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德国大使馆旧址
黄山、南山陪都遗迹 | |
---|---|
德国大使馆 | |
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街道文峰段72号 |
分类 | 近现代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38年-1946年 |
编号 | 1-107 |
认定时间 | 2000年9月7日 |
德国驻华大使馆曾于1938年至1941年期间随民国政府迁都重庆而将其馆舍设于重庆市南岸区。该建筑原为德国医生保罗·阿斯米(Paul Assmy)的私人别墅,地处黄桷垭街道文峰段72号。大使馆旧址自1991年起被纳入南岸区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纳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德国在重庆的商业活动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91年,重庆开埠,不少德国商人进入重庆开设洋行,带走山货土产,并运来雨伞、闹钟等洋货[1]。至1904年,德国正式在重庆设立领事馆,其职责是保护该国在华利益,保护该国公民和法人的权益,管理本国侨民,协助和管理本国的船舶飞机等事宜,领区范围辖四川全省。馆址最初设在蜈蚣岭,后又迁入通远门。在成立初期,德方并未派驻领事,而是仅设2名副领事,其中米雷尔常驻重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一副领事卜思则驻成都,遇事可随时商议[2]。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德国驻华大使馆于1937年随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往重庆,德国驻渝领事馆事务随即移交给大使馆。但因日军飞机对重庆的轰炸,大使馆考虑迁址。为此,德国驻华大使代办飞师尔及秘书康朴于1938年8月14日抵达重庆,筹设大使馆新址。经商谈后,他们在南岸觅得原德国医生保罗·阿斯米(Paul Assmy)的私人别墅,在此基础上改建为德国大使馆[3]。
1941年7月1日,德国正式承认南京的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立即宣布对德断交,重庆德国大使馆随之撤馆。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国民政府在正式对日本宣战的同时,亦正式对德国、意大利宣战。德国既为敌国,根据国民政府1942年元旦公布的敌国人民、财产处理条例,以及同年1月11日公布的敌国人民检查登记移居办法、收容所管理章程、敌产管理清理办法、敌产处理委员会组织章程,正式封闭了重庆的德国大使馆[3]。
建筑
[编辑]重庆德国大使馆地处南岸区黄桷垭街道文峰段72号,原为1906年赴蓉开办诊所兼医疗学院的德国医生保罗·阿斯米(Paul Assmy)所建,具体落成时间已不可考。建筑主体为一栋坐北朝南的中西合璧风格别墅,占地约100平方米,二楼一底,砖石结构。底层地板和墙壁全由长、宽、高均约60厘米的方石砌成,间隔为底楼6间,一楼6间,阁楼5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通高13米。前傍文峰塔,后临向家坡。其中从屋顶可仰望文峰塔的部分塔尖。别墅临崖一面则可俯瞰渝中半岛,四周栽有香樟、松树和黄葛树等植物。别墅二楼铺有柏木地板,青砖砌墙,建有巨大壁炉。顶楼则是为阁楼,依屋顶倾斜,内空高矮不一。建筑前院的松树林内矗立有一块圆头方碑,采用德文碑刻,为前主人保罗·阿斯米之墓碑。[1][3]
德国大使馆旧址自1991年起被纳入南岸区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则作为黄山、南山陪都遗址的组成部分被纳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4][5]。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揭开南山德国使馆墓碑之谜. 重庆晚报. 2009-10-19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各国驻渝领事馆的设立. 新华网. 2007-01-21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3.0 3.1 3.2 德国大使馆遗址. 新华网. 2005-08-12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2000-09-07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重庆市市级以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华龙网. 2013-04-19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