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性抑制
外觀
在生物化學中,自殺性抑制(Suicide inhibition)又稱為自殺性失活或機制抑制,是一種不可逆的酶抑制劑形式,發生在酶與底物類似物結合併在正常催化反應過程中通過共價鍵與其形成不可逆複合物時。抑制劑與活性位點結合,在那裡被酶修飾以產生反應基團,該反應基團不可逆地反應形成穩定的抑制劑-酶複合物。這通常使用輔基或輔因子,形成親電的α和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和亞胺。
例子
[編輯]自殺性抑制的一些臨床例子包括:
- 雙硫侖,可抑制乙醛脫氫酶酶。
- 阿斯匹靈,可抑制環氧合酶1和2酶。
- 青黴素,可抑制 DD-轉肽酶構建細菌細胞壁。
- 二氟甲基鳥氨酸是用於治療昏睡病的藥物之一,是Ornithine decarboxylase酶的自殺性抑制劑。
- 神經毒劑和相關農藥(如對硫磷)是乙醯膽鹼酯酶的有機磷自殺性抑制劑,其老化時間取決於分子中有機磷部分上離去基團的不穩定性。[1]
合理的藥物設計
[編輯]自殺性抑制用於所謂的「合理藥物設計」,其目的是根據已知的機制和底物創造一種新的底物。這種方法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在酶的活性位點內不發生反應且同時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底物。基於這種方法的藥物具有副作用極少的優勢。[2]
參考文獻
[編輯]- ^ Aurbek N, Thiermann H, Szinicz L, Eyer P, Worek F. Analysis of inhibition, reactivation and aging kinetics of highly toxic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human and pig acetylcholinesterase. Toxicology. July 2006, 224 (1–2): 91–9. PMID 16720069. doi:10.1016/j.tox.2006.04.030.
- ^ Johnson DS, Weerapana E, Cravatt BF. Strategies for discovering and derisking covalent, irreversible enzyme inhibitors. Future Medicinal Chemistry. June 2010, 2 (6): 949–64. PMC 2904065 . PMID 20640225. doi:10.4155/fmc.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