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河畔劇院
維也納河畔劇院(德語:Theater an der Wien)建於1801年,地點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瑪利亞希爾夫區,其建築是由熟知戲劇的伊曼紐爾·席卡內德所建造。
名稱
[編輯]關於其中文譯名,由於將維也納河(Wienfluss)錯誤地理解為維也納城(Wien),導致了「維也納劇院」的不洽當譯法。至於「在維也納河的堤岸上」(An der Wien),則指稱建築的地理環境。
歷史
[編輯]興建
[編輯]伊曼紐爾·席卡內德以莫扎特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的腳本作者為人所知,他的《魔笛》製作在規模較小的維登劇院(亦是該劇的首演劇院)上演,獲得很大的成功。然而該劇院的硬件條件有所不足,席卡內德於是興起另覓他處的念頭。
1786年,席卡內德便已獲得建築新劇院的特許,但是直到1798年,他才真正準備動工興建。新劇院由建築師弗蘭茨‧葉格(Franz Jäger)所設計,外觀採法式帝國風格,並於1801年完工[註 1]。竣工的新劇院被認為「具有最完整的設備以及當代最大的劇院之一[1]」。6月13日,劇院正式開幕,首演的劇碼是泰貝爾的《亞歷山大》(Alexander)。觀眾對新劇院的反響相當良好,當地評論者曾表示,倘若席卡內德意欲透過劇院的硬件設計為個人牟利,僅這方面的收入就足以使他致富,甚至不必持續上演各類歌劇劇碼。《音樂廣訊報》則盛讚為「整個德國最為舒適且令人滿意的劇院[註 2]」。
19世紀
[編輯]1807年,劇院的所有權由一些貴族出面買下,這群貴族當中包括了裴迪南‧帕爾菲伯爵在內,他於1813年獨自買下劇院經營權。帕爾菲引入芭蕾、啞劇等不同類型的演出,希望可以刺激票房,但這樣的做法沒有成功。在連續的虧損之下,帕爾菲被迫在1826年將經營權脫手。
20世紀
[編輯]上世紀末開始,由於輕歌劇在維也納大受歡迎的關係,維也納河畔劇院迎來了一段黃金時期。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建築毀於密集的轟炸之下,國家歌劇院的樂團與演出計劃暫時轉移到河畔劇院進行,直到1955年為止。
1955年,劇院在安全考量下宣佈關閉,進行為期數年的硬件改進(包括停車設施的興建),並於1962年重新對外開放。此後,河畔劇院上演了許多英語音樂劇的德語版本,演出也相當成功,這包括了:《伊麗莎白》(1992年–1998年間連續六年演出,2003年–2005年間此製作再次復刻)、《貓》(連續七年演出)⋯⋯等。在輕歌劇大行其道的年代,較為嚴肅的古典歌劇演出能量受到壓縮,但仍有少數製作:
- 1962年:貝爾格的《露露》,由貝姆指揮
- 1971年: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的《尤里西斯歸鄉記》,由哈農庫特指揮
- 1988年:舒伯特的《費拉布拉斯》,由阿巴多指揮
- 1996年至2002年間:里卡多·穆蒂在此策劃演出了莫札特的「洛倫佐三部曲[註 3]」
21世紀
[編輯]2006年適逢莫札特誕生二百五十週年,在羅蘭‧蓋爾(Roland Geyer)的主導下,維也納河畔劇院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對於此後河畔劇院的定位,蓋爾表示希望能「引進頂尖的導演以及有趣的製作[2]」,並將演出的重心重新移轉至巴洛克歌劇、莫札特作品以及當代歌劇創作。近年,維也納河畔劇院的古典歌劇節目相當多元,除了韓德爾、海頓等較為早期的作品外,亦有威爾第、普契尼等意大利元素,更演出了安德烈·普列文的作品《名為欲望的街車》。
首演紀錄
[編輯]維也納長期扮演歐洲音樂中心的角色,河畔劇院也是許多歌劇及音樂作品首演的地點。除了上節提及的演出之外,在此則另列河畔劇院首演的作品:
貝多芬作品
[編輯]紀錄指出,貝多芬有不少重要創作在此首演[3]:
- 1805年11月20日:歌劇《費德里奧》
- 1803年4月5日:第2號交響曲
- 1805年4月7日:第3號交響曲
- 1806年12月23日:小提琴協奏曲
- 1808年12月22日:第5號交響曲、第6號交響曲、合唱幻想曲,以及第4號鋼琴協奏曲
其它
[編輯]- 1817年:弗朗茲·吉爾帕澤(Franz Grillparzer)的《女先人》(Die Ahnfrau)
- 1823年:威爾海敏娜·馮·切爾希(Wilhelmine von Chézy)的《羅莎蒙德,塞浦路斯的公主》(Rosamunde, Princess of Cyprus),由舒伯特創作場景音樂。
- 1874年4月5日: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蝙蝠》
- 1885年10月24日:小約翰·施特勞斯《吉卜賽男爵》
- 1898年1月5日:里查德·海伯格(Richard Heuberger)的輕歌劇《歌劇舞會》
- 1905年12月30日:弗朗茲·雷哈爾的《風流寡婦》
- 1908年11月14日:奧斯卡·施特勞斯的《巧克力士兵》
- 1909年11月12日:雷哈爾的《盧森堡的愛情》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Emanuel Schikaneder" in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 Anne Midgette, "In Mozart's Backyard, A Fraught Rebirth of an Opera House", The New York Times, 26 November 2006
- ^ Theater an der Wien, Since 1801… 維也納劇院,一座唯一隨著時代進步的劇院。. [2002-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外部連結
[編輯]- Official Website (in German)
- The theater's English-language Web page
- About the theater (Vienna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ndreas Praefcke's "Carthalia"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try for "Theater an der Wien". Pictures of both exterior and interior in the form of postcards, as well as a long list of premieres. The image labeled "Millöckergasse entrance" shows the Papageno gate with the memorial to Schikane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