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国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国松(1902年—1983年),浙江温州人.

中国著名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电机工程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浙江大学一级教授, 1950年至1957年间, 曾历任浙江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

王国松先生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治学严谨、勤奋博学、任课范围甚广。他授课认真、概念清晰、生动风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国松先生主要论文和著作有:《平行导线的集肤效应》、《不振荡电路之极大放电率》、《矩形导体的集肤作用》、《电工数学》、《电路原理》、《复卷电动机之起动》、《直流电机之短路电流对于磁场之反应》、《三刷发电机》、《串联振荡电路之谐振及稳定状态》、《阻抗算子乘积之运算》、《电工基础》、《分裂导线中静电力和电动力的作用》等。

王国松教授生平

王国松,字劲夫, 1902年6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五马镇 (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一个做银匠手艺的家庭, 1909年上私塾, 1911年入大同小学, 1913年上永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连续三年第一名。 1915年12月,全县毕业生统考名列榜首, 1916年以第一名考入浙江省立十中(现温州一中)公费生,又是连续四年第一名,毕业考试第一名,至今仍被这所百年老校誉为第一“全人”。

1920年8月,王国松以第一名考入杭州的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电机科,因其智力和见解超群,又乐于助人,精于教学,深受老师、同学的器重与钦佩。其间,因病休学的一年中,自学了中医中药知识。1925年3月身为全校学生会主席的王国松在毕业前夕,因学校有4个用庚子赔款去日本的名额而被派赴日本,参观40天。1925年7月王国松又以第一名毕业并留任助教,同时亦在附设高工教数学, 用以偿还上学期间的民间贷款。

1927年,以工专为工学院与农专合并组成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并筹建文学院、理学院,至1928年7月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1932年除电机、化工、土木三系外增设机械系, 并附设五年制高工和三年制初级工科职教。1930年前王国松在高工和工学院教数学、物理、电磁测定、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材料力学等课程,还在浙江医专、杭州高级中学、南京交通学校兼课。

1930年6月,浙江大学保送王国松参加公费留学考试,全浙江录取7人(工科3人,农科3人,理科1人) ,王国松被录取后,8月赴美入康乃尔大学研究院学电机工程。王国松学习勤奋,成绩出众,令导师惊呼“中国人聪明,了不起! ”。后由同学顾毓介绍成为中国工程所学会美国分会正会员,任副会长;由导师克拉彼托夫(俄籍)教授介绍王国松成为美国电机工程学会仲会员。王国松的学习以电工为主科、物理数学为副科,第二年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

王国松于1932年到美国国家标准局实习并到各地参观,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开始其原创性研究。他以实验与数学两种方法证明了电流集肤效应在椭圆形导体与圆形导体上完全不同,成为电磁理论的新发展。1933年6月其博士论文“平行导件的集肤效应”顺利通过答辩,加之他还解决了“不振荡RLC串联电路放电电流最大率”的难题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8月,王国松回国。

浙大受聘为电机系副教授, 1936年5月竺可桢校长任命王国松为系主任, 1937年8月晋升教授。教授“直流电机”、“交流电路”、“电厂设备”、“输电配电”和“电工教学”等课程,其中“电工教学”为国内首开。王国松在授课与行政工作之余还进行了不少学术研究,发表了“矩形导体的集肤作用”、“不振荡电路之极大放电率”、“复卷电动机之起动”、“直流电机之短路电流对于磁场之反应”等论文。

王国松是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1934年7月,浙大工学院院长李熙谋、交大工学院院长张廷金、包可永、徐学禹、钟兆琳、章名涛、顾毓琇、杨耀德、王国松等45人联名倡议, 10月14日在上海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王国松为会刊《电工》杂志编辑委员。

抗战爆发后, 1937年11月11日始至1940年春,浙大师生700余人转辗于建德、江西吉安、井岗山下的泰和及广西宜山之间。王国松送妻儿回温州老家,只身带领全系师生和实验设备坚持教学。1939年11月南宁失守,王国松受校长竺可桢委派去黔北勘察,之后协助主持了全校搬迁遵义的工作。当时的遵义没有电厂,王国松费尽心力以菜油代柴油自行发电。王国松爱生如子,千方百计为学生争贷金,倡工读; 为毕业生谋职奔走操心; 还经常为缺医少药的员工诊治疾病,被大家推崇为Doctor Wang is Doctor(王博士是医生)!

王国松除了行政职务,每周主讲“交流电路”等课程12小时,在遵义时与同事合译了《电工原理及应用》一书; 发表了“串联振荡电路之谐振及稳定状态”、“阻挠算学乘职之运算”等多篇论文。1942年8月王国松任工学院代院长, 1944年任院长。从1940年初至1946年夏王国松倾其全力维持的电机系的工学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竺可桢领导下的浙江大学崛起为全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庆贺王国松任系主任10周年的会上竺校长以贺词“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对他为浙大付出的辛勤作了极高的评价。

抗战胜利后,王国松作为学校复员委员会成员具体负责工学院的复员工作。至1946年8月,王国松终于携眷回到杭城。复员后的首要工作是整理校舍,兴建教室实验室和宿舍,工学院除电机、化工、土木、机械系外, 增设了航空工程系,王国松和李寿恒、钱令希、杨耀德、范绪箕、王鸿基等教授都爱校胜己,悉心教学,形成学术核心。至此,使西迁时学生225人的工学院到1948年发展到744人,全院师生精诚团结,“诚朴,求是”蔚然成风。

王国松担任民盟中央委员、省政协常务委员、省科委顾问、省电机动力学会理事长、电力所科技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顾问等职。从1979年开始, 在北美浙大校友会的多数学子殷切期望他出访美国,但王国松体力不支未能出访,却为出访的浙大代表与各方联系,推动了国际学术交往。

1980年5月王国松患结肠癌后,还抓紧时间,促进浙大校友来校讲学,推介年轻教师出国进修,抱病参加各种会议,献计献策,为编写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史、浙大校史、《竺可桢传》提供史料, 并一字一句地审读书稿,撰写序言。

1982年4月1日浙大85周年校庆时,在浙大学习执教达62年的王国松代表老教授在大会上讲话。

1983年5月王国松癌症扩散, 12月3日这位栽培桃李三千树、耕耘教坛六十年的电坛宗师病逝杭州,享年81岁。



浙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

参考

[编辑]
  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1955年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