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尖翅絨弄蝶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尖翅絨弄蝶
停棲
訪花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弄蝶科 Hesperiidae
屬: 絨弄蝶屬 Hasora
種:
尖翅絨弄蝶 H. chromus
二名法
Hasora chromus
(Cramer, [1780])
亞種

共3個亞種,詳閱正文。

異名
  • Papilio chromus
    Cramer, [1780]
  • Papilio alexis
    Fabricius, 1775
  • Parata alexis
    Moore, [1881]
  • Parata chromus
    Moore, [1881]
  • Ismene chromus
    Wood-Mason & de Nicéville, 1881
  • Ismene contempta
    Plötz, [1883]
  • Hasora inermis
    Elwes & Edwards,1897
  • Ismene lucescens
    Lucas, 1900
  • Hasora attenuata
    Mabille, 1904
  • Hasora alexis
    Piepers & Snellen, 1910
  • Hasora alexis ganapata
    Fruhstorfer, 1911
  • Hasora malayana acacra
    Fruhstorfer, 1911

尖翅絨弄蝶(學名:Hasora chromus,英名俗名:Common Banded Awl,又名琉球絨毛弄蝶、水黃皮絨弄蝶、琉球天鵝絨挵蝶),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雙斑趾弄蝶,是屬於弄蝶科的一種蝴蝶,是絨弄蝶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東洋界,包括華南東南亞南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澳洲、向東遠及斐濟關島等地[1]。模式產地為印度東南部之烏木海岸[2]

成蝶出沒於低海拔地區森林、海岸林、公園、道路植栽附近等。活躍於朝夕時份,尤其陰天。幼蟲的寄主主要為豆科崖豆藤屬植物。[1][3]

語源

[編輯]

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中文名稱「雙斑趾弄蝶」源於雌蝶前翅兩枚象牙色小斑。在台灣使用的中文名字「尖翅趾弄蝶」則源於此種前翅頂角角度比較台灣有分佈的絨弄蝶屬成員中,另一個近似物種圓翅絨弄蝶的前翅頂角尖,因此稱「尖翅」作區別。[4]

分佈

[編輯]

中國(江蘇上海湖北江西台灣海南香港)、台灣雲南日本奄美群島以南之琉球群島[3])、印度緬甸寮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北領地昆士蘭州北部沿岸[5])、萬那杜斐濟[6]

形態

[編輯]

幼期

[編輯]

卵扁球形,直徑約0.6毫米,高約0.4毫米。剛產下的卵爲乳白色,發育後爲桃紅色,有光澤,有16-18條縱脊。[4][6]

幼蟲共有5個齡期。小幼蟲的頭殼爲黑色,終齡幼蟲頭殼爲黃褐色或褐色。體色有淺黃綠色及黑褐色兩型,身上散佈許多小白點,背中部有4條模糊的白色線縱貫全身,體兩側各有1列黑褐色圓斑,氣門白色,氣門上線與下線白色,氣門上線較明顯。[4][6]

蛹體粗壯,表面有很多短刺毛,頭頂有1瘤狀短突,中胸背側稍隆起,體淺黃綠色,氣門黑褐色。[4][6]

成蟲

[編輯]
金屬般紫褐色的翅膀

前翅長25毫米,翅形近於銳角等邊三角形,翅頂尖,後緣與外緣等長。後翅近橢圓形,翅後端具有明顯葉狀突。[1][6]

雄蝶前翅正面深褐色,從2A脈到M3脈有1大的黑色性斑,再無其他斑紋;腹面淡褐色,底色較另一面為淺,中區色暗,後部中區淡黃色,一些個體外側有一淺色帶,呈黃灰色,有時泛白。後翅翅基至臀區處生有大面積黃灰色長毛,正面深褐色,無斑紋;腹面褐色,有紫色光澤,近後緣淡黃色,有明顯的黑色臀角斑,從前緣外1/4處到臀角黑斑有1明顯的灰白色縱走斜帶,呈白色而稍帶藍紫色,後翅臀角瓣突出。雄外生殖器鉤形突有較長的側突,側突與鉤形突端部緊貼在一起。[1][6]

雌蝶體較大,前翅兩面都有2個象牙色弦月紋,象牙色斑紋的大小變異頗大。腹面有亞頂橫斑帶。翅頂內側有時也有象牙色小斑,最多時可有兩枚。前翅缺乏雄蝶所具有之黑褐鱗及性斑。[1][6]

習性

[編輯]

一年多代,世代重疊。成蝶出見於海拔0-500米高之森林林緣、平原至低山地林路光明處、民居和沿海森林附近的草地。活躍於朝夕時份,尤其陰天。飛行快速,活潑敏捷,好訪花,尤其鬼針草屬植物,會停棲於葉底,停棲時翅膀合起。雄蝶有領域性。[1][3][5]

雌蝶把卵單產於寄主植物托葉上。卵多見於新芽,小嫩葉旁。小幼蟲將葉片切開,吐絲將嫩葉對折做成蟲集巢,長大的幼蟲連級數葉片成巢,取食寄主植物的新芽和幼葉。[4][6]

幼蟲的寄主包括:[1][3][6]

豆科崖豆藤屬 Millettia 芸香科黃皮屬 Clausena

亞種

[編輯]

參見

[編輯]

近似種: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32–33. ISBN 9789861776705 (中文(臺灣)). 
  2. ^ Cramer, [1780]; Uitlandsche Kapellen (Papillons exotiques) Uitl. Kapellen 3 (23-24): 163, pl. 284, f. E
  3. ^ 3.0 3.1 3.2 3.3 日本チョウ類保全協會 [日本蝴蝶保護協會] (2012). フィールドガイド 日本のチョウ 日本産全種がフィールド寫真で検索可能 [野外指南 日本蝴蝶 所有來自日本的物種都可以使用現場照片進行搜索]. 東京: 誠文堂新光社. p278-279. (日語)
  4. ^ 4.0 4.1 4.2 4.3 4.4 呂至堅、陳建仁.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34–35, 76, 80–81. ISBN 9789861777849 (中文(繁體)). 
  5. ^ 5.0 5.1 Michael F. Braby. 2016. The Complete Field Guide to Butterflies of Australia, second edition: 64-65. (英文)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袁鋒、袁向群、薛國喜. 中國動物誌 昆蟲綱 第五十五卷 鱗翅目 弄蝶科. 中國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106-107. ISBN 9787030439147 (中文(中國大陸)). 
  7. ^ Inoue & Kawazoe, 1964, Hesperiid butterflies from South Vietnam (1) Tyô to Ga 15 (2) : 39
  8. ^ Butler, 1883; New Lepidoptera from the Viti Islands Ann. Mag. nat. Hist. (5) 12 (72): 391
  9. ^ Kudrna, 1974, An annotated List of Japanese Butterflies Atalanta 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18

文獻

[編輯]
18世紀
  • Fabricius, 1775; Systema Entomologiae, sistens Insector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Adiectis Synonymis, Locis, Descriptionibus, Observationibus Syst. Ent.: 533
19世紀
  • Moore, [1881], The Lepidoptera of Ceylon Lepid. Ceylon 1 (4): 161, pl. 65, f. 1a-b, 2a-b
  • Wood-Mason & de Nicéville, 1881, List of Diurnal Lepidoptera from Port Blair, Andaman Islands J. Asiat. Soc. Bengal 49 Pt.II (4): 240
  • Plötz, [1883]; Die Hesperiinen-Gattung Ismene und ihre Arten Stettin ent. Ztg. 45 (1-3): 56
  • Elwes, H.J. & J. Edwards,1897 : A Revision of the Oriental Hesperiidae. Trans. zool. Soc. Lond. 14(4):101-324, pls.18-27.
20世紀
  • Lucas, 1900; New species of Queensland Lepidoptera Proc. R. Soc. Qd 15: 138
  • Mabille, 1904; Genera Insectorum. Lepidoptera. Rhopalocera. Fam. Hesperidae in Wytsman, Genera Insectorum 17 (B): 86
  • Piepers & Snellen, 1910, The Rhopalocera of Java. Hesperidae Rhop. Java [2]: 15, pl. 6[not 4], f. 18a-c, 19
  • Fruhstorfer, 1911; Neue Hesperiden des Indo-Malayischen Faunengebietes und Besprechung verwandter Formen Dt. ent. Z. Iris 25 (5): 72 - 73
  • Wynter-Blyth, 1957. Butterflies of the Indian Region (1982 Reprint), 467
  • Lewis, 1974. Butterflies of the World: pl. 186, f. 37
  • Chou, 1994. Monografia Rhopalocerorum Sinensium 2: 696 (簡體中文)
  • Bascombe, M.J., Johnston, G., Bascombe, F.S. 1999. The butterflies of Hong Kong. Academic Press.
21世紀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