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共領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共領域(英語:public sphere)是一個哲學社會學概念,指介於國家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公民可以在這個空間內自由參與公共事務而不受干涉[1]。此概念源自1950年代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提出的「public realm」概念[2],隨後由德國學者尤爾根·哈伯瑪斯在其1962出版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正式提出並作了充分闡釋[3],產生了廣泛影響。

與公共領域在字面上容易混淆的一個詞語是「公有領域」,系著作權法術語,指作品、發明等智慧財產不為任何個人或團體所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編). 管理科学技术名词.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6 [2021-09-25]. ISBN 978-7-03-04878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5). (簡體中文)
  2. ^ Arendt, Hannah.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1958]: 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SBN 978-0-226-92457-1.
  3. ^ Habermas, Jürgen.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需註冊. Thomas Burg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9 [1962]. ISBN 978-0-262-5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