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瀑寺
白瀑寺 |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門頭溝區雁翅鎮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遼 |
編號 | 7-24 |
認定時間 | 2003年12月11日 |
白瀑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淤白村北面的金城山下,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1]
歷史
[編輯]白瀑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的群山之中。該寺始建於遼朝乾統初年。[1]該寺因為背臨兩處瀑布而得名「白瀑寺」。鼎盛時期,白瀑寺僧眾達到一百人,正殿供奉的千佛繞毗盧遮那佛是全中國僅有的兩尊之一,鐘樓的銅鐘直徑為1.5米左右,此外還有鎮水塔、藥師塔、覆缽式密檐塔各一座,該寺下院有11所。[2]
中華民國初年,一軍閥看中白瀑寺所在的風水寶地,準備將祖墳遷至此處,遂率兵搗毀了白瀑寺。距離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村民,發心重建白瀑寺,但重建之後的白瀑寺遠不如原先的規模,僅為一座三合式院落。三合式院落的白瀑寺最終毀於文化大革命,軍閥未敢搗毀的千佛繞毗盧遮那佛被搗毀,大銅鐘也被出售當作宣傳用的「大喇叭」,整個寺院僅留下覆缽式遼代古塔一座。[2]
釋慧能俗名白豐瑞,1960年3月生於距離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他率領眾居士於1998年開始修路,再次重建了白瀑寺。[2]重建之後的白瀑寺成為佛教活動的場所,但遲遲未能取得政府頒發的宗教活動場所證書。2013年8月10日,門頭溝區民政局召開2013年年中工作分析會,會上提出「加快推進曹各莊天主教、清真寺新教堂建設工程,積極協調妙峰山恢復道教活動場所以及白瀑寺等寺廟遺址恢復宗教場所工作。」[3]
建築
[編輯]如今的白瀑寺依山梯次建有山門、車神殿、天王殿、兩序寮房、鐘樓、鼓樓、客堂、法物流通處、大雄寶殿。遼代古塔「圓正法師塔」位於大雄寶殿右側,新建的藥師塔位於大雄寶殿左側,其兩側前建有伽藍殿、藥師殿、彌陀殿、祖師殿以及僧寮。兩側的環廊環抱着殿堂,蜿蜒到法堂、藏經樓。環廊處的左側是方丈室,右側是小石橋至放生池,齋堂及四層樓房。殿堂、齋堂、樓房相互連通。[2]
白瀑寺的西南山谷方向有地藏殿、漢白玉觀音像、接引殿,10米高的地藏王菩薩銅像,地藏王菩薩銅像前是存放靈骨舍利的七層舍利塔。此外還建有財神殿、放生池、水井房、鍋爐房。白瀑寺的東側建有二僧院,其後為彌陀村安養院。二僧院前面是觀音亭,亭內為用海底樟樹化石雕刻的6米高的觀音像。經過觀音亭是盤山石階路,此路通至藥師觀音洞。[2]
白瀑寺是一座叢林式寺院,遵循佛教儀軌設計並建設,為出家人、居士修行至臨終助念、往生、存放靈骨舍利提供了一條龍服務。[2]
圓正法師塔
[編輯]圓正法師塔為圓正法師靈骨塔,建於金朝皇統六年十月一日(1146年),是一座密檐式塔和覆缽式塔相結合的組合式塔。此塔為實心塔,磚石砌築,平面呈六角形,上半部是覆缽式,下半部是密檐式。塔銘記載了圓正法師及建寺的情況。塔身下部為須彌座基座,其上三層為密檐,密檐之上有雙層仰蓮承托着覆缽,覆缽上置有仰蓮,再上面是十一重相輪,上置鏤空鐵球,鐵球中插有鐵剎杆。塔剎部分現僅存剎座及剎杆。塔總高16.175米。此塔形制少見,造型穩重,為金代密檐式塔的傑作。1981年,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將此塔公佈為第一批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1][4]2004年11月18日,北京城建亞泰公司古建分公司宣佈,圓正法師靈塔已修復完工,已通過北京市質量監督站以及門頭溝區文委等部門的聯合驗收。[4]
圓正法師俗姓曹,生於遼朝咸雍三年六月十五日(1067年),傳說他出生時身放白光,幼年就對佛教很感興趣,後出家為僧,在遼朝壽昌年間來到金城山居住,後在此地講經,影響越來越大。遼朝乾統初年(1101年),有昌平、玉河、礬山、懷來等地的僧俗集資建成白瀑寺。金朝天會十二年三月十一日(1134年),圓正法師在白瀑寺圓寂,遺體荼毗後得三百粒舍利,建此塔供奉。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白瀑寺金代塔【雁翅镇】,门头沟文委,于2014-01-06查阅.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 ^ 2.0 2.1 2.2 2.3 2.4 2.5 白瀑寺——寺院簡介、住持簡介,白瀑寺,於2014-01-06查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1-07.
- ^ 门头沟区民政局10日召开2013年年中工作分析会明确下半年工作思路,北京民政,2013-08-10.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 ^ 4.0 4.1 门头沟金代古塔修复完工,人民网,2004年11月19日. [2014年1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