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尤里·吉德津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尤里·吉德津科
出生 (1962-03-26) 1962年3月26日62歲)
蘇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尼古拉耶夫州葉拉涅茨
國籍 俄羅斯
職業飛行員
獎項
祖國功勳勳章
航天生涯
RKA太空人
軍階俄羅斯空軍上校[1]
在太空時間329日22時44分
甄選1987年
2
艙外活動時間
3時43分
任務聯盟TM-22(EO-20)
聯盟TM-31/STS-102遠征1
聯盟TM-34/TM-33遠征4
任務徽章

尤里·帕夫洛維奇·吉德津科(俄語:Юрий Павлович Гидзенко,1962年3月26日)是俄羅斯已退役太空人

早年

[編輯]

1962年3月26日出生於蘇聯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尼古拉耶夫州葉拉涅茨。1983年畢業於頓涅茨克州哈爾科夫(現烏克蘭)高等軍事飛行員學校,畢業後作為飛行員和高級飛行員在蘇聯空軍某軍區部隊服役[2]

他有豐富的飛行經驗,截至到1987年7月30日,他駕駛L-39米格-21的飛行時數為213小時,米格-23M的飛行時數超過500小時。1994年獲得莫斯科國立測量學和地圖學大學的學位[3]

太空人生涯

[編輯]

1987年3月26日入選太空人分隊。1987年12月到1989年6月,在加加林太空人培訓中心接受基礎訓練。1989年7月21日獲得測試太空人資格[3]

任務中

EO-20

[編輯]

1995年9月3日至1996年2月29日,他在和平號太空站執行任務。1995年12月8日,他與謝爾蓋·阿夫傑耶夫一起,進行了自己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們主要轉移了對接口,為自然艙(Priroda)的到來做好準備[4],整個過程持續37分鐘[5]

1996年2月8日14時3分,他和托馬斯·賴特走出和平號太空站,開始艙外活動任務。他們主要回收了一套實驗裝置,然而由於出現了一些狀況,任務在3小時6分鐘後提前結束[6]

遠征1

[編輯]

2000年10月31日7時52分,載有俄羅斯太空人吉德津科、克里卡列夫和美國太空人謝波德的聯盟TM-31號載人飛船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7]。11月2日,飛船與國際太空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揭開了國際合作開發宇宙空間的序幕[8]

他和遠征1號任務人員乘坐發現號太空梭返回地球,2001年3月21日7時31分降落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第15號跑道[9][10]

遠征4

[編輯]

2002年4月25日6時27分,聯盟-FG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11]。上面載有指令長吉德津科、義大利航天員羅伯特·維托里和世界第2位太空遊客馬克·沙特爾沃思。約10分鐘後,他們所乘坐的聯盟TM-34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12]

2002年5月5日3時52分,他們乘坐的聯盟TM-33飛船返回艙在哈薩克斯坦著陸[13]

統計
# 發射載具 發射時間(UTC 任務代號 著陸載具 著陸時間(UTC) 時長總計 艙外活動次數 艙外活動時長
1 聯盟TM-22 1995年9月3日9時0分 聯盟TM-22,EO-20 聯盟TM-22 1996年2月29日10時42分 179日1時41分 2 3時35分
2 聯盟TM-31 2000年10月31日7時52分 遠征1 STS-102 2001年3月21日7時31分 140日23時38分 0 0
3 聯盟TM-34 2002年4月25日6時27分 遠征4 聯盟TM-33 2002年5月5日3時52分 9日21時25分 0 0
329日22時44分 2 3時43分

退役

[編輯]

自2004年至2009年5月,加加林太空人培訓中心第3部門主任。2009年5月開始擔任太空人培訓中心副主任[1]

2014年參加了第27屆太空探索者協會年會。9月12日與阿努什·安薩里帕維爾·維諾格拉多夫到訪深圳市福田中學,參加了兩小時的活動,與師生們分享了太空經驗,並聯手製作了火箭模型[14]

榮譽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Rex D. Hall; Shayler David; Bert Vis. Russia's Cosmonauts: Inside the Yuri Gagarin Training Cente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54 [2019-04-20]. ISBN 97803877397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2. ^ Yuri Pavlovich Gidzenko. NASA.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3. ^ 3.0 3.1 Yuri Pavlovich GIDZENKO. S.P.Korolev RSC Energia.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4. ^ David M. Harland. The Story of Space Station Mi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2019-04-20]. ISBN 97803877397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5. ^ David Portree. Walking to Olympus: An EVA Chronology (PDF). NASA. 1997: 115-116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4. 
  6. ^ Robert Christy. Space Events – 1996. Zarya.info. [201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7. ^ Let the new space era begin. ABC. 2000-11-06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7). 
  8. ^ 蘇雲天. 俄罗斯与国际空间站.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2001年, (3): 38–39. ISSN 1009-8623. doi:10.3772/j.issn.1009-8623.2001.03.016. 
  9. ^ STS-102. NASA.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10. ^ Shuttle makes night landing. BBC. 2001-03-21 [201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11. ^ 年轻富翁4000万美元游太空. 新浪. 2002-04-26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27). 
  12. ^ 江雪. 非洲亿万富翁太空游. 國際太空. 2002年, (7): 26–30. ISSN 1009-2366. 
  13. ^ Soyuz 4 Taxi Flight Crew. NASA. 2003-10-15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14. ^ 趙新明. 航天员与学生共制火箭模型. 深圳特區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15. ^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12 апреля 2011 года № 436 «О награждении медалью „За заслуги в освоении космоса“» (PDF).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7-2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