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遺址
屈家嶺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 | ||||
座標 | 30°49′57.284″N 112°54′4.392″E / 30.83257889°N 112.90122000°E | ||||
分類 | 古遺址 | ||||
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
編號 | 194 | ||||
認定時間 | 1988年1月13日 | ||||
|
屈家嶺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在中國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1],為屈家嶺文化的命名遺址。1988年成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該遺址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
發現
[編輯]1954年冬,為配合石龍水庫工程建設,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工程周邊進行了文物調查,在幹渠發現該遺址。1955年至1957年間,水庫工程指揮部文物工作隊、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荊州博物館,先後進行了三次發掘。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發表的科研報告《京山屈家嶺》指出:「屈家嶺遺址出土的遺物,具備了較多的特有的文化特徵,應屬於已發現的新的一個文化系統,因此我們把它命名為『屈家嶺文化』。」[4]此後長江中游又發現了多處屈家嶺文化遺存。
特點
[編輯]屈家嶺遺址出土了大面積的人類居住遺蹟,如房屋、墓穴等,經碳14測定,建造年代距今約4600年至5000年。同時發現的生產器具有磨製石斧、石鏟、石錛、石鐮,陶製紡輪,以及生活用陶器,如陶碗、陶豆、陶罐等。這些陶器的形制明顯區別於同時代的黃河流域晚期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其它文化體系,其雙弧形折壁成為鑑別屈家嶺文化的重要標準。
文物保護情況
[編輯]1956年11月15日,以「京山縣屈家嶺附近遺址」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5];1988年1月13日,以「屈家嶺遺址」的名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為:東起青木河,西至青山坡路,南起青木河與青山坡路交匯處,北至廟灣到劉集一線,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1200米,面積156萬平方米,其中,青山坡路往東至橢圓形土丘之間的水田部分為一般保護區,土丘西沿向東直至青木河為重點保護區,其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00米,面積60萬平方米[7]。
參考資料
[編輯]- ^ 新华全媒+丨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新華網. 2024-03-27 [202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0).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1988-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6).
-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新華網. 2024-03-22 [2024-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2) (中文).
- ^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 京山屈家岭.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5.
- ^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轉發省文化局所提出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名單,希做出標志負責保護的通知((56)鄂化字第1049號). 維基文庫. 1956年11月15日.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88〕5号). 維基文庫. 1988年1月13日.
- ^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00〕139号), 200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