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戰役
科林戰役 | |||||||
---|---|---|---|---|---|---|---|
七年戰爭的一部分 | |||||||
科林戰役 | |||||||
| |||||||
參戰方 | |||||||
普魯士王國 | 哈布斯堡君主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腓特烈大帝 | 利奧波德·約瑟夫·馮·道恩 | ||||||
兵力 | |||||||
34,000人 | 53,79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14,000人[1] | 8,000人[1] |
科林戰役(德語:Schlacht bei Kolin 或 Collin),是七年戰爭中普魯士與奧地利在1757年6月18日的戰役。以奧軍勝利作結。
奧軍換帥
[編輯]布拉格戰役之後,奧地利野戰軍撤退,布拉格被圍困。維也納改派戰爭會議主席,老資格的道恩(Daun)元帥出任總司令,此後,道恩在整個七年戰爭中,都是腓特烈大帝最大的對手。
腓特烈在布拉格戰役大勝之後,以為奧軍主力已經一蹶不振,自率主力圍攻布拉格,僅僅派中將貝費恩公爵帶24,000人監視道恩元帥的奧地利野戰軍,將奧軍趕到遠處。沒有想到奧地利人恢復的能力是驚人的,道恩在6月間就率全軍反攻,腓特烈先是自帶一支小部隊,馳入貝費恩公爵軍中主持,又急調布拉格城下的安哈爾特-德紹親王莫里茨來援。腓特烈的基本判斷是,奧地利經過連番挫敗,這次是迴光返照,戰鬥力不強,只要再給它一個打擊,奧地利就會屈膝投降。基於這個過於樂觀的判斷,1757年6月18日,腓特烈率35,000普軍,進攻道恩元帥堅固設防的53,000人,打響科林戰役。
兩軍交鋒
[編輯]戰前的軍事會議上,貝費恩公爵和齊騰都不主張貿然發動進攻,而莫里茨親王主張打。腓特烈決定發動戰役。科林戰役中,普軍是以行軍姿態處於一條東西向的大道上,奧軍在大道南邊佔領高地掘壕固守。腓特烈的計劃,是以行軍前鋒(向南展開以後是左翼)齊騰的騎兵和許森(Hulsen)少將的步兵向東延伸,迂迴到奧軍右翼頂點發動進攻。但是當他看到齊騰進展順利,改變主意,不讓中央莫里茨的主力跟隨齊騰迂迴,而改為就地發動正面進攻,普軍後衛曼施泰因師也同時投入戰鬥。這樣,造成齊騰的迂迴兵力不足,被奧軍右翼站住腳跟,騎兵旅長Krosigk少將身中兩刀一炮陣亡,上校塞德利茨挺身而出接替指揮,終於打開突破口。但是普軍是向上仰攻,數量上又處於劣勢,陷入苦戰之中。戰至近晚,普軍投入最後的預備隊,貝費恩的8個營,但是沒有料到道恩元帥也正在此時投入強大的預備隊反攻,晚8點,普軍被擊退回到大道。幸虧天色已暗,否則災難會更大。普軍損失 14,000人,布拉格解圍。
普軍戰敗
[編輯]這次戰役非常艱苦,腓特烈又犯了當年第一仗莫爾維茨會戰的毛病,在作戰過程當中把指揮權交給莫里茨,自己退出戰場休息。科林戰役是腓特烈軍事生涯打的第一個敗仗,在此之前,他屢戰屢勝,未嘗一敗。這次戰役,從軍事上總結,腓特烈過於低估了敵人,當初在布拉格戰役大勝後,沒有窮追不捨,而是停下來圍攻堅城,給了奧軍喘息之機。而戰役中,又沒有撤出圍城的大軍,僅憑部分兵力輕率發動進攻。戰役過程中,又改側翼迂迴為正面強攻,實際上奧軍數量佔優勢,又佔地利之便,強攻是最不足取的方法。總的來說,腓特烈過於自信及輕敵。
科林戰役雖然不大,但被認為實為七年戰爭最關鍵的戰略轉捩點,因為此役之後,腓特烈已經不可能在法國和俄國參戰之前迫降奧地利,戰略上合圍之勢已成,速勝希望破滅。此後輝煌的羅斯巴赫會戰和洛伊滕會戰,在戰略上也無法改變普魯士的絕境。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顧劍 《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戰役》
- Bodart, Gaston. Militär-historisches Kriegs-Lexikon (1618–1905). 1908 [4 February 2023].
-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 Theodore Dodge "Great Captains" 1889年英文版
- 富勒 《西洋世界軍事史》 1981年中文版
- ^ 1.0 1.1 Bodart 1908,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