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
外观
刺苋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苋科 Amaranthaceae |
属: | 苋属 Amaranthus |
种: | 刺苋 A. spinosus
|
二名法 | |
Amaranthus spinosus |
刺苋(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1],又名竻苋菜(岭南采药录)、勒苋菜(广东),是一种野生苋菜,属苋科苋属,可以食用,但在许多地区都是入侵物种。
形态
[编辑]- 一年生直立草本,多分枝。
- 茎有棱,常带有紫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
- 叶卵形或菱状卵形,两端渐狭,中脉背面突出;叶基深入叶柄,彷如叶柄有翼,叶柄基部有两根锐刺,针刺的基部扁平。
- 下为团块状,雌花簇生于叶腋;上为长穗状,雄花集为顶生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为绿白色。
分布
[编辑]刺苋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但现在已被引入世界各地,有些时候甚至在被引入地当做毒草来对待。在亚洲的稻米种植业中是危害极大的一种杂草。[2]
除去原产地以外,刺苋还分布在印度、日本、台湾岛、菲律宾、中南半岛、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河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500米的地区,喜生长在干燥荒地,及园圃的杂草。
食用
[编辑]在非洲,刺苋和同属的其他几种植物一样属于珍贵的食用植物[3]。在泰国菜中,刺苋做出来的一道菜被称作phak khom(泰语:ผักขม),在淡米尔语中被叫做mullik keerai,梵语中则是tanduliyaka。菲律宾人也会用刺苋来做菜,他们将其称为kulitis。在迪维希语中,刺苋的叶子被称为massaagu,马尔代夫的人们数个世代以来都用于食物[4]。
参考文献
[编辑]- ^ Linnaeus, C. von, 1753-05-01Species plantarum.
- ^ Caton, B. P.; M. Mortimer, J. E. Hill. A practical field guide to weeds of rice in Asia.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20–21 [201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2).
- ^ Grubben, G.J.H. & Denton, O.A. (2004) Plant Resources of Tropical Africa 2. Vegetables. PROTA Foundation, Wageningen; Backhuys, Leiden; CTA, Wageningen.
- ^ Xavier Romero-Frias, The Maldive Islanders, A Study of the Popular Culture of an Ancient Ocean Kingdom. Barcelona 1999, ISBN 978-84-7254-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