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螢光光譜法
外觀
原子螢光光譜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縮寫AFS),是通過測定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輻射能激發下發出的螢光發射強度來進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
基本原理
[編輯]氣態的基態原子吸收特徵輻射,被激發到高能態,很快又躍遷至低能態或基態,並產生與入射光波長相同或不同的光。
優點
[編輯]靈敏度高、檢出限低、線性範圍寬、譜線比較簡單。
類型
[編輯]- 共振原子螢光:吸收與發射波長相同;
- 非共振原子螢光:兩者波長不同;
- 直躍線原子螢光:高能態直接躍遷至高於基態的能態時發射的螢光;
- 階躍線原子螢光:高能態的原子與其他粒子發生碰撞,以無輻射去激發躍遷至較低能態,再輻射躍遷至基態時發射的螢光;
- 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螢光:激發能一部分是輻射能,一部分是吸收的熱能,然後躍遷至低能態時發射的螢光。
原子螢光分光光度計
[編輯]主要包括激發光源、原子化系統、分光系統、監測系統、光源與檢出信號的電源同步調製系統。基本結構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類似。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 編.《分析化學》下冊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ISBN 978-7-04-009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