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癸
外觀
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魯僖公二十四年、鄭文公三十七年),周襄王因為王子帶相逼,出奔汜地。鄭文公和孔將鉏、石甲父、侯宣多到汜地問候天子的官員和檢查供應天子的器用[1]。鄭文公趕走群公子,公子蘭逃亡到晉國,前630年(周襄王二十二年、魯僖公三十年、鄭文公四十三年),公子蘭跟隨晉文公攻打鄭國,請求不要參加對鄭都的包圍。晉文公讓他在東部邊境等候命令。石癸說:「我聽說姬、姞兩姓適合成為配偶,他們的子孫必定蕃衍。姞,就是吉人的意思,是周朝祖先后稷的嫡妻。公子蘭的母親也是姞姓,上天可能要使他光大,他定會做國君,他的後代一定蕃盛。如果先接納他為國君,我們可以保持寵信。」於是石癸、侯宣多把公子蘭接回鄭國,讓他做太子,向晉國講和。兩年後,鄭文公去世,石癸、孔將鉏、侯宣多在大宮裏盟誓以後而立了公子蘭為國君,即鄭穆公[2][3]。《漢書·古今人表》將他定位四等中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