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
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2008 Beijing International Media Center,簡稱BIMC)是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在北京設立的為未取得國際奧委會「奧運註冊卡」的媒體人員提供新聞信息和接待服務的場所,或稱「非註冊媒體中心」。BIMC內同時還向媒體人員提供飲食、住宿以及其他公共服務。
國際新聞中心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鼓樓外大街[1],在原歌華開元大酒店(更早先稱為華北大酒店)上按照五星級標準改建而成,距奧運主場館兩公里,並於2008年7月8日正式對中外記者開放。
簡介
[編輯]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BIMC)位於北京市鼓樓外大街19號歌華開元酒店內,設立目的為「協助世界各國記者圓滿完成奧運期間的採訪報道任務」,2006年7月開始改建。改建主要有A座大廳和2層以及B座整棟,A座酒店部分全部456套各種客房按照國際5星級標準改建。A座大廳為主要有部分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問訊處和餐廳,大廳每日下午都有5人民樂隊在大堂現場演奏民樂。A座2層則有中國大陸,港、澳、台和外國媒體人員接待處,A,B座聯絡通道,穆斯林餐廳,中國各地宣傳冊領取台,免費書籍閱讀出,活動諮詢處等。B座一共有5層,1層是展覽區;2層則是貴賓室,新聞發布廳,會議室;3,4層是媒體工作區,提供免費網絡和免費微機,5層是BIMC網絡支持中心和辦公區。
BIMC是29屆奧運會期間大部分非奧運的北京和中國社會民生等諮詢的發布平台。自7月8日開放後已經有超過13個新聞發布會在BIMC內舉行。同時相關組織部門在開放後每天都有組織「非註冊記者」參與諸如參觀,文藝演出,集體採訪等活動。
除北京主中心以外,國際媒體中心還有在天津,秦皇島,瀋陽,青島,上海,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新疆設立了2008北京國際媒體中心分中心[2]。
增建設施及服務
[編輯]BIMC除將原有歌華開元酒店改建翻修以外,還在區域內增建了一些設施。在南門入口增設安檢大棚入口,南門入口的兩邊增設了自助餐廳棚和註冊服務棚。安檢大棚即為BIMC的唯一合法入口,設有6個人員進入通道和1個車輛進入通道,除了初次進入的媒體人員外所有人員必須持有BIMC官方發放的證件方能進入,除警車,消防車輛等特勤車輛外的所有車輛必須持有BIMC的車證方能進入,同時必須接受包括底盤才內的全車檢查。
除註冊服務棚旁邊的出口外的出入口都設有人員出入證件自動感應檢查門,在南門入口還設有人員金屬探測閘,物品安檢機,同時每個人員通道都配備至少三名手檢安檢人員負責人員安檢。註冊服務棚或被稱為「A號棚」內主要是負責提供記者入門註冊,領取資料等服務,同時部分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設在A號棚內。自助餐廳棚內是工作人員主要的工作餐提供場所,同時也接待記者就餐,由好倫哥餐飲有限公司提供餐飲服務。在2008國際媒體中心外的「湘鄂情」酒店1層的大餐廳同時也向工作人員提供。初此之外還有壹咖啡,江南中餐廳,意餐廳,媒體酒廊和穆斯林自助餐廳,其中大部分餐廳僅向媒體人員開放。
其他公共服務項目還有郵政服務(非註冊臨時郵局,A、B座之間),ATM(中國工商銀行,A座1層),小額外幣兌換(總服務台),個人物品寄存(記者工作區),奧運特許商品專賣(與非註冊臨時郵局在同一房間內,A、B座之間),醫療服務(A座3層),保險服務(綜合服務大廳),票務服務(綜合服務大廳),聯想IT支持中心(A座1層),八喜冰飲販賣點(註冊大棚),中國移動支持中心(註冊大棚)。
志工
[編輯]BIMC內的志工主要由首都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在校學生組成[3]。其中首都師範大學學生約占總志工人數的60%左右,中央財經大學占20%以上,清華北大學生則為10%左右,另有一部分志工出自其他學校或社會。大部分志工身著BIMC發放的Kappa綠色T恤衫。
BIMC內的志工負責的服務分為外勤和內勤服務,外勤服務主要有:陪同非專業性語言翻譯,指路引導,計程車站協助服務,班車協助服務等。內勤服務則主要是後台協助,諸如接待,註冊服務,部分的技術支持也由志工承擔。
參考資料
[編輯]- ^ (簡體中文)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交通示意圖[失效連結]
- ^ (簡體中文)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各分中心聯絡表(doc)[失效連結]
- ^ (簡體中文)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志工骨幹上崗動員大會舉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 (簡體中文)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