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祐
蔡祐(506年—559年10月17日至11月15日之間),字承先,陳留郡圉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編輯]蔡祐的祖先是陳留郡圉縣人,曾祖蔡紹任夏州鎮將,遷居到高平鎮,因此在那裡安家。祖父蔡護在北魏景明初年擔任陳留郡太守。父親蔡襲,在北魏西部地區聲名顯著。正光年間,万俟丑奴侵掠擾亂關中,蔡襲就背離賊寇,拋棄妻兒,歸附洛陽,出任齊安郡太守。等到魏孝武帝西遷,蔡襲仍在關東,後來才脫離危難西歸,獲賜爵位平舒縣伯,任岐夏二州刺史[1],去世後獲贈予原州刺史[2][3]。
蔡祐生性聰明敏捷,有操行。蔡襲背離賊寇東歸時,蔡祐虛齡十四歲,侍奉母親以孝順聞名。等到長大後,蔡祐體力過人,善於騎馬射箭。宇文泰在原州時,徵召蔡祐為帳下親信。宇文泰前往夏州時,任命蔡祐為都督[4][5]。
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岳,賀拔岳的部下將軍們派使者迎接宇文泰。宇文泰將趕赴那裡,夏州的頭等望族彌姐元進等人暗中有反叛的計劃。宇文泰暗中知道此事,先與蔡祐商議拘捕彌姐元進。蔡祐說:「奸暴小人有險惡用心,一定會反過來噬咬,今天如果抓捕他,不如把他殺掉。」宇文泰說:「你做事很果斷。」宇文泰於是召喚彌姐元進等人進來計議事情,宇文泰說:「隴地的賊寇叛亂,我將與眾人齊心協力去討伐。我看眾人中好像有不同想法的人。」宇文泰略微用此言來觸動眾人,於是目視蔡祐。蔡祐就走到外面,穿著鎧甲手持鋼刀徑直走了進來,瞪大眼睛呵斥眾人說:「與人早晨謀劃晚上就變了,難道是人嗎!蔡祐今日一定要斬去奸人的腦袋。」蔡祐因此手按刀劍面對眾人。舉座之人都叩頭說:「希望把奸人挑揀出來。」蔡祐於是叱罵彌姐元進,將他斬首,彌姐元進的黨羽一起也被誅殺。在場的人都戰戰兢兢,不敢仰視。於是宇文泰與眾將結下盟誓,同心誅滅侯莫陳悅。宇文泰由此了解看重蔡祐,於是對蔡祐說:「我現在把你當作兒子,你應當像對父親一樣侍奉我。」[6]之後蔡祐跟隨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擊敗了他[7][5]。
蔡祐又跟從宇文泰到潼關迎接魏孝武帝,憑藉前後功勞被封為萇鄉縣伯,食邑五百戶。大統初年,蔡祐加寧朔將軍、羽林監,不久出任持節、員外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加食邑一千一百戶。蔡祐跟從宇文泰擒獲竇泰,收復弘農,參與沙苑之戰,都有戰功,出任平東將軍、太中大夫[8][5]。
大統四年(538年),蔡祐又跟從宇文泰參與河橋之戰,蔡祐下馬步行作戰,親手殺死數人。左右的人勸蔡祐乘馬以防備緊急事變,蔡祐發怒說:「丞相撫養我如同自己的兒子,今日難道能把性命放在心上!」蔡祐於是率領左右十餘人,齊聲大呼,殺傷敵人很多。東魏軍因為蔡祐沒有接應的人馬,就把他圍了十幾層,對蔡祐說:「看你似乎是勇士,只要脫下鎧甲來投降,難道還擔心沒有富貴嗎?」蔡祐罵道:「該死的士卒!我現在取下你的頭[9],自然會封為公爵,哪裡要借賊人的官號。」蔡祐於是將弓拉滿,向著四面抵拒敵人。東魏人不敢逼近,就招集身穿厚甲手持長刀的士兵,徑直前進攻取蔡祐。東魏人離蔡祐大約三十步,蔡祐左右的人勸蔡祐射箭,蔡祐說:「我們的性命,就在這一支箭,難道能白射嗎?」敵人逐漸逼進,大約十步,蔡祐才將箭射出,正中其面,敵人應聲而倒,蔡祐就用長矛刺死敵人。因此,戰鬥了幾個回合,蔡祐只損失了一個部下,敵人稍稍退卻,蔡祐慢慢地引兵撤退。這一仗,西魏軍作戰不利,宇文泰已經返回。蔡祐趕到弘農郡,夜間與宇文泰相會。宇文泰見蔡祐來到,稱呼他的表字說:「承先,你來了,我就沒有憂慮了。」宇文泰心中驚惶,不能入睡,枕在蔡祐的腿上,方才安睡[10]。蔡祐因功進爵為公,增加食邑三百戶,出任京兆郡太守[11][12]。
大統九年(543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率全州之人歸附西魏[13]。宇文泰率領軍隊救援他,與高歡相遇,展開邙山之戰。蔡祐當時穿著閃閃發光的鐵鎧甲,衝向前去無人敢擋。敵人都說「這是鐵猛獸」,都急忙躲避他。不久,蔡祐出任青州刺史,改任原州刺史,加帥都督,很快又出任大都督。大統十三年(547年),蔡祐父親去世,請求服滿喪期。朝廷不答應。蔡祐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獲賜姓大利稽氏,進爵為懷寧郡公[14][15]。
魏恭帝元年(554年),江陵剛剛歸附西魏,周邊的蠻族騷動,朝廷詔令蔡祐與大將軍豆盧寧將他們討伐平定[16][17][18]。魏恭帝二年(545年),蔡祐出任中領軍。北周六官建立,蔡祐任兵部中大夫。魏恭帝三年(546年),蔡祐加大將軍,獲賜給車駕出遊時在後面吹打鼓鉦簫笳的權利。因前後功勞,蔡祐的食邑增至四千戶,另外封一子為縣伯。宇文泰有病,蔡祐與宇文護、賀蘭祥等在旁侍奉。等到宇文泰去世,蔡祐悲痛想念不已,就患上了氣疾[19][15]。
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蔡祐出任少保。蔡祐與尉遲綱一起掌管禁衛軍,交替擔任宮殿巡察工作。當時周孝閔帝信任司會李植等人,謀害晉公宇文護,蔡祐時常哭泣勸諫,周孝閔帝不聽,不久周孝閔帝被廢[20][21]。
周明帝宇文毓即位,蔡祐出任小司馬,少保如故。周明帝年輕時做公子時,與蔡祐相互友愛親昵,到這時對蔡祐恩遇更加深重。周明帝所用的膳食有風味獨特的,就停下筷子把它賜給蔡祐;群臣參加朝廷宴會時,蔡祐常被另外留下,有時直到夜晚,排列燈燭,吹動胡笳,護送蔡祐回家。蔡祐因為過分蒙受禮遇,常以有病推辭迴避。至於婚姻之事,尤其不願與權貴締結。蔡祐不久以本官的權且鎮守原州,沒多久轉任宜州刺史[22],未能上任,武成(559年)九月因為原先的氣疾發作死於原州[23],時年虛歲五十四[24][21]。
蔡祐年少時胸有大志,與同鄉人李穆身為平民同樣有名。曾經相互說:「大丈夫應當建立功名,用以獲取富貴,怎麼能長久地處在貧賤之中呢!」說罷,兩人各自大笑,李穆就是申國公,後來都如他們所說的那樣。蔡祐跟從大軍征伐,常常突破包圍深入敵陣,沖在士兵前面。軍隊回還之時,眾將爭奪功勞,蔡祐始終沒有什麼爭功。宇文泰時常讚嘆他[25],曾經對眾將說:「承先口中不說功勞,我應當代替他論敘戰績。」[10]蔡祐被宇文泰了解達到如此地步。蔡祐生性節儉,所得的俸祿都分給了他的宗族,去世時,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朝廷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五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號莊。兒子蔡正承襲爵位,官至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26][27]。
其他
[編輯]李穆、蔡祐當初與耿豪同時加授開府,但後來的職位都比耿豪高。耿豪心有不平,對宇文泰說:「我在外面聽到人們的議論,說我勝過李穆、蔡祐。」宇文泰問:「為什麼這樣說?」耿豪答道:「人們說李穆、蔡祐,是丞相的胳膊,耿豪、王勇,是丞相的咽喉脖子。因為咽喉脖上長在上面,所以勝過李穆和蔡祐。」[28][29]
家庭
[編輯]兄弟
[編輯]- 蔡澤,北周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䢵州刺史、安彌縣男
夫人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六》:除岐夏二州刺史 北史卷六五蔡祐傳「夏」作「雍」。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蔡祐字承先,其先陳留圉人也。曾祖紹為夏州鎮將,徙居高平,因家焉。祖護,魏景明初,為陳留郡守。父襲,名著西州。正光中,万俟丑奴寇亂關中,襲乃背賊,棄妻子,歸洛陽。拜齊安郡守。及魏孝武西遷,仍在關東。後始拔難西歸,賜爵平舒縣伯,除岐、夏二州刺史,卒。贈原州刺史。
-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蔡祐字承先,其先陳留圉人也。曾祖紹為夏州鎮將,徙居高平,因家焉。父襲,名著西州。魏正光中,万俟丑奴亂關中,襲乃背賊歸洛陽。拜齊安郡守。及孝武西遷,始拔難西歸。賜爵平舒縣伯,除岐、雍二州刺史。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祐性聰敏,有行檢。襲之背賊東歸也,祐年十四,事母以孝聞。及長,有膂力,便騎射。太祖在原州,召為帳下親信。太祖遷夏州,以祐為都督。
- ^ 5.0 5.1 5.2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祐性聰敏,有行檢。襲之背賊東歸,祐年十四,事母以孝聞。及長,有膂力。周文在原州,召為帳下親信。及遷夏州,以祐為都督。侯莫陳悅害賀拔岳,諸將迎周文,周文將赴之。夏州首望彌姐元進等陰有異計。周文微知之,召元進等入計事,既而目祐。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叱元進而斬之,並其黨伏誅。一坐皆戰慄。於是與諸將盟,同心誅悅。周文以此重之,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父事我。」後迎孝武於潼關,以前後功封萇鄉縣伯。後從禽竇泰,復弘農,戰沙苑,皆有功。授平東將軍、太中大夫。
-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夏州首望都督彌姐元進陰謀應悅,泰知之,與帳下都督高平蔡祐謀執之,祐曰:「元進會當反噬,不如殺之。」泰曰:「汝有大決。」乃召元進等入計事,泰曰:「隴賊逆亂,當與諸人戮力討之,諸人似有不同者,何也?」祐即被甲持刀直入,瞋目謂諸將曰:「朝謀夕異,何以為人!今日必斷奸人首!」舉坐皆叩頭曰:「願有所擇。」祐乃叱元進,斬之,並誅其黨,因與諸將同盟討悅。泰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以我為父乎?」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及侯莫陳悅害賀拔岳,諸將遣使迎太祖。將赴,夏州首望彌姐元進等陰有異計。太祖微知之,先與祐議執元進。祐曰:「狼子野心,會當反噬,今若執縛,不如殺之。」太祖曰:「汝大決也。」於是召元進等入計事。太祖曰:「隴賊逆亂,與諸人戮力討之。觀諸人輩似有不同者。」太祖微以此言動之,因目祐。祐即出外,衣甲持刀直入,瞋目叱諸人曰:「與人朝謀夕異,豈是人也!蔡祐今日必斬奸人之頭。」因按劍臨之。舉座皆叩頭曰:「願有簡擇。」祐乃叱元進而斬之,並其黨並伏誅。一坐皆戰慄,不敢仰視。於是與諸將結盟,同心誅悅。太祖以此知重之。乃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父事我。」後從討悅,破之。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又從迎魏孝武於潼關。以前後功,封萇鄉縣伯,邑五百戶。大統初,加寧朔將軍、羽林監,尋持節、員外散騎常侍,進爵為侯,增邑一千一百戶。從太祖擒竇泰,復弘農,戰沙苑,皆有功,授平東將軍、太中大夫。
-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七》:吾今取頭 冊府卷三七三作「吾今日取汝頭」,卷三九五作「吾今取汝頭」。「取」下當有「汝」字,語氣方完,疑傳本脫去。
- ^ 10.0 10.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平東將軍蔡祐下馬步斗,左右勸乘馬以備倉猝,祐怒曰:「丞相愛我如子,今日豈惜生乎!」帥左右十餘人合聲大呼,擊東魏兵,殺傷甚眾。東魏人圍之十餘重,祐彎弓持滿,四面拒之。東魏人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之,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祐曰:「吾曹之命,在此一矢,豈可虛發!」將至十步,祐乃射之,應弦而倒,東魏兵稍卻,祐徐引還。魏主至恆農,守將已棄城走,所虜降卒在恆農者相與閉門拒守,丞相泰攻拔之,誅其魁首數百人。蔡祐追及泰於恆農,夜,見泰,泰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泰驚不得寢,枕祐股,然後安。祐每從泰戰,常為士卒先。戰還,諸將皆爭功,祐終無所言。泰每嘆曰:「承先口不言勛,我當代其論敘。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又從太祖戰於河橋,祐乃下馬步斗,手殺數人。左右勸乘馬以備急卒。祐怒曰:「丞相養我如子,今日豈以性命為念!」遂率左右十餘人,齊聲大呼,殺傷甚多。敵以其無繼,遂圍之十餘重,謂祐曰:「觀君似是勇士,但弛甲來降,豈慮無富貴耶。」祐罵之曰:「死卒!吾今取頭,自當封公,何假賊之官號也。」乃彎弓持滿,四面拒之。東魏人弗敢逼,乃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一矢耳,豈虛發哉。」敵人漸進,可十步,祐乃射之,正中其面,應弦而倒,便以矟刺殺之。因此,戰數合,唯失一人。敵乃稍卻。祐徐引退。是戰也,我軍不利。太祖已還。祐至弘農,夜中與太祖相會。太祖見祐至,字之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太祖心驚,不得寢,枕祐股上,乃安。以功進爵為公,增邑三百戶,授京兆郡守。
-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又從戰河橋,祐下馬步斗,左右勸乘馬以備急卒。祐怒之曰:「丞相養我如子,今日豈以性命為念?」遂率左右十餘人,齊聲大呼,殺傷甚多。敵以其無繼,圍之十餘重。祐乃彎弓持滿,四面拒之。東魏人乃募厚甲長刀者,直進取祐。去祐可三十步,左右勸射之。祐曰:「吾曹性命,在此一矢耳,豈虛發哉!」敵人可十步,祐乃射之,中其面,應弦而倒,便以矟刺殺之。敵乃稍卻。祐乃徐引退。是戰也,西軍不利,周文已還。祐至弘農,夜與周文會。周文字之曰:「承先,爾來吾無憂矣!」周文驚,不得寢,枕祐股上乃安。以功進爵為公,授京兆郡守。
-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八》: 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舉州來附 北史本傳、周書卷二文帝紀下、北史卷九周本紀、魏書卷一二孝靜帝紀都作「北豫州」,這裡當脫「北」字。今據補。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九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舉州來附。太祖率軍援之,與齊神武遇,戰於邙山。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咸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遽避之。俄授青州刺史,轉原州刺史,加帥都督,尋除大都督。十三年,遭父憂,請終喪紀。弗許。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賜姓大利稽氏,進爵懷寧郡公。
- ^ 15.0 15.1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高仲密舉北豫來附,周文率軍援之,與齊神武遇於芒山。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敵。齊人咸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避之。歷青、原二州刺史,尋除大都督。遭父憂,請終喪紀,弗許。累遷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賜姓大利稽氏,進爵懷寧郡公。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周文不豫,祐與晉公護、賀蘭祥等侍疾。及周文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氣疾。
-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九》: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江陵初附諸蠻騷動詔祐與大將軍豆盧寧討平之 按卷二文帝紀平江陵在魏恭帝元年,六官建在三年,據卷四九蠻傳,祐與豆盧寧攻蠻,在恭帝二年前,亦即元年。這裡敘事顛倒。
- ^ 《周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四十一》:于謹等平江陵,諸蠻騷動,詔豆盧寧、蔡祐等討破之。
- ^ 《北史·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于謹等平江陵,諸蠻騷動,詔豆盧寧、蔡祐等討破之。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魏恭帝二年,中領軍。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江陵初附,諸蠻騷動,詔祐與大將軍豆盧寧討平之。三年,拜大將軍,給後部鼓吹。以前後功,增邑並前四千戶,別封一子縣伯。太祖不豫,祐與晉公護、賀蘭祥等侍疾。及太祖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氣疾。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孝閔帝踐阼,拜少保。祐與尉遲綱俱掌禁兵,遞直殿省。時帝信任司會李植等,謀害晉公護,祐每泣諫,帝不聽。尋而帝廢。
- ^ 21.0 21.1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周孝閔帝踐祚,拜少保。祐與尉遲綱俱掌禁兵。時帝信任司會李植等,謀害晉公護。祐每泣諫,帝不聽。尋而帝廢。明帝之為公子也,與祐特相友昵,及即位,禮遇彌隆。加拜小司馬。御膳每有異味,輒以賜祐,群臣朝宴,每被別留,或至昏夜,列炬鳴笳,送祐還宅。祐以過蒙殊遇,常辭疾避之。至於婚姻,尤不願結於權要。尋以本官權鎮原州。頃之,授宜州刺史。未之部,卒於原州。
-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一一》:授(宣)〔宜〕州刺史 宋本、南本「宣」作「宜」。北史本傳也是百衲本作「宜」,殿本作「宣」。張元濟以為「宣」字誤。按隋書卷二九地理志上京兆郡華原縣條云:「後魏置北雍州,西魏改為宜州。」宣州是陳地。今據改。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周少保懷寧莊公蔡祐卒。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世宗即位,拜小司馬,少保如故。帝之為公子也,與祐特相友昵,至是禮遇彌隆。御膳每有異味,輒輟以賜祐;群臣朝宴,每被別留,或至昏夜,列炬鳴笳,送祐還宅。祐以過蒙禮遇,常辭疾避之。至於婚姻,尤不願交於勢要。尋以本官權鎮原州。頃之,授(宣)〔宜〕州刺史,未之部,因先氣疾動,卒於原州。時年五十四。
- ^ 《周書校勘記·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一二》:太祖(乃)〔每〕嘆之 宋本及北史本傳、冊府卷四三一、御覽卷二七六「乃」作「每」。按「乃」字文義不協,今據改。
-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祐少有大志,與鄉人李穆,布衣齊名。嘗相謂曰:「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富貴,安能久處貧賤邪!」言訖,各大笑。穆即申公也。後皆如其言。及從征伐,常潰圍陷陣,為士卒先。軍還之日,諸將爭功,祐終無所競。太祖(乃)〔每〕嘆之,嘗謂諸將曰:「承先口不言勛,孤當代其論敘。」其見知如此。性節儉,所得祿皆散與宗族,身死之日,家無餘財。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五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曰莊。子正嗣。官至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祐少與鄉人李穆布衣齊名,常相謂曰:「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富貴,安能久處貧賤。」言訖,各大笑。後皆如言。及從征伐,為士卒先。軍還,諸將爭功,祐終無所競。周文每嘆之曰:「承先口不言勛,孤當代其論敘。」性節儉,所得祿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無餘財。贈柱國大將軍、原州都督,諡曰莊。子正嗣。
-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李穆、蔡祐初與豪同時開府,後並居豪之右。豪意不平,謂太祖曰:「外聞物議,謂豪勝李穆、蔡祐。」太祖曰:「何以言之?」豪曰:「世言李穆、蔡祐,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項。以咽項在上,故為勝也。」
- ^ 《北史·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李穆、蔡祐初與豪同時開府,後並居豪之右。豪不能平,謂周文曰:「人間物議,謂豪勝李穆、蔡祐。」周文曰:「何以言之?」豪曰:「人言李穆、蔡祐是丞相髆髀,耿豪、王勇,丞相咽項,以在上,故為勝也。」
- ^ 《北史·卷十七·列傳第五》:子敏,嗜酒多費,家為之貧。其婿柱國乙弗貴、大將軍大利稽祐家貲皆千萬,每營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