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尉遲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尉遲運(539年—579年4月6日),字烏戈撥[1]代人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北周大司空、吳武公尉遲綱庶長子,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編輯]

尉遲運年少時就精明幹練,立志要立下功勞。大統十六年(550年),尉遲運因為父親尉遲綱的功勳封安喜縣侯,食邑一千戶。周孝閔帝登基後,尉遲運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1]。不久,周孝閔帝被廢,朝廷商議尊立宇文毓為帝,於是命令尉遲運到岐州迎接宇文毓回朝。尉遲運因為參與擁立周明帝的功勳,進爵周城縣公,增加食邑五百戶。保定二年(562年),尉遲運進位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1]。保定三年(563年),尉遲運跟隨楊忠進攻北齊的并州,以軍功別封其第二子尉遲端為保城縣侯,食邑一千戶。保定四年(564年),尉遲運出任隴州諸軍事、隴州刺史[1]。隴州地處汧河渭河,民俗難治。尉遲運用心撫納,被當時的人所稱讚。保定五年(565年),尉遲運回朝出任右小右武伯,很快轉任右大武伯。保定六年(566年),尉遲運加軍司馬,右大武伯如故[1]。尉遲運任職身兼文武,深受重用。北齊斛律光侵犯汾水以北,尉遲運跟隨齊國公宇文憲抵禦,攻克敵人的伏龍城,進爵廣業郡公,增加食邑八百戶[2][3],總計兩千八百戶[1]

建德元年(572年),尉遲運出任侍伯中大夫,轉任右司衛。當時太子宇文贇在東宮,親近阿諛逢迎之人,多次有罪過。周武帝宇文邕在朝臣中挑選忠信耿直的人匡正輔佐宇文贇,於是以尉遲運為右宮正[3][4]。建德三年七月庚申(574年8月4日),周武帝前往雲陽宮,又命令尉遲運以本官兼司武,與長孫覽輔佐宇文贇留守京城[5]。七月乙酉(574年8月29日),衛刺王宇文直作亂,率領黨羽襲擊肅章門。長孫覽畏懼,前往周武帝所在之地。尉遲運當時就在肅章門,宇文直的士兵突然來襲,尉遲運來不及命令屬下,親手關閉宮門。宇文直的部眾與尉遲運爭奪宮門,砍傷尉遲運的手指,最終宮門還是被關上。宇文直進不了門,就縱火燒門。尉遲運害怕火滅之後宇文直的黨羽能進門,於是取宮中的木材和坐床等投入火中加大火勢,又用膏油灌入火中,火勢更盛。宇文直很長時間都進不了宮門,於是退去。尉遲運率領留守的士兵,趁宇文直撤退追擊,宇文直大敗而逃[6][7][8][9][10]。七月連綿大雨三旬,就在尉遲運擊敗宇文直的這一天雨停[11]。當日沒有尉遲運,宮中就被叛黨攻占了。周武帝嘉獎尉遲運,以尉遲運加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其餘官職如故[1],賜給他以宇文直的田宅、妓樂、金帛、車馬和其他東西,賞賜物品不可計數[12][13]

建德五年(576年),尉遲運出任同州蒲津潼關楊氏壁龍門涹頭六防諸軍事、同州刺史[1]。周武帝將要討伐北齊,徵召尉遲運參與商議。周武帝東征北齊時,尉遲迥率領禁衛軍作為全軍最後的防守部隊。齊後主高緯支援晉州,尉遲迥乘坐驛馬回到京城,向周武帝當面陳述戰略,於是周武帝再度率軍前往晉州[1]。尉遲運又在齊王宇文憲的指揮下與柱國越王宇文盛,開府宇文神舉等人率領一萬輕裝騎兵趁夜趕到晉州[14]。關東被平定,尉遲運出了大力,升任柱國,建德五年十二月丙寅(577年1月26日),尉遲運進爵盧國公[15],食邑三千戶,原爵位廣業郡公轉授給一個兒子[1]宣政元年(578年),尉遲運轉任司武上大夫 ,總管宿衛軍事。周武帝將要北伐突厥,在雲陽宮去世,秘不發喪,尉遲運和薛國公長孫覽接受遺詔,率領衛兵回到京城[16][17]

周宣帝即位,尉遲運於宣政元年閏六月辛巳(578年8月4日)加上柱國[18][19]。尉遲運任宮正時,數次向周宣帝進諫。周宣帝不接納,反而對尉遲運疏遠猜忌。當時尉遲運又與王軌宇文孝伯等人都受到周武帝的親近,王軌經常將宇文贇的過失告訴周武帝。周宣帝認為尉遲運也參與其事,更加記恨尉遲運。等到王軌被誅殺,尉遲運害怕大禍將要來臨,私下對宇文孝伯說:「我們必定不能免禍,怎麼辦?」宇文孝伯說:「現在堂上有老母,地下有周武帝,為臣為子,知道要到哪裡。而且委質事人,本應為名和義獻身,勸諫不入,將到哪裡逃死。你如果為身家性命著想,應該遠遠離開朝堂。」從此宇文孝伯和尉遲迥各行其志[20][21]。不久,尉遲運出任秦渭成康文武六州諸軍事、秦州總管[1][22]。然而尉遲運到了秦州,還是十分擔心不能免禍。大成元年二月廿四日(579年4月6日),尉遲運憂懼在秦州去世[23],虛歲四十一。朝廷贈予大後丞、秦渭河鄯成洮文等七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諡號[24],兒子尉遲靖繼承爵位[25][26],同年十月十四日(579年11月18日)歸葬於咸陽郡涇陽縣洪瀆鄉永貴里[1]

家庭

[編輯]

始祖

[編輯]
  • 尉遲吐利,尉遲國君,隨追尊魏聖武帝拓跋詰汾南遷,以國命氏[1]

祖父母

[編輯]

父親

[編輯]
  • 尉遲綱,北周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司空、吳武公[1]

兄弟姐妹

[編輯]
  • 尉遲勤,北周大將軍、青州總管、成平郡公
  • 尉遲安,隋朝柱國、鴻臚卿、左衛大將軍、吳國公
  • 尉遲敬,北周儀同三司
  • 尉氏,嫁北周開府、車騎大將軍、陳留郡公楊整
  • 尉遲氏,嫁唐朝金紫光祿大夫、少府監、宗正卿、兵部尚書、上柱國、臨川孝公李德懋

夫人

[編輯]
  • 賀拔毗沙,肆州刺史、龍城伯賀拔度孫女,太師、太宰、琅琊獻公賀拔勝之女,保定三年(563年)封宜州宜君郡君,建德三年(574年)封廣業國夫人,宣政元年(578年)封盧國夫人,隋朝建立後封盧國太夫人,開皇十九年七月一日(599年7月28日)在住宅中去世,虛歲五十八,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廿三日癸酉(601年11月23日)與尉遲運合葬於雍州涇陽縣奉賢鄉靜民里[27]

子女

[編輯]
  • 尉遲靖,隋朝洪夏二州總管、盧國公
  • 尉遲端,北周保城縣侯
  • 尉瓊仁,嫁司馬氏[2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16.5: 287–290.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中國大陸)). 
  2.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尉遲運,大司空、吳國公綱之子也。少強濟,志在立功。魏大統十六年,以父勛封安喜縣侯,邑一千戶。孝閔帝踐阼,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俄而帝廢,朝議欲尊立世宗,乃令運奉迎於岐州。以預定策勛,進爵周城縣公,增邑五百戶。保定元年,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三年,從楊忠攻齊之并州,以功別封第二子端保城縣侯,邑一千戶。四年,出為隴州刺史。地帶汧、渭,民俗難治。運垂情撫納,甚得時譽。天和五年,入為小右武伯。六年,遷左武伯中大夫。尋加軍司馬,武伯如故。運既職兼文武,甚見委任。齊將斛律明月寇汾北,運從齊公憲御之,攻拔其伏龍城。進爵廣業郡公,增邑八百戶。
  3. ^ 3.0 3.1 《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運少強濟,志在立功。魏大統十六年,以父勛封安喜縣侯。周明帝立,以預定勛,進爵周城縣公。歷位隴州刺史,再遷左武伯中大夫,尋加軍司馬。運既職兼文武,甚見委任。進爵廣業郡公,轉右司衛。時宣帝在東宮,親狎諂佞,數有罪失。武帝於朝臣內選忠諒鯁正者以匡弼之,於是以運為右宮正。
  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太子好昵近小人,左宮正宇文孝伯言於周主曰:「皇太子四海所屬,而德聲未聞。臣忝宮官,實當其責。且春秋尚少,志業未成,請妙選正人,為其師友,調護聖質,猶望日就月將。如或不然,悔無及矣!」帝斂容曰:「卿世載鯁直,竭誠所事。觀卿此言,有家風矣。」孝伯拜謝曰:「非言之難,受之難也.」帝曰:「正人豈復過卿!」於是以尉遲運為右宮正。運,迥之弟子也。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秋,七月,庚申,周主如雲陽,以右宮正尉遲運兼司武,與薛公長孫覽輔太子守長安。
  6.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乙酉,衛王直在京師舉兵反,欲突入肅章門。司武尉遲運等拒守。直敗,率百餘騎遁走。
  7.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乙酉,衛王直在京反,欲突入蕭章門。司武尉遲運等拒守,直敗,遁走。
  8. ^ 《周書·卷十三·列傳第五》:及帝幸雲陽宮,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入。
  9. ^ 《北史·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及帝幸雲陽宮,直在京師反,攻肅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不得入,退走。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一》:直積怨憤,因帝在外,遂作亂。乙酉,帥其黨襲肅章門。長孫覽懼,奔詣帝所。尉遲運偶在門中,直兵奄至,手自闔門。直黨與運爭門,斫傷運指,僅而得閉。直久不得入,縱火焚門。運恐火盡,直黨得進,取宮中材木及床榻以益火,膏油灌之,火轉熾。久之,直不得進,乃退。運帥留守兵,因其退而擊之,直大敗,帥百餘騎奔荊州。戊子,帝還長安。八月,辛卯,擒直,廢為庶人,囚於別宮,尋殺之。以尉遲運為大將軍,賜賚甚厚。
  11. ^ 《隋書·卷二十二·志第十七》:後周建德三年七月,霖雨三旬。時衛刺王直潛謀逆亂。屬帝幸雲陽宮,以其徒襲肅章門,尉遲運逆拒破之。其日雨霽。
  12.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建德元年,授右侍伯,轉右司衛。時宣帝在東宮,親狎諂佞,數有罪失。高祖於朝臣內選忠諒鯁正者以匡弼之。於是以運為右宮正。三年,帝幸雲陽宮,又令運以本官兼司武,與長孫覽輔皇太子居守。俄而衛刺王直作亂,率其黨襲肅章門。覽懼,走行在所。運時偶在門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手自闔門。直黨與運爭門,斫傷運手指,僅而得閉。直既不得入,乃縱火燒門。運懼火盡,直黨得進,乃取宮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勢轉熾。久之,直不得進,乃退。運率留守兵,因其退以擊之,直大敗而走。是日微運,宮中已不守矣。高祖嘉之,授大將軍,賜以直田宅、妓樂、金帛、車馬及什物等,不可勝數。
  13. ^ 《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建德三年,帝幸雲陽宮,又令運以本官兼司武,與長孫覽輔皇太子居守。俄而衛刺王直作亂,率其黨襲肅章門。覽懼,走行在所。運時偶在門中,直兵奄至,不暇命左右,乃手自闔門。直黨與運爭門,斫傷運指,僅而得閉。直既不得入,乃縱火。運恐火盡,直黨得進,乃取宮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轉熾。久之,直不得進,乃退。運率留守兵因其退以擊之,直大敗而走。是夜微運,宮中已不守矣。武帝嘉之,授大將軍,賜以直田宅、妓樂、金帛、車馬、什物等不可勝數。
  14. ^ 《周書`卷十二·列傳第四》:憲乃遣柱國越王盛、大將軍尉遲運、開府宇文神舉等輕騎一萬夜至晉州。
  15. ^ 《周書·卷六·帝紀第六》:丙寅,出齊宮中金銀寶器珠翠麗服及宮女二千人,班賜將士。以柱國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杞國公亮、梁國公侯莫陳芮、庸國公王謙、北平公寇紹、鄭國公達奚震並為上柱國。封齊王憲子安城郡公質為河間王,大將軍廣化公丘崇為潞國公,神水公姬願為原國公,廣業公尉遲運為盧國公。
  16.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四年,出為同州、蒲津、潼關等六防諸軍事、同州刺史。高祖將伐齊,召運參議。東夏底定,頗有力焉。五年,拜柱國,進爵盧國公,邑五千戶。宣政元年,轉司武上大夫,總宿衛軍事。高祖崩於雲陽宮,秘未發喪,運總侍衛兵還京師。
  17. ^ 《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四年,出為同州刺史,同州、蒲津、潼關等六防諸軍事。帝將伐齊,召運參議,東夏底定,頗有力焉。五年,拜柱國,進爵盧國公。轉司武上大夫,總宿衛軍事。帝崩於雲陽宮,秘未發喪,運總侍衛兵還京師。
  18. ^ 《周書·卷七·帝紀第七》:辛巳,以上柱國趙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柱國代王達、滕王逌、盧國公尉遲運、薛國公長孫覽並為上柱國。
  19.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辛巳,以上柱國、趙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柱國、代王達、滕王逌、盧公尉遲運、薛公長孫覽並為上柱國。
  20.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帝乃誅軌。尉遲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禍,為之奈何?」孝伯對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且遠之。」於是各行其志。運尋出為秦州總管。
  21. ^ 《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譯又說軌捋帝須事,帝乃誅軌。尉遲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禍,奈何?」孝伯曰:「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且遠之。」於是各行其志。運尋出為秦州總管。
  2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周主之為太子也,上柱國尉遲運為宮正,數進諫,不用;又與王軌、宇文孝伯、宇文神舉皆為高祖所親待,太子疑其同毀己。及軌死,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禍,為之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死焉可逃!足下若為身計,宜且遠之。」於是運求出為秦州總管。
  2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三》:尉遲運至秦州,亦以憂死。
  24. ^ 《周書校勘記·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三》:諡曰(忠)〔中〕 諸本「忠」都作「中」。殿本當依北史改。按尉遲運為周宣帝所憾,倖免於禍,不會給予「忠」字之諡。今回改。
  25.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宣帝即位,授上柱國。運之為宮正也,數進諫於帝。帝不能納,反疏忌之。時運又與王軌、宇文孝伯等皆為高祖所親待,軌屢言帝失於高祖。帝謂運預其事,愈更銜之。及軌被誅,運懼及於禍,問計於宇文孝伯。語在《孝伯傳》。尋而得出為秦州總管,秦渭等六州諸軍事、秦州刺史。然運至州,猶懼不免。大象元年二月,遂以憂薨於州,時年四十一。贈大後丞、秦渭河鄯成洮文等七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諡曰中。子靖嗣。大象末,儀同大將軍。
  26. ^ 《北史·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宣帝即位,授上柱國。運之為宮正也,數進諫於帝。帝不納,反疏忌之。時運又與王軌、宇文孝伯等皆為武帝親待。軌屢言帝失於武帝,帝謂運預其事,愈更銜之。及軌被誅,運懼及於禍,尋而得出秦州總管。至州,猶懼不免,遂以憂薨於州。贈大後丞、七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諡曰忠。子靖嗣。
  27. ^ 王其禕,周曉薇編著;王慶衛,樊波助理;毛漢光,耿慧玲顧問. 《隋代墓志铭汇考 3》. 北京市: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5.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中國大陸)). 
  28. ^ 胡戟,榮新江主編.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11月: 21. ISBN 978-7-301-16079-4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