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庫斯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庫斯理論能級與化學坐標圖示意圖

馬庫斯理論(英語:Marcus theory)是最初由魯道夫·馬庫斯於1956年提出的理論,用於解釋電子轉移反應的速率——即電子可以從一種化學物質(稱為電子供體)移動或跳躍到另一種化學物質(稱為電子受體)的速率[1]。它最初用於解決外層電子轉移反應機制,其中兩種化學物質的電荷僅隨電子躍遷(例如Fe2+/Fe3+電漿的氧化)而改變,但不會發生大的結構變化。該理論也擴展到將內層電子轉移的貢獻考慮在內,其中考慮了兩種化學物質的溶劑化配位殼中的距離或幾何形狀的變化(Fe-O在Fe(H2O)2+和Fe(H2O)3+中的距離不同)[2][3]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in Chemistry: Theory and Experiment (PDF). Nobelstiftung. [02.04.2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10). 
  2. ^ 與馬庫斯的方法相反,諾爾·胡胥的內層電子轉移指的是沿著幾何坐標(絕熱過程情況)轉移過程中電子密度的「連續」變化,以及考慮到溶劑的影響,馬庫斯也是如此。Hush的公式被稱為Marcus-Hush理論。
  3. ^ Hush, N.S. Trans. Faraday Soc. 1961, 5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