜法與純器樂演奏在其各樂種相當常見,如果探討的主題是廣義的古典音樂(涵蓋各國各樂種),當然可以指出這是與流行音樂的不同之處,但如今探討的只是眾多樂種中的西洋古典音樂,若硬要強調這個不同之處,反而讓人混淆成廣義的古典音樂。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2:33 (UTC)
一些過於主觀的敘述應盡量避免,像"高度成熟和完備的記譜法"這一句,怎樣的記譜法是成熟或不成熟?怎樣的記譜法是完備或不完備?不同樂種因為音樂形式的不同,在記譜方面的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異,成熟或完備很難有一套適用於各樂種的標準,所以這種主觀敘述會造成不精確甚至錯誤的認知,引發不必要的爭論,倒不如按客觀事實陳述,讓讀者接觸精確的訊息而自己做出判定。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3:30 (UTC)
我已經說過了在專業領域,古典音樂的概念沒有爭議。你再強調什麼文化背景也好,語言習慣也好,都是徒勞,這些不是什麼爭議,而是被學術界否定的錯誤認識,恰恰是需要通過嚴格的概念敘述糾正的東西。
「古典音樂」的表述已經非常清楚,你為何非得把文中的「古典音樂」都改成「西洋古典音樂」?正如「華東理工大學」的表述已經足以表達清楚,但是一個鹽城工學院的學生卻跑出來句句必稱「上海市華東理工大學」,理由是鹽城工學院也是華東地區的理工類高校,也可以叫華東理工大學。這種概念混亂真是太荒謬了。
我已經反覆強調了專業領域的共識:「古典音樂」就是西方藝術音樂,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你不要再說什麼別的音樂也可以叫「古典音樂」了,如果你非要說,請拿出可靠的證據,說明確實有相當數量的專業人士認為別的音樂也可以叫古典音樂。否則豈不是一言堂:只因為你自己覺得有爭議,就說這個概念有爭議,並且據此將嚴肅的百科全書亂改一通。你想表達你的觀點自然可以在你自己的部落格,推特上表述,而不是這裡,這裡不是存放個人觀點的地方。
另外"高度成熟和完備的記譜法"這一句並沒有出現在我的編輯中,這是我在討論中進行解釋的時候說的,你不要搞錯了,這句話是我自己組織的,我是不會把自己組織出來的話寫進維基百科的。至於主觀客觀的問題,客觀是我一直在強調的,反而是你一直在進行主觀論述,你的編輯全部都是個人的杜撰,沒有任何信息源,我要提醒你,這樣的操作是違背維基百科的編輯原則的。現在你怎可反而指責我的編輯是主觀的?難道專業界普遍接受的觀點竟是主觀,而你個人的不同意見卻是客觀的?這是怎樣的一種目空一切?
最後我再強調兩點。1.請不要無視我說過多少遍的話,我不想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相同的話了(比如古典音樂的概念是沒有爭議的這件事實);2.維基百科不是表達個人觀點的地方,是存放可靠的客觀信息源的地方,條目編輯應當以可靠參考為依據,不要拍腦袋。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7日 (日) 15:29 (UTC)
英文條目參考文獻查證
[編輯]關於"這就大大壓縮了演奏者即興發揮和自由修飾的空間"這句話的爭議,有編輯者提出是翻譯自英文條目,原句為 "This leaves less room for practices such as improvisation and ad libitum ornamentation",並引用參考文獻[3][4][5]。此三個參考文獻在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可以查到,除了[5]多達 A4 紙十頁多外,[3]和[4]都算短篇,查找後都沒有發現與該句相關之敘述。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7日 (六) 16:01 (UTC)
我不知道你查的這個online版和格羅夫詞典的紙質出版書籍有何區別,也不知道你看的是付費版還是體驗版。格羅夫詞典的條目普遍都是極其龐大的,我沒法逐句去細查。但是我大概跳著看了一下條目4,就看到裡面清楚地寫到隨著西方嚴肅作曲家逐漸在記譜法中全面框定裝飾音,導致即興裝飾的現象大幅減少的敘述。文中也有很多地方提到西方音樂記譜法區別於其他民族音樂的複雜性,同你的修改都是完全矛盾的。這點其實都不用看文獻,從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就可以明顯看出,那就是西方的五線譜在全世界的統治地位。大量其他民族音樂形式都採用了西方記譜法進行表記,這正是其高度發達和完備的最直觀的證據。正如中國很多少數民族語言書面語系統極不完備,必須用其他語種的成熟的書寫體系進行重構一樣。
我很不理解,你作為中國傳統音樂領域的用戶,為了給中國傳統音樂搶一個「古典音樂」的名目,竟要如此頑固地來操縱一個西方音樂的條目。中國藝術音樂的歷史大概比西方音樂要長得多,西方藝術音樂開始興盛到現在不過五、六百年,而日本人用漢字作出「古典音樂」這一翻譯,也就一、兩百年的時間,中國藝術音樂那麼悠久的歷史都沒一個有好的名字嗎?非要來和外來音樂搶這麼一個新鮮名詞嗎? 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7日 (日) 17:35 (UTC)
英文條目列的參考文獻[3][4][5]皆是線上版,我使用的是線上完整的訂閱版,查到的主題名稱也與[3][4][5]一模一樣。關於文獻[4],其全文將近600多字(英文單字),再次仔細查找後還是沒有發現任何有關"大大壓縮..."的敘述。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01:07 (UTC)
你說的這個線上版不會是牛津音樂在線吧。。。。。。為了駁斥我,而專門花錢去買我所引用的資料庫?你就那麼堅信我和英文條目的編纂者們都是在睜眼說瞎話,就只有你的臆想才是對的?我可以告訴你,格羅夫詞典涉及文獻4的條目「Notation」有英文單詞67900多個,就算只看文獻4中指明的分段,也有英文單詞3200多個。你拿牛津音樂在線的600字來查你是在逗我嗎?
退一步講,即使牛津音樂在線和格羅夫音樂詞典兩者數據內容一樣,你說文獻4沒有查到又是想說什麼?文獻3、4、5是對前面一大段文字的注釋,你查了其中一個然後發現沒有這一句話所以就說明沒有了?
更何況,文獻4中是由相關內容的,我已經說過了,就在文獻4「Notation」條目里就明確寫著隨著作曲家使用記全面規定裝飾音,導致即興裝飾音大幅減少。我不知道英文條目所指的源是不是就是這裡,還是別的地方,但是這已經足夠了。也許文獻3、4、5里別的地方也有類似描述,三份文獻加起來有幾十萬字我是不可能逐句核對的,也沒有必要去核對。
但凡對古典音樂稍有了解的人都知到,古典音樂作品裡幾乎沒有即興內容的,演奏內容都是譜面定死的,即使有演奏者要修改內容,也會在演出前準備好修改的譜版,而不是現場即興創作。從這些最基本的常識都不了解,就可以看出你對古典音樂一無所知,是門外漢,因此希望你不要再在本條目進行破壞了。你真正該做的是把南管條目和其他中國民族音樂相關的條目維護好。當然,如果你是想通過矮化西方古典音樂而達到抬高中國傳統音樂地位的目的,那就當我什麼都沒說。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5日 (日) 4:30 (UTC)
現在的主題是查證有爭議的參考文獻,雖然該三份文獻可能資料量過於龐大,但這是引用文獻者該承擔的責任。首先應確認找到的文獻是不是原英文條目所列的,那就從雙方有交集的文獻 [4] 開始,我找到的標題與 [4] 同為"Notation, §I: General",共分 Introduction、Chronology 兩節,另外容我修正先前的字數錯誤,全文應為三千多字。不知道"隨著作曲家使用記全面規定裝飾音,導致即興裝飾音大幅減少"出自哪一節哪一段?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07:43 (UTC)
這句話出自Notation §III, 4: Mensural notation from 1500 (ii) Notes: shapes, colours, abbreviations。另外,這句話並不應當是現在的主題,我已經說過了。古典音樂幾乎沒有即興,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不是說我一時沒法在幾萬字的參考文獻裡找到原句,你就可以在編輯中大肆撰寫違背常識的謬論的!現在的主題是,你作為一名古典音樂門外漢,卻堅持用自己個人杜撰來編輯一個你根本一無所知的條目的問題。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5日 (日) 8:10 (UTC)
討論的目的是讓雙方達成共識,我很樂意等待閣下在自己引用的英文條目參考文獻[3][4][5]中尋找聲稱的"大大壓縮..."的敘述。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09:24 (UTC)
「即興裝飾大幅減少」和「即興裝飾大大壓縮」在表意上區別很大嗎?我就是把大大壓縮改成大幅減少,或者把參考文獻的章節改掉,你又有什麼話說?更何況原文引述的很可能不是這裡。問題的實質避而不談,卻在這裡玩文字遊戲。真的是很弱唉。
退一步,即使非要對這個詞咬文嚼字,也不是我的事情。現在提出異議的是你,你要刪除這句話也好,要添加你的原創謬論也好,都應該由你自行去尋找依據。我沒有義務替你去排查幾萬字的原文資料。
要達成共識很簡單,只要你能說明嚴肅音樂中存在著較為普遍的即興創作即可。很顯然你不可能列舉出來,因為嚴肅音樂中基本就沒有什麼即興創作。那麼這時你就應該自覺與我達成共識。不,和音樂界達成共識:古典音樂中幾乎沒有即興創作。如果這種基本常識你都要百般抵賴,我真的沒有太多耐心,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跟你胡攪蠻纏了。buchten(留言) 2015年1月15日 (日) 09:37 (UTC)
提醒一下,閣下在編輯戰頁面的指控,聲稱引用的文獻是英文條目[3][4][5],而非"Notation §III, 4: Mensural notation from 1500 (ii) Notes: shapes, colours, abbreviations"。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10:15 (UTC)
我要說的都在上文說過了,我不想反覆地說著相同的話。你自然可以翻上去認真看看。這件事我已經讓我厭煩了。 buchten
我拿出最後一點耐性再給你梳理一遍:
我在舉報頁的措辭是十分精確度,沒有任何問題的。我說你刪除了有參考來源的文字,你的確刪除了有參考來源的文字;我說你替換為與之完全相反的內容,你確實替換為了與之完全相反的內容;我說這幾句話的參考文獻是3、4、5,這幾句話的參考文獻確實標註為3、4、5。我沒有說3、4、5里一定有這句話,雖然我相信這裡一定有,但是考慮到查證的難度,我採取了很嚴密的措辭方式。現在,我只要證明這幾句話是對的,你的修改是錯的即可,而這一點我已經證明。
你一直在糾纏字面上的遣詞造句的問題(而且還糾纏失敗了),對於你的編輯謬論百出這一核心問題卻一直閉而不談。我建議你接下來可以找找看我有沒有出現錯別字,用錯標點什麼的,以此作為新的切入點繼續進行詭辯。buchten
參考來源是指可供查證的資料,若引用的資料不能驗證編輯內容,那就像憑空杜撰一樣,怎麼會是參考來源?如果編輯者不能證實自己引用過的資料是可供查證,那往後使用的"參考來源"誰會相信呢?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11:05 (UTC)
看看啊,一名一貫在維基百科杜撰內容的人居然開始大談什麼「可供查證了」。請你注意,我不是編輯者,我是翻譯者。維基百科的同名條目間互譯計劃當然是建立在對原文認可的基礎之上,你說你不認可,可以,給出你的理由,否則我當然是對原文進行忠實的轉譯。原文的參考文獻都是眾多志願者長期編輯積累下來的,不是你模仿我一句「憑空杜撰」就可以抹殺的。讓譯者對這些海量文獻逐一核實是過分的要求,這件事情應當留給同為志願者的目標語言的讀者們去做。更何況,對於這段文字的正確性,在你的糾纏下,我已經對其進行了驗證,你還有什麼可說的呢?buchten
同名條目間互譯是一回事,舉報頁的指控又是另一回事,難道舉報頁的指控需要逐一核實"海量"文獻? 如果閣下承認舉報頁的引用資料是無法查證的(無論是什麼原因),那這個主題的討論正好可以完結。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12:29 (UTC)
再一次,我沒看懂你的話的邏輯。再一次,你提出了我已經回答過N遍的疑問。不過都沒有關係了,因為終於可以結束了。最後希望你好好經營中國民族音樂的有關條目,不要再到這裡來搗亂了。buchten
很好,看來基本的文獻查證討論已經結束,之後可以開新主題討論更深入的爭議。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18日 (日) 14:13 (UTC)
西洋古典音樂的即興演奏
[編輯]關於西洋古典音樂的即興演奏知識,可以在線上格羅夫音樂詞典的Improvisation 條目找到,除了序言外共分成三個章節: I. Concept and practices、II. Western art music(西洋古典音樂)、III. Jazz。雖然此文獻資料有點龐大(全文三萬多字),但是能夠給出全面、完整的知識,而避免片段資訊造成的誤解,例如之前提過的 Notation 條目裡有關裝飾音的敘述。以下對Improvisation 全文重點做一介紹,並在最後做一個總結。
首先在序言裡提到所有的音樂演奏都含有一定程度的即興成份(To some extent every performance involves elements of improvisation),而且即興演奏並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在一定的規範下做即興演奏,這些規範可能不會明講出來(to some extent every improvisation rests on a series of conventions or implicit rules),舉例來說日本音樂的演奏細節很難在樂譜上表達完整,但隱藏在樂譜之外的規範反而更加限制了"即興演奏"(同名英文條目文獻[3])。
接著是第一節Concept and practices,一開始就提醒讀者 Improvisation 一詞在大部份的音樂文化裡通常具有正面的意義,具有即興演奏能力是備受推崇的(in many of the world’s musical cultures the ability to improvise is often highly valued),但問題在於即興演奏讓演奏者處於風險之中,若沒有足夠的音樂能力反而會弄巧成拙(One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of improvisation is that of risk: that is, the need to make musical decisions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 or moving into unexplored musical territory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some form of melodic, harmonic, or ensemble closure will be required),像是即興賦格的困難度(In the improvisation of a fugue the difficulty is in adher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form)。總之,即興演奏是在一定規範之下創造力的展現(audiences evaluate improvisations by their balancing of obligatory features against imaginative departures from them)。西洋古典音樂對即興演奏一詞的認識是隨研究的深入逐漸增加的,像是關於Mozart, Beethoven, Chopin 等人的即興演奏研究(the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improvisation in the history of 18th- and 19th-century art music, such as the improvisation of Mozart, Beethoven, Chopin, and Clara Schumann, should be noted),他們發現即興演奏其實包含很多現象(they have also come to realize that what they call improvisation consists of so many clearly discreet phenomena and processes that it may not make sense to discuss them as a single category),所以到了二十世紀初,開始公認西洋古典音樂確實有即興演奏(The existence of improvisa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also began to be acknowledg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接著是第二節Western art music ,開始詳細介紹西洋古典音樂於各時期的各種即興演奏。然後提到了古典時期(Classical period)裡,三種巴洛克時期的即興演奏方式(embellishment, free fantasies and cadenzas)仍然被廣泛使用(the universality of their use is confirmed )。當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樂譜上的即興裝飾音只是寫給初學或業餘的演奏者,因為他們還沒有精通即興演奏的藝術(Composers wrote out embellishments for the benefit of amateurs or students, who, unlike the composer or virtuosos, were not expected to have mastered the art of improvisation),所以再次回到問題的關鍵,也就是即興演奏對於演奏者能力的要求,這也是巴哈所強調的(regardless of these difficulties and abuses, good variation always retains its value)。 在十九世紀的器樂討論,也提到在前數十年間即興演奏是處於主導地位(In the first decades of the century, however, improvisation claimed a central role within musical culture – thanks to the pre-eminence of the piano, the instrument on which it was most commonly practised),之後則因為即興演奏的濫用出現了退步的現象(then its near-extinction post-1840 after suffering an 『apotheosis of bad taste),總之關鍵在於即興演奏必須做到一定的水準[Czerny insisted, however, that an improvisation, although 『in a much freer form than a written work』, 『must be fashioned into an organized totality as far as is necessary to remain comprehensible and interesting』 (1829, trans. 1983)]。在這時期又提到一個例子,呼應先前提到的概念,即樂譜上的即興裝飾音本意是為初學者而寫,但諷刺的是標註卻越來越多(Ironically, the latter features lost their earlier improvisatory purpose in that cadenzas were increasingly notated by composers in concertos)。
此節的結尾部分對於即興演奏在歷史出現的退步現象做了解釋,即過於前衛的發展很容易因為缺發實踐經驗而失敗並舉出實例(The lapsing of improvisation is understandable in a musical culture that was rapidly losing those elements of common practice on which improvisation depends: the idea of extemporizing cadenzas to, for example, Schoenberg’s Violin Concerto is almost unthinkable)。
所有的重點大致如以上所列,即興演奏一詞具有正面的意義,在合理的規範下盡量發揮創造力是音樂應該追求的目標,但演奏者必須具備足夠的能力,以免弄巧成拙,反而讓音樂的水準下降。如果是初學者則可先以樂譜上記載的即興裝飾音作為參考。另外一些特別樂種在演奏時的細節很難在樂譜上表達完整,但隱藏在樂譜之外的規範可能更加嚴格。 Yearningdraw(留言) 2015年1月24日 (六) 17: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