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生於七月四日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於七月四日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奧利華·史東
製片A·基特曼·何英語A. Kitman Ho
奧利華·史東
編劇奧利華·史東
羅尼·科維克
原著生於七月四日英語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羅尼·科維克英語Ron Kovic作品
主演
配樂約翰·威廉斯
攝影羅拔·李察遜
剪接喬·哈金英語Joe Hutshing
大衛·布倫納英語David Brenner (editor)
製片商環球影業
片長145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89年12月20日 (1989-12-20)(美國)
預算$1400萬美元
票房$1.62億美元[1]
前作與續作
前作殺戮戰場
續作天與地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生於七月四日
香港生於七月四日
臺灣七月四日誕生

生於七月四日》(英語: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是一部1989年上映,根據美國越戰退伍老兵羅尼·科維克英語Ron Kovic同名暢銷自傳體小說英語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改編的美國戰爭電影[2]

著名男演員湯·告魯斯在片中扮演男主角羅尼·科維克,犧牲形象的精彩表演為他贏得了第47屆金球獎最佳電影男主角獎(正劇類),並獲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男主角獎提名;曾因執導《殺戮戰場》獲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導演獎的著名電影人奧利華·史東(他也是一位越戰老兵)與羅恩·科維奇一起編寫了本片的劇本,並親自導演和擔任監製。奧利弗原打算到越南來拍攝本片,但由於當時美國與越南尚未實現邦交正常化,因此最終影片在菲律賓進行拍攝。《生於七月四日》是奧利華·史東個人執導的「越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首部即《殺戮戰場》,第3部則是1993年的電影《天與地》),最終為他摘得了第62屆學院獎導演獎的桂冠,這也是他獲得的第2座導演獎小金人

《生於七月四日》上映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8項提名,並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成為最大贏家的電影。不過之後意外敗給了《山水喜相逢》,只獲得了導演和剪接兩座獎。影片在商業和專業評論上更為成功,全球票房為1.61億美元[1]

劇情

[編輯]

羅尼的父親曾經參加兩次世界大戰,是一名優秀的軍人;羅尼家信奉天主教,奉行上帝仁愛子民,要善待婦孺。羅尼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和志向,孩提時就夢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另一方面,他的內心善良淳樸,充滿愛心。一天,全家聚集在電視機前聆聽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演講,甘迺迪號召美國人團結起來,抵制共產主義的泛濫和流毒,他這番演講在羅尼的心底里播下了深深的種子。高中時候,羅尼選擇了參加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為一個美國士兵,他奉命參加越南戰爭,在越南戰爭中,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美軍和越軍為了勝利,不擇手段,各使毒招,越軍經常使用人肉炸彈,一人換來幾十條美軍的生命;而美軍則對越軍進行大屠殺來殺害敵人。在一次作戰中,羅尼誤殺了自己的戰友威爾遜,後來自己也被越軍打垮,雙腿癱瘓,經過全力搶救,留下了他的生命,但是他從此終身坐在輪椅上。回到家鄉的羅尼一直為自己在戰爭中的行為困擾不已,經常出現幻覺,此時此刻,美國國內瀰漫着反戰的各種氣氛,學校停課、人民遊行示威,羅尼也加入了反戰遊行的隊伍中,成為了一個反戰宣傳者。[3]

演員

[編輯]
人物 角色 備註
中文名 英文名 角色中文名 角色英文名
湯·告魯斯 Tom Cruise 羅尼·科維克 Ron Kovic
雷蒙德·約翰·巴里 Raymond John Barry 科維克先生 Mr. Kovic 羅尼的父親
喬什·伊萬斯英語Josh Evans (film producer) Josh Evans 湯米·科維克 Tommy Kovic
弗蘭克·威利英語Frank Whaley Frank Whaley 提米 Timmy Burns
傑瑞·萊文英語Jerry Levine Jerry Levine 史蒂夫 Steve Boyer
姬娜·薛域 Kyra Sedgwick 唐娜 Donna
史蒂芬·鮑德溫 Stephen Baldwin 比利 Billy Vorsovich
湯·比靈治 Tom Berenger GySgt. Hayes
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 查理 Charlie
約翰·蓋茨英語John Getz John Getz Marine Major - Vietnam
霍莉·瑪麗·庫姆斯 Holly Marie Combs 珍妮 Jenny
薇薇卡·霍士 Vivica A. Fox Hooker in VA hospital
韋恩·奈特 Wayne Knight 官員 Official #2 - Democratic Convention
占士·勒格羅英語James LeGros James LeGros Platoon - Vietnam
艾德·羅特 Ed Lauter 軍團指揮官 Legion Commander

製作

[編輯]

同樣身為越戰老兵的奧利華·史東在讀到羅尼·科維克的暢銷自傳小說《生於七月四日英語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時,深深地為其在戰爭中及出國後的遭遇所震驚。他買下了將自傳改編為電影的版權後找到了環球電影公司,後者接受了這一提議,之後,奧利弗與A·基特曼·何英語A. Kitman Ho成為了影片的監製,他還親自選定了由湯·告魯斯來扮演片中的羅尼·科維克。奧利弗親自找到羅尼後,兩人交流了各自在越南戰場上的經歷並最終共同完成了電影劇本的編寫。羅尼還親自在影片中出現,扮演了開頭獨立日遊行時的一個被鞭炮聲嚇到的士兵,影射之後男主角在戰場上的行為。

奧利弗原計劃在越南進行影片的拍攝工作,但由於當時美國與越南尚未實現邦交正常化,所有他最終選擇了在他之前拍攝了《殺戮戰場》的菲律賓開拍。而片中與越南戰場無關的鏡頭則主要是在德克薩斯州的最大城市達拉斯拍攝的。多次與奧利弗合作過的著名攝影師羅拔·李察遜繼續在本片中擔任攝影,這也是他首次使用失真格式來進行電影的拍攝工作[4]。之前曾出演過《殺戮戰場》的威廉·達福湯·比靈治也參演了本片。

反響

[編輯]

票房

[編輯]

影片於1989年12月22日上映,首周票房收入為76萬6942美元,第二周則入賬146萬4345美元,並於第三個星期達到534萬3453美元登上票房榜冠軍的位置並保持了1個月。影片在1990年美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本土入賬7000萬美元,全球票房更高達1.61億美元[1],遠遠超出了1400萬美元的拍攝預算

專業評價

[編輯]

《生於七月四日》獲得了評論界非常好的評價。根據爛蕃茄上的37篇評論文章,本片的好評度達90%[5]。《芝加哥太陽報》著名影評人羅渣·艾伯特給予本片4星(最高為4星)的高度評價[6]

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平均評分也達75分(滿分為100分)。許多評論家都讚賞了導演和男主演的精彩表現,其中《紐約時報》上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這是一部包含着極具感染力的優秀電影,男主角湯·告魯斯的精彩表現正是它如此完美的最重要原因。」而另一篇《滾石》雜誌上評論文章則表示:「奧利華·史東為這部電影找到了最合適的男演員來出演,影片是如此的扣人心弦,它不僅向觀眾展現了羅尼·科維克的遭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醒了人們,為什麼(反思越戰)仍然如此地迫切和必要。」

獲獎與提名

[編輯]

家用媒體

[編輯]

本片於1990年發行錄影帶,1998年發行DVD,DVD中包含有導演的評論聲軌。2004年10月19日本片發行了特別版的DVD,與之前發行的DVD相比,特別版中新增了NBC拍攝的有關本片攝製過程的紀錄片。2007年,本片發行了HD DVD

2011年7月3日,本片的藍光光碟在美國發行,並於9月1日開始在澳大利亞發行[1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 Box Office Mojo. [2013-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oxOfficeMojo」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Vincent Canby. How an All-American Boy Went to War and Lost His Faith. 《紐約時報》. 1989-12-20 [201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8). 
  3. ^ 生于七月四日剧情. 新浪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中文(中國大陸)). 
  4. ^ Bob Fisher.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美國攝影師英語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洛杉磯: 美國攝影師協會英語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1990-02-01, 71 (2): 27. ISSN 0002-7928. 
  5. ^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 爛蕃茄
  6. ^ Ebert, Roger.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Movie Review (1989) | Roger Ebert. www.rogerebert.com. [2015-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7. ^ The 62nd Academy Awards (1990)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8. ^ Berlinale: 1990 Programme. berlinale.de. [201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0). 
  9.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10. ^ Archived copy (PDF). [2010-05-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5-20). 
  11. ^ AFI's 100 Years...100 Cheers Nominees (PDF). [2016-08-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4-02). 
  12. ^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2). 
  13. ^ Katz, Josh.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Blu-ray. Blu-Ray.com. 2012-04-05 [2012-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