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凱氏定氮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裝置圖

凱氏定氮法(英語:Kjeldahl method,全稱凱耶達爾定氮法,簡稱凱氮法)是分析化學中一種常用的確定有機化合物含量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由凱耶達爾在1883年發明的。[1]

方法

[編輯]

將有機化合物與硫酸共熱使其中的氮轉化為硫酸銨。在這一步中,經常會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鉀來提高中間產物的沸點(從337到373℃)。樣本的分解過程的終點很好判斷,因為這時混合物會變得無色且透明(開始時很暗)。

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然後蒸餾。這一步會將銨鹽轉化成。而總氨量(由樣本的含氮量直接決定)會由反滴定法確定:冷凝管的末端會浸在硼酸溶液中。氨會和酸反應,而過量的酸則會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鈉滴定。滴定所得的結果乘以特定的轉換因子就可以得到結果。

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得的含氮量一般被稱作總凱氮量。總凱氮量有時並不能真正地反映樣本中的蛋白質含量,因為所測定的部分含氮量可能不是由蛋白質轉化來的。

樣本的分解: 蛋白質 + H2SO4 → (NH4)2SO4(aq) + CO2(g) + SO2(g) + H2O(g)
銨鹽的分解: (NH4)2SO4(aq) + 2NaOH → Na2SO4(aq) + 2H2O(l) + 2NH3(g)
氨的固定: H3BO4 + NH3 → NH4H2BO4
反滴定: NH4H2BO4 + HCl → NH4Cl + H2BO4+H+

如今,凱氏定氮法已經可以自動化進行,一些催化劑(如氧化汞硫酸銅)也被使用來提高反應速率。

轉換因子

[編輯]

轉換因子是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得的氮換算為蛋白質的係數。理想狀態下的蛋白質中的氮含量約為16%,所以測量值乘以6.25即為蛋白質量。下表為總結出的轉換因子數值。

樣本 轉換因子
乳製品 6.38
麵粉 5.70
玉米、高粱 6.24
花生 5.46
大米 5.95
大豆 5.71
6.25
大麥、小米、燕麥、裸麥 5.83
芝麻、向日葵 5.30

應用

[編輯]

凱氏定氮法的普遍適用性、精確性和可重複性已經得到了國際的廣泛認可。它已經被確定為檢測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標準方法。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給出真實的蛋白質含量,因為所測定的氮可能不僅僅是由蛋白質轉化來的。這可以從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體現:三聚氰胺,一種含氮量較高的物質,被添加到了食品中以偽造較高的含氮量。另外,由於不同的胺基酸序列,這種方法也需要許多不同的校正因子。而且,凱氏定氮法還需要使用濃硫酸和較長時間的加熱(一般來講,大於1小時)。這也造成了在粗略測量蛋白質含量時,杜馬法英語Dumas method有時更方便些。[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 〔有機化學實驗〕-Julius B. Cohen
  2. ^ Dr. D. Julian McClements. Analysis of Protein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2007-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6). 

外部連結

[編輯]
  1.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2
  3.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3
  4.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4
  5.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5
  6. 凱氏定氮法儀器信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