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景福宮 (韓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景福宮
경복궁
夜間的景福宮
類型宮殿
位置 南韓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社稷路韓語사직로 (서울)161號
座標37°34′43″N 126°58′38″E / 37.57861°N 126.97722°E / 37.57861; 126.97722
面積432,703平方公尺(4,657,580平方英尺)
時期朝鮮王朝
建成時間朝鮮太祖四年(1395年)
管理者宮陵遺址本部韓語궁능유적본부
所有者國家遺產廳
網站宮陵遺址本部_景福宮介紹(簡體中文)
官方名稱景福宮
評定時間1963年1月21日
參考編碼117
韓語名稱
諺文
漢字
文觀部式Gyeongbokgung
馬-賴式Kyŏngbokkung

景福宮韓語:경복궁景福宮 Gyeongbokgung */?)是朝鮮王朝於1395年時所建的一座宮殿,位於今韓國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社稷路韓語사직로 (서울)。該王宮是朝鮮五大宮殿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作為過去朝鮮王室的居所而使用,在現代的景福宮旁還設有國立古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以便遊客參觀。

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在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之時被燒毀,朝鮮朝廷遷移至昌德宮,景福宮廢棄達兩個世紀。1868年,興宣大院君主持重建,宮殿中的7700間房間全部翻新,擴建了40多公頃,並新增約500座建築物。興宣大院君在修復景福宮的過程中也積極整理朝鮮半島古代的建築史料,總結出了朝鮮建築的建造原則並整理成冊,一些19世紀才出現的新設計也在此時被加到景福宮裏[1][2]

最初的景福宮是依照中國周禮》和《考工記》所描述的宮殿式樣建造,但19世紀翻修後加入了大量朝鮮本土特色,21世紀的復原工程中又溶入了現代科技。「景福」一詞亦是出自於《詩經》「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景福宮的左右有駱山仁王山相伴,後面有北嶽山環繞,是風水寶地。其佈局呈現「3句3組」的形式,分為外廷、內廷、延廷,內廷以勤政殿為中心,如果要從宮門外走到勤政殿,就必須依次穿過光化門興禮門韓語흥례문、勤政門才行。

1910年,大日本帝國吞併大韓帝國,日本當局隨即有系統的摧毀景福宮建築群[3][4]。為了1915年舉辦的朝鮮工業博覽會,以及為了在1926年前建成朝鮮總督府,日本政府拆除了大批景福宮內的韓屋,並建造了許多日式西洋建築、博物館、草坪和花園以作代替。到了日本投降韓國光復的1945年,景福宮八成部分已被摧毀,而隨後韓戰期間更是進一步損毀。

1968年,大韓民國政府正式啟動對景福宮的修復工程,韓國各界對重建景福宮一事都抱有極大熱忱。最先被修復的是光化門,之後首先各個大門被修復完成。接著在1980年代,由於韓國的經濟起飛,韓國政府展開了更加專業且全面的修復計劃,該計劃旨在嚴格復原「景福宮在未被日本殖民前的一切外觀和裝飾」,但是內部多改採現代抗震鋼骨結構,預計到2045年完全修復成功[5]

1990年代以後,景福宮的復原速度明顯增加,1995年拆除了朝鮮總督府,2001年修復了興禮門,2010年修復了光化門的木構部份,2010年修復了光化門的月台部份。截止2023年,景福宮建築群已經成為全首爾參觀人數最多的旅遊景點[6]

歷史

[編輯]

初建及破壞

[編輯]
李成桂

景福宮位於漢陽城(今首爾)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北為北嶽山。

1394年,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開京命令設立「新都宮闕造成都監」,命鄭道傳沈德符金溱李恬李稷權仲和等人監督修建漢陽宮殿。新宮選址時,國師無學大師風水角度考慮,主張以漢陽西邊的仁王山為主山,宮殿座西向東;鄭道傳等人從禮制的角度考慮,主張以漢陽北邊的北嶽山為主山,宮殿座北朝南。太祖最終選擇了鄭道傳的意見。但是北嶽山並不在正北方向,因此景福宮採取了壬座丙向(座北偏西)的方位。景福宮所在的位置原有高麗肅宗修建的宮殿,忠肅王時加以擴建,辛禑王和恭讓王遷都漢陽時曾居於此。至朝鮮國開國,尚有延興殿等建築保存完好。但其面積狹小,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蹟的基礎上加以擴建,並興建新的建築。景福宮名稱的由來,是取中國《詩經·大雅·既醉》:「旣醉以酒,旣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因位於漢城北部,也叫「北闕」。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一月,新宮修建工程開始,同年九月初步竣工,命名為「宮城」,有正殿五間,報平廳五間,燕寢七間,東西小寢殿各三間,還有午門、殿門、東樓、西樓、東西角樓,以及行廊、穿廊、水剌房(膳房)、司饔房尙書司、承旨房、內侍茶房、敬興府、中樞院三軍府、東西樓庫等建築500多棟[7]。當年十月,命判三司事鄭道傳為新宮命名。定宮名為景福宮,午門為正門(後改名光化門),殿門為勤政門,正殿曰勤政殿,報平廳為思政殿,燕寢為康寧殿,東西小寢為延生殿、慶成殿。東西樓為隆文樓、隆武樓[8]。周圍宮牆1813步(1步=古6尺,即約2500m),光化門外東西設兩府、六曹、台院。北為玄武門,正東為建春門,正西為迎秋門

太祖末年,朝鮮發生第一次王子之亂,王都又移回開京,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以高麗舊宮壽昌宮為正宮。太宗即位後,關於繼續以開京為首都,還是遷回漢陽,亦或在其西側的母岳山下營建新都,展開了激烈爭論。最後用占卜方法,漢陽得兩吉一凶,開京和母岳山各得一吉兩凶,於是決定還都漢陽。此後約兩百年間,景福宮作為朝鮮王朝的正宮使用。

1553年(嘉靖32年)九月十四日丁巳,景福宮發生大火,康寧殿、思政殿、欽敬閣被大火焚毀,歷代珍寶、書籍、大王大妃誥命、服飾文物全被燒毀,明宗、王妃沈氏(仁順王后)與大王大妃(文定王后)尹氏移居昌德宮[9]。1592年萬曆朝鮮戰爭爆發,4月28日忠州失守,宣祖國王於4月30日倉促出宮,以大臣尹斗壽為扈從,星夜兼程逃往西北。當天漢城城中亂民大起,先焚燒存有公私奴婢文籍的掌隸院、刑曹二處官衙,然後進入內帑庫爭搶寶物,並在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中舉火,將歷代寶玩以及文武樓、弘文館所藏書籍、春秋館所藏曆代實錄、《承政院日記》、以及前朝文獻史稿「燒盡無遺」[10]

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王室返回漢城,以成宗之兄月山大君府邸為臨時行宮,改名慶運宮。因景福宮內殿宇繁多,工程浩大,而朝鮮王朝經過兩次侵略戰爭之後經濟殘破,無力修復景福宮,只好將原來作為離宮的昌德宮當作正宮使用,景福宮從此被閒置約兩百七十年。光海君肅宗在位時,都曾議重建景福宮之事,因財力不逮而作罷。英祖時期,曾在勤政殿舊基舉行過朝參儀式。

高宗時期的復建

[編輯]

1865年,為提升由旁系入繼王位的高宗聲望,重振王室威嚴,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下令復建景福宮[11]。復建完畢的新景福宮占地12.6萬坪(57.75公頃),共由509棟建築組成,包括光化門興禮門勤政門日華門月華門隆文樓隆武樓勤政殿思政殿萬春殿千秋殿康寧殿交泰殿延生殿慶成殿慈慶殿慶會樓、麟趾堂、含元殿、文昭殿、養心堂、兩儀殿、延恩殿、大明殿、興福殿、文慶殿、修政殿、萬慶殿、壽靜殿、修文堂、紫薇堂、延吉堂、膺祉堂、清讌樓、香遠亭、關雎亭、接松亭、清涼亭、清心亭、序賢亭、翠露亭、華余堂、翠霞亭、欽敬閣、璇源殿資善堂、丕顯閣、春坊、桂坊、承政院弘文館典設司內醫院內班院內司仆寺都總府司饔院尚瑞院尚衣院典涓司藝文館春秋館承文院、校書館、觀象監、報漏閣等建築,共有房屋6808間。1868年,朝鮮王朝正宮由昌德宮轉移至此[12]

在重建景福宮的同時,光化門外六曹街北端的議政府舊址也得以重新修復。此舉被認為是大院君廓清朝鮮王朝末期外戚勢道政治、恢復昔日官職的措施。修複議政府之後,以備邊司為中心的權力結構發生改變,議政府的權限得到大幅度強化。當時14歲的高宗親臨議政府致賀,稱「議政府今已重建矣,國體從此尤嚴,誠為萬幸。」高宗九年(1872年)四月十七日,在重建的景福宮勤政殿舉行了上尊號儀,宗親、大臣為高宗、王妃閔氏、大王大妃趙氏(翼宗王妃)、王大妃洪氏(憲宗王妃)、大妃金氏(哲宗王妃)獻上尊號冊寶。翌日在內宮康寧殿舉行了內晉爵儀,準備了宴席496桌。四月二十日又在康寧殿舉行了會酌宴。

高宗十年(1873年)十一月五日,大院君下野,高宗親政。然而十二月十日在大王大妃趙氏居住的景福宮純熙堂發生火藥爆炸事件,燒毀內殿、殿門、行廊400餘間。大院君涉嫌主使這次爆炸。之後高宗奉大王大妃遷往昌德宮居住。翌年二月閔妃在昌德宮觀物軒生下元子(純宗)。之後的王世子冊封儀式也是在昌德宮仁政殿舉行的。高宗十三年(1876年)十一月四日,景福宮交泰殿又發生火災,燒毀交泰殿、康寧殿、延生殿、慶成殿、含元殿、欽敬閣、仁智堂、健順閣、紫薇堂、德善堂、慈慶殿、協慶堂、福安堂、純熙堂、虹月閣等830多間房屋。儲存於內殿中的朝鮮國王玉璽、王世子玉印、歷代大妃的玉寶和玉冊、以及朝鮮王朝歷代先王的御筆和遺物全部燒毀。此外官廳、禁軍出入宮闕的各種命符和御召牌,以及調動軍隊用的密符和兵符也全部被燒毀。由於正值朝鮮和日本關於雲揚號事件進行外交交涉的關鍵時刻,高宗在火災後下令緊急重新製作玉璽,包括「朝鮮國王之印」、「大朝鮮國主上之寶」、「朝鮮王寶」、「為政以德」、「昭信之寶」、「施命之寶」、「諭書之寶」、「科舉之寶」、「宣賜之記」、「武衛所印」、「王世子印」等印璽。[13]

中日戰爭之後,閔妃主張以俄國勢力來牽制和抗衡日本,遭到日本方面的敵視。高宗三十二年八月二十日(陽曆1895年10月7日)夜間,日本駐朝鮮公使三浦梧樓指揮日本守備隊隊員,化妝成浪人,將軟禁之中的大院君[14]搶出,塞入輦車內,然後從光化門衝入景福宮,到處搜索閔妃。侍衛隊長洪啓薰、宮內大臣李耕稙在阻擋暴徒時被殺害。由於日本守備隊包圍了景福宮宮牆,閔妃無法逃出,最終在景福宮北部的王妃寢殿——乾清宮坤寧閣中被日本人殺害[15]。暴徒們召來世子與宮女,指認了閔妃的屍體後,將其澆上煤油燒毀。這次暗殺史稱乙未事變。此後高宗成為親日派總理大臣金弘集控制下的傀儡,被日本守備隊軟禁起來。當年11月27日,高宗的親衛勢力曾計劃從春生門和北牆門進入景福宮,將高宗護送至慶運宮附近貞洞地區的美國公使館避難,因為那裡設有多所西洋國家的公使館,日本人不能輕易接近並殺害高宗。然而計劃洩露,參與者們受到處罰,史稱「春生門事件」。

「春生門事件」失敗後,高宗擔心日本人會毒殺自己,幾乎不能進食,只靠美國傳教士送進來的罐頭食品度日。在後宮嚴貴人、內侍姜錫鎬、侍從鍾洪宇、內官崔榮夏、侍衛隊長李學均、以及俄國公使館通譯官金鴻陸等人的策劃下,高宗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6年2月11日),高宗與世子利用看守景福宮的日本兵不搜查宮女輦車的漏洞,乘坐嚴貴人的輦車逃到俄羅斯公使館(俄館播遷韓語:아관파천]),王室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景福宮居住。1897年,正宮移到慶運宮。1907年由於純宗的即位,正宮轉移到昌德宮

日本佔領期的拆改

[編輯]
位於在勤政門前的朝鮮總督府,現已拆除(1995-96年)

1910年日韓合併後,日本朝鮮總督府以德壽宮為退位的太上皇高宗(德壽宮李太王)的居所、以昌德宮為純宗(昌德宮李王)的居所,景福宮成為官用地。從1911年起,日本朝鮮總督府開始拆除景福宮內的建築,起先將後宮和東宮區域的十四座建築(如王世子居所——資善堂)拆除後運往釜山重新組裝,作為日韓合併五周年博覽會的展品,之後運往日本。還有一些建築物被出售給日本的財團或私人買家。1917年昌德宮發生火災,寢宮大造殿一帶的殿宇被焚毀,景福宮內的國王寢宮康寧殿、王后寢宮交泰殿、以及附近的慶成殿、麟趾閣等建築被朝鮮總督府拆除,移往昌德宮代替原先的寢宮。此後景福宮內其餘大部分建築也被拆毀,只留下了最主要的10棟建築,即光化門建春門迎秋門神武門(玄武門)、東十字閣(東南角樓)、勤政門、勤政殿思政殿慶會樓香遠亭;並在勤政門前方、原弘禮門的位置建築了朝鮮總督府,由於總督府完成後從街道方向就看不到宮殿,因此這被韓國人視為歷史上的屈辱象徵。對於殘存建築物的拆除被日本的朝鮮文物愛好者柳宗悅所阻止,位於朝鮮總督府大樓之前的光化門亦從原先的位置遷移至景福宮東側重建。

復原工程

[編輯]
今日的景福宮

韓國獨立後,開始了景福宮的重建工作,但在1990年代前的進展都極度緩慢。之所以要耗費那麼長的時間,原因有三:一是留給大韓民國政府的景福宮中有太多日本建築,如果要復建就要先拆除,拆除也需要時間;二是韓國在獨立之初經濟不佳,沒有閒餘金錢能浪費在修復古跡上;三是景福宮原貌的資料大多被日本銷毀,要完美復原的話就必須做大量考證,這又會再次延長修復時間[16][17]

1968年光化門在總督府前面重建(原先被移到今天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地方)。原日本朝鮮總督府的主樓建築在1995年開始拆除,1996年拆除完畢。光化門從2006年開始進入整修,往南移動14.5公尺到100年前的舊址,2010年完成重建。日帝強佔時期拆毀的資善堂、乾清宮、泰元宮等宮殿也被修復重建。2021年11月5日,韓國文化財廳(文物廳)下屬宮陵遺址本部公開修復後的景福宮「香遠亭」。宮陵遺址本部從2018年11月起對其進行修復工作。[18]

2023年,光化門月台重建工程完成,光化門招牌亦由白底黑字改為黑底金字。[19]

主要建築

[編輯]
光化門
興禮門
勤政門
晚上的慶會樓

前朝

[編輯]

光化門、興禮門區域

[編輯]
  • 光化門,景福宮正門。門內為守門將廳。是建在白色石造城台上的城樓式建築,下面的城台辟有三道門券。光化門的南邊是官署區,設有議政府、三軍府、吏戶禮兵刑工六曹、以及司憲府、司諫院、中樞院等官署建築。
  • 東西十字閣,即景福宮的東南角樓和西南角樓。西十字閣在日據時代被拆毀,東十字閣保存至今。
  • 興禮門,在光化門之內,是第二道正門。原名弘禮門,大院君重建時為避清高宗弘曆名諱而改名。1911年為修建朝鮮總督府大樓而被拆毀,現已重建。
    • 永濟橋,橫跨於興禮門與勤政門之間,名為禁川的護城河上的石橋便是永濟橋。
    • 維和門,在永濟橋西北,通往修政殿和慶會樓區域。
    • 奇別廳,在維和門之北。
  • 用成門,在光化門內御道西側,通往內司僕院。
  • 內司僕院,在景福宮西南角,是飼養御馬的機構,有馬廊五十六間
  • 蓮池,在內司僕院之東。

勤政殿、思政殿區域

[編輯]
  • 勤政門,在興禮門之內,國家舉行重要儀式或典禮時,正門才會被開啟。在平時,文武官需各別從兩側的日華門與月華門通行。在世宗、世祖、成宗、中宗、宣祖時期,勤政門也是舉行朝參禮的地方。景福宮在壬辰倭亂中被焚毀之前,朝鮮王朝諸國王去世後,嗣王通常在勤政門舉行嗣位禮。
  • 勤政殿,韓國國寶第223號。為五間五進、重檐歇山頂的建築,坐落於兩層丹陛之上。又稱「法殿」,是朝鮮君舉行對中國禮儀(正至及聖節望闕禮、皇太子千秋節望宮禮、拜表儀、為皇帝舉哀儀、成服儀、舉臨儀、除服儀)[20]、朝賀儀式、王世子冠禮、國王納妃禮、冊王世子禮、王世子納嬪禮,以及召開養老宴、飲福宴等宮廷宴會時的地方。接見外國使臣也均在此殿進行。殿前的廣場上,有品階石於東西兩側整理排列著。文官居東,武官居西,並依照階級高低排列。
  • 隆文樓,為倚勤政殿東側廊廡所建的三間樓閣。
  • 隆武樓,為倚勤政殿西側廊廡所建的三間樓閣。
  • 思政門,在勤政殿之北。
  • 思政殿,位於勤政殿的後方。為朝鮮君王與臣下平日議政、商討國事的主要殿閣。
  • 萬春殿,位於思政殿東側的便殿。與千秋殿同樣設置有暖坑,以便於冬季時使用。
  • 千秋殿,位於思政殿西側的便殿。為朝鮮世宗大王與眾學者們發明韓國文字的地方。

修政殿、慶會樓區域

[編輯]

位於景福宮西南,是日常處理朝政和舉行宮廷活動的區域。

  • 修政門,修政殿的正門
  • 修政殿,為一處修建於一廣大基石高台上的大型殿閣。朝鮮王朝初期為集賢殿,殿閣周圍曾設有弘文館、檢書廳、賓廳及承政院等闕內各司。
    • 習會堂
    • 協五堂
    • 章元堂
    • 大殿長房
  • 賓廳
  • 政院
  • 內班院
  • 宣傳官廳
  • 檢書廳
  • 內閣
    • 聚奎樓
  • 醫藥廳
  • 大房庫
  • 慶會樓,位於修政殿之北,為一座二層樓的建築,四周有圍牆,東為含弘門、西為天一門。慶會樓建築為干闌式,底層用24根石柱架空,上為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的歇山頂樓閣,四面開敞,景色優美。為朝鮮君王招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之樓閣,也曾在此舉行殿試。慶會樓坐落於方池之內,池中另有兩座小型方島,象徵「一池三山」之制。燕山君時期,曾在慶會樓西側築有萬歲山,山上設蓬萊宮,周圍設萬歲宮、鳳來宮、日月宮、禮珠宮、白雲宮等五宮,實為小型的單體樓閣建築,裝飾以金銀綢緞和各種彩絹。燕山君造龍舟,泛於慶會樓池上,又做黃龍舟,可乘百人。慶會樓是舉行王室的隆重宴會或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西元1867年得以重建。站在二層建築的慶會樓,可一覽溪邊的仁王山及東部宮闕的美麗景觀。在寬闊的蓮花池中還可以乘船遊玩。慶會樓占地面積為933平方公尺(282坪),是景福宮內現存最大規模的木製建築。第二層有三重構造,最高的中央3間,象徵著天、地、人,外邊12間代表了一年有十二個月,最外邊的24根柱子象徵著24節氣等東方宇宙觀。據紀載,重建慶會樓時,在蓮花池中放進了兩隻青銅龍,則在1997年疏濬工程時被發現了[21]

東宮區域

[編輯]

位於勤政殿以東,是世子和世子嬪居住的區域。

  • 資善堂
    • 長房,宮女居住的場所
    • 水剌間
    • 燈燭所
  • 丕顯閣,在資善堂之東
  • 繼照堂
  • 春坊,即世子侍講院,在丕顯閣之南
  • 桂坊,即世子翊衛司,在春坊之南
  • 周謨門
  • 五相房
  • 統將廳
  • 門旗守廳
  • 別監房
  • 南所衛將廳
  • 東所衛將廳
  • 五衛都總部
  • 尚醫院

後廷

[編輯]

康寧殿、交泰殿區域

[編輯]

位於景福宮正中央的位置,是國王和王妃起居活動的區域。

  • 嚮五門,康寧殿的正門,在思政殿之北。
  • 康寧殿,王的寢殿。內有十二間居室。
    • 慶成殿,位於康寧殿西側的小寢殿。
    • 延生殿,位於康寧殿東側的小寢殿。
    • 延吉堂,在康寧殿之東
    • 膺祉堂,在康寧殿之西
    • 建宜堂、延昭堂、清心堂、壽慶堂、啟光堂、興安堂,均為康寧殿周圍廊廡
  • 兩儀門,交泰殿的正門,在康寧殿之北。
  • 交泰殿,王妃的寢殿。因位於整座宮闕的中央,故又名中宮殿。而中殿一詞也常用來代稱王妃。
    • 元吉軒,在交泰殿之東,據說廢主燕山君曾把寵妾張綠水藏於此。
    • 含弘閣,在交泰殿之西
    • 健順閣,在交泰殿東北,與交泰殿相連
  • 欽敬閣,在康寧殿西北,用來放置能確立時刻、測量方位等科學儀器的殿閣。
  • 含元殿,在欽敬閣之北,開展佛教活動的場所。
    • 隆化堂
  • 麟趾堂,在交泰殿之東
    • 體仁堂
    • 頌仁堂
    • 贊仁堂
  • 福會堂,在麟趾堂之東
  • 蘭芝堂,在福會堂之南
  • 內燒廚房,在康寧殿之東
  • 外燒廚房,在內燒廚房東側

峨嵋山、慈慶殿區域

[編輯]

位於康寧殿、交泰殿以北,也屬於後宮範圍,是王大妃、大王大妃等宮中女性長輩之居所。

  • 峨嵋山,交泰殿的後花園。為三層花壇,東西長60米,南北寬7米。中層和下層除了種花外,還配置有石池、怪石、石雕烏龜等。峨嵋山的最上層有十長生煙突(韓國寶物第810號),為交泰殿溫突(地炕)採暖用的三座煙囪,煙囪為六棱形,裝飾有「十長生」(雲、山、水、石、松、月、不老草、龜、鶴、鹿等十種象徵長壽的圖案)、「四君子」(梅蘭竹菊)、唐草、鳳凰等圖案。
    • 落霞潭
    • 涵月池
  • 萬歲門,慈慶殿的正門。
  • 慈慶殿,韓國寶物第809號。在交泰殿東北、峨嵋山正東。殿西邊的紅牆上有松、竹、梅、菊、竹子、牡丹、蓮花等圖案,及「萬字不到頭」花紋。
    • 清讌樓
    • 福安堂
    • 協慶堂
    • 光福堂
  • 紫微堂,在慈慶殿之西
  • 興福殿,在交泰殿之北,峨嵋山後方。日據時代被拆毀,至今尚未復原。
    • 協仁門
    • 景昭門
    • 泰祉堂
    • 弘安堂
    • 會光堂
    • 廣元堂
  • 多慶閣
  • 建福閣
    • 萬有門
    • 景成門
  • 萬慶殿
    • 輔化門
    • 平在門
  • 德光門

香遠亭、乾清宮區域

[編輯]

位於景福宮的北側,是後宮活動區域

  • 緝敬堂
  • 正中門
  • 咸和堂
  • 彰武門
  • 醬庫
  • 香遠亭,1873年建造乾清宮時在其南邊挖掘池塘,中有小島,上面建造二層的香遠亭,實際是閣樓式建築。
    • 醉香橋,香遠亭之北的木橋
    • 蓮池
    • 荷香亭
    • 冽上真源,在香遠亭蓮池西北角,是入水口
  • 乾清宮,位於香遠亭之北,是高宗時期為國王與王妃修建的後寢宮。
    • 弼成門
    • 長安堂
    • 初陽門
    • 正化堂
    • 秋水芙蓉樓
    • 坤寧閣,王妃寢宮
    • 玉壺樓
    • 正始閣
    • 四時香樓
    • 福綏堂
    • 綠琴堂
    • 觀明門
  • 集玉齋,在乾清宮西側,仿照中國清朝硬山頂建築建造,是藏書樓
    • 協吉堂
    • 八隅亭
  • 寶賢堂
  • 嘉會亭

東北部區域

[編輯]

位於景福宮東側和東北側,大致相當於今日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的位置,是嬪、昭儀、淑儀等內命婦居住的區域。璿源殿也建在這裡。

  • 萬和堂
  • 通和堂
  • 齊壽閣
  • 寶月堂
  • 紫雲堂
  • 含靜堂
  • 臨香堂
  • 禮春堂
  • 集禧堂
  • 碧霞堂
  • 桂凝堂
  • 凝香堂
  • 春昭堂
  • 翠雲堂
  • 永寶堂
  • 碧月堂
  • 建綺閣
  • 瑤光堂
  • 碧蕙堂
  • 定薰堂
  • 戴香堂
  • 內燒廚房
  • 外燒廚房
  • 璿源殿,供奉歷代國王畫像的殿堂,在景福宮東北隅
    • 肅臨門
    • 穆臨門
    • 拜位廳
    • 陳設廳
    • 觀光門
    • 敬安堂
    • 保明門
    • 思五門
    • 肅敬齋
    • 顯相門
    • 德豐門

西北部區域

[編輯]
  • 文慶殿
    • 昭隆門
    • 慶雲宮
    • 齋室
  • 會安殿
    • 清穆門
    • 景維門
  • 熟設所
  • 北所衛將直所
  • 武兼直所
  • 局出身直所
  • 局別將直所
  • 泰元殿,坐落於景福宮的西北角。為奉行國喪與祭祀的殿閣。亦曾被當作殯殿及魂殿來使用。
    • 建肅門
    • 景安門
    • 恭默齋
    • 肅聞堂
    • 敬思閣
    • 永思齋
    • 維正堂
    • 東側洗踏房
    • 西側洗踏房

附屬建築

[編輯]

圖集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글로벌세계대백과》〈서울의 사회·문화#경복궁
  2. ^ 글로벌세계대백과》, 〈왕권의 재확립과 쇄국책〉, 경복궁.
  3. ^ 이상해, 2004, p.46.
  4. ^ 이상해, 2004, p.44.
  5. ^ 경복궁 복원 20년 계획 9월 종료, 연합뉴스 2010.07.01.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6. ^ ‘景福宮 1차정비’ 강녕전 등 89동 본모습 되찾아. 문화일보, 2010.08.12.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7. ^ 《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太祖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庚寅:「是月,太廟及新宮告成。太廟太室七間,同堂異室。內作石室五間,左右翼室各二間,功臣堂五間,神門三間,東門三間,西門一間,繚以周垣。外有神廚七間,享官廳五間,左右行廊各五間,南行(廓)〔廊〕九間,齋宮五間。新宮燕寢七間。東西耳房各二間,北穿廊七間,北行廊二十五間。東隅有連排三間,西隅有連排樓五間,南穿廊五間。東小寢三間,穿廊七間接於燕寢之南穿廊,又穿廊五間接於燕寢之東行廊。西小寢三間,穿廊七間接於燕寢之南穿廊,又穿廊五間接於燕寢之西行廊。報平廳五間,視事之所,在燕寢之南。東西耳房各一間,南穿廊七間,東穿廊十五間,始自南穿廊第五間,接於東行廊。西穿廊十五間,亦起南穿廊第五間,接於西行廊。自燕寢北行廊東隅,止於正殿北行廊之東隅二十三間,爲東行廊。自西樓止正殿北行廊之西隅二十間,爲西行廊。以上爲內殿。正殿五間,受朝之所,在報平廳之南。有上下層越臺,入深五十尺,廣一百十二尺五寸。東西北階廣各十五尺。上層階高四尺,石橋五級。中階四面廣各十五尺,下層階高四尺,石橋五級。北行廊二十九間,穿廊五間,起自北行廊,接於正殿之北。水刺間四間。東樓三間,有上下層,其北行廊十九間接於正殿之北行廊東隅,與內東廊連。其南九間接於殿門之東角樓。西樓三間,有上下層。其北行廊十九間接於正殿之北行廊西隅,與內西廊連。其南九間接於殿門之西角樓。殿庭廣東西各八十尺,南一百七十八尺,北四十三尺。殿門三間,在殿之南。左右行廊各十一間,東西角樓各二間。午門三間,在殿門之南,東西行廊各十七間。水閣三間,庭中有石橋御溝,水所流處也。門之左右行廊,各十七間,東西角樓,各二間。東門曰日華,西曰月華。其餘廚房、燈燭引者房、尙衣院、兩殿司饔房、尙書司、承旨房、內侍茶房、敬興府、中樞院、三軍府、東西樓庫之類,總三百九十餘間也。後築宮城,東門曰建春,西曰迎秋,南曰光化門。樓三間有上下層,樓上懸鍾鼓,以限晨夕警中嚴。門南左右,分列議政府、三軍府、六曹、司憲府等各司公廨。」
  8. ^ 《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太祖四年十月七日丁酉:命判三司事鄭道傳,名新宮諸殿. 道傳撰名,幷書所撰之義以進. 新宮曰景福燕寢曰康寧殿,東小寢曰延生殿,西小寢曰慶成殿,燕寢之南曰思政殿,又其南曰勤政殿,東樓曰隆文,西樓曰隆武,殿門曰勤政,午門曰正門。其景福宮曰:臣按, 宮闕, 人君所以聽政之地, 四方之所瞻視, 臣民之所咸造, 故壯其制度, 示之尊嚴; 美其名稱, 使之觀感。 漢、唐以來, 宮殿之號, 或沿或革, 然其所以示尊嚴, 而興觀感則其義一也。 殿下卽位之三年, 定都於漢陽, 先建宗廟, 次營宮室, 越明年乙未, 親服袞冕, 享先王先後於新廟, 宴群臣於新宮, 蓋廣神惠而綏後祿也。 酒三行, 命臣道傳曰: 「今定都享廟, 而新宮告成, 嘉與群臣宴享於此。 汝宜早建宮殿之名, 與國匹休於無疆。」 臣受命謹拜手稽首, 誦《周雅》「旣醉以酒, 旣飽以德, 君子萬年, 介爾景福」, 請名新宮曰景福。 庶見殿下及與子孫, 享萬年太平之業, 而四方臣民, 亦永有所觀感焉。 然《春秋》重民力謹土功, 豈可使爲人君者, 徒勤民以自奉哉? 燕居廣廈, 則思所以庇寒士, 生涼殿閣, 則思所以分淸陰, 然後庶無負於萬民之奉矣。 故倂及之。其康寧殿曰:《洪範》九五福, 三曰康寧, 蓋人君正心修德, 以建皇極, 則能享五福。 康寧乃五福之一, 擧其中以該其餘也。 然所謂正心修德, 在衆人共見之處, 亦有勉強而爲之者。 在燕安獨處之時, 則易失於安佚, 而儆戒之志, 每至於怠矣, 而心有所未正, 德有所未修, 皇極不建, 而五福虧矣。 昔者衛武公自戒之詩曰: 「視爾友君子, 輯柔爾顔, 不遐有愆。相在爾室, 尙不愧於屋漏。」武公之戒謹如此, 故享年過九十, 其建皇極而享五福, 明驗已然。 蓋其用功, 嘗自燕安幽獨之處始也。 願殿下法武公之詩, 戒安佚而存敬畏, 以享皇極之福, 聖子神孫, 繼繼承承, 傳於千萬世矣。 於是稱燕寢曰康寧。其延生殿慶成殿曰:天地之於萬物, 生之以春, 成之以秋; 聖人之於萬民, 生之以仁, 制之以義。 故聖人代天理物, 其政令施爲, 一本乎天地之運也。 東小寢曰延生, 西小寢曰慶成, 以見殿下法天地之生成, 以明其政令也。其思政殿曰:天下之理, 思則得之, 不思則失之。 蓋人君以一身, 據崇高之位, 萬人之衆, 有智愚賢不肖之混; 萬事之繁, 有是非利害之雜。 爲人君者, 苟不深思而細察之, 則何以別事之當否而區處之, 人之賢否而進退之? 自古人君, 孰不欲尊榮而惡危殆哉, 親近匪人, 爲謀不臧, 以至禍敗者, 良由不思耳。《詩》曰: 「豈不爾思! 室是遠而。」 孔子曰: 「未之思也, 夫何遠之有!」 《書》曰: 「思曰睿, 睿作聖。」 思之於人, 其用至矣, 而是殿也, 每朝視事於此, 萬機荐臻, 皆稟殿下, 降勑指揮, 尤不可不之思也。 臣請名之曰思政殿。其勤政殿勤政門曰:天下之事, 勤則治, 不勤則廢, 必然之理也。 小事尙然。 況政事之大者乎? 《書》曰: 「儆戒無虞, 罔失法度。」 又曰: 「無敎逸欲有邦, 兢兢業業, 一日二日, 萬機。 無曠庶官, 天工人其代之」, 舜、禹之所以勤也; 又曰: 「自朝至於日中昃, 不遑暇食, 用咸和萬民」, 文王之所以勤也。 人君之不可不勤也如此。 然安養旣久, 則驕逸易生, 又有諂諛之人, 從而道之曰: 「不可以天下國家之故, 疲吾精而損吾壽也」, 又曰: 「旣居崇高之位, 何獨猥自卑屈而勞苦爲哉?」 於是, 或以女樂, 或以遊畋, 或以玩好, 或以土木, 凡所荒淫之事, 無不道之, 人君以爲, 是乃愛厚, 不自知其入於怠荒。 漢、唐之君, 所以不三代若者, 此也。 然則人君, 其可一日而不勤乎? 然徒知人君之勤, 而不知所以爲勤, 則其勤也流於煩碎苛察, 不足觀矣。 先儒曰: 「朝以聽政, 晝以訪問, 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 此人君之勤也。 又曰: 「勤於求賢, 逸於任賢。」 臣請以是爲獻。其隆文樓隆武樓曰:文以致治, 武以戡亂, 二者如人之有臂, 不可偏廢也。 蓋禮樂文物, 粲然可觀, 戎兵武備, 整然畢具, 至於用人, 文章道德之士, 果敢勇力之夫, 布列中外, 是皆隆文隆武之至。 庶見殿下, 文武竝用, 以臻長久之治焉。其正門曰:天子諸侯, 其勢雖殊, 然其南面出治則皆本乎正, 蓋其理一也。 若稽古典, 天子之門曰端門, 端者, 正也。 今稱午門曰正門。 命令政敎, 必由是門而出, 審之旣允而後出, 則讒說不得行, 而矯僞無所託矣; 敷奏復逆, 必由是門而入, 旣允而後入, 則邪僻無自進, 而功緖有所稽矣。 闔之, 以絶異言奇邪之民; 開之, 以來四方之賢, 此皆正之大者也。
  9. ^ 《朝鮮王朝實錄》,《明宗實錄》卷十五,明宗八年九月丁巳
  10. ^ 《朝鮮王朝實錄》宣祖修正實錄卷二十六·萬曆二十年四月:都城宮省火。車駕將出, 都中有姦民, 先入內帑庫, 爭取寶物者。 已而駕出, 亂民大起, 先焚掌隷院、刑曹, 以二局公、私奴婢文籍所在也。 遂大掠宮省、倉庫, 仍放火滅跡。 景福、昌德、昌慶三宮, 一時俱燼。 昌慶宮卽順懷世子嬪欑宮所在也。 歷代寶玩及文武樓、弘文館所藏書籍、春秋館各朝《實錄》、他庫所藏前朝史草、《承政院日記》, 皆燒盡無遺。 內外倉庫、各署所藏, 竝被盜先焚。 臨海君家、兵曹判書洪汝諄家亦被焚, 以二家常時號多畜財故也。 留都大將斬數人以警衆, 亂民屯聚, 不能禁。
  11. ^ 《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太皇帝實錄》,高宗二年四月二日丙寅:「初二日。大王大妃敎曰:「景福宮,卽我朝定鼎初首建之正衙也。規模之正大,位置之整肅,仰見聖人心法,而政令施爲,無一不出於正,八域蒼生,咸蒙福佑,自此宮始焉。不幸兵燹之後,迄未重建,久爲志士之嗟歎。今因政府之重修,每憶國朝盛時,民物之殷盛,明良之登庸,益切欽誦羨慕之心。仍念翼廟代理之年,屢幸舊闕,周審基址,慨然有重營之志,而未卒焉。憲廟屢欲繼述志事,而又未及擧。嗚呼!若有待於今日矣。今我主上,自在潛邸,亦嘗遊覽。而近日每歎祖宗御此宮時太平氣像,何爲而今不如古乎?此不但肯堂肯構之聖意也,有以見度量之弘大。是惟生靈之福,而無疆之基,實基於此。予心不勝慶幸,重建此宮以恢中興大業。不可不與諸大臣謀之,時原任大臣,明日賜饌後留待。」
  12. ^ 《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太皇帝實錄》,高宗五年七月二日丁丑:「初二日。移御於景福宮。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大妃殿、中宮殿,同爲移御。敎曰:「法宮營建,甫四十朔頃,而今已移御矣。三百年未遑之事,有此告成,曷勝喜幸?猶有工役之未及畢處,則都監不必撤罷。而戶判、諸將臣、左古捕將之幾多年逐日勤勞,何可無示意之擧乎?酬賞之典,不必遲待別單。兼戶曹判書金炳國,子壻弟姪中,勿拘年紀瓜近,敎官作窠調用。訓鍊大將申櫶、水原留守李景夏、禁衛大將李周喆、統制使李顯稷、鎭撫使李容熙、右捕將李元熙、左捕將李鍾承,竝加資。」又敎曰:「法宮旣成,法御且移。永念國初營建之功,奉化伯鄭道傳、宜城府院君南誾、領議政李稷、靑城伯、沈德符是耳。今於舊邦新命之會,不可無示意之擧。其墓,竝遣地方官致祭。」又敎曰:「正衙告成,卜吉移御,萬億無疆。自此伊始,而宗府、政府,向已重修,三軍府,今旣復設,則有以仰祖宗朝宏遠之規模,式克至於今日休矣。靈長久大之象,不可無賁飾之擧,宗親府、議政府、三軍府,當宣醞矣,宗府、政府擇日擧行,三軍府待畢役擧行。」
  13. ^ 高宗十三年《寶印所儀軌》。該儀軌共製作9件,包括進呈國王的御覽本、進呈王世子的禮覽本和侍講院本,依例收藏於奎章閣春秋館的兩本,以及地方上的太白山五台山赤裳山江華府外奎章閣四大史庫。現在首爾大學奎章閣藏有御覽本、禮覽本、侍講院本本、奎章閣本、春秋館本、太白山本、江華府本,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院藏書閣收藏有赤裳山本,日本宮內廳收藏有五台山本。
  14. ^ 1895年初,大院君曾制訂計劃廢黜高宗,以長子李載冕之子李俊鎔為國王。後計劃洩露,李俊鎔被流放江華島喬桐,大院君被軟禁在麻浦的孔德里別墅內。
  15. ^ 《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太皇帝實錄》,高宗三十二年八月二十日戊子:「十日。卯時。王后崩逝於坤寧閣。先是,訓鍊隊兵卒與巡檢相衝突,互有死傷。十九日,軍部大臣安駉壽,以訓鍊隊解散之意,因密旨,往告於日本公使三浦梧樓。訓鍊隊二大隊長禹範善,亦同日往見日本公使,有所告。本日未明時,前協辦李周會與日本人岡本柳之助往孔德里,擁護大院君入闕,訓鍊隊兵攔入宮門,日兵亦爲隨入變作倉卒。侍衛隊聯隊長洪啓薰被害於光化門外,宮內大臣李耕稙遭害於殿庭。亂犯轉益,非常遂失王后所御,而是日是時被弒事實,追後始知,故未卽頒布。」
  16. ^ Template:보고서 인용
  17. ^ Template:보고서 인용
  18. ^ 윤홍경. 景福宫香远亭完成修复 | 韩联社. 韓聯社(韓國聯合通訊社). 2021-11-05 [202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7) (中文). 
  19. ^ 柳漢世(유한새). 100年後,光化門的新招牌正在修復… 恢復景福宮歷史性(100년 만에 되찾는 광화문 새 현판…경복궁 역사성 회복). NewsWork. 2023-10-14 [2023-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5). 
  20. ^ 正至及聖節望闕禮和皇太子千秋節望宮禮,是朝鮮國王在、聖節(明朝皇帝生日)、千秋節(明朝皇太子生日)時舉行的對華遙拜禮。拜表儀為迎接中國皇帝詔書的禮節。為皇帝舉哀儀、成服儀、舉臨儀、除服儀是為中國皇帝舉行的致哀儀式,屬於「五禮」中的凶禮。
  21. ^ 소장품 100선. 경회루 연못 출토 청동용(靑銅龍). National Palace Museum of Korea.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