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玫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玫瑰
玫瑰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薔薇目 Rosales
科: 薔薇科 Rosaceae
屬: 薔薇屬 Rosa
種:
玫瑰 R. rugosa
二名法
Rosa rugosa
Thunb., 1784
變型

玫瑰學名Rosa rugosa)是一種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其種加詞「rugosa」意為「褶皺的」。古漢語中「玫瑰」一詞原意指紅色的美玉。在漢語使用區,同為薔薇屬月季之衍生品種(尤其是作鮮切花時)也常被稱作「玫瑰」。花期一般5-6月[1]

本種原產東亞,分布於中國東北、日本、韓國和西伯利亞東南部,常生長在海濱地帶,尤其是沙丘生境[2]。中國的野外居群被列為瀕危級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因其耐鹽性被引入歐美作觀賞植物栽培,現歐洲大部分地區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有自然歸化入侵居群[3][4]

形態

[編輯]

玫瑰為落葉灌木,枝杆多針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9片,橢圓形,有邊刺。花期5-6月,花瓣倒卵形,一般為單瓣,多為紫粉色,偶為白色或重瓣(人工栽培下更為多見)。果期8-9月,扁球形。[5]

「玫瑰」名稱的使用

[編輯]
常作切花的紅玫瑰實為一種雜交茶香月季

在現今的中文日常用語中,「玫瑰」已成為多種薔薇屬植物的誤稱或泛稱,常用於指代眾多品種雜交薔薇(亦稱雜交月季或雜交玫瑰),特別是常用於切花和園林觀賞用植的月季香水月季品種。在生物分類學以及多部中國古代典籍(如《廣群芳譜》《花鏡》《植物名實圖考》)中,「玫瑰」都特指學名為Rosa rugosa物種,為該種的中文正式名。

玫瑰(Rosa rugosa)的花期相對更短(5-6月),葉脈處明顯下凹呈棱狀,葉不反光質感稍粗糙,莖刺繁多密集且長短不一,花色除了紫紅色系和偶見的白色外無更多變化。相比之下,許多雜交薔薇都具有四季開花的特點,葉片深綠光潔,莖刺相對少且間距大,花色繁多,包括黃紅色、淡紫色、綠色等玫瑰所不具有的色系,枝條主要向上生長,花或花序突出開放於植株頂部。[6]玫瑰因枝條較為柔弱軟垂,多密刺,花期短的原因較少用於觀賞品種育種,但抗病性和和耐寒性都更高[7][8][9]

在英語、法語、德語等歐洲諸語言中,所有薔薇屬植物都可用同一個詞泛指,即「rose」可用於指代各種玫瑰、月季薔薇,因而許多由外文翻譯來的中文文獻中普遍存在「玫瑰」、「月季」、「薔薇」混用的現象。

分布

[編輯]

原產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境內原生於吉林東部(琿春)、遼寧山東東北(煙臺市[10]。多生於土壤沙質的靠海山坡,海岸邊或離岸小島上,分布海拔通常不高於100m。

儘管本種被人為廣泛栽培,在中國的野生居群已被評估為「瀕危」級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1]。另外,歐洲及北美最初也因本種的觀賞價值及耐鹽性引入栽培,作為觀賞用植,但目前已有野外歸化入侵居群,被列為歐洲DAISIE名錄(Delivering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Europe)中「最惡劣的百種」入侵植物之一[12]

用途

[編輯]
芬蘭的種植玫瑰(Rosa rugosa

本種一大重要用途為用鮮花蒸製、提煉芳香精油,顏色常為淡黃色,油的主要芳香成分來自香葉醇和左旋香茅醇[13],含量最高達千分之六,可用於食品及化妝品,製作玫瑰露天然香精香水等。用作該用途的植物有時為本種玫瑰(Rosa rugosa)的雜交種,例如中國甘肅永登縣苦水鎮所種植、作為精油原料的的苦水玫瑰就是鈍葉薔薇Rosa sertata)和本種玫瑰的雜交品系[14][15][16]

食用方面,玫瑰的花瓣可以制糕餅餡、玫瑰醬玫瑰酒、玫瑰糖漿,干制後可以泡[1]。中國的部分省分已制定食用玫瑰相關地方標準。例如山東平陰栽培的重瓣玫瑰Rosa rugosa cv. 'Plena'(又稱平陰玫瑰)及具有其親源的品種群所產的玫瑰醬、玫瑰油等相關產品享有盛名,目前屬於具有國家標準GB/T 19696-2008的地理標誌產品[14][17]。此外,北京妙峰山河北圍場亦是著名的玫瑰產地。

世界各地傳統利用的「玫瑰」則基本為當地的原生薔薇屬物種,並不一定使用、種植東亞原產的本種玫瑰(Rosa rugosa)。在保加利亞中東德國,常用於提取精油的是突厥薔薇R. × damascena)及其衍生品種(如R. damascena 'Trigintipetala'),也稱「大馬士革薔薇」。[18]法國等地常用的則為百葉薔薇(R. × centifolia)。

玫瑰在東亞也作為藥用植物。玫瑰花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被認為可止痛、止癢,也被認為可治療神經性胃炎、慢性胃炎、肝炎、受傷和血液疾病[19]。根據《中國藥典》,玫瑰的乾燥花蕾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脾經。可行氣解郁,和血,止痛。可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20]但其未出現於食品相關名錄中,例如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21]因此在作為食品的的情況,法規上可能僅限於具有玫瑰食品地方標準的地區,但重瓣玫瑰(Rose rugosa cv. Plena)已經2010年第3號公告作為普通食品生產經營[22]

常見病蟲害

[編輯]

病害:黑點病白粉病枯枝病銹病

蟲害:毛蟲紅蜘蛛蚜蟲捲葉蜂牧草蟲天牛椿象葉蟎粉蝨薊馬介殼蟲金龜子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玫瑰 Rosa rugosa - 中国植物志.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025-03-06]. 
  2. ^ Flora of China. eFlora. [15 October 2011]. 
  3. ^ Rosa rugosa Thunb...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英語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2024-09-27]. 
  4. ^ Rosa rugosa.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CAB International. [17 September 2014]. 
  5. ^ 玫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植物誌
  6. ^ History of Roses Part One 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15. ARS
  7. ^ Hybrid Rugosa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14.ARS
  8. ^ The Rugged Rugos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14. ARS
  9. ^ Resplendent Rugosa Ros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14.
  10. ^ 29.Rosa rugosa Thunberg - Flora of China.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025-03-06]. 
  11. ^ 玫瑰.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9-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2. ^ Species Profile Browser · Species Profile. National Biodiversity Data Centre of Ireland. the Heritage Council. [2025-03-06]. 
  13. ^ Stewart, D. The Chemistry Of Essential Oils Made Simple: God's Love Manifest In Molecules. Care. 2005. ISBN 978-0-934426-99-2. 
  14. ^ 14.0 14.1 浙江省標準信息服務平台[永久失效連結]
  15. ^ ISO 25157-2013 中国苦水类型玫瑰精油(钝叶蔷薇玫瑰 Rosa sertata x Rosa rugosa).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6. ^ GB/T 22443-2008中国苦水玫瑰(精)油 (PDF). [2014-06-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17. ^ GB/T 19696-2008 地理标志产品 平陰玫瑰 (PDF). [2014-06-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18. ^ History of Roses: Damask Ros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15. ARS
  19. ^ 張天鈞. 玫瑰花的醫藥用途. 當代醫學. 2007, (406): 598–599. doi:10.29941/MT.200708.0002. 
  20. ^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21. ^ 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22. ^ 關於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種物品為新資源食品及其他相關規定的公告(2010年 第3號). [2014-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玫瑰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植物名實圖考·玫瑰》,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