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自由邦
5°51′S 13°03′E / 5.850°S 13.050°E
剛果自由邦 | |||||||||||||||
---|---|---|---|---|---|---|---|---|---|---|---|---|---|---|---|
1885年—1908年 | |||||||||||||||
格言:法語:Travail et progrès (工作與進步) | |||||||||||||||
國歌:Vers l'avenir | |||||||||||||||
地位 | 與比利時王國組成的共主邦聯 | ||||||||||||||
首都 | 維維 (1885–1886) 博馬 (1886–1908) | ||||||||||||||
常用語言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1] | ||||||||||||||
政府 | 君主專制 | ||||||||||||||
君主 | |||||||||||||||
• 1885–1908 | 利奧波德二世 | ||||||||||||||
總督 | |||||||||||||||
• 1885–1886 | 弗朗西斯·德·溫頓(首任) | ||||||||||||||
• 1900–1908 | 蒂菲爾·瓦希斯(末任) | ||||||||||||||
歷史時期 | 新帝國主義 | ||||||||||||||
• 成立 | 1885年7月1日 | ||||||||||||||
• 併入比利時 | 1908年11月15日 | ||||||||||||||
貨幣 | 剛果自由邦法郎(1887–1908) | ||||||||||||||
| |||||||||||||||
今屬於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剛果自由邦,也被稱為剛果獨立國(法語:État indépendant du Congo;荷蘭語:Kongo-Vrijstaat),從1885年到1908年是中非的一個大國家。它被比利時君主利奧波德二世私人擁有(他是比利時的立憲君主,因此這並不意味著這塊地屬於比利時政府)。利奧波德在柏林西非會議上說服其他歐亞國家,表示他會參與人道主義和慈善工作,不會對貿易徵稅,從而獲得了該會議的支持。[2]通過剛果國際協會,利奧波德得以宣稱對剛果盆地的大部分地區擁有主權。1885年5月29日,在柏林會議結束後,利奧波德宣布他計劃將他的屬地命名為「剛果自由邦」;這個名稱在柏林會議上尚未使用,並於1885年8月1日正式取代了「剛果國際協會」。[3]剛果自由邦是一個獨立於比利時的國家,其政府由利奧波德二世私人控制,但他從未親自訪問過剛果。[4]
剛果自由邦包括現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整個地區,從1885年到1908年存在;後來迫於國際壓力,該國被交予比利時政府。[5]
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的統治,最終因對當地人犯下的暴行而聲名狼藉。利奧波德二世的自由邦從上剛果盆地提取象牙、橡膠和礦物,通過一系列國際特許公司向世界市場出售,儘管它在該地區的表面目的是提升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開發該地區。在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下,剛果自由邦成為20世紀初最大的國際醜聞之一。英國領事羅傑·凱斯門特的《凱斯門特報告》,導致了對1903年一次收集橡膠遠征中殺人事件負責的官員遭到逮捕和懲罰。[6]
剛果民眾的大量死亡和比利時殖民者的暴行,激發了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的心》等文學作品的創作,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關於這一時期高死亡率的爭論一直在進行。[7]最大膽的估計指出,強迫勞動制度直接和間接地導致了50%的人口死亡。[8]由於缺乏準確的記錄,很難量化由於無情剝削和對與歐洲殖民者接觸而引起的新疾病缺乏免疫力而造成的死亡人數。[9]在剛果自由邦宣傳戰期間,歐洲和美國的改革者通過剛果改革協會向公眾揭露了在剛果自由邦的暴行,該協會由羅傑凱斯門特和記者、作家和政治家E.D.莫雷爾共同創立。在揭露剛果自由邦活動方面也很活躍的作家阿瑟·柯南·道爾,他的書《剛果的罪行》在20世紀初被廣泛閱讀。到了1908年,迫於公眾壓力和外交斡旋,利奧波德二世的專制統治結束,剛果自由邦被併入比利時的殖民地;它後來被稱為比屬剛果。此外,一些主要的比利時投資公司推動比利時政府接管剛果並發展其礦業部門,因為該部門實際上尚未得到開發。[10]
背景
[編輯]早期歐洲探險
[編輯]1482年,迪奧戈·康繞過剛果河入海口,[11]導致葡萄牙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就像英國宣稱對維多利亞河擁有主權一樣。直到19世紀中葉,剛果一直是獨立的非洲的中心,因為歐洲殖民者很少進入內部。加上當地的強烈抵抗,熱帶雨林、沼澤、隨之而來的瘧疾和其他疾病,如昏睡病,使歐洲人難以在這裡定居。西方諸國起初不願在沒有明顯經濟利益的情況下殖民該地區。
斯坦利的探索
[編輯]1876年,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在布魯塞爾舉辦了一次地理會議,邀請著名的探險家、慈善家和地理學會成員來激發人們對「人道主義」努力的興趣,讓歐洲人在中非「改善」和「文明」當地人民的生活。[12]在這次會議上,利奧波德在歐洲和美國探險家的合作和幾個歐洲政府的支持下組織了國際非洲協會,他自己也被選為主席。利奧波德利用該協會在慈善的幌子下推行奪取獨立的中非的計劃。
亨利·莫頓·斯坦利因1871年在非洲與英國傳教士大衛·利文斯通取得聯繫而聞名,後來他在1877年結束的一次旅行中對該地區進行了探索,並在他1878年出版的《穿越黑暗大陸》一書中有描述。[13]由於未能獲得英國的興趣來建立剛果地區,斯坦利開始為利奧波德二世服務,利奧波德二世僱傭他來幫助他自己在該地區站穩腳跟併吞該地區。[14]
從1879年8月到1884年6月,斯坦利在剛果盆地,他在那裡修建了一條從下剛果到斯坦利普爾的公路,並在河的上游開通了輪船。在為利奧波德探索剛果時,斯坦利與當地的首領和當地的領袖簽訂了條約。[14]從本質上說,這些文件把各自土地的所有權利都交給了利奧波德二世國王。在斯坦利的幫助下,利奧波德得以在剛果河沿岸占領大片地區,並建立了軍事基地。曾在加丹加為利奧波德服務的法國探險家克里斯蒂安·德·邦尚表達了許多歐洲人對這些條約的態度,他說:「與這些非洲小暴君的條約,通常有四頁長,他們一個字也不懂,他們在上面簽了個十字,以獲得和平和接受禮物,對歐洲列強來說,只有在領土發生爭端時,才是真正嚴肅的事情。它們與簽署它們的黑人君主無關。」[15]
國王利奧波德的競爭
[編輯]利奧波德開始制定一項計劃,以說服其他歐洲大國相信他對這一地區的主權是合法的。與此同時,他一直打著「慈善協會」的名義,假裝自己的工作是為了當地人民的利益。
國王在英國發起了一場宣傳運動,以分散批評人士的注意力,將注意力吸引到葡萄牙的奴隸制記錄上,並提出將奴隸貿易商從剛果盆地驅逐出去。他還秘密地告訴英國商人,如果他因為這個和其他人道主義目的而獲得對剛果的正式控制權,他將給予英國最惠國待遇,就像葡萄牙所給予英國的那樣。與此同時,利奧波德向俾斯麥承諾,他不會給予任何一個國家特殊的地位,而且德國商人會像其他國家一樣受到歡迎。
利奧波德隨後向法國提供支持,支持法國擁有整個剛果河北岸,並提議,如果他的個人財富證明不足以持有整個剛果(這似乎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就應該歸還給法國。1884年4月23日,國際協會對南剛果盆地的主權得到法國的正式承認,條件是如果該協會決定出售該地區,法國有優先購買權。這也可能幫助利奧波德獲得其他大國對他的主權的承認,因此他們希望他能成功,而不是把他的主權賣給法國。[17]
他還得到了美國的幫助,送去總統切斯特·阿瑟仔細編輯過的布和小物品條約的抄本。威爾斯-美國探險家亨利·莫頓·斯坦利聲稱他已經和許多地方當局進行了談判,並提議,作為一個完全無私的人道主義機構,該協會將為所有人的利益管理剛果,一旦當地人準備好承擔責任,就將權力移交給他們。
利奧波德國王希望美國支持他對剛果的計劃,以獲得歐洲國家的支持。他得到了亨利·謝爾頓·桑福德的幫助,後者幫助僱傭了亨利·莫頓·斯坦利,後者成為利奧波德計劃的重要資產。亨利·桑福德說服了切斯特·阿瑟,邀請他在門羅湖上的桑福德旅館當他的客人。1883年11月29日,他作為利奧波德的特使與總統會面時,說服總統利奧波德的議程與美國參與賴比瑞亞的行動類似。這讓南方的政治家和商人,尤其是約翰·泰勒·摩根感到滿意。摩根認為剛果也是一個把自由人送到非洲的機會這樣他們就可以為建立棉花市場做出貢獻。桑福德還說服了紐約的人們,為了獲得公眾的支持,他們將廢除奴隸制,幫助旅行者和科學家。在亨利說服亞瑟總統之後,美國是第一個承認剛果為合法主權國家的國家。[18]
遊說和宣稱該地區
[編輯]利奧波德在1876年主辦的由地理學會、探險家和達官貴人組成的布魯塞爾地理會議上,為國際非洲協會(法語: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africaine)贏得了科學和人道主義的支持。在會議上,利奧波德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慈善委員會,在中非(剛果地區)人民之間傳播文明。國際非洲協會最初被設想為一個跨國的、科學的、人道主義的集會,甚至邀請古斯塔夫·穆瓦尼耶作為國際法研究所的成員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主席來參加他們1877年的會議。國際法研究所支持該項目,認為其目的是廢除剛果盆地的奴隸貿易。[19]儘管如此,國際非洲協會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家由利奧波德控制的發展公司。
在1879年國際非洲協會崩潰之後,利奧波德的工作是在「上剛果研究委員會」(法語:Comite d 'Etudes du hau -Congo)的贊助下完成的。該委員會本應是一個國際商業、科學和人道主義組織,但實際上是由一群在剛果擁有股份的商人組成的,利奧波德通過代理持有很大一部分股份。該委員會最終解體了(但利奧波德繼續提到它,並利用這個已不存在的組織作為煙幕,以掩蓋他宣稱對剛果地區擁有主權的行動)。
利奧波德決心為自己尋找一個殖民地,並受到最近來自中非的報道的鼓舞,他開始資助一些著名的探險家,包括亨利·莫頓·斯坦利。[21]利奧波德成立了國際非洲協會,這是一個慈善組織,旨在監督對剛果河周邊地區的勘探和勘測工作,目的是為當地人帶來人道主義援助和文明。在1884-85年的柏林會議上,歐洲領導人正式指出利奧波德控制著名義上獨立的剛果自由邦1,000,000平方英里(2,600,000平方公里)的領土。[22]
在1879年至1882年之間,利奧波德為了給他的非洲機構起一個政治實體的名字,創建了剛果國際協會(法語: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u Congo),作為一個新的保護傘組織。這個組織試圖把獲得的眾多小領土合併為一個主權國家,並要求歐洲列強承認。1884年4月22日,由於成功遊說商人亨利•謝爾頓·桑福德在利奧波德的要求,美國亞瑟總統決定轉讓的利奧波德聲稱當地領導人是合法的和公認的國際剛果協會的說法,成為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1884年,美國國務卿說:「美國的政府宣布,它同情並贊同剛果國際協會的人道和慈善宗旨。」[23]
柏林會議
[編輯]1884年11月,奧托·馮·俾斯麥召集了一個14國會議,將剛果問題提交給國際社會控制,並最終完成非洲大陸的殖民劃分。大多數大國(包括奧匈帝國、比利時、法國、德國、葡萄牙、義大利、英國、俄羅斯、鄂圖曼帝國和美國)參加了柏林會議,並起草了一份國際準則,指導歐洲國家在獲得非洲領土時應如何行事。會議正式承認國際剛果協會,並明確規定該協會不應與比利時或任何其他國家有任何聯繫,而應由利奧波德國王個人控制,即君合國。
它劃定了具體的邊界,並規定所有國家都可以在剛果做生意而不徵收關稅。奴隸貿易將被取締。1885年,利奧波德大獲全勝。法國獲得了北岸(現剛果布和中非共和國)的666,000 km2(257,000 sq mi)領土,葡萄牙獲得了南部(現安哥拉)的909,000 km2(351,000 sq mi)領土,利奧波德的個人組織獲得了剩餘2,344,000 km2(905,000 sq mi)的領土,人口約為3000萬。但是,這些領土仍有待根據會議的「有效占領原則」予以占領。
國際認可
[編輯]在美國承認利奧波德的殖民地之後,其他歐洲大國也在仔細討論這個消息。葡萄牙起初與法國眉來眼去,但英國提出支持葡萄牙對整個剛果的主權,以換取一項自由貿易協定,並對其對手法國不齒。英國對法國的擴張感到不安,並通過卡梅倫中尉1873年從尚吉巴率領的遠征將利文斯通的遺體運回英國,在技術上對剛果(金)擁有主權,但不願接手又一個昂貴而非生產性的殖民地。德國的俾斯麥在非洲西南部擁有大量新領地,對剛果沒有任何計劃,但很高興看到競爭對手英國和法國被排除在這塊殖民地之外。[2]
1885年,利奧波德在剛果盆地建立比利時影響力的努力獲得了剛果自由邦。根據比利時議會通過的一項決議,利奧波德成為新成立的剛果自由邦的至高無上的國王,他對剛果自由邦享有幾乎絕對的控制權。剛果自由邦(今天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個超過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成了利奧波德的私人財產。最終,剛果自由邦被歐洲和北美各國承認為一個中立的獨立主權國家。[14]
政府
[編輯]利奧波德使用「剛果自由邦君主」稱號統治剛果自由邦。他任命了三個國家部門的首腦:內政部、外交部和財政部,每個部門都由一名行政長官(後來是一名秘書長)領導,行政長官有義務頒布主權國的政策,否則就辭職。這些部門的總部設在布魯塞爾。[24]
財政部門負責收支核算和公共債務跟蹤。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外交,外交事務還包括航運、教育、宗教和商業。內政部負責國防、警察、公共衛生和公共工程。它還負責監督剛果自然資源和種植園的開發。1904年,內政部秘書長成立了宣傳辦公室——中央新聞局——非洲殖民利益代表委員會。[24]
所有部門的監督名義上都在總督的手中,但這個辦公室有時是榮譽上的,而不是具有實權的。總督在比利時時,他在剛果的代表是一名副總督,這名副總督名義上與秘書長同等地位,但實際上權力和影響力都低於秘書長。1887年成立了一個由公務員組成的顧問委員會,以協助總督,但總督沒有義務諮詢。當地的副總監有一位國務秘書,他通過國務秘書與地區官員進行溝通。[24]
自由邦有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由博馬的司法部長領導。部長與副總督職級相同,最初向總督負責,但最終只對君主負責。有一個由三名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負責審理上訴案件,在最高法院之下有一個由一名法官組成的高等法院,這些法官都在博馬。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地區法院和檢察官。然而,司法工作進展緩慢,該體系也不適合一個邊境社會。[25]
利奧波德的統治
[編輯]利奧波德不再需要這個協會的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比利時人任命的內閣,由他們來執行他的命令。他向臨時新首都博馬派出了一位省長和一位警察局長。遼闊的剛果盆地被劃分為14個行政區域,每個行政區域又被劃分為多個區域,每個區域被劃分為部門,每個部門被劃分為職位。從地區專員到職位級別,每一個被任命的首長都是歐洲人。然而,由於幾乎沒有財政來源,這個自由邦主要依靠當地精英來統治廣闊而難以到達的剛果內陸地區,並對其徵稅。[26]
在自由邦的統治下,利奧波德國王行使完全的個人控制權,而不向下屬下放太多權力。[27]非洲酋長通過在其社區內執行政府命令,在行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8]然而,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自由邦政府在其宣稱的領土上的存在是不完整的,其少數官員集中在一些小而分散的「站點」中,這些站點只控制著少量的內陸地區。[29]1900年,在剛果只有3000名歐洲人,其中只有一半是比利時人。[30]在此期間,該殖民地的行政人員和官員人數一直在700到1500之間。[28]
利奧波德承諾要鎮壓東非的奴隸貿易;促進人道主義政策;保證殖民地內的自由貿易;二十年不徵收進口稅;鼓勵慈善和科學企業。從19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利奧波德首先頒布法令,宣布國家對剛果境內所有閒置土地的所有權。在連續三次的法令中,利奧波德承諾剛果人有權在他們的土地上擁有自己的村莊和農場,基本上使幾乎所有的土地都成為國有土地。[31]利奧波德進一步頒布法令,要求商人限制他們與土著人進行橡膠貿易的商業活動。此外,殖民地政府解放了成千上萬的奴隸。[32]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四個主要的問題出現了。
- 利奧波德二世欠下了巨額債務,為自己的殖民努力提供資金,並冒著把殖民地拱手讓給比利時的風險。[33]
- 這個自由邦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未繪製地圖的叢林,幾乎沒有財政和商業回報。
- 開普殖民地的總理塞西爾·羅茲利用柏林條約中的「有效原則」漏洞,將他的英屬南非公司的特許土地從南方擴展,並威脅要占領加丹加(剛果南部)。在這方面,他得到了英國駐中非專員哈里·約翰斯頓的支持,約翰斯頓是倫敦在該地區的代表。[34]
- 剛果內部由阿拉伯的桑給巴里奴隸和蘇丹、強大的國王和軍閥統治,他們必須被強迫或使用武力擊敗。例如,尚吉巴商人提普·蒂普的奴役團伙在該領土的東部,即今天的馬涅馬省、坦噶尼喀和伊圖里省有很大的存在。他們通過烏干達和坦尚尼亞與斯瓦希裏海岸相連,並建立了獨立的奴隸國家。
早期經濟和特許權
[編輯]利奧波德無法支付管理剛果自由邦的費用。他不顧一切地啟動了一個系統,以使收入最大化。第一個變化是引入了空地的概念,空地是指任何不包含居住用地或耕地的土地。因此,所有這些土地(即國家的大部分)都被認為屬於國家。國家的僕人(即利奧波德僱傭的任何人)被鼓勵剝削它。
1889年,利奧波德在布魯塞爾召開了反奴隸制會議,會後不久,他頒布了一項新法令,規定非洲人只能在自由邦的大部分地區向該國出售他們收穫的產品(主要是象牙和橡膠)。這項法律產生於早先的法令,該法令規定所有「未被占用」的土地都屬於國家。他們的理由是,從國有土地上收集的任何象牙或橡膠都必須屬於國家;形成了事實上的國家控制的壟斷突然之間,大部分當地居民購買他們的產品的唯一渠道就是國家,政府可以設定購買價格,因此可以控制剛果人從他們的工作中獲得的收入。然而,對於地方精英來說,這種制度提供了新的機會,因為自由邦和特許公司用槍枝支付給他們,以向他們的臣民以實物徵稅。
貿易公司開始輸給自由邦政府,政府不僅不納稅,而且還徵收所有潛在的收入。這些公司對自由貿易的限制感到憤怒,而多年前,《柏林法案》曾如此小心地保護自由貿易。[35]他們對違反自由貿易的抗議,促使利奧波德採取了另一種不太明顯的賺錢策略。
1892年的一項法令將空地劃分為一個領地體系,該體系將某些私人領地的橡膠採礦權私有化,允許利奧波德向私人公司授予大量特許權。在其他領域,私營公司可以繼續交易,但受到高度限制和徵稅。領地制度對自由邦的剛果臣民徵收實物稅。作為重要的中間人,地方統治者強迫他們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收集橡膠、象牙和食品。根據地方統治者的權力,自由邦政府支付的價格低於不斷上漲的市場價格。[36]1892年10月,利奧波德授予了一些公司特許權。每家公司都在剛果自由邦獲得了大量土地,用於收集橡膠和象牙,然後在歐洲出售。這些公司被允許拘留那些工作不夠努力的非洲人,以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管理他們廣闊的地區,並將森林的所有產品都收歸己有。作為讓步的回報,這些公司每年向自由邦支付紅利。在1901年至1906年的橡膠產業鼎盛時期,這些紅利也充盈了王室的金庫。[37]
剛果的自由貿易區對任何歐洲國家的企業家都是開放的,他們被允許購買10到15年的任何有價值物品的壟斷租約:例如來自某個地區的象牙或橡膠特許權。另一個區域——幾乎占整個剛果的三分之二——成為了國家的專屬私有財產。
1893年,利奧波德將自由貿易區最容易進入的259,000 km2(100,000 sq mi)區域割除,宣布為古隆莊園(Domaine de la Couronne),字面意思是「皇家封地」。橡膠收入直接歸利奧波德所有,他向自由邦支付高昂的開採成本。[38]同樣的規則在私人莊園也適用。[33]1896年,全球對橡膠的需求飆升。從那一年起,剛果的橡膠行業開始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39]
爭奪加丹加省
[編輯]在利奧波德統治的早期,第二個問題——英國南非公司向剛果南部盆地的擴張——得到了解決。遙遠的姆西里王國,位於盧阿拉巴河上游的加丹加,沒有簽署任何條約,以盛產銅而聞名,並被認為通過奴隸貿易活動獲得了大量黃金。其強大的國王姆西里已經拒絕了由阿爾弗雷德·沙爾佩代表塞西爾·羅茲提出的條約。1891年,一支自由邦的遠征隊從姆西里那裡拿到了一封信,信中表示同意他們的特工前往加丹加。同年晚些時候,利奧波德二世派出裝備精良的斯梯爾遠征隊,由加拿大僱傭兵威廉·格蘭特·斯梯爾率領,以某種方式占領加丹加。[40]
姆西里試圖利用自由邦來對抗羅茲,當談判陷入僵局時,斯梯爾還是升起了自由邦的旗幟,給了姆西里最後通牒。相反,姆西里逃到了另一個寨子。斯梯爾派了一支部隊去抓捕他,但是姆西里卻站在原地不動,於是歐梅·博德森上尉開槍打死了姆西里,並在隨後的戰鬥中受了致命傷。[40]遠征隊砍下了姆西里的頭,把它放在一根杆子上,就像他經常對敵人做的那樣。這是為了給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他們知道姆西里的統治已經真正結束,在此之後,被斯梯爾認可的繼任者首領簽署了條約。[41]
與阿拉伯奴隸的戰爭
[編輯]在短期內,第三個問題,即非洲和阿拉伯的奴隸販子,如尚吉巴/斯瓦希里的奴隸主提普·蒂普(化名)——他的真名是哈馬德·本·穆罕默德·本·朱馬·本·拉賈布·穆列比——暫時得到了解決。最初,剛果自由邦在剛果東部地區的權力相對較弱。
1887年初,亨利·莫頓·斯坦利來到尚吉巴,提議任命提普·蒂普為斯坦利瀑布區的總督。利奧波德二世和巴爾加什·賓塞德都同意了,1887年2月24日,提普·蒂普接受了。[42]
從長遠來看,這種聯盟在國內外都是站不住腳的。利奧波德二世因與提普·蒂普的交易而受到歐洲輿論的嚴厲批評。在比利時,1888年成立了比利時反奴隸制協會,主要由希波呂特·德·厄塞爾伯爵領導的天主教知識分子組成,旨在廢除阿拉伯奴隸貿易。此外,提普·蒂普和利奧波德是商業上的競爭對手。每一個被提普·蒂普追捕並使之淪為奴隸的人,每一磅出口到尚吉巴的象牙都是利奧波德二世的損失。這一點,再加上利奧波德在柏林會議上做出的結束奴隸制的人道主義承諾,意味著戰爭不可避免。
1892年11月底爆發了公開的戰爭。雙方通過代理進行戰鬥,武裝並領導剛果森林北部的居民進行衝突。1894年初,在剛果東部地區,尚吉巴/斯瓦希里的奴隸販子被擊敗,剛果阿拉伯戰爭結束。
拉多飛地
[編輯]1894年,利奧波德二世國王與英國簽署了一項條約,割讓自由邦東部邊界的一塊土地,以換取拉多飛地,這片飛地提供了可通航的尼羅河的使用權,並將自由邦的勢力範圍向北延伸至蘇丹。1895年橡膠利潤激增後,利奧波德下令組織一支探險隊進入拉多飛地。1881年爆發的馬赫迪戰爭以來,拉多飛地就被馬赫迪叛軍占領。[43]遠征隊由兩列縱隊組成:第一隊由比利時戰爭英雄達尼斯男爵率領,有一支規模可觀的部隊,人數約3000人,準備向北穿越叢林,襲擊雷賈夫的叛軍基地。第二支隊伍規模小得多,只有800人,由路易斯-拿破崙·查爾丁率領,向雷賈夫進發。兩次遠征都是在1896年12月開始的。[44]
雖然利奧波德二世最初計劃的遠征要比拉多飛地走得更遠,希望真正占領法蘇達,然後是喀土穆,但1897年2月,丹尼斯的縱隊發生了叛亂,導致幾名比利時軍官死亡,他的整體實力也損失了。[45]1897年2月17日,查爾丁的軍隊在雷賈夫戰役中擊敗了叛軍,使拉多飛地成為比利時的領土,直到1909年利奧波德去世。[46]利奧波德對拉多飛地的征服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批准,至少一開始是這樣,英國政府歡迎任何援助來幫助他們與馬赫迪對抗。但是比利時駐雷賈夫的剛果軍隊經常在拉多領土外發動襲擊,這引起了警惕利奧波德帝國野心的英國和法國官員的警惕和懷疑。[47]1908年,比利時吞併了剛果自由邦,成為比屬剛果; 1909年12月,比利時國王去世。1910年,英國當局根據1894年簽訂的《英-剛果條約》,收回了拉多飛地,並將其併入英埃共管蘇丹。[48]
利奧波德統治時期的經濟
[編輯]當對抗非洲列強的戰爭結束時,對收入的追求在讓步政策的推動下不斷增加。到了1890年,利奧波德面臨相當大的財政困難。地方官員的工資被削減到最低限度,並以他們的地區歸還利奧波德的利潤為基礎支付佣金。普遍的批評是,這種「首要制度」取代了分配製度,其中大部分款項在服務結束時只發給那些其上級認為行為「令人滿意」的領土代理人和地方法官。這實際上意味著什麼都沒有改變。在私人莊園的剛果社區不僅被法律禁止向國家以外的任何人出售物品;他們被要求按照政府規定的固定價格向州政府官員提供橡膠和象牙的配額,並向地方政府提供食品。[49]
這直接違背了他根據《柏林條約》在剛果自由邦內自由貿易的承諾,不僅國家在其領土內成為了一個直接或間接貿易的商業實體,而且,利奧波德通過對剛果自由邦內其他商人的資源徵收出口關稅,逐漸壟斷了相當數量的象牙和橡膠貿易。在基礎設施方面,利奧波德政權開始修建從海岸到首都利奧波德維爾(現在的金夏沙)的鐵路。這個項目,今天被稱為馬塔迪-金夏沙鐵路,花了數年時間才完成。
到了19世紀的最後十年,約翰·登祿普在1887年發明的充氣橡膠自行車管,以及汽車的日益普及,極大地增加了全球對橡膠的需求。為了壟斷整個剛果自由邦的資源,利奧波德在1891年和1892年頒布了三條法令,將當地人口變為農奴。這些措施迫使當地居民將所有收穫或發現的象牙和橡膠交給政府官員,從而幾乎完成了利奧波德對象牙和橡膠貿易的壟斷。橡膠來自叢林中的野生藤蔓,不像來自巴西的橡膠(橡膠樹)是從樹上提取的。為了提取橡膠,剛果工人不用敲擊葡萄藤,而是割開葡萄藤,在身上塗抹乳膠。當乳膠硬化時,它會以一種痛苦的方式從皮膚上刮掉,因為它會把工人的頭髮粘掉。[50]
利奧波德的私人軍隊「公共軍隊」(FP)被用來強制執行橡膠配額。在早期,公共軍隊主要用於打擊上剛果地區的阿拉伯奴隸貿易,保護利奧波德的經濟利益,鎮壓國家內部頻繁的起義。公共軍隊的軍官隊伍中只有歐洲白人(比利時正規軍和其他國家的僱傭兵)。一到剛果,這些人就從尚吉巴和西非招募,最終從剛果招募。此外,利奧波德實際上一直在鼓勵剛果北部的阿拉伯人之間進行奴隸貿易,以換取奴隸來填補公共軍隊的地位。在19世紀90年代,公共軍隊的主要角色是剝削當地人作為巡護勞工,以促進橡膠貿易。
許多黑人士兵來自剛果北部的偏遠地區,還有一些人童年時在突襲村莊時被綁架,帶到羅馬天主教傳教區,在那裡接受了近乎奴役的軍事訓練。公共軍隊著現代武器和一種河馬皮做的牛鞭,經常綁架和折磨人質,屠殺叛軍家屬,用恐怖和虐待的手段鞭打和強姦剛果人民,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一名逃離這些恐怖的難民描述了這一過程:
我們總是在森林裡尋找橡膠樹,沒有食物,我們的婦女不得不放棄耕種田地和花園。然後我們餓死了……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我們的橡膠短缺,士兵們來到我們的城鎮,殺死了我們。許多人被槍殺,有些人的耳朵被割掉;又有人被繩子套在頸項上帶走。[51]
他們還燒毀了反抗者的村莊,最重要的是,砍斷了包括兒童在內的剛果人的雙手。為了證明子彈沒有浪費,軍官們命令把人手作為戰利品收集起來。軍官們擔心他們的下屬會把彈藥浪費在獵取動物作為消遣上,所以他們要求士兵們用一隻手來換取一發子彈。[52]殘害也進一步使剛果人膽戰心驚,屈服。這完全違背了在柏林會議上做出的提升剛果自由邦的承諾。
-
在利奧波德堡港口工作的剛果人
-
由剛果工人建造的鐵路
-
在盧薩卡的森林中融化的橡膠膠乳
-
採礦公司由加丹加省工會負責
人道主義災難
[編輯]致殘
[編輯]未能達到橡膠收集配額將被處以死刑。然而,當他們開槍殺人的時候,公共部隊被要求提供受害者的手作為證據,因為上級相信他們會使用彈藥(從歐洲進口,花費相當大的成本)來打獵。[52]結果,橡膠配額部分是由砍掉的人手支付的。有時這些人手是由公共部隊的士兵收集的,有時是由村莊自己收集的。甚至還有一些小的戰爭,村莊攻擊鄰近的村莊來聚集人手,因為他們的橡膠配額太多了,無法填補。一位天主教牧師引用了一個叫斯旺貝的人的話說到一個令人痛恨的州政府官員萊昂·菲維茲,他在馬萊博湖以北500公里(300英里)的河邊管理一個地區:
所有的黑人都把這個人看作是赤道上的魔鬼。從所有在戰場上被殺的屍體上,你必須砍斷他們的手。他要看看每個扛著筐子的士兵被砍的手有多少……拒絕提供橡膠的村莊將被徹底打掃乾淨。當我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我看到(菲維茲的)士兵莫利利,當時正在守衛波耶卡村,他拿了一張網,把十個被捕的當地人放進去,在網上繫上大石頭,然後讓網掉進河裡……橡膠造成這些折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再希望聽到人們提起它的名字。士兵們強迫年輕男子殺害或強姦自己的母親和姐妹。[54]
一名下級軍官描述了一次突襲,目的是懲罰一個抗議的村莊。司令官命令「砍下士兵的頭,掛在村寨的柵欄上……並將婦女和兒童以十字架的形式吊死在柵欄上。」[55]一位丹麥傳教士在看到一個剛果人第一次被殺後寫道,「那個士兵說,『別太往心裡去。如果我們不帶橡膠,他們會殺了我們。局長向我們保證,如果人的手充足,他會減少我們的工作。』」[56]
用福巴斯的話說:
被割斷的雙手編成的籃子,放在歐洲司令官的腳邊,成為了剛果自由邦的象徵。收集手本身就成了目的。「公共部隊」的士兵把它們帶到車站,代替橡膠;他們甚至專門去收穫它們而不是橡膠…它們變成了一種貨幣。它們被用來彌補橡膠配額的不足,代替……被要求加入強迫勞工團伙的人;而"公共部隊"士兵的獎金是根據他們收繳的人的手數量來發放的。
從理論上講,每隻右手代表殺死一個人。在實際操作中,為了節省彈藥,士兵有時會「作弊」,簡單地砍斷受害者的手,讓受害者自生自滅。許多倖存者後來說,他們在大屠殺中活了下來,他們裝死,即使手被切斷也不動,一直等到士兵離開才尋求幫助。在某些情況下,一名士兵可以通過比其他士兵收集更多的手來縮短服役期,從而導致廣泛的傷殘和肢解。
死亡人數
[編輯]凡是將利奧波德開始統治時的剛果與1908年比利時開始統治時進行比較的人都注意到剛果人口的減少,但對死亡人數的估計差別很大。據一些當代觀察家估計,這一時期人口減少了一半。根據埃德蒙·D·莫雷的說法,剛果自由邦統計出的數據是「2000萬人」。[57]因此,馬克吐溫提到了1000萬人死亡的數字。[58]愛爾蘭外交官羅傑·凱斯門特認為,人口減少有四個主要原因:「不分皂白的戰爭」、飢餓、出生率下降和疾病。[59]昏睡病在當時也是造成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然而,利奧波德的反對者表示,政府本身應該對這種流行病的傳播負責。[60]
在剛果自由邦建立之初(第一次普查是在1924年),[61]沒有普查提供該地區人口規模的初步概念,因此不可能量化這一時期的人口變化。儘管如此,福巴斯最近聲稱人口損失至少為500萬。[62]亞當·霍奇希爾德和揚·范西納使用了1000萬這個數字。霍奇希爾德引用了最近的一些獨立的調查,人類學家揚·范西納等,檢查本地資源(警方記錄,宗教記錄、口頭傳統、家譜,個人日記),通常同意1919年比利時政府委員會的評估:大約一半的人口在自由邦期間死亡。1924年,比利時當局進行了第一次官方人口普查,人口總數約為1000萬,從這些不同的統計方法來看,粗略估計總共有1000萬人死亡。[63]揚·范西納回到了對總人口下降數量進行量化的問題上,並修正了他之前的觀點,他得出結論,庫巴(眾多剛果民族之一)人口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的頭20年裡一直在增長,並在1900年至1919年下降了25%,主要原因是疾病。[64][65][66]另一些人則認為,在殖民統治的頭40年(1924年人口普查之前),人口下降了20%。[67]據剛果歷史學家伊西多爾稱,總共有1300萬人死亡。[68]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人口變化,參考資料表明,1900年,整個非洲人口在9000萬[69]到1.33億之間。[70]然而,沒有可驗證的記錄存在。路易斯和斯泰格斯指出,利奧波德控制之初的人口數字只是「胡亂猜測」,而把E·D·莫雷爾和其他人試圖得出人口損失數字的努力稱為「純屬想像的虛構」。[71]然而,那些指出缺乏可靠的人口數據的作者受到了其他稱為前極簡主義者和不可知論者的人的質疑,[72]證明這些問題仍然是激烈辯論的對象。
國際批評
[編輯]在19世紀90年代全球橡膠產業開始繁榮之前,利奧波德就因在剛果的投資而債台高築。隨著工業發現橡膠在輪胎、軟管、管材、電報和電話電纜和電線的絕緣材料中的新用途,橡膠價格在整個十年間不斷上漲。到19世紀90年代末,野生橡膠已經遠遠超過象牙成為剛果自由國的主要收入來源。高峰年份是1903年,橡膠的價格最高,特許公司的利潤最高。
然而,這一熱潮引發了尋找成本更低生產商的努力。剛果的特許公司開始面臨來自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橡膠種植的競爭。隨著世界其他熱帶地區開始種植橡膠,全球橡膠價格開始下降。競爭加劇了剝削剛果強迫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的趨勢。與此同時,強制執行的成本和日益不可持續的收割方式所造成的損失正在侵蝕利潤。隨著來自其他橡膠種植領域的競爭加劇,利奧波德的私人統治越來越容易受到國際監督。
傳教士仔細地記錄和揭露暴行。來自傳教士的目擊報告描述了這個國家違反歐洲國家制定的法律的行為。[73]隨著傳言的傳播,利奧波德試圖敗壞他們的名聲,甚至成立了一個保護土著居民的委員會。1908年1月,威廉·亨利·謝潑德在美國長老會剛果使團通訊中發表了一篇關於殖民暴行的報告,他和威廉·莫里森都被起訴以誹謗罪起訴當地著名的比利時橡膠承包商開賽橡膠公司。1909年9月,當這一案件上法庭時,這兩名傳教士得到了美國進步主義者和他們的律師的支持。法官無罪釋放了謝帕德(莫里森之前就因技術問題被判無罪),前提是他的社論沒有點名大公司,而是點名了一些較小的特許公司。然而,由於國際政治的原因,這個案子很可能是對謝潑德有利的;在社會上支持傳教士的美國曾質疑利奧波德二世國王統治剛果的合法性。[74]
謝潑德所記錄的殘忍和暴力行為直接違反了1885年的《柏林法案》,該法案規定,只要利奧波德二世「關心改善剛果人的道德和物質條件」,並「幫助鎮壓奴隸制」,他就可以控制剛果。然而,歷史學家指出,他和其他傳教士的貢獻和報道歷來很少得到認可。[75]
剛果改革協會
[編輯]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最初於1899年以三集的形式在布萊克伍德雜誌上發表,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他12年前在剛果擔任一艘汽船的船長。這本小說引發了國際社會對利奧波德剝削行為的有組織的反對。1900年,利物浦航運公司的兼職記者兼剛果貿易主管埃德蒙德·德內·莫雷爾注意到,從剛果運來大量橡膠的船隻,在返回時只裝載了為「公共部隊」提供的槍枝和彈藥。[76]莫雷爾先是當了記者,後來又當了出版商,試圖敗壞利奧波德政權的名聲。1902年,莫雷爾從老登普斯特退休,專注於競選活動。他創辦了自己的雜誌《西非郵報》,並在英國進行巡迴演講。
公眾對剛果自由邦暴行的強烈抗議促使英國政府啟動了一項官方調查。1903年,莫雷爾和他在下議院的支持者成功地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英國政府對違反《柏林協議》的指控進行調查。時任英國駐博馬(剛果河口)領事的羅傑·凱斯門特被派往剛果自由邦進行調查。1900年,凱斯門特在向外交部發回的報告中寫道:
邪惡的根源在於,剛果的政府首先是一個商業信託,其他一切都以商業利益為導向……
就在1904年凱斯門特詳細的目擊報告——即所謂的凱斯門特報告——發表之前,他們共同的朋友赫伯特·沃德將E.D.莫雷爾介紹給羅傑·凱斯門特,並意識到他找到了他一直在尋找的盟友。凱斯門特說服莫雷爾成立一個專門處理剛果問題的組織——剛果改革協會。在凱斯門特和吉尼斯博士的協助下,他成立並管理了剛果改革協會,致力於結束利奧波德對剛果自由邦的控制。該協會的分支遠在美國也建立起來了。剛果改革運動的成員包括阿瑟·柯南·道爾爵士、馬克·吐溫、約瑟夫·康拉德、布克·華盛頓和伯特蘭·羅素。
在19世紀的最後幾年,剛果自由邦的大規模死亡事件成為一件轟動一時的事件。剛果改革運動領導了一場反對虐待剛果人民的強有力的國際運動。[77][78]英國議會要求14個簽署國召開會議,審查1885年的《柏林協議》。在埃米爾·王德威爾德和其他批評國王剛果政策的人士的推動下,比利時議會迫使利奧波德成立了一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儘管國王做出了努力,比利時議會還是在1905年證實了凱斯門特的報告。
英國參與結束比利時在剛果的利奧波德二世統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讓比利時,作為一個整體,更多地意識到目前在剛果的暴行。E. D. 莫雷是英國爭取讓剛果擺脫比利時統治的主要積極分子之一。當美國意識到剛果發生的事情後,莫雷成立了剛果改革協會。在利奧波德統治期間,莫雷為了讓全世界更加了解剛果的暴行,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媒體。雜誌和報紙上都有文章發表,目的是讓美國和英國等強大國家的人民更了解非洲這一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由於這種不受歡迎的宣傳,比利時政府在從利奧波德手中奪取剛果控制權方面受到了壓力。[79]
喬治·華盛頓·威廉士等人也對剛果自由國家的宣傳戰產生了重大影響。1890年7月18日,威廉斯寫了一封著名的信,「致比利時國王、獨立的剛果的君主利奧波德二世的公開信」,信中詳細描述了對剛果居民所犯下的罪行和對他們的虐待。這封信是宣傳剛果局勢鬥爭的一個關鍵因素。[80]
比利時兼併剛果自由邦
[編輯]利奧波德二世提出改革他的剛果自由邦政權,但國際輿論支持結束國王的統治,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承擔這一責任。比利時顯然是兼併剛果自由邦的歐洲候選國家。它就這個問題辯論了兩年,並就這個問題舉行了新的選舉。
在國際壓力下,比利時議會決定吞併剛果自由邦,並於1908年11月15日接管了其政權,成為比利時的殖民地。1908年殖民憲章概述了比屬剛果的統治。[81]儘管利奧波德二世於1909年12月17日在布魯塞爾去世,但國際監督對剛果的特許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重大損失。到那時,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已經成為成本較低的橡膠生產商。隨著剛果資源枯竭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跌至令剛果開採無利可圖的水平。利奧波德在宣布對剛果自由邦擁有主權之前,已經銷毀了他在剛果自由邦活動的所有證據,包括財政部和內政部的檔案。利奧波德二世失去了他在那裡擁有的絕對權力,但民眾現在擁有的是比利時殖民政權,這個政權變得非常家長式,教會、國家和私人公司都被指示監督居民的福利。[82]
遺產
[編輯]最初創建於1897年的皇家勳章獎勵在剛果自由國服役期間的英雄事跡和貢獻。1908年,比利時廢除了剛果自由邦,這一勳章被比利時頒發,至今仍被授予勳章給別人。
1886年至1908年間,這個自由邦發行了許多郵票。這些典型地展示了野生動物、風景和土著居民的場景。[83][84]
1887年至1908年鑄造的硬幣採用比利時標準。這些錢幣從銅質生丁到銀質法郎不等。較低面值的在正面有一顆星星,並被鏤空,較高面值的是利奧波德二世的半身像。[85]
種族滅絕的問題
[編輯]1998年亞當·霍克希爾德出版了《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在這本書中,他寫了「剛果的殺戮是種族滅絕的」,但「嚴格來說它不是種族滅絕」。[86]《衛報》報道稱,位於布魯塞爾的中非皇家博物館將資助對霍克希爾德的一些說法進行調查。一個調查小組在2002年宣布,可能以教授讓·呂克·維盧特為首,原定在2004年報告其調查結果。[78]羅伯特·韋斯伯德在2003年的《種族滅絕研究期刊》中指出,根據聯合國公約,試圖消滅一部分人口就足以被認定為種族滅絕。就剛果自由邦而言,這種令人無法忍受的情況將被視為種族滅絕。[86]
報告發表後,中非皇家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剛果的記憶」的展覽。包括霍克希爾德在內的批評人士稱,展覽中存在「扭曲和迴避」,並表示:「展覽在一個牆板上錯誤地寫著『剛果的種族滅絕』這是在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因為沒有一位剛果著名的歷史學家曾指控過種族滅絕;強迫勞動制度是不同於種族滅絕的,儘管它可能同樣致命。」[87]
2006年,一項早前提交給英國議會的動議將「利奧波德國王政權的悲劇」描述為種族滅絕,並要求比利時政府道歉。它得到了48名國會議員的簽字。[88]
參考文獻
[編輯]- ^ Ward, Yolanda Covington-. Gesture and Power: Religion, Nationalism, and Everyday Performance in Congo.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0822374848.
- ^ 2.0 2.1 Gifford, Paul. France and Britain in Africa. Imperial Rivalry and Colonial Rul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221–260. ISBN 9780300012897.
- ^ Cornelis, Sabine. 1991. "Stanley au service de Léopold II: La fondation de l'Etat Indépendant du Congo (1878-1885)". In H.M. Stanley: Explorateur au service du Roi, edited by Sabine Cornelis, 41-60. Tervuren: Royal Museum for Central Africa.
- ^ De koning in Kinshasa die nooit in Congo was [Slot]. MO*. [202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荷蘭語).
- ^ Map of the Belgian Congo. World Digital Library. [201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 ^ Massacre in Congo State (PDF). The New York Times. 1900-01-05 [2011-12-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3).
- ^ Vansina, Jan. Being Colonized. The Kuba Experience in Rural Congo, 1880-1960. Madison. 2010 [202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Hochschild, Adam.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2006: 225–33. ISBN 978-1-74329-160-3.
- ^ Oliver, Roland; Fage, J. D.; Oliver, Roland Anthony; Sanderson, G. 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748 [2022-08-11]. ISBN 978-0-521-2280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1) (英語).
- ^ Gann, L.H. The rulers of Belgian Africa, 1884-1914.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9780691631813.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World Exploration From Ancient Tim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1: 65. ISBN 9781615354559.
- ^ Ewans, Martin. European atrocity, African catastrophe : Leopold II, the Congo Free State and its aftermath. London: Routledge. 2015: 41. ISBN 978-1317849087. OCLC 1014377418.
- ^ Sir Henry Morton Stanley. Through the Dark Continent.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78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 14.0 14.1 14.2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 ^ René de Pont-Jest: L'Expédition du Katanga, d'après les notes de voyage du marquis Christian de Bonchamp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ublished 1892 in: Edouard Charton (editor): Le Tour du Monde magazine, website accessed 5 May 2007. Section I: "D'ailleurs ces lettres de soumission de ces petits tyrans africains, auxquels on lit quatre longues pages, dont, le plus souvent, ils ne comprennent pas un mot, et qu'ils approuvent d'une croix, afin d'avoir la, paix et des présents, ne sont sérieuses que pour les puissances européennes, en cas de contestations de territoires. Quant au souverain noir qui les signe, il ne s'en inquiète pas un seul instant."
- ^ Hochschild, Adam. King Leopold's ghost :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8: 58 [2022-08-11]. ISBN 978-0618001903.
- ^ Pakenham 1991, p. 246.
- ^ Sanford Was Pawn In Congo Plot. tribunedigital-orlandosentinel. [201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0) (英語).
- ^ Dromi, Shai M. Above the fray: The Red Cross and the making of the humanitarian NGO sector.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2020: 82–84 [2020-12-12]. ISBN 978022668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 Ascherson 1999,第136頁.
- ^ Pakenham 1991,第12–15頁.
- ^ Pakenham 1991,第253–5頁.
- ^ Hochschild 1998, 81
- ^ 24.0 24.1 24.2 Lewis H. Gann and Peter Duignan (1979), The Rulers of Belgian Africa, 1884–1914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6–91.
- ^ Gann and Duignan (1979), 94–95.
- ^ De Roo, Bas. The blurred lines of legality. Customs and contraband in the Congolese M'Bomu Region (1889-1908). Journal of Belgian History. 2014, XLIV (4)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 Slade, Ruth M. King Leopold's Congo: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ce Relations in the Congo Independent State. 1962. OCLC 655811695.
- ^ 28.0 28.1 Slade 1962,第172頁.
- ^ Stengers, Jean. The Congo Free State and the Belgian Congo before 1914. Gann, L. H.; Duignan, Peter (編). Colonialism in Africa, 1870–1914 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61–92.
- ^ Van Reybrouck, David. Congo: The Epic History of a People. London: Fourth Estate. 2014. ISBN 978-0-00-756290-9.
- ^ Congo's brutal regime under King Leopold II of Belgium : Western Civilization II Guides. westerncivguides.umwblogs.org. 2012-03-27 [2018-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David Northrup. Beyond the Bend in the River. African Labor in Eastern Zaïre, 1865–1940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88).
- ^ 33.0 33.1 Stengers, Jean. King Leopold's Congo 1886-1908.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1985, 6: 315–358. ISBN 9781139054607. doi:10.1017/CHOL9780521228039.009.
- ^ Joseph Moloney: With Captain Stairs to Katanga. Sampson Low, Marston & Co, London (1893), p11.
- ^ De Roo, Bas. The Trouble with Tariffs: Customs Policies and the Shaky Balance between Colonial and Private Interests in the Congo (1886-1914). Low Countri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2015, 10 (2)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 Vos, J. (2008). "The Economics of the Kwango rubber trade c. 1900". Angola on the Move: Transport Routes, Communications and History. B. Heintze and A. von Oppen. Frankfurt am Main, Lembeck: 85–98.
- ^ Frankema, Ewout. Colonial Explo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elgian Congo and the Netherlands Indies Compared. London: Routledge. 2013. ISBN 9780415521741.
- ^ Jean Stengers. "Combien le Congo à-t-il coûté à la Belgique". Bruxelles: 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Coloniale 1957.
- ^ Harms, Robert. The end of red rubber: a reassessment. 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1975, 16 (1): 73. doi:10.1017/s0021853700014110.
- ^ 40.0 40.1 Moloney (1893): Chapter X–XI.
- ^ René de Pont-Jest: L'Expédition du Katanga, d'après les notes de voyage du marquis Christian de Bonchamp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ublished 1892 in: Edouard Charton (editor): Le Tour du Monde magazine, website accessed 5 May 2007.
- ^ Bennett and Brode
- ^ Roger Louis, William (2006). 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 I.B.Tauris. ISBN 978-1-84511-347-6. p. 68.
- ^ Charles de Kavanagh Boulger, Demetrius (1898).The Congo State: Or, The Growth of Civilisation in Central Africa. Congo: W. Thacker & Company. ISBN 0-217-57889-6. p. 214.
- ^ Richard Fox Bourne 1903 p. 230.
- ^ Pakenham 1991 p. 525–526.
- ^ Richard Fox Bourne (1903), p. 232.
- ^ Lado Enclav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1-07-19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 ^ Hochschild, Adam. King Leopold's Ghost. Mariner Books. 1999: 161–162, 229–230.
- ^ Hochschild, Adam.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1998, 161.
- ^ Cook, Scott B. Colonial Encounters in the Age of High Imperialis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6: 53. ISBN 9780673992291.
- ^ 52.0 52.1 Cawthorne, Nigel. The World's Worst Atrocities, 1999. Octopus Publishing Group. ISBN 0-7537-0090-5.[頁碼請求]
- ^ Morel, E. D. (1904) King Leopold's Rule in Africa. London: William Heinnemann, p. 144-145
- ^ Hochschild, King Leopold's Ghost, 166
- ^ Bourne, Henry Richard Fox. Civilisation in Congoland: A Story of International Wrong-doing. London: P. S. King & Son. 1903: 253 [2007-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4).
- ^ Forbath, Peter. The River Congo: The Discover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World's Most Dramatic Rivers. Harper & Row. 1977: 374. ISBN 978-0-06-122490-4.
- ^ Morel, E. D. (1904) King Leopold's Rule in Africa. London: William Heinnemann, p. 105
- ^ Twain, M. (1905) King Leopold’s soliloquy a defense of his Congo rule. Boston: P. R. Warren Co., p. 12.
- ^ Hochschild, A. pp. 226–232.
- ^ Hochschild, A. pp. 230–231.
- ^ Shelton, D. Encyclopedia of Genocide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Detroit, Michigan: Macmillan. 2005: 621. ISBN 978-0-02-865849-0.
- ^ Forbath, P. The River Congo: The Discovery,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World's Most Dramatic River, 1991 (Paperback). Harper & Row. October 1977. ISBN 978-0-06-122490-4.
- ^ Hochschild, A.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2006: 225–33. ISBN 978-1-74329-160-3.
- ^ Jan Vansina is an anthropologist that made quantitative estimate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 ^ Vansina, Jan (2010). Being Colonized: The Kuba Experience in Rural Congo, 1880–1960. Madison,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pp. 127–149.
- ^ Vanthemsche, Guy (2012). Belgium and the Congo, 1885–198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19421-1. p 25
- ^ http://www.congo2005.be/geheugen/brochureEN.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ges 8–9
- ^ Ndaywel è Nziem, I. Histoire générale du Congo: De l'héritage ancien à 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 ^ Martin, G. What Went Wrong with Africa?. Review. African Studies Review. 2006, 49 (1): 179–181. S2CID 142009083. doi:10.1353/arw.2006.0081.
-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
- ^ Louis, R. and Stengers, J. (1968) E.D. Morel's History of the Congo Reform Movement. Oxford: Clarendon, pp. 252–257.
- ^ Roes, A. Towards a History of Mass Violence in the Etat Indépendant du Congo, 1885-1908 (PDF). South African Historical Journal. 2010, 62 (4): 12 [2020-12-13]. S2CID 144843155. doi:10.1080/02582473.2010.51993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31).
- ^ Füllberg-Stolberg, Katja. African Americans in Africa: Black Missionaries and the Congo Atrocities 1890-191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15–227. ISBN 0-19-512641-6.
- ^ Nzongola-Ntalaja, Georges. The Congo from Leopold to Kabila. Zed Books. 2002: 24. ISBN 1-84277-053-5.
- ^ Cooley, Thomas. The Ivory Leg in the Ebony Cabine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01: 55. ISBN 1-55849-284-4.
- ^ Robins, Jonathan. Slave Cocoa and Red Rubber: E. D. Morel and the Problem of Ethical Consumpti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013, 54 (3): 597. doi:10.1017/S0010417512000242.
- ^ R. J. Rummel Exemplifying the Horror of European Colonization:Leopold's Cong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78.0 78.1 Osborn, Andrew. Belgium exhumes its colonial demons. The Guardian. 2002-07-13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 ^ 存档副本.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George W. Williams - Ohio History Central. www.ohiohistorycentral.org. [201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英語).
- ^ Senelle, R., and E. Clément (2009), Léopold II et la Charte Coloniale, Brussels: Editions Mols.
- ^ Manning, Patrick, The African Diaspora, pg. 227.
- ^ Stamps of Congo Free State - Wikimedia Commons. commons.wikimedia.org.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 Congo Free State #24 (1894). A Stamp A Day.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ark Jochim. 2017-08-16 [2018-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7) (美國英語).
- ^ Let's Go to Africa. Pcgs.com.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 ^ 86.0 86.1 Weisbord, Robert G. The King, the Cardinal and the Pope: Leopold II's genocide in the Congo and the Vatican.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2003, 5: 35–45. S2CID 73371517. doi:10.1080/14623520305651.
- ^ Hochschild, Adam. In the Heart of Darknes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05-10-06 [2014-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1).
- ^ Early day motion 2251 - COLONIAL GENOCIDE AND THE CONGO. UK Parliament.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