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溫帶季風氣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帶季風氣候是一種分布於亞歐大陸東部的氣候類型。在地理學上,普遍的認為的特徵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並且該氣候有著所有季風氣候所具有的雨熱同期的特徵。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將此氣候劃歸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

分布

[編輯]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於亞歐大陸的東部35°~55°地帶[1],具體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東以南,包括華北平原黃土高原東北平原日本關東以北,朝鮮半島北部及俄羅斯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沿岸。


成因

[編輯]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於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夏季亞歐大陸低壓連成一片,海洋上副熱帶高氣壓西伸北進,從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散發出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冬季強大的蒙古高壓散發出來的西北季風影響本地。因風向切變符合季風要求,故為季風氣候。

特徵

[編輯]
  1. 夏季高溫多雨:最熱月均溫在20℃以上,從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降水,全年降水集中於夏季,降水分布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陸減少。
  2. 冬季寒冷乾燥: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緯度較高,離冬季風源地近,西北季風強勁,寒冷且降水少。
  3. 天氣的非周期變化顯著:冬季寒潮爆發時,氣溫在24小時內可下降10餘度甚至20餘度。
  4. 季風顯著。

自然帶

[編輯]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闊葉混交林

區內農業景觀

[編輯]

小麥甜菜花生棉花

代表城市

[編輯]

氣候圖表

[編輯]
札幌市
氣候圖表
 
 
113
 
 
0
−7
 
 
94
 
 
0
−6
 
 
77
 
 
4
−3
 
 
56
 
 
11
3
 
 
53
 
 
17
8
 
 
46
 
 
21
13
 
 
81
 
 
25
17
 
 
123
 
 
26
19
 
 
135
 
 
22
14
 
 
108
 
 
16
7
 
 
104
 
 
8
1
 
 
111
 
 
2
−4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公釐(㎜)
資料來源: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2]
英制單位換算
 
 
4.4
 
 
32
19
 
 
3.7
 
 
32
21
 
 
3
 
 
39
27
 
 
2.2
 
 
52
37
 
 
2.1
 
 
63
46
 
 
1.8
 
 
70
55
 
 
3.2
 
 
77
63
 
 
4.8
 
 
79
66
 
 
5.3
 
 
72
57
 
 
4.3
 
 
61
45
 
 
4.1
 
 
46
34
 
 
4.4
 
 
36
25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北京市
氣候圖表
 
 
2
 
 
1
−8
 
 
4
 
 
5
−5
 
 
8
 
 
11
0
 
 
21
 
 
20
8
 
 
34
 
 
26
13
 
 
78
 
 
30
18
 
 
185
 
 
31
22
 
 
159
 
 
29
20
 
 
45
 
 
25
14
 
 
21
 
 
19
8
 
 
7
 
 
10
0
 
 
2
 
 
3
−5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公釐(㎜)
資料來源:Chinese Meteorogical Association[3]
英制單位換算
 
 
0.1
 
 
34
18
 
 
0.2
 
 
41
23
 
 
0.3
 
 
52
32
 
 
0.8
 
 
68
46
 
 
1.3
 
 
79
55
 
 
3.1
 
 
86
64
 
 
7.3
 
 
88
72
 
 
6.3
 
 
84
68
 
 
1.8
 
 
77
57
 
 
0.8
 
 
66
46
 
 
0.3
 
 
50
32
 
 
0.1
 
 
37
23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華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英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周淑貞.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05: 214–215. ISBN 7-04-006016-7. 
  2.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www.jma.go.jp.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7). 
  3. ^ 数据集检索.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