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十號甲運載火箭用途 | 中型運載火箭(回收) 大型運載火箭(不回收) |
---|
製造者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製造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
高度 | 67公尺(220英尺) |
---|
直徑 | 5.0米(16.4英尺) |
---|
質量 | 748,000公斤(1,649,000英磅) |
---|
節數 | 二級 |
---|
|
|
質量 | ≥14,000公斤(31,000磅) |
---|
|
質量 | ~20,000公斤(44,000磅) |
---|
|
---|
|
本系列 |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
---|
相似型號 | 獵鷹9號、天龍三號、朱雀三號、雙曲線三號、引力二號 |
---|
|
現況 | 研製中 |
---|
發射場 | 文昌太空發射場三號工位(建設中[1]) |
---|
|
|
直徑 | 5米(16英尺) |
---|
引擎 | 7台YF-100K |
---|
單引擎推力 | 海平面: 1,250 kN(280,000 lbf) |
---|
比衝量 | 海平面: 301.6 s(2.958 km/s) |
---|
燃料 | 煤油 / 液氧 |
---|
|
直徑 | 5米(16英尺) |
---|
引擎 | 1台YF-100M |
---|
單引擎推力 | 1,460 kN(330,000 lbf) |
---|
比衝量 | 352.3 s(3.455 km/s) |
---|
燃料 | 煤油 / 液氧 |
---|
|
---|
長征十號甲運載火箭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開發的一型部分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2],屬於長征十號系列運載火箭。該火箭將主要用於未來近地版夢舟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執行天宮空間站太空人與貨物的天地往返運輸任務[3][4],計畫於2026年實施首飛[5],2026年底進行火箭回收驗證試驗[6]。
- 2023年
- 7月,一系列關鍵技術原理的試驗任務於火箭院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中成功完成[7]。
|
---|
|
飛行任務 (載人飛行*) | |
---|
運載火箭 太空載具 | |
---|
地面設施 | |
---|
人物 | 總指揮 | |
---|
總設計師 | |
---|
太空人 | |
---|
| 在軌 | | |
---|
714工程 | |
---|
921工程 | 第一批十四人 (1996年) (1998年) | |
---|
第二批七人 (2010年) | |
---|
第三批十八人 (2020年) | |
---|
第四批十人 (2024年) | |
---|
|
---|
|
|
---|
系統組成 | |
---|
|
---|
相關計畫 | |
---|
|
---|
|
運載火箭 | |
---|
衛星 | 遙感 | |
---|
地球觀測 | |
---|
環境監測 | |
---|
氣象 | |
---|
軍事偵察 | |
---|
通信與廣播 | |
---|
跟蹤與數據中繼 | |
---|
導航與定位 | |
---|
天文與太空科學觀測 | 進行中 | |
---|
未來計畫 | |
---|
資助項目 | |
---|
一期 | |
---|
二期 | |
---|
三期 | |
---|
斜體字為未發射衛星
分類 |
|
---|
|
---|
技術研究與試驗 | |
---|
|
---|
太空探測器 | |
---|
載人太空飛行 | |
---|
設施 | |
---|
機構 | |
---|
人物 | 科學家 | |
---|
太空人 | |
---|
| 在軌 | | |
---|
714工程 | |
---|
921工程 | 第一批十四人 (1996年) (1998年) | |
---|
第二批七人 (2010年) | |
---|
第三批十八人 (2020年) | |
---|
第四批十人 (2024年) | |
---|
|
---|
|
|
---|
|
---|
紀念活動 | |
---|
相關作品 | 書籍 |
- 楊利偉自傳《天地九重》
- 《航太七部曲》
- 《中國飛天路》
- 《挺進太空》
- 《問鼎蒼穹:共和國航太紀實》
|
---|
紀錄片 |
- 《東方神舟》
- 《撼天記》
- 《太空英雄》
- 《非凡21小時》
- 《神六:再上太空》
- 《神奇的嫦娥五號》
|
---|
電視劇 | |
---|
電影 | |
---|
音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