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
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日语:大地震両川口津浪記/だいじしんりょうかわぐちつなみき Daijishin Ryōkawaguchi Tsunami Ki)是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区幸町的石制自然灾害传承碑,记载过去两次南海地震引发海啸袭击大坂(大阪),死者众多,警示将来发生海啸与地震时不要受此等侵害。大坂住民曾忘却过去南海地震的海啸,出现与过去同样的死亡结果,故刻此碑。此碑1855年立成以来几经移设,仍持续管理,如在碑文上墨以便阅读。
背景
[编辑]石碑建立前
[编辑]京阪神地域的六甲变动如今仍在进行[1][注 1]。由于此地壳变动,大阪平野如今仍在沉降[2]。这也与江户时代为开发新田围垦大阪湾相关[3]。
要理解此碑,还需注意的是南海海槽多次发生大规模地震,有记录的有684年白凤地震、887年仁和地震、1096年永长地震与1099年康和地震这一组地震、1361年正平地震、1498年明应地震,以及1605年不同于其他地震的海啸地震庆长地震[4]。
与此碑文关联较强的是1707年宝永地震、1854年安政东海地震与安政南海地震[4]。作为参考,宝永地震与安政南海地震有海啸对大坂破坏大于地震的共同点[5]。而宝永地震海啸袭击大坂破坏的河川桥梁范围大于安政南海地震[6]。碑文记载,尽管遭受宝永地震海啸强烈袭击,安政南海地震时的大坂住民多未充分传承防范震后海啸的意识[注 2]。此碑建立前后,地震与海啸开始,各种灾害发生[7]。
伊贺上野地震影响
[编辑]安政南海地震海啸袭击大坂约半年前的1854年7月9日,伊贺上野地震袭击大坂[8]。为免于余震受害,大坂住民一时上船避难[9][10]。
安政南海地震时,不仅有人逃往空地,还有人上船避难[11][12]。逃往船上避难是死于海啸者增加的主要原因[9]。
石碑建立后
[编辑]石碑建立后的南海海槽大规模地震截至20世纪末还有1944年昭和东南海地震、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4],规模都小于宝永地震,也小于安政南海地震,海啸规模也是相同的大小顺序[15]。震源比昭和东南海地震接近大阪的昭和南海地震,对大阪也只有轻微的海啸损害,接下来发生的南海地震海啸在大阪也没有昭和南海地震的程度[16]。
石碑建立后,大阪湾岸填海造地[17]。此外,由于地下水抽取,大阪市及周边地域大范围内的软弱地层压密下陷[18][注 3]。经受如此地层下陷,为警戒台风带来的高潮危害,尽管大阪湾港湾部建造大规模堤防[19],除上町台地外,大阪市市域标高基本不足5米[20]。加上1933年御堂筋线部分开业[21],大阪市开始开发地下铁。1957年12月大阪市最早地下街难波地下中心(ナンバ地下センター)开业[22],开始开发地下街[注 4]。
由于以上主要原因,除高潮、河川增水与集中豪雨等水灾,海啸袭击也会侵害留有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的大阪平野[23]。也有指出大阪湾岸有防潮堤、水门等设备,但这些设备有可能由于地震无法运作[24]。
碑文内容
[编辑]碑文以安政南海地震时袭击大坂海啸的危害及其发生经过为中心,吊慰死者,并刻有当时人所考虑将来发生大地震时应留意的事项,以及向未来人的请求。
海啸与地震危害
[编辑]碑文记载,除木津川、安治川外,海啸还上溯道顿堀,很多桥梁遭冲出,河边建筑遭破坏,船只遭冲走,担心余震致使建筑倒塌而上船避难的人多数死亡[25]。同时提及1707年宝永地震时海啸溺死者很多,但知者甚少,此次安政南海地震再次出现多数溺死者[25]。并明确高潮与海啸完全不同[25]。当时虽无土壤液化的用语,碑文也有唤起对此类现象的注意[25][26][注 5]。碑文也有宝永地震、安政南海地震等实际发生液化现象的记录[27]。安政南海地震对大坂的危害以21世纪初头所称御堂筋以西地区最为突出[28]。然而海啸危害远大于地震[29]。向大阪湾袭来的海啸上溯河川,对大坂危害甚大[28]。
慰灵
[编辑]碑文吊慰死者,以佛教为主题,有吊慰海啸死者的意思[25][30]。还记录大坂海啸危害,有让后世不忘海啸,注意震后海啸袭来的强烈意思[25]。
地震时的留意点
[编辑]碑文提醒地震时应注意火灾[注 6],安政地震时大坂亦有警戒[31]。此次地震时,大坂数处起火,消火而不致大火[32][注 7]。安政南海地震中有人上船避难而死,碑文提醒绝对不要上船避难[33][34][注 8]。
向未来住民的请求
[编辑]碑文最后希望理解此碑意义的人在碑文上墨以便阅读[13][注 9]。
石碑保存
[编辑]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为石碑,无地藏尊,而当地称之“御地藏”(お地蔵さん),并管理[35]。
1903年9月24日此碑前举行吊慰安政南海地震死者的50回忌法要,行事前后石碑周边实行整备[36]。
石碑立成以来几经移设。具体而言,是1915年架设大正桥时、1976年大正桥改建施工时,以及2004年至2006年阪神难波线施工时[35]。几经移设,碑文最后书写于21世纪初头,碑文文字保持墨黑状态[13][37][38]。
2007年4月6日以“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石碑”之名作为历史资料,获指定为大阪市有形文化财[30][注 10]。
位置
[编辑]截至2015年,大地震两川口津浪记位于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区幸町3丁目9番[39]。
注释
[编辑]- ^ 六甲变动不仅指六甲山地,还指生驹山地、淡路岛、京都盆地、奈良盆地、大阪湾、大阪平野等地形成的一系列地壳变动。
- ^ 碑文载“百四十八年前,宝永四丁亥年十月四日大地震之节,乘小船溺死津浪人多”(百四十八ヶ年前宝永四丁亥年十月四日大地震之節も 小船ニ乗 津浪ニて溺死人多しとかや),后为“隔年月,传闻人稀”(年月隔てハ伝へ聞人稀)。此处的“百四十八年前”是指148个年份,实为147年前。
- ^ 不止大阪市,尼崎市、岸和田市、泉大津市、堺市等规制地下水抽取,至规制生效期间,地层压密下陷仍在持续。作为参考,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是南海地震规模较小者,引发的海啸规模亦较小。大阪市湾岸部此前发生过1米以上地层下陷,此次地震后地层下陷仍在持续。大阪市内地层下陷到1970年代才停止。泉大津市、岸和田市等地层下陷到1980年代才停止。
- ^ 难波地下中心后易名“难波walk”(なんばwalk)等。此外,如大阪市中心部长堀鹤见绿地线轨道上部分等也形成地下街。
- ^ 碑文载“海边新田畑中,泥水数多吹上”(海辺の新田畑中ニ泥水あまた吹上る)。
- ^ 碑文载“火用心肝要也”,即要小心火。
- ^ 这只是安政地震时大坂的情形。如大阪附近的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中,神户市发生大规模火灾。
- ^ 碑文载“大地震之节,兼而心得津浪起事,必不乘船”(大地震の節ハ 津浪起らん事を兼而心得 必 船に乗へからす)。
- ^ 碑文载“愿有心人年年安读文字,入给墨”(願くハ 心あらん人 年々文字よミ安きやう 墨を入給ふへし)。
- ^ 有形文化财指定日为2007年4月6日,但2006年度即开始指定,指定番号为“2006-有-8”。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山口 2019,第14页.
- ^ 山口 2019,第12、16页.
- ^ 山口 2019,第42、43页.
- ^ 4.0 4.1 4.2 福和,第22、23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62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46、58页.
- ^ 福和,第24—27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44页.
- ^ 9.0 9.1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51页.
- ^ 福和,第24、25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55页.
- ^ 龟田弘行, 墨を入れて後世に, いつも心に防災を! 必ず起こる震災に備えよ, 一般財団法人大阪湾ベイエリア開発推進機構,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 ^ 13.0 13.1 13.2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90页.
- ^ 都司 2003,第22页.
- ^ 都司 2003,第20页.
- ^ 都司 2003,第21页.
- ^ 山口 2019,第17页.
- ^ 山口 2019,第67页.
- ^ 山口 2019,第89页.
- ^ 山口 2019,第12页.
- ^ 山口 2019,第83页.
- ^ 朝日新闻东京本社地域报道部. 都道府県ランキング くらしデータブック. 朝日新闻社. 2001-04-15: 160. ISBN 4-02-228295-9.
- ^ 山口 2019,第16—19页.
- ^ 龟田弘行, 津波への備えは可能か?, いつも心に防災を! 必ず起こる震災に備えよ, 一般財団法人大阪湾ベイエリア開発推進機構,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山口 2019,第51页.
- ^ 长尾 2012,第17页.
- ^ 若松加寿江. そこで液状化が起きる理由 ― 被害の実態と土地条件から探る. 东京大学出版会. 2018-03-09: 96、97. ISBN 978-4-13-063713-8.
- ^ 28.0 28.1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45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42、81页.
- ^ 30.0 30.1 长尾 2012,第18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49页.
- ^ 中央防灾会议 2005,第50页.
- ^ 都司嘉宣, 大阪と堺の石碑に刻まれた 先人の災害遺訓 (PDF): 5, 2005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3)
- ^ 武者金吉, 日本地震史料: 347—348, 1951
- ^ 35.0 35.1 长尾 2015,第160页.
- ^ 长尾 2015,第161页.
- ^ 长尾 2012,第17、18页.
- ^ 38.0 38.1 大阪歴史博物館:特別企画展:大阪を襲った地震と津波. 大阪历史博物馆.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 大阪市浪速区:「安政大津波」の碑 (浪速区情報区内の名所・旧跡). 大阪市.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来源
[编辑]- 山口觉; 水田宪志; 金子直树; 吉田雄介; 中洼启介; 矢嶋岩. 図説 京阪神の地理 ―地図から学ぶ―. 密涅瓦书房. 2019-06-20. ISBN 978-4-623-08484-5.
- 福和伸夫. 安政東海地震・南海地震と江戸幕府 (PDF). [2022-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1).
- 中央防災会議 災害教訓の継承に関する専門調査会. 第3章 安政東海地震・安政南海地震の災害教訓例. 1854 安政東海地震・安政南海地震 報告書 (PDF) (报告). 2005 [2022-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0-06).
- 都司嘉宣. 津波災害の歴史から現代を見る ―南海地震の津波災害― (PDF). 2003 [2022-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1).
- 长尾武. 『大地震両川口津浪記』にみる大阪の津波とその教訓 (PDF). 京都历史灾害研究. 2012, (13) [2022-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7).
- 长尾武. 安政南海地震・津波の犠牲者五十回忌法要 ―大阪市・大地震両川口津浪記にて― (PDF). 历史地震. 2015, (30) [2022-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