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成都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都市是中國開發最早、持續繁榮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至2019年已有2386年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先秦

[編輯]
都江堰

夏代紀年早期階段甚至更早的時期,地處成都平原的古蜀國已形成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成為了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古蜀國共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朝代,先後定都於瞿上(今成都市溫江區,亦有今廣漢市之說)、郫邑(今郫縣)、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廣都(今雙流縣)。春秋末期(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或前4世紀),第五世(或第九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1],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稱的城市。而「廣都、新都、成都」合稱為「古蜀三都」。

如今成都平原有很多古蜀國的文化遺蹟,如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魚鳧古城遺址望叢祠等,地處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則是古蜀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位於成都市區北校場的成都軍區大院內有一處古蜀國遺蹟名曰「武擔山」,相傳為第十二世開明王派「五丁力士」由今甘肅省武都縣取土為王妃修建的墓冢[2]

秦漢

[編輯]

富庶的古蜀國是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首先攻取的對象,秦惠文王為此做了多年的準備,通過「石牛記」、「美女計」等一系列計策,麻痹了第十二世開明王,並開闢了由秦入蜀的「石牛道」(即「金牛道」)。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借巴國、蜀國互攻之機,派司馬錯率軍沿石牛道入蜀,數月之間便攻占蜀地。此後,秦王三立三廢蜀侯,終置蜀郡,郡治即設於原蜀都成都。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首都咸陽建制修築成都城牆;成都據此也成為中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最長時間城址不變的城市。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郡郡守,任內他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經過數十年經營,成都在秦末便取代關中平原獲「天府之國」之稱,而這一美譽一直延續至今。

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織錦業尤其發達,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於是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錦官管理,並在成都城西南修築「錦官城」(亦可簡稱「錦城」);「錦官城」、「錦城」由此成為成都的別稱。前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萬6千戶(約40萬人),與京兆尹長安河南郡治所雒陽、封國趙國治所邯鄲齊郡治所臨淄南陽郡治所宛城一併成為漢朝六大都市。漢武帝即位之元年(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黨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成都人司馬相如揚雄王褒皆為漢代最有名的文學大家。

前漢時期,全國共分為十三刺史部,其中在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市)置益州刺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範圍大致為今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大部、陝西省南部以及湖北省、甘肅省一隅,刺史部後遷駐成都。前漢末年,公孫述在成都自立為帝,國號「成家」,改益州為司隸校尉,以蜀郡為成都尹。後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漢光武帝劉秀大司馬吳漢舉兵來伐,成家滅亡,在成都恢復設置益州刺史部。後漢末年,因四方多事,朝廷接受劉焉的建議,改各州刺史為州牧,劉焉則為首任益州牧,設治所於綿竹,後漢初平五年(公元194年)遷駐成都[3]

魏晉南北朝

[編輯]
三國時期行政區劃,其中橙黃色疆域為蜀漢政權
  黃色為蜀漢疆域
四川成都武侯祠的劉備
白帝廟內武侯寺內供奉蜀相諸葛亮塑像

黃初二年(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漢中王劉備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稱帝,宣稱繼承漢統,沿定國號為漢(史稱蜀漢,亦簡稱蜀),改蜀郡為成都府並定都於此。這一時期,中國形成了魏、蜀、三國鼎立的局面。成都的農業、鹽業和織錦業在這一時期得到很大發展,發展成蜀漢最大的城市,是蜀漢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建於東吳赤烏十二年(249年)的朱然墓中漆器有「蜀郡作牢」字樣,證明其出自於成都地區[4]。魏景元四年(蜀炎興元年,263年),魏鄧艾鍾會率軍攻蜀,蜀後主劉禪在成都投降。益州恢復為魏所領。

西晉時,益州分為益、二州,成都繼續為益州治所。西晉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自稱成都王;西晉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雄自立為帝,國號大成,定都成都。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成漢為東晉桓溫所滅,成都恢復益州建制。東晉寧康元年(前秦建元九年,373年),前秦攻取梁、益二州,成都併入前秦版圖。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東晉將領桓沖趁勢於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收復益州。東晉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參軍譙縱叛亂,占據巴蜀之地,建立西蜀政權,自稱成都王,而後又向後秦稱藩,被封為蜀王。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東晉太尉劉裕朱齡石為帥伐西蜀,攻克成都,譙縱自殺,西蜀亡。

南北朝時期,成都一直是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晉元熙二年(南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劉裕以禪讓名義奪取帝位,東晉滅亡,劉宋建立,益州為宋所領。南朝宋升明三年(南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齊武帝蕭道成迫使劉准禪讓,劉宋滅亡,南齊建立,益州又為齊所領。其間齊武帝遂以肖鑒為益州刺史,主張德化,不採屠殺政策,成都恢復安定,成為「西方之一都」。南朝齊中興二年(南朝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蕭衍代齊,建立南梁,益州再為梁所領。南梁時期,益州刺史鄧元起、肖紀先後治蜀,內修耕桑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南朝梁承聖二年(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3年),西魏軍攻入成都,益州併入西魏版圖。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二月,宇文覺接受西魏恭帝禪位,於次年正式建立北周政權,益州為周所領。其間,宇文憲曾為益州刺史,深得蜀人歡迎。

魏晉南北朝時期,成都地區的史學家和史著多有盛名。來敏譙周陳壽常寬常璩李膺等著述頗豐,傳世的則有《三國志》和《華陽國志》。 這一時期,佛教在成都地區得到了很大發展。

隋唐五代

[編輯]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益州為隋所轄;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益州又為唐所轄。隋唐時期,成都經濟十分發達,文化非常繁榮,是當時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一,人口僅次於長安;由於經濟繁榮,另有「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之稱。唐代成都造紙水平很高,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蜀繡」也在此時成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更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等都曾旅居成都。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逃至成都,改益州為成都府,後再升成都府為南京,此為「南京」一詞在歷史上之首次出現。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唐僖宗為避黃巢起義軍,也曾逃至成都[5],並在此停留四年之久。唐代成都開發了摩訶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時至今日仍被稱作「川西第一叢林」。

唐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前蜀天復元年,公元907年),蜀王王建自立為帝,定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前蜀初年,王建勵精圖治,開拓疆土,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由於擁有沃地千里、豐饒五穀的成都平原,前蜀的經濟、文化、軍事大大的發展,成為了當時的一個強國。後唐同光三年(前蜀咸康元年,公元925年),前蜀為後唐滅亡。後唐應順元年(後蜀明德元年,934年),時任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自立為帝,定都成都,國號亦為蜀,史稱後蜀。孟知祥之子後蜀後主孟昶寵幸花蕊夫人,生活腐化。他在成都城牆上遍種芙蓉,成都由此有了「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並成為如今成都的官方簡稱。後蜀的「翰林圖畫院」是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兵攻蜀,孟昶投降,後蜀亡。前後蜀時期,成都地區沒被捲入中原的惡性爭鬥,成為當時中國最為繁榮的地區。

宋元明清

[編輯]

北宋初年,朝廷在成都設立成都府,為成都府路治所。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順在成都附近的青城起義,遂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權。當年五月,宋軍攻陷成都,起義失敗後,宋太宗成都府被降為益州,成都府路改為益州路,成都仍為治所。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益州再升格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舊。宋朝時期是成都在古代歷史中最為興旺的時期,其經濟地位在國內很高。

南宋時期,川峽四路的經濟比重占全國的三成以上。宋寧宗時期,成都府路占當時全國經濟比重約為9%,川峽四路的人口在1162年有264萬戶,大概910萬人,其中成都府路的人口超過130萬戶,大概455萬人,而成都府地區的人口有四十萬戶以上。其時成都地區文化也很發達,在全國都很有影響,以蘇軾蘇轍兄弟為領袖的蜀學獨樹一幟[6]。當時成都的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占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宋朝時期,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藥市、花市。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因端平入洛導致宋元戰爭爆發,次年初,窩闊台汗率軍目標攻占川陝四路。在公元1231年[7]至1278年間,四川發生了史上第一次大屠殺,95%的四川人,共約1235萬人在宋元戰爭中被元軍屠殺。四川許多原來人口密集的地區,因民戶被屠殺或逃亡變成了無人區。到了公元1281年四川只有十二萬戶[8][9]

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忽必烈軍隊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後簡稱「四川省」。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權於重慶,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隨後滿洲八旗入川,與張獻忠在成都激戰。

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成都全城焚毀於戰火之中,隨後的五六年間竟斷絕人煙,因此當時四川省會曾遷往保寧府閬中。康熙年間,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省會也又遷回成都。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駐成都,僅管轄四川一省;又設立八旗駐防於城西寬窄巷子一帶,稱「少城」,駐紮數千八旗兵丁,由成都將軍管轄。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成都失敗,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內科甲巷將其凌遲處死。

民國時期

[編輯]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時任四川總督趙爾豐鎮壓民眾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是年11月27日,立憲黨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獨立,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與重慶之蜀軍政府合併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張培爵任副都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置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運動的消息傳到成都,掀起成都學生運動高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併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這一時期,四川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一些現代教育機構在成都設立。華西協合大學為英、美、加拿大三國基督教差會所設立的教會大學,設於南門外的華西壩。

國民政府

[編輯]
(民國33年) 國民革命軍抗日戰爭期間 踏著正步在成都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正式改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遂置成都市為省轄市並繼續為四川省省會。由於川軍派系混亂,成都在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至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間陷入了長時間的軍閥爭奪時期。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川軍軍閥劉湘蔣中正的支持下與劉文輝之間爆發爭奪統治權的戰爭,劉文輝由成都敗走西康雅安,劉湘任四川省主席,成為四川最大的實力派。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劉湘又與蔣中正爭奪對四川的統治權,蔣最終獲勝[10]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沿江的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紛紛內遷至四川,四川省的省會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的大後方。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於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遷至成都北校場,一直到國民黨敗退出大陸前沒再變更校址,歷時長達11年,除短訓班外,有10期學員畢業於成都,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校址未變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也是該校在大陸培訓學員的最後一個時期;又如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山東齊魯大學等多座沿海地區的教會大學,以及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及畜牧獸醫繫於1938年前後分別遷到成都華西壩,借華西協合大學校舍開課,華西壩後被稱為大後方之「天堂」。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6月,轟炸日本本土的美國飛機從成都及其附近多個機場出發,出擊了900多架次,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中華民國政府從南京依序遷往廣州、重慶、成都、西昌,最後至台北[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

[編輯]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成都正式解放
春熙路錦華館,改革開放後重修

公元1949年12月10日,蔣中正攜其子蔣經國,從成都飛往台灣,而成都當時已是中華民國控制的大陸最後一個大城市。

公元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四川省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行署,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公元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四川省恢復建制之後,西南地區的大區機構如成都軍區成都鐵路局等也在成都紛紛成立。公元1959年9月至文革中期,成都市為中共中央西南局駐地。公元1989年2月,國務院批准成都成為計劃單列市[12],後於公元1994年12月撤銷計劃單列,成為副省級城市[13]。公元2007年6月,成都市與近鄰重慶市同時獲批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14]。公元2009年1月,中央文明辦授予成都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最高獎項。2011年,大部分區域位於成都的四川天府新區規劃獲四川省批覆[1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2. ^ 《華陽國志·蜀志》:「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蓋地數畝,高七丈,上有石鏡,今成都北角武擔是也。」
  3. ^ 《成都市志·大事记》. 方志出版社. 2010-12: 614–616. ISBN 978-7-80238-977-9. 
  4. ^ 三国时期朱然墓漆器装饰的世俗风格及特点. 《裝飾》. 2013, (10)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5. ^ 成都在唐代享有“扬一益二”美誉. 成都晚報. 2017-05-26 [2018-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6. ^ 交子的发明与蜀学的兴盛. 成都晚報. [2017-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7. ^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六十三
  8. ^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文海出版,1967,甲集卷一七,頁一五
  9. ^ C. P. Atwood-Encyclopedia of Mongolia and the Mongol Empire
  10. ^ 蘭楊. 从军阀割据到抗战大后方:蒋介石怎样构建陪都?. 中華遺產. 2015, (7) [2018-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11. ^ 历史秘闻:阎锡山日记揭开"国民政府迁台"内幕. 中國新聞網. 2009-09-22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12. ^ 《國務院關於南京、成都、長春三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的批覆》(1989年2月11日)
  13.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關於八個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若干政策銜接問題意見的通知》(1994年12月4日)
  14.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批准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發改經體〔2007〕1248號)
  15. ^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获批 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 四川日報. 2011-11-19 [2017-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