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孫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抗(1000年—1053年),字和叔,黟縣(今屬安徽)人。[1]

先祖棄廣陵以避孫儒之亂。[2]少時寄食浮屠山中,博極群書。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同學究出身,補滁州來安縣主簿。[3]寶元元年呂溱榜甲科進士,[4]大理寺丞。慶曆二年(1042年),出知復州,遷廣西轉運使。皇祐四年在征伐儂智高時,因督吏輸餉、治城修械有功,官尚書司封員外郎。皇祐五年(1053年)三月卒,得年五十四,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葬黟縣懷鄉上林村。[5]

注釋

[編輯]
  1. ^ 《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孫抗,字和叔,黟人。」
  2. ^ 《宋史翼》卷一《孫抗傳》:「孫抗字和叔,黟縣人。其先棄廣陵以避孫儒之亂。」
  3. ^ 《臨川先生文集》卷八九《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四:「孫抗,字和叔,江南黟縣人。天聖五年同學究出身,再舉進士甲科。」
  4. ^ 《弘治徽州府志》卷六《選舉》:「寶元元年呂溱榜:孫抗,黟人。甲科。」
  5. ^ 王安石《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云:孫抗「以皇祐二年三月七日卒於治所。」按,儂智高反宋在皇祐四年,五年正月平定,所以孫抗應卒於皇祐五年。

參考書目

[編輯]
  • 《臨川先生文集》卷八九《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