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可斯·卡山札基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可斯·卡山札基
伊拉克利翁的卡山札基雕像
出生(1883-02-18)1883年2月18日
 鄂圖曼帝國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今屬 希臘
逝世1957年10月26日(1957歲—10—26)(74歲)
 西德佛萊堡
職業小說家,詩人,散文和遊記作家
國籍 希臘王國

尼可斯·卡山札基希臘語Νίκος Καζαντζάκης,1883年2月18日—1957年10月26日),希臘小說家,詩人,散文和遊記作家,記者。其一生遊歷各國,受到古希臘文化、天主教、佛學和共產主義等多種思想的影響。其長詩《奧德賽:現代續篇》氣勢磅礴,內容龐雜。《希臘左巴》與《自由或死亡》兩篇小說寫克里特島的風土人情,頌揚了當地居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小說《基督的最後誘惑》則因描繪了一個與傳統觀點不同的耶穌引起極大的爭議。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尼可斯·卡山札基生於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父親米哈里斯·卡山札基是個農產品和葡萄酒商人。當時的伊拉克利翁仍處於鄂圖曼帝國統治之下,尚未加入希臘。1889年,克里特島希望擺脫鄂圖曼帝國統治的起義失敗,卡山札基家到希臘本土避難半年。1897-1898年克里特島再次發生起義,卡山札基被家人送到納克索斯島,進入一家法國天主教僧侶開設的學校就讀,學會了法語,了解了天主教教義。1902年他進入雅典大學攻讀法律,1906年畢業。1907年他的《破曉》一劇上演,引起了強烈反響。同年10月在文壇嶄露頭角的卡山札基前往巴黎進修。

1908年卡山札基修了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課程,受到他的生命哲學尼采哲學的影響。1909年完成了關於尼采的畢業論文。回國後,他參加了教育協會的組織工作,努力推廣現代希臘語,同時將西歐哲學著作比如柏格森的《笑》翻譯成希臘語。1911年結婚。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他自願入伍,被安排駐守總理埃萊夫塞里奧斯·基里亞科斯·韋尼澤洛斯的官邸。1914年他結識了詩人安格魯斯·西凱里阿諾斯,兩人結伴到阿索斯山尋訪修道院,經歷了四十天的修行生活,後又一起週遊希臘朝聖,期間閱讀了但丁的《神曲》、佛學著作、和托爾斯泰的著作。

參與政治與遊歷

[編輯]

俄國內戰中,希臘政府支持白軍,俄國政府於1919年宣布驅逐高加索地區的十五萬希臘人,希臘總理韋尼澤洛斯任命卡山札基為福利部負責人,安排這十五萬難民歸國。8月卡山札基參加了巴黎和會,會後到馬其頓地區視察了難民安置工作。1920年他辭去政府職務,在歐洲漫遊。1922年卡山札基在柏林遇到了一個共產黨人小組,還寫了一部共產主義理論著作《苦行》。1924年從德國回來之後,卡山札基開始寫作他的長篇史詩《奧德賽》。1925年他因共產主義活動被捕,後到蘇聯和歐洲各地當記者,撰寫了多篇遊記類文章和政治人物訪談。他曾訪問過墨索里尼,也曾撰文介紹約瑟夫·史達林

1930年代他將很多經典名著比如《神曲》和《浮士德》翻譯成希臘語。1935年卡山札基曾到日本和中國訪問,著有《中日紀行》[1]。曾到西班牙內戰戰場採訪,訪問過佛朗哥烏布穆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希臘本土被敵人占領期間,卡山札基留在希臘埃伊納島,一方面翻譯《伊利亞特》,一方面計劃再寫一部長詩,並寫了不少劇本,反映了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故事都是描寫一個孤獨的人,自以為了解人生的奧秘。他明知鬥爭是徒然的,但還必須鬥爭到底。

戰後歲月

[編輯]
伊拉克利翁的卡山札基之墓

1945年他成為一個代表非共產黨的各種左翼力量的小黨領導人,進入希臘政府擔任不管部長。第二年很多小政黨合併,卡山札基辭去部長職位。1946年卡山札基完成了他最受歡迎的小說《希臘左巴》。1947年卡山札基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從事組織翻譯經典著作,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第二年他又辭去了職務,客居法國,專注創作以克里特島為背景的小說,此後進入了小說創作高峰。1953年他完成了《基督的最後誘惑》和《自由或死亡》,前者將耶穌描寫為一個普通的有著各種誘惑和煩惱的人,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後者則充分表現了克里特島的風俗和當地居民的精神,受到文學界很高評價。他的作品不斷被譯為各種文字,使他聲名鵲起。

1956年,卡山札基獲得了列寧和平獎金。1957年末,雖然身患重病,他仍接受了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的邀請,前往中國訪問,對中國的新面貌感到震驚,他十分欣賞梅蘭芳的表演,曾和周恩來會談討論了賽普勒斯問題,並和郭沫若茅盾等作家交流[2]。由於他即將前往日本,他在廣州接種了天花霍亂疫苗。回到歐洲後注射疫苗的胳膊開始腫脹,治療後境況好轉。他希望以在中國的經歷寫一部《二十年後》,卻因亞洲感冒在佛萊堡去世。由於希臘正教會禁止他葬入公墓,他被葬於出生地伊拉克利翁墓志銘是 「我一無所求,我一無所懼,我是自由的」[3]

主要作品

[編輯]

小說

[編輯]
  • 《毒蛇和百合》(1906)。
  • 《精通技藝的建築師》(1909年)
  • 《石頭園》(1936年)
  • 希臘左巴》(1946年),以老礦工左巴為主人公。左巴以自己的聰明和勇敢幫助有教養,好沉思的知識分子「老闆」建立礦業公司。左巴豪飲、縱慾,毫無顧忌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在左巴的影響下,「老闆」背棄了自己的禁欲主義,理解了生命是什麼。作者通過左巴的形象,熱情地讚頌了克里特島勞動者身上所蘊含的創造力[4]
  • 《米哈伊隊長》又譯《自由與死亡》(1953)主題為克里特島發生的起義,米哈伊隊長的原型即為其父親米哈伊·卡山札基。小說人物眾多,且處於不同階層和陣營,卻個個生動自然,有血有肉。托馬斯·曼認為荷馬的精神在卡山札基的著作中復活了[5]
  • 基督的最後誘惑》(1954年),由平民生活開始講述耶穌基督的一生,書中將耶穌描寫成一個凡人,描寫了他的各種欲望和受到的誘惑。其中不同於傳統宗教觀點的新視角和對性慾的描寫引起了極大爭議。不久,梵蒂岡宣布《基督的最後誘惑》為天主教禁書。1955年在國王的干涉下,此書才可以在希臘發行[3]

詩歌

[編輯]
  • 《奧德賽:現代續篇》(1938)是荷馬史詩《奧德賽》的續篇,十五年間改寫了9次才出版。史詩描寫英雄奧德修斯重返家園後又出外漫遊:到斯巴達帶走海倫,到克里特島發動政變,又到埃及參加了工人革命,去高山上修道,建立了一個烏托邦,在漫遊中他遇到各種象徵性人物,最後死在南極,靈魂升天。長詩既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經歷,又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思想。希臘小說家,他的傳記作者潘德里斯·普萊維拉基斯稱之為「這是一次記錄他深邃哲學思想的超人努力」。

散文和遊記

[編輯]
  • 《苦行》(1927,1945年修改)是卡山札基哲學思想的集中表達。
  • 《中日紀行》(1938)
  • 《英國遊記》(194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尼科斯·卡山札基. 中国纪行. 李成貴譯. 譯林出版社. 2008年: 35. 
  2. ^ 尼科斯·卡山札基. 中国纪行. 李成貴譯. 譯林出版社. 2007年: 75–77. 
  3. ^ 3.0 3.1 Patrick M. O'Neil. Great World Writers: Twentieth Century. Marshall Cavendish. 2004: 708. 
  4. ^ 朱虹. 外国名作家传(上).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2年: 552. 
  5. ^ 尼可斯·卡山札基. 自由或死亡. 王振基. 譯林出版社. 2007年: 394. 
  • Nikos Kazantzakis. The Selected Letters of Nikos Kazantzakis. Peter Bie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17–27. 
  • Bruce Merry. Encyclopedia of Modern Greek Literatur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