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主制度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4月29日) |
港主制度(英语:Kangchu system;闽南语:Káng-chú)是19世纪马来亚柔佛的一种制度,柔佛贵族招揽华人到港脚(两河之间)开垦,称华人首领为港主。
简介
[编辑]1830年代英国力量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对附近海盗的征剿,严重的损害了柔佛王族的利益,后者眼看国内商业衰退,不但人口减少,土地呈现荒芜状态,此外财源出现匮乏情况,此现象便鼓励华人前往垦荒。
公元1833年(清道光13年),柔佛-廖内王朝实际统治者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Temenggung Daeng Ibrahim,后被册封为拉惹天猛公敦达因依布拉欣 Raja Temenggung Tun Daeng Ibrahim)创立“港主制度(Kang-Chu System)”,当时柔佛王朝统治者召引大量新加坡华人种植者移入,掀起柔佛开垦拓荒之路,广泛种植起甘蜜(Gambir)与胡椒。至1880年代是柔佛甘蜜种植的高峰期,当时柔佛境内种植的甘蜜运往新加坡出口,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当一个华裔种植者选择一条河流边上的荒地时,他便向统治者申请一份叫港契(Surat Sungai)的准证,在这种准证里,统治者给他一大片土地的保有权,它的范围是在一条河的支流和另一条支流之间,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便是一个“港”,开港者称为“港主”(Tuan Sungai)。
柔佛港主制度创始于何时,尚待考查。根据英国殖民地官员A. E. Coope的论述,最早的一份港契是1833年发给士姑来河的港主的。但这项资料恐有误抄之处。实际上,根据卡尔·特罗基在1970年代于柔佛档案局的资料搜索,发现档案局里所保有的最早一份港契,是回历1260年1月26日,即公元1844年10月9日发给士姑来河 (Sungai Sekudai) 的港主Ah Chun 和Ban Seng。因此,我们[谁?]推断,柔佛的港主制度,应该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至于柔佛的第二张港契,是1844年10月22日发给港主陈开顺,开发地不佬河 (Sungai Tebrau)沿岸的土地,即至今我们[谁?]仍熟知的陈厝港。1845年4月,柔佛天猛公又连续发出了3张港契,一张是巫来由河 (Sungai Melayu)的巫许后港港主[1],两张是发给地南河 (Sungai Tiram)的港主。
由上可知,柔佛天猛公发出的最早一份港契是在士姑来河沿岸,士姑来应是柔佛港主制度下最早开拓的一个港脚。1845年6月《新加坡自由西报》首次报导了柔佛开辟种植园的消息,该报说,当时柔佛有4条河地带开始发展种植业,种植园有62个,包括士姑来河的20个,巫来由河的12个,登加河 (Sungai Danga) 15个,地不佬河3个,种植人总数约有500人之众。
有证据显示柔佛的港主都是具有秘密会社背景的华人,他们有的独资开发,有的合股经营,大家都以自己的店号或姓氏为港名,例如在砂拉越开垦的黄乃裳亦称之为“黄港主”。作为政府的代理人,港主必须负责处理“港脚”—即殖民区的行政和保安工作。
他们所得到的报酬是五项专利权,即(一)经营公共赌博,(二)经营当铺,(三)贩卖酒类,(四)贩卖猪肉,(五)贩卖鸦片。此外他们还可以抽取所有输出的甘蜜和胡椒以及输入米粮的佣金。港主每年只需奉纳一些银两给苏丹,每一个港脚都有许多居民,他们大都是港主的雇员,港主通常拥有一两艘船只,以便向新加坡输出土产和输入日用品。
温士德博士(Dr.Winsted)在著作《柔佛史》中曾经提到1870年代,华人已经在柔佛开发了19个港,10年后,新开发的港又多了一倍之上,可见柔佛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华人的劳力。
各港列表
[编辑]根据许云樵〈柔佛的港主制度〉(原载于《南洋文摘》第二卷第八期,1961年8月,页21-22)整理有下列各港:[2]
港名 | 地名 | 港主名 | 籍贯 | 地区 |
---|---|---|---|---|
陈厝港 | Tebrau | 陈开顺 | 潮 | 新山 |
张厝港 | Johore Bahru | 潮 | ||
招港 | Jalan Ngi Heng一英里 | 潮 | ||
义兴公司 | Jalan Ngi Heng一英里半 | 潮 | ||
金顺港 | Jalan Lumba Kuda | 潮 | ||
德华兴港 | Kulai | 陈敬堂 | 潮 | |
黎保成港 | Layang-layang | 陈敬堂 | 潮 | |
杨厝港 | Jalah Teh | 潮 | ||
刘厝港 | Kluang Road四至九英里 | 潮 | ||
洪厝港 | Kluang Road十三英里 | 潮 | ||
李厝港 | Sungei Masai | 潮 | ||
巫许后港 | Sungei Melayu | 潮 | ||
谢厝港 | Sungei Pendas | 潮 | ||
郑厝港 | Plentong | 潮 | ||
天顺港 | Pulai Village | 潮 | ||
黄厝后港 | Pulai Village | 潮 | ||
义和 | Tampoi | 潮 | ||
恒顺港 | Senai | (世隆园) | 潮 | |
老砂陇港 | Senai | 潮 | ||
德兴港 | Kota Tinggi | 陈二弟 | 潮 | 哥打丁宜 |
新德兴港 | 林亚相 | 潮 | ||
新和林 | 林亚相 | 潮 | ||
和兴港 | Mawai | 潮 | ||
洪厝港 | Palawan, Sungei Santi | 潮 | ||
泽水港 | Sebena, Sungei Santi | 潮 | ||
和盛港 | Bukit Tiga, Sedili Besar | 叶世湄 | 潮 | |
和平港 | Kambau, Sedili Besar | 陈亚翰 | 潮 | |
永丰隆港 | Danau, Sedili Besar | 潮 | ||
和成港 | Dohol, Sedili Besar | 潮 | ||
洱发港 | Gembut, Sedili Besar | 潮 | ||
和祥港 | Gemireh, Sedili Besar | 潮 | ||
福顺港 | Lubok Rusing, Sedili Besar | 潮 | ||
顺成港 | Sungei Kayu, Sedili Besar | 潮 | ||
素里里港 | Sungei Sedili Besar | 杨吉兆 | 潮 | |
素里里吉舌港 | 陈新禧 | 潮 | ||
永泰港 | Sungei Kechil | 陈新禧 | 潮 | |
和信港 | Sungei Senibayong | 潮 | ||
大兴街场 | Jemaluang, Endau | 粤 | 兴楼 | |
新长兴港 | Endau | 林亚相 | 潮 | |
茂盛港 | Kangkar Ulu | 粤 | ||
丰盛港 | Mersing | 黄福 | 粤 | |
逐港 | Mersing Kanan | 粤 | ||
沉香港 | Tanjong Penyabong | 粤 | ||
帝问港 | Pulau Tioman | 潮 | 帝问岛 | |
巫许前港 | Gelang Patah | 潮 | 潮 | 龟咯/苯珍 |
德盛港 | Benut | 陈德润 | 潮 | |
黄厝港 | Sg. Ulu Pulai | 潮 | ||
老文律港 | Benut | 陈武力、陈四 | 潮 | |
小笨珍港 | Pontian Kechil | 李进利 | 潮 | |
新地文港 | 陈汉添 | 潮 | ||
老地文港 | 陈汉添 | 潮 | ||
永平港 | Yong Peng | 巫鲁许 | 潮 | 峇株巴辖 |
永平新港 | Kangkar Bahru | 巫鲁许 | 潮 | |
财顺港 | Ayer Itam | 潮 | ||
广平港 | Banang | 潮 | ||
三合港 | Chaa | 谢松星 | 潮 | |
世发港 | Kangkar Sedi | 潮 | ||
谢厝港仔 | Kangkar Sedi | 闽 | ||
顺天港 | Langkap | 潮 | ||
张厝大港 | Kangkar Merlimau | 潮 | ||
合春港 | Parit Besar | 闽 | ||
永顺利港 | Parit Sepanggai | 潮 | ||
晚喽新港 | Sungei Sepanggai | 潮 | ||
𠗟喽港 | Bindu | 潮 | ||
周德港 | Sejagong | 潮 | ||
三春港 | 潮 | |||
张厝港仔 | Senanggar | 潮 | ||
和盛港 | Tebing Tinggi | 粤 | ||
头条港 | Jorak, Sungei Muar | 林忠亮 | 潮 | 麻坡 |
二条港 | Pengkalan Bukit, S.M. | 刘三发 | 闽 | |
三条港 | Sg. Pagoh | 陈维贵 | 闽 | |
三条新港 | Sinkang Pagoh ,S.M. | 闽 | ||
四条港 | Sungei Renchong, S.M. | 蔡容九 | 闽 | |
四条新港 | Sinkang Renchong, S.M. | 闽 | ||
五条港 | Sungei Lenga | 陈裕源 | 闽 | |
六条港 | Bukit Kepong | 余任发 | 闽 | |
七条港 | Sungei Tui | 陈名标、陈自然 | 闽 | |
八条港 | Sungei Labis | 巫三妗 | 闽 | |
九条港 | 巫鸿恩 | 闽 | ||
十条港 | 陈亚良 | 闽 | ||
十一条港 | 刘才源 | 闽 | ||
十二条港 | 陈亚三 | 闽 | ||
十三条港 | 杨亚大 | 闽 | ||
刘厝港 | 许淑孝 | 闽 | ||
老巫许港 | 林忠亮 | 闽 | ||
新巫许港 | 闽 | |||
刘厝新港 | 潮 | |||
吧冬港 | 许必恭 | 潮 | ||
利丰港 | 张亚合 | 潮 | ||
玉射港 | Gersek | 袁财源 | 潮 | |
长发港 | Sinkang Reng, Sg.Muar | 余雯亭 | 潮 | |
和丰港 | Kangkar Sungei Mati | 潮 | ||
班卒港 | Panchor | 姚直臣 | 潮 | |
余廷章新港 | 余廷章 | 潮 | ||
双兰港 | 端清 | 潮 | 不详 | |
仁和港 | ||||
老东顺港 | ||||
新东港 | ||||
老纪港 | ||||
成和港 | ||||
新南港 | ||||
天吉港 | ||||
永丰港 |
参考资料
[编辑]文献来源
[编辑]- 《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地位之演变》,海外华人经济丛书第五种,刘文荣,P.51-52。台北:世华经济出版社。
- 参见Carl.A. Trocki, Prince of Pirates: The Temenggo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hor and Singapore 1784-1885,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85-117
- http://forums.perak.org/cn/simple/t99434.html[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