衖堂
衖堂(上海話拼音:longdhang,發音:[lòŋdɑ̃́][1])是上海的一種基於里弄類建築的城市社區,指城市中某一成片街巷內的居民所組成的社區,也稱「里弄」,是上海的特色文化。「衖堂」本義指此類居民區中的小巷,而「里弄」本義泛指此類居民建築。衖堂在武漢也叫「里分」、「里份」、「里巷」,同時也類似於北京的衚衕、南陽的夾道等。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中上海的居民房屋大多採用巷弄式的「里弄」式制,此類房屋包括排屋形式的石庫門,也有成排的獨棟房屋或公寓樓,成排的房屋形成稱為「衖堂」的小巷。規模較大的居民區內還有支弄,匯總到總弄連通街道。衖堂建造時大多擁有「XX弄」、「XX里」、「XX坊」、「XX村」或「XX新村」之類的名稱,如「興仁里」、「平安里」等,成為此衖堂社區的名稱。
詞源
[編輯]里弄也稱「坊弄」, 最早源自古時的「閭里」, 唐代稱為「里坊」, 是都城地塊的劃分單元和居住單位。里坊被坊牆圍合, 坊中有市場。到北宋時期,則演變為「廂坊」或「街坊」, 不設坊牆。[2]
里弄的「里」是指城市街道圍合的街坊; 「弄」則是街坊內的道路, 分為主弄和支弄, 又稱「衖堂」,或「衖堂」[2],該名初見於19世紀後半葉[3],通假「弄唐」, 「弄」是宮中之路,而「唐」是廟中之路,因此「弄唐」(「衖堂」)是房屋之間的小路。[4]。
在20世紀末以前,絕大多數上海居民生活在「衖堂」內,因此衖堂生活孕育了特殊的生活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上海城市改造建設,衖堂和衖堂文化正在逐漸減少。
武漢漢口的類似居民建築也叫「里弄」建築,此類建築區域中的巷弄也叫「衖堂」。衖堂式居民區在武漢卻得到了較好保留。
行政
[編輯]20世紀中葉中共建政後,曾在1960年到1968年將上海城區最低一層的自治行政機構稱為「里弄委員會」,簡稱「里委會」,里委會除了擔當上級行政機構和居民之間的聯繫角色外,還在內衛治安、教育、社會福利、就業、產業、衛生、調解等方面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1963年,中共上海市委召開街道工作會議,上海市人委頒布《上海市里弄委員會工作條例》,強調街道里弄是「階級鬥爭前哨,生產後方,生活場所,興無滅資重要陣地」。1968年裡委會改稱「里弄革命委員會」,簡稱「里革會」,1978年廢除里委會建制,恢復更小的居委會(居民委員會)建制。至今居委會仍有俗稱為「里委會」的。
里弄類建築
[編輯]傳統(1949年以前)的上海里弄類居民房屋建築可分為幾種[5]:
- 早期石庫門里弄:19世紀中期由於人口急增出現的木質聯排房屋,由於易於著火後在租界內被取締。
- 後期石庫門裡弄: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前半葉盛行的磚木質或鋼筋混凝土質、二至三層排屋。
- 新式里弄:20世紀上半葉出現的更現代式的聯排房屋。
- 花園裡弄:成排排列的獨棟房屋。
- 公寓里弄:成排排列的小型公寓式建築。
- 早期里弄:19世紀中期由於人口急增出現的木質聯排房屋,由於易於著火後在租界內被取締。
地址
[編輯]由於上海城區的建築過去主要為里弄形式,因此「弄」成為了上海地址中的標準術語,無論是里弄式房屋還是公寓式房屋,甚至商用建築和新建的住宅小區,大多都擁有「XX路123弄」形式的地址,「弄」以內再分為「號」、「室」等。
參考資料
[編輯]- ^ 錢乃榮、許寶華、湯珍珠. 《上海话大词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326-2248-1.
- ^ 2.0 2.1 Chang, Qing. Shanghai Shikumen Lilo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regeneration models. SCIENTIA SINICA Technologica. 2023-04-01. doi:10.1360/SST-2022-0248.
- ^ 例如:《官場現形記》第40回:」瞿大老爺新公館在洋街西頭第二條衖堂」
- ^ 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衖堂》
- ^ 沈華 (編). 上海里弄民居.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3: 14 [2023-12-25]. ISBN 978-7-112-01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