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遺址
外觀
39°36′55″N 116°03′00″E / 39.61528°N 116.05000°E
琉璃河遺址 | |
---|---|
![]() 琉璃河遺址標誌碑,遺址建築在該碑後側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地區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西周 |
編號 | 3-201 |
認定時間 | 1988年 |
琉璃河遺址,是中國西周早期的重要都城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區琉璃河鄉北1.5公里的大石河畔台地上。1988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目前在遺址區建有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歷史
[編輯]![](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9/%E7%90%89%E7%92%83%E6%B2%B3%E5%95%86%E5%91%A8%E9%81%97%E5%9D%802.jpg/220px-%E7%90%89%E7%92%83%E6%B2%B3%E5%95%86%E5%91%A8%E9%81%97%E5%9D%802.jpg)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後,封周王室貴族召公於北燕,即北京及周邊地區,《史記·燕召公世家》對此有所記載。由於召公當時仍留在首都任職,由其長子「克」到燕地就封,為事實上的首代燕侯。
遺址
[編輯]琉璃河遺址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包括古城址、墓葬區、居住址三部分。
古城址
[編輯]古城址位於遺址中部,建城年代約在西周初期,地表尚存長850米的北城牆和約300米的東西城牆北半部。
墓葬區
[編輯]墓葬區位於城址東南部,以黃土坡村最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形制皆為長方形豎穴,中小型墓有二層熟土台,大型墓多有雙墓道;隨葬品中,小型墓主要是陶器,中型墓主要是青銅器,大型墓則多已被盜。
居住區
[編輯]居住區遺址位於城內及城西部,發現了房屋、窖穴、水井、灰坑等遺址。
重要發現
[編輯]30年來,在墓葬區出土大量青銅器和陶器精品。1986年,琉璃河黃土坡墓地1193號大墓發掘過程中,出土了青銅器克盉、克罍等。克盉的銘文,記載了西周初年周王冊封燕侯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實。近年出土的刻有「成周」二字的甲骨,成為「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燕都城址年代的重要證據。
參考來源
[編輯]外部參考
[編輯]- (中文)北京琉璃河古燕都遗址考古发现的现代意义及其影响. 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網站. 2006-04-04 [2009-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8).
- (中文)北京建城之始-西周燕国都城及燕文化. 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網站. 2005-09-01 [2009-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