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親王府
鄭王府 |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西城區大木倉胡同35號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3-41 |
認定時間 | 1984年5月24日 |
鄭親王府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胡同35號的清朝鄭親王濟爾哈朗及其後裔的府第。
歷史
[編輯]鄭親王濟爾哈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侄,為清朝初年的「鐵帽子王」之一。濟爾哈朗逝世後,其次子濟度襲爵,改封「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將濟爾哈朗子孫世襲的「簡親王」封號恢復成「鄭親王」。[2]
該府建於清朝順治年間,濟爾哈朗因力求王府建築宏麗,從而超越了王府的規制。由於該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銅獅、龜、鶴,故濟爾哈朗於順治四年(1647年)遭彈劾後罷官,並且罰款兩千兩白銀。《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工部·第宅》載,「順治初年定王府營建悉遵之制,如基址過高或多蓋房屋皆治以罪。四年,鄭親王建造王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銅獅、龜、鶴,罰銀二千兩,並罷議政。」由於自濟度開始改封「簡親王」,故該府也改稱「簡親王府」,直到乾隆四十三年隨著封號恢復,才又改稱「鄭親王府」。[2]
乾隆十三年(1748年),第七代簡親王遭到斥革,乾隆帝命濟爾哈朗之弟費揚武的裔孫德濟承襲簡親王爵位。德濟大力營造王府花園「惠園」,使該園成為北京王府花園之冠。《嘯亭雜錄》卷六載:「邸庫中存貯銀數萬兩。王見,詫謂其長史曰:『此禍根也,不可不急消耗之,無貽禍後人也』。因散給其邸中人若干兩,余者建造別墅,亭榭軒然。故近日諸王邸中以鄭王園亭為最優」。惠園內「引池疊石,饒有幽致」,據傳為李笠翁設計。錢泳《履園叢話》載:「惠園在京師宣武門內西單牌樓鄭親王府,引池疊石,饒有幽致,園後有雛鳳樓,樓前有池,其後即內宮門樓。後有瀑布,高丈余,其聲琅然可聽。」惜如今花園已毫無遺蹟。據說如今東單公園內的假山,便是當年惠園的舊物。 [2][1]
鄭親王的爵位共承襲17次,其中第一次襲至第九次襲為「簡親王」。咸豐十一年(1861年)由於第十三代鄭親王端華作為「顧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變」之後被慈禧太后賜自盡,籍沒家產,該府也被沒收。同治三年九月(1864年),鄭親王世爵恢復,由承志承繼。同治三年十二月,追封承志的曾祖父經訥亨、祖父伊豐額、父親西朗阿為和碩鄭親王。 同治十年六月(1871年),承志因案革爵。同治十年八月,慶至承襲鄭親王世爵,並發還家產宅第,該府復為鄭親王府。[2]
中華民國時期,該府被抵押給西什庫教堂,1925年又賃給中國大學作為校址。中國大學使用該府時,將該府後寢更名為「逸仙堂」,此名延用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中國大學停辦,該府成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後來經過多次更名,現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辦公地。該府的後罩樓及若干附屬建築遭拆除,府內興建了教育部辦公樓及宿舍樓,該府西部的花園另建北京市二龍路中學。1985年,該王府進行了修繕。[2]
由於教育部在王府原址上建了許多樓房,所以王府現存部分的格局被破壞。現在在原來王府中路建有教育部的一系列辦公樓。在王府東路現存建築中間,插建了教育部東1號樓至東5號樓。在北京市二龍路中學東側,原來王府中路和西路之間,建有灰色的教育部西1號樓至西5號樓。王小波曾居住在教育部西3號樓,汪國真曾居住在教育部西2號樓。[3]
建築
[編輯]清朝時,鄭親王府位於北京西城大木廠(今大木倉胡同),東為鄭王府夾道(今大木倉北一巷),西側為二龍坑(今稱二龍路,實際該府西到今大木倉北二巷),府後為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該府全部面積八十多畝,房屋900餘間,是清朝北京四大王府之一。[2]
鄭親王府坐北朝南,原來分為東路、中路、西路。其中東路前軀突出,為整個王府的主要部分,東路主要建築有:[2]
- 正門:面闊三間,綠琉璃瓦頂,硬山式。如今該門掛有「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牌子,門前立有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鄭王府」的石碑。正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墨綠色的鑄鐵路燈,為中國大學時期所立。
- 大宮門:面闊五間,綠琉璃瓦頂,硬山式。殿前正中台階有漢白玉丹陛石。門外兩側有一對石獅子,故該門前的院落通稱「獅子院」。這對石獅置於院內中間,總高各3米,雕於清朝初年。
- 圍房:灰瓦頂。從正門兩側向東、西延伸,折向北。
- 阿斯門:圍房東西兩側中間各連接阿斯門一座,均為面闊三間。
- 銀安殿:面闊五間,綠琉璃瓦歇山頂,殿前正中台階有漢白玉丹陛石
- 東、西配樓:銀安殿前東、西兩側翼樓面闊五間。如今,東配樓五間俱存,西配樓僅存靠北的三間。
- 垂花門(後寢門):在逸仙堂前。
- 後寢(逸仙堂):面闊七間。中國大學時期更名逸仙堂,延用至今。門楣上至今仍然懸掛「逸仙堂」的描金牌匾。
- 後罩樓:面闊七間。已經拆除。
鄭親王府中路、西路隨大木倉胡同的街勢而向北退縮數武,中路有另一院落,中路的一部分及西路為花園的範圍。花園稱「惠園」。如今,中路及西路建築基本毀滅,花園的主要部分為北京市二龍路中學占據,中路及東路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占據。[2]
中國大學時期的鄭親王府
[編輯]-
中國大學大門
-
中國大學二門
-
中國大學二門側面
-
中國大學二門內全景
-
中國大學三門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一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七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三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九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二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五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八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六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十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十一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十二
-
中國大學校園〔鄭親王府〕風景之四
-
中國大學中山俱樂部
-
中國大學中山講演廳
-
中國大學十六週年紀念全體職員攝影民國十八年四月十三日
-
中國大學商品陳列館
-
中國大學國術館
-
中國大學國術館師生合影
-
中國大學圖書館
-
中國大學大禮堂正面
-
中國大學學生軍全體攝影
-
中國大學平民學校教職員攝影
-
中國大學平民學校教職員暨學生攝影
-
中國大學會議廳
-
中國大學第一屆體育委員會攝影
-
中國大學英語講演會全體導師會員攝影
-
中國大學英語講演會第三屆全體會員歡迎導師合影
-
中國大學辦公室
-
中國大學辦公室2
-
中國大學革命紀念館籌備處
-
中國大學體育場之一
-
中國大學體育場之二
-
北平中國大學琳琳社全體社員攝影
-
北平中國大學第二屆體育委員會攝影
-
北平中國大學英文系師生聯歡攝影
-
民國十八年中國大學國術館演戲攝影
參見
[編輯]- 13號凶宅(1935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