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崔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崔述(1740年9月19日—1816年),武承東壁直隸大名府魏縣(今河北)人,清代學者。

生平

[編輯]

崔元森治經學,宗程朱,鄉試不第。崔述生於乾隆五年(1740年)庚申,母李氏以《大學》、《中庸》授之,十四歲已泛覽群書。乾隆十九年(1754),至大名府應童子試,受知府朱煐賞試,列名第一,接下來八年的時間都在朱府晚香堂與朱煐之子讀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壬午科順天府鄉試中舉,專心撰寫《考信錄》。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與大名才女成靜蘭成婚,又一年返魏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為了生計,在武安設館授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赴京會試不第,訪孔廣森。乾隆三十九年著《救荒策》。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崔述進京選官,在北京與時年三十二歲的陳履和相識。嘉慶元年(1796年)被任命為福建羅源縣知縣,有廉聲。嘉慶四年(1799),四月調署上杭縣。次年又回羅源縣,反對「武弁多借海寇邀功,誣商船為盜」,被反誣說他「擅釋巨盜」。巡撫汪志伊查明真相,得以免議。崔述因州縣事多掣肘,不能自行其意,早萌退意,被巡撫汪志伊挽留。嘉慶六年,終能以老病乞休,以著述自娛。崔述生平極少與人交遊,崔述與陳履和相聚只有兩個多月,以後就不再見面。嘉慶二十年(1815),臨終前將自己的書裝為九函,留下遺囑,「吾生平著書三十四種,八十八卷,俟滇南陳履和來親授之」。嘉慶二十一年二月初六日(1816年3月4日),卒。崔述死後第二年,陳履和至彰德,輯其遺稿,道光四年(1824年),刊成《崔東壁遺書》。

崔述疑古辨偽,他發現《尚書》僅記載堯、舜事跡;西漢《史記》再推到黃帝,西晉譙周撰《古史考》推演到伏羲氏[1]指責當世漢學家「但以為漢儒近古,其言必有所傳,非妄撰者」,又斥其「但據後人之訓詁,遂不復考前人之記載。」[2]生平著書三十四種,包括《考古提要》、《夏考信錄》、《商考信錄》、《豐鎬考信錄》、《洙泗考信錄》、《孟子事實錄》等,凡八十八卷,門人陳履和匯刻為《崔東壁先生遺書》。1903年4月,那珂通世校點出版崔述的《崔東壁先生遺書》。[3]其妻成氏有詩稿《二餘集》。

評價

[編輯]

崔述之學始終被摒斥當代學術主流,又備受漢、宋兩派學者責難。清代編輯的《皇清經解》和《皇清經解續編》均將崔述的《考信錄》摒斥在外,張澍則斥責崔述「陋儒無識」。清朝重視崔述學說的只有張維屏一人。崔述最大的功勞在於摒除荒唐不經的先秦古史,「異說不經之言,則辟其謬而削之」。[4]

梁啓超對《考信錄》評價很高,說:「此書考證三代史事最謹嚴,宜一閱覽,以為治史之標準。」胡適稱崔述為「二千年來的一個了不得的疑古大家」[5],他給顧頡剛的信中盛讚崔氏「《考信錄》在清代要算一大奇書,……古今來沒有第二個人比他的大膽和辣手了。」[6]錢穆說:「東壁之學傳矣而不廣,存矣而不著,浮沉淹沒於收海之底者又百年,乃迄今始大顯。」[7]

注釋

[編輯]
  1. ^ 《補上古考信錄》卷上《開闢之初》:「《尚書》但始於唐、虞;及司馬遷作《史記》,乃起於黃帝;譙周、皇甫謐又推之以至於伏羲氏;而徐整以後諸家,遂上溯於開闢之初。豈非以其識愈下則其稱引愈遠,其世愈後則其傳聞愈繁乎!且左氏《春秋傳》最好稱引上古事,然黃、炎以前事皆不載,其時在焚書之前,不應後人所知,乃反詳於古人如是也」
  2. ^ 《考古續說》,上書第446頁
  3. ^ 三宅米吉《文學博士那珂通世君傳》記載,那珂通世從漢學家狩野直喜那裡得到《崔東壁先生遺書》,給以高度評價。那珂通世將全書校訂標點,1903年由日本史學會叢書出版。又撰寫《考信錄解題》一文,在日本《史學雜誌》發表。在日本的劉師培將這些訊息傳回中國,引起胡適錢玄同洪業等人的興趣。
  4. ^ 清史稿》稱:「其著書大旨,謂不以傳注雜於經,不以諸子百家雜於傳注。以經為主,傳注之合於經者著之,不合者辨之。異說不經之言,則辟其謬而削之。述之為學,考據詳明如漢儒,而未嘗墨守舊說而不求其心之安;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嘗空談虛理而不核乎事之實。然勇於自信,任意軒輊者亦多。」
  5. ^ 《玄同先生與適之先生書》,見《古史辨》第一冊,頁59
  6. ^ 《自述古史觀書》,見《古史辨》第一冊,第22頁
  7. ^ 錢穆:《崔東壁遺書序》

參考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