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南美足球錦標賽
外觀
1942 South American Championship | |
---|---|
賽事資料 | |
屆數 | 第 17 屆 |
主辦國 | 烏拉圭 |
比賽日期 | 1月10日–2月7日 |
參賽隊數 | 7 隊(來自1個大洲) |
球場 | 1 個(位於1個城市) |
衛冕球隊 | 阿根廷 |
最終成績 | |
冠軍 | 烏拉圭(第 8 次奪冠) |
亞軍 | 阿根廷 |
季軍 | 巴西 |
殿軍 | 巴拉圭 |
賽事統計 | |
比賽場數 | 21 場 |
總進球數 | 81 球(場均 3.86 球) |
神射手 | 靴美尼奧·馬辛托尼奧 約瑟·曼紐·莫雷諾 (各 7 球) |
最佳球員 | 奧布杜利奧·瓦雷拉[1] |
1942年南美足球錦標賽是南美足協第17屆南美足球錦標賽,本屆主辦國為烏拉圭,比賽日期為1942年1月10日至2月7日。本次進入決賽圈的球隊包括南美足聯的7個成員國家隊,這也是首次有七個隊伍參加足球錦標賽。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在本屆比賽中棄權。
主辦國烏拉圭最後以6戰全勝12積分位居第一,在美洲盃奪得第8次冠軍。上屆冠軍阿根廷以5勝1敗10積分位居第2名。[2]本次比賽創造南美足球錦標賽史上多項新紀錄,其中在1942年1月22日阿根廷對厄瓜多的比賽,阿根廷前鋒約瑟·曼紐·莫雷諾在該場比賽踢進賽史上第500顆進球,且莫雷諾在該場進5球,幫助阿根廷以 12–0 大勝厄瓜多,該場12分比分差距也成為賽史上最大比分差距的比賽。[3]
參賽國家
[編輯]棄權
[編輯]比賽地點
[編輯]蒙特維多 | |
---|---|
世紀球場 | |
容納人數:65,235 | |
決賽圈
[編輯]比賽規則採循環賽制,當球隊在比賽獲勝時,將可獲得2點積分,平手時獲得1點積分,輸球時則無法獲得積分,小組內積分第一則為本屆比賽冠軍。
資料來源:worldfootball.net與RSSSF[2][4]
隊伍 | 賽 | 勝 | 和 | 負 | 進 | 失 | 差 | 分 |
---|---|---|---|---|---|---|---|---|
烏拉圭 | 6 | 6 | 0 | 0 | 21 | 2 | +19 | 12 |
阿根廷 | 6 | 5 | 0 | 1 | 21 | 6 | +15 | 10 |
巴西 | 6 | 3 | 1 | 2 | 15 | 7 | +8 | 7 |
巴拉圭 | 6 | 2 | 2 | 2 | 11 | 10 | +1 | 6 |
秘魯 | 6 | 1 | 2 | 3 | 5 | 10 | −5 | 4 |
智利 | 6 | 1 | 1 | 4 | 4 | 15 | −11 | 3 |
厄瓜多 | 6 | 0 | 0 | 6 | 4 | 31 | −27 | 0 |
1942年1月22日
|
阿根廷 | 12–0 |
厄瓜多 |
---|---|---|
E·加西亞 2' 莫雷諾 12', 16', 22', 32', 89' 佩德內拉 25' 馬辛托尼奧 54', 65', 68', 70' 佩魯卡 88' |
比賽最後以0-0結束,並判阿根廷獲勝。[5]
1942年南美足球錦標賽 |
---|
烏拉圭 |
第 8 次奪冠 |
射手榜
[編輯]- 7球
- 6球
- 5球
- 3球
|
|
|
- 2球
|
|
|
- 1球
|
|
|
參考來源
[編輯]- ^ The Copa América Archive – Trivia. rsssf.com. [201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3) (英語).
- ^ 2.0 2.1 South American Championship 1942. RSSSF. 2007-07-19 [201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1) (英語).
- ^ Most goals scored in a Copa America match 1942. Sportskeeda. 2016-06-03 [2020-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8) (英語).
- ^ Copa América 1942 Uruguay » Final round. worldfootball.net. [201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0) (英語).
- ^ El día que Chile se retiró contra Argentina por un "robo arbitral". AS Chile. 2019-01-31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7)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編輯]- South American Championship 1942. RSSS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