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板桥杂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板桥杂记》,余怀(1616年-1695年)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的短篇笔记,追忆南京旧院一带的种种旧事,以风月寄情于亡国之恨。全书分上、中、下,共三卷。

内容

[编辑]

《板桥杂记》是余怀晚年作品,当时作者本人年近八十,尽管申甲国变后已近半世纪,余氏仍维持遗民身份追忆旧日繁华。板桥是指秦淮河南岸的长板桥,桥西为名妓云集之地,即旧院。旧院与贡院隔桥相望,赴考的士子可以方便与歌妓寻芳问柳。即便当时明末崇祯朝已是内忧外患,惟东南无事,秦淮河沿岸更是歌舞升平。东林党复社士子好聚会于秦淮河,携妓流连忘返。这时垂垂老矣的余怀不禁感叹:“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寄,而非徒狎邪之是述,艳冶是传也”。[1]

目录

[编辑]

评价

[编辑]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习俗相沿,以为佳话……自明至清,作者尤伙,清余怀之《板桥杂记》尤有名。”

清人珠泉居士的《续板桥杂记》与清末金嗣芬的《板桥杂记补》是其仿作。

注释

[编辑]
  1. ^ 余怀,《板桥杂记》,页7-8。

参考

[编辑]
  • 余怀著《板桥杂记》 刘如溪点评 青岛出版社 ISBN 7-5436-2764-7
  • 唐碧红︰〈余怀为何“钟情”秦淮歌妓——读《板桥杂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2008 年12月。
  • 靳能法、锺继刚︰〈从《板桥杂记》看明遗民的文化创伤〉,《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