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報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 |
語言 | 中文、英文 |
---|---|
出版資訊 | |
曾用名 | The Tsing Hua Journal(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曾用英文名) 《清華學報(文哲學號)》 《清華學報(社會科學號)》 |
出版歷史 | 1924年至1948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1956年至今(臺灣時期) |
出版者 | |
發行週期 | 季刊 |
標準縮寫 | |
ISO 4 | THJCS |
索引 | |
ISSN | 0577-9170 |
連結 | |
《清華學報》(英語: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縮寫:THJCS)是一份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的國際性學術季刊,每年一般出版四期,創刊於1924年,現由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負責編輯及發行。
刊物沿革
[編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編輯]1924年5月,曹雲祥被正式任命為北京清華學校校長,繼續推進前任及其代理任內已經提出的大學化和教授治校方針,並於1925年開辦大學部及研究院。而在此前的1924年6月,在創刊於1915年的原有《清華學報》以外,以「選載研究學問之文字」為宗旨的新《清華學報》(The Tsing Hua Journal)創刊,同樣表徵著北京清華學校由留美預科向研究型大學轉變的趨向。學報編輯部下屬於清華學校教務處,最初由返校任教的留美學生(所謂「少壯派」)操控,總編輯為社會學系講師陳達,總經理為化學系教授趙學海。第1至5卷(1924年至1928年)為半年刊,每期刊登文、理、法各科專業論文,撰著者「大半是本校師友及同學」;此外還設有「撰著提要」一門,由在校學生撰文介紹中外雜誌書籍。由於此期國學研究院的開辦,而舊制中、高等部仍予保留,《學報》所刊登論文以國學類水平最高,理工類程度較淺,社會調查報告占相當部分。[1]
雖屢經改制,《清華學報》一貫堅持學術獨立與西化風格。如在創刊號所附《編輯部啟事》中,即聲明「本報文字橫行,用新式標點,文體不拘文言白話」,「引用書籍,務須註明著者姓名、書名、卷數、頁數、出版機關或地點,及出版年月」,並給出中西文引用例證;書評欄目所介紹的書籍雜誌,亦以西文為主。即使是大家如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等人在《清華學報》上先後發表的國故學文章,亦多採用泰西學術方法與本國材料互證。[1]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進駐北京,《學報》暫告停刊。隨後清華改為國立大學。1929年4月,校長羅家倫向董事會提出改革方案,初擬改《學報》為季刊,後議決聘王文顯、趙振聲、陳總、吳之椿、陳達、翁文灝、金岳霖、高崇熙、熊慶來、葉企孫、劉崇樂、笪遠綸、唐鉞、朱希祖、吳正之、馮友蘭、陳寅恪、趙元任十八人組成編輯委員會,改為每年1月、5月、11月各出一期,由「文哲學號」(趙振聲主編)、「自然科學號」(葉企孫主編)、「社會科學號」(陳達主編)輪流出版。1930年6月,《清華學報》復刊,「自然科學號」獨立刊行為《國立清華大學理科報告》(The 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故1930年至1932年期間曾有《清華學報(文哲學號)》、《清華學報(社會科學號)》及《國立清華大學理科報告》分別出版。1932年6月,《清華學報》出版第7卷第2期,改版為每年兩期,以薛浦鳳為總編輯。[1]
自1933年起,《清華學報》不再包含理工科內容,亦不再分科出版。1933年12月,第9卷第1期出版,又改版為每年四期,逐漸減少社會科學內容。(1935年10月,清華另出《社會科學》季刊。)設編輯部,先後由吳景超(1933-35年,第9-10卷)、朱自清(1936-37年,第11-12卷)、邵循正(1941、47年,第13、14卷)任主任。第12卷第2期出版後,抗戰軍興,再度停刊。1941年4月,在昆明出版第13卷第1期,為「大學三十周年紀念號上冊」,刊有梅貽琦《大學一解》。1947年10月,在北平復刊第14卷第1期,定為每年二期,但1948年復停辦。[1]
臺灣時期
[編輯]1955年,國民政府遷臺後,國立清華大學在臺灣新竹市復校,《清華學報》也旋於翌年復刊,並於1956年6月由清華學報社重新發行新1卷1期《清華學報》(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1987年,《清華學報》轉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輯及發行。2002年起,再轉由清華大學出版社負責編輯及發行學報事宜。《清華學報》為一國際性學術季刊,每年一般出版四期,刊載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之學術論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