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
外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 | ||||
---|---|---|---|---|
日期: | 8月17日至24日 | |||
屆: | 2 | |||
級別: | A級 | |||
地點: | 南京體育學院 | |||
2010年冠軍 | ||||
混合雙打 | ||||
新賽事 | ||||
男子單打 | ||||
![]() | ||||
女子單打 | ||||
![]() | ||||
男子雙打 | ||||
![]() | ||||
女子雙打 | ||||
![]() | ||||
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
|
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網球比賽 ![]() | |||
---|---|---|---|
項目 | |||
單打 | 男子 | 女子 | |
雙打 | 男子 | 女子 | 混合 |
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於2014年8月17日至24日在南京體育學院舉行。
參賽資格
[編輯]運動員必須是於1996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才有參加青年奧運的資格。所有參賽選手也同時需參加雙打和混雙賽事。[1][2]
男子
[編輯]賽事 | 詳細 | 日期 | 總資格數 | 獲得資格者 |
---|---|---|---|---|
主辦國[3] | - | - | 0 | |
ATP排名[3] | 前450名 | 2014年6月9日 | 1 | ![]() |
ITF世界青年排名[3] | 頂尖運動員 | 2014年6月9日 | 13 | ![]() ![]() ![]() ![]() ![]() ![]() ![]() ![]() ![]() ![]() ![]() ![]() ![]() |
非洲 | 2014年6月9日 | 2 | ![]() ![]() | |
亞洲和大洋洲 | 2014年6月9日 | 4 | ![]() ![]() ![]() ![]() | |
歐洲 | 2014年6月9日 | 5 | ![]() ![]() ![]() ![]() ![]() | |
中北美洲和加勒比 | 2014年6月9日 | 2 | ![]() ![]() | |
南美洲 | 2014年6月9日 | 3 | ![]() ![]() ![]() | |
三方分配[3] | - | - | 2 | ![]() ![]() |
總計 | 32 |
女子
[編輯]賽事 | 詳細 | 日期 | 總資格數 | 獲得資格者 |
---|---|---|---|---|
主辦國[4] | - | - | 1 | ![]() |
WTA排名[4] | 前200名 | 2014年6月9日 | 0 | |
ITF世界青年排名[4] | 頂尖運動員 | 2014年6月9日 | 14 | ![]() ![]() ![]() ![]() ![]() ![]() ![]() ![]() ![]() ![]() ![]() ![]() ![]() ![]() |
非洲 | 2014年6月9日 | 0 | ||
亞洲和大洋洲 | 2014年6月9日 | 4 | ![]() ![]() ![]() ![]() | |
歐洲 | 2014年6月9日 | 6 | ![]() ![]() ![]() ![]() ![]() ![]() | |
中北美洲和加勒比 | 2014年6月9日 | 2 | ![]() ![]() | |
南美洲 | 2014年6月9日 | 3 | ![]() ![]() ![]() | |
三方分配[4] | - | - | 2 | ![]() ![]() |
總計 | 32 |
獎牌榜
[編輯]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 | ![]() |
2 | 1 | 2 | 5 |
1 | ![]() |
1 | 1 | 0 | 2 |
2 | ![]() |
1 | 0 | 0 | 1 |
![]() |
1 | 0 | 0 | 1 | |
4 | ![]() |
0 | 2 | 1 | 3 |
5 | ![]() |
0 | 1 | 0 | 1 |
6 | ![]() |
0 | 0 | 1 | 1 |
![]() |
0 | 0 | 1 | 1 | |
總計 | 5 | 5 | 5 | 15 |
獎牌得主
[編輯]項目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男子單打 (詳細) |
卡米爾·邁赫扎克![]() |
奧蘭多·盧斯![]() |
安德烈·路比夫![]() |
男子雙打 (詳細) |
奧蘭多·盧斯![]() 馬塞洛·索爾曼 ![]() |
卡倫·哈查諾夫![]() 安德烈·路比夫 ![]() |
松村亮太朗![]() 山崎純平 ![]() |
女子單打 (詳細) |
徐詩霖![]() |
伊琳娜·希曼諾維奇![]() |
阿克維萊·帕拉津斯凱特![]() |
女子雙打 (詳細) |
安赫林娜·加里寧娜![]() 伊琳娜·希曼諾維奇 ![]() |
黛莉亞·卡薩堅娜![]() 安娜斯塔西亞·科馬爾金娜 ![]() |
耶蓮娜·奧斯塔佩柯![]() 阿克維萊·帕拉津斯凱特 ![]() |
混合雙打 (詳細) |
伊爾·泰希曼![]() 揚·傑林斯基 ![]() |
葉秋語![]() 山崎純平 ![]() |
施托拉爾·范妮![]() 卡米爾·邁赫扎克 ![]() |
參考資料
[編輯]- ^ Qualification System: Tennis (PDF). ITF. May 2012 [5 June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6-07).
- ^ USTA Athlete Selection Procedure (PDF). United States Tennis Association. 19 March 2014 [5 June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6-06).
- ^ 3.0 3.1 3.2 3.3 2014 Youth Olympic Tennis Event – Boys Acceptance List by Country (PDF). ITF. 1 July 2014 [1 July 2014].[永久失效連結]
- ^ 4.0 4.1 4.2 4.3 2014 Youth Olympic Tennis Event – Girls Acceptance List by Country (PDF). ITF. 1 July 2014 [1 July 2014].[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