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回鶻語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我個人覺得不要將「回鶻文」與「回鶻文字母」合併比較好。 因為回鶻人曾用過非常多的字母去拼寫自己的語言,這些都是回鶻人的文字紀錄,都可以說是「回鶻文」 但回鶻文字母將是單純只那一種從粟特字母演變過來的新字母。
當然,「回鶻文」這一條是極不完美的,其實應該將之擴充為「回鶻語」,指出回鶻人的語言屬於突厥語系的那一支,在突厥歷史音韻學中有何特色,之如此類。 我認為是「回鶻文」跟「回鶻語」相互指向,然後補入大量語言及音韻的特色。
回鶻語本身作為古代突厥語的一部分,在古代突厥語條目下已有更詳細的解釋。此條目下並無過細的闡述。是否可以刪除,並重定向至古代突厥語?——Hidayetullah 2017年10月19日 (四)
User:Kameyou對察合台文的意見
[編輯]Kameyou: 本人絕不同意這說法。 牛汝極 (1997),頁140:「公元10世紀末,喀喇汗王朝時間 (公元10世紀中~1213年),伊斯蘭教開始傳入現今的喀什一帶,隨後又逐漸傳到和田、庫車、吐魯番等地,取代了曾經長期盛行的佛教。隨着宗教信仰的變化,維吾爾族的文字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阿拉伯字母的文字逐漸取代了回鶻文。喀喇汗時期 ... 其語言許多人稱之為『哈卡尼亞文』。」哈卡尼亞文即 Khaghaniyya,即 Khaghan 可汗王朝的語言。 又如牛汝極 (1997),頁143:「喀喇汗王朝於1213年被西遼所滅。哈卡尼亞文並沒有因喀喇汗國的滅亡而消失,而是演變為14世紀以後的察合台文。當時,居住在今天天山南北和中亞地區操突厥語族語言的部族和部落,廣泛使用一種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影響下形成的書面語言。這種語言最先是在察合台及其後裔所統治的地區形成的,所以稱『察合台語』(又稱喀什噶爾語、突厥語)。察合台文是從哈卡尼亞文演變而成的。這種文字採用了阿拉伯文的28個字母和表示元音ā,輔音ng、t等字母以及其他輔助符號;同時又從波斯文中借用了p、tʃ、ʒ、g四個字母。一共32個字母。察合台文從右從左橫寫,與哈卡尼亞文相同。」
從而可見,這種阿拉伯字母的突厥語是跟「回鶻文」完全對立,絕不能將回鶻文稱為察合台文。—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Kameyou(對話|貢獻)於2007年11月6日 (二) 03:15加入。
高昌館來文
[編輯]高昌館來文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76763.cn
Rajmaan(留言) 2014年5月15日 (四) 05:04 (UTC)
回鶻語和維吾爾語的關係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編輯]回鶻語和維吾爾語的關係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希望得到重視。
在英文頁面中有更詳細的解釋,現代維吾爾語取代古回鶻語反應了很沉重的一段歷史。維吾爾語的興起和伊斯蘭化是同時演變而來的。
在這兩者關係中,也可以看出同是突厥語系但是不同分支的現代維吾爾族和古代回鶻的民族演化歷史。現代維吾爾族更有可能是隨着伊斯蘭化推進而來的東南方突厥族的後裔,而不是發音類似的古代回鶻汗國和高昌回鶻創立者的後裔。—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Jianxun(對話|貢獻)於2020年6月21日 (日) 21:25 (UTC)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