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外觀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 |
---|---|
簡稱 | 麻杏薏甘湯 |
源自 | 《金匱要略》 |
劑型 | 湯劑 |
組成 | |
麻黃 | 半兩 去節 |
杏仁 | 10個 去皮尖,炒 |
薏苡仁 | 半兩 |
甘草 | 一兩 炙 |
功用 | |
解表、袪風濕、袪肌肉痛、除疣 | |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主要是針對去除肌肉中的濕氣。《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提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1][2]
出處
[編輯]《金匱要略》:「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1]
功用
[編輯]解表、袪風濕、袪肌肉痛、除疣。
辨症要點
[編輯]- 「一身盡疼」以及「發熱」二項表癥,代表病仍在表。
- 「濕」與「風濕」之區別:若病人有「濕」,不管是「濕」或是「風濕」,皆有疼痛之現象,但有如下之區別:
- 主要成因: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
方劑組成(漢制)
[編輯]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方義
[編輯]- 麻黃能發表取汗,去節後效力更強。[3]
- 薏苡仁為陽明藥,因本症於日晡發熱,屬陽明熱,故用之。其性甘益胃,土勝水,淡滲濕。瀉水所以益土,能健脾,治水腫,濕痺腳氣,疝氣瀉痢熱淋。益土所以生金,能補肺清熱。[4]
- 杏仁常與麻黃配伍,能瀉肺潤燥,免去使用麻黃之副作用。[4]
- 甘草能調和諸藥,使之不爭。[4]
註釋
[編輯]- ^ 日晡指古代十二個時辰中的申時,申時的現代時間是指下午3點到5點。
參考資料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麻黃湯 Ma Huang Tang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