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戰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
艦名出處 巴伐利亞攝政王柳特波德
建造方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鋪設龍骨 1910年10月
下水日期 1912年2月17日
入役日期 1913年8月19日
結局 1919年6月21日鑿沉斯卡帕灣
註釋 1931年打撈上岸,1933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皇帝級戰艦
排水量
  • 標準:24724噸
  • 滿載:27000噸
船長 172.40米
型寬 29米
吃水 9.10米
動力輸出 25,644匹軸馬力(19,123千瓦特)
動力來源 2軸帕森斯蒸汽輪機
船速 21.7節
續航力 7900海里以12節
定員 1084人
武器裝備
裝甲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戰艦(德語:SMS Prinzregent Luitpold[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皇帝級戰艦的五號艦暨末艦,它於1910年10月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鋪設龍骨,1912年2月17日下水,至1913年8月19日投入艦隊服役。該艦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十門305毫米50倍徑速射炮,最高航速為21.7(40.2公里每小時)。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在服役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隸屬於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自1916年12月起則被轉編至第四戰列分艦隊。連同其姊妹艦皇帝號腓特烈大帝號皇后號阿爾貝特國王號一起,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所有艦隊主要行動,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該艦也出現在阿爾比恩行動中,於1917年10月對俄國控制的里加灣島嶼實施兩棲攻擊。而隨後於1917年11月發生的第二次黑爾戈蘭海戰,柳特波德攝政王號亦有參與。

隨着德國戰敗並於1918年11月簽署了停戰協定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隨公海艦隊的大多數主力艦都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於斯卡帕灣。在協約國就《凡爾賽條約》的最終版本進行談判期間,這些艦隻均被解除武裝並僅保留了基幹船員。至1919年6月21日,即條約簽署的前幾天,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艦隊的指揮官,下令全數鑿沉己方艦隊,以確保英國人無法強佔艦隻。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殘骸於1931年7月被打撈上岸,隨後在1933年拆解

設計

[編輯]
皇帝級佈置略圖,陰影部分為裝甲保護區域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的全長為172.4米、舷寬29米、有9.1米的前吃水和8.8米的後吃水,滿載排水量達到27000噸。標準船員編制為41名軍官和1043名水兵。它使用兩套帕森斯英語C. A. Parsons and Company渦輪機作為動力裝置,由14台燃煤鍋爐英語Three-drum boiler供應蒸汽。不同於另外四艘姊妹艦,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本計劃在中心軸安裝單台功率為12000鍋爐馬力的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但該設備在艦隻完工時仍未交付[2]。由於缺少一組動力裝置,使得柳特波德攝政王號的速度較之於中心軸上裝備了第三台渦輪機的姊妹艦略慢。其推進裝置的最高速度為21.7(40.2公里每小時)。全艦可貯存3600噸燃煤,這使其能夠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7,900海里(14,600公里)。[1]

艦隻裝備的主炮為分佈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十門305毫米50倍徑速射炮[1][註 2]。它摒棄了以往德式戰艦低效的六邊形炮塔排列;取而代之的是五座炮塔中有三座被安裝在中心線上,其中設於艦艉的兩座是以超射佈局排列。其餘兩座則以雁列式佈局安裝在艦舯,可同向進行側舷齊射英語Broadside[4]副炮系統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則包括十四門安裝在艦舯炮廓英語Casemate內的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45、八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以及四門88毫米45倍徑高射炮。此外,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還武裝有五具50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1]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所保護,其主裝甲帶在中央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上有350毫米(14英寸)厚;主炮塔的正面和兩側則有300毫米(12英寸)厚。司令塔的裝甲厚度則更為殷實,兩側達到400毫米(16英寸)。與同級的另外四艘艦一樣,皇后號是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之後才加裝了防魚雷網英語Torpedo net[1]

服役歷史

[編輯]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最初是以「奧丁代艦」(Ersatz Odin)作為合同代號進行訂購[5][註 3],以替代過時的岸防艦奧丁號。它於1910年10月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進行龍骨架設[6],1912年2月17日完工並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巴伐利亞公主特蕾澤主持為艦隻命名;而路德維希三世作為巴伐利亞的末代國王,也是艦名出處——柳特波德攝政王之子,則在儀式上發表演說[7]。接下來的舾裝工序完成後,該艦於1913年8月19日投入公海艦隊服役。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配備了供分艦隊司令使用的相應設施,並在入役後成為第三戰列分艦隊旗艦[8]

完成海試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立即參加了年度夏季演習,跟隨艦隊巡航前往挪威。演習從8月31日持續至9月9日。部隊演練和單艦訓練則分別於10月和11月進行[9]。1914年初,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還參加了額外的單艦和部隊訓練。年度的春季演習是在3月底於北海舉行。隨後的4月和5月又分別在波羅的海和北海舉行了進一步的艦隊操練。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還參加了這一年的基爾賽船周英語Kiel Week。儘管6月28日發生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案使國際緊張局勢日益升級,公海艦隊還是於7月13日啟動前往挪威的夏季巡航。在帝國海軍和平時期的最後一次巡航中,艦隊於7月25日進入挪威峽灣之前在斯卡恩附近進行了演習。翌日,由於奧匈帝國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艦隊開始駛回德國。27日,在返抵港口前,整支艦隊在斯卡登角集結,並保持高度戒備狀態。[9]。第二天,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之間爆發了戰爭;在接下來的一周,幾乎所有歐洲列強都加入了這場衝突。[10]

1914年11月2日至3日,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參加了公海艦隊進入北海的第一次出擊英語Sortie行動,但在行動中未能遇到英國軍隊。第二次行動隨後發生於12月15-16日[11]。根據公海艦隊時任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的策略,他們將利用海軍少將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襲擾英國沿岸城鎮,以誘使英國大艦隊抽調部分兵力迎擊,進而被埋伏一旁的公海艦隊主力殲滅。[12]12月15日清晨,艦隊離開港口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當天傍晚,由十二艘無畏艦(包括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及其四艘姊妹艦)連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德國戰艦編隊,來到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六艘戰艦約10海里(19公里)範圍內。然而,與敵對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進行的零星衝突使得英格諾爾確信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主力。根據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為避免不必要的冒險,英格諾爾中斷了交戰並將艦隊撤回德國。[13]

1915年1月23-29日,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進入波羅的海參加分艦隊訓練[11]。在演練的過程中,新式戰艦國王號成為第三分艦隊的旗艦。第三分艦隊司令、海軍中將賴因哈德·舍爾於1月24日從柳特波德攝政王號上降下其將旗,並轉移至國王號[14]。由於在一個月前的多格灘海戰中損失了布呂歇爾號大巡洋艦,德皇於遂2月2日解除英格諾爾上將的職務,並由海軍上將胡戈·馮·波爾接替成為公海艦隊新任總司令[15]。波爾延續了前任掃蕩北海以摧毀孤立英國編隊的政策。4月24日,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在威廉皇帝運河擱淺,但它得以自行鬆脫,沒有造成重大傷害[14]。在1915年的餘下時間裏,艦隊展開了一系列深入北海的推進,其中在5月17-18日、5月29-30日、8月10日、9月11-12日以及10月23-24日的掃蕩行動中,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均有參與。從12月5日至20日,第三分艦隊以另一輪波羅的海訓練結束了這一年的活動。[11]

波爾擔任艦隊總司令的任期很短;1916年1月,身患肝細胞癌的他無法繼續再履行職責。其職務被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所取代[16]。舍爾提出了一個更激進的策略,旨在與大艦隊正面對抗;該策略於2月獲得了德皇的批准。[17]舍爾的首個行動是在3月5-7日,然而是次對霍夫登德語Hoofden海域的掃蕩無功而返[18]。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還於4月2-3日參加了至阿姆倫灘英語Amrun Bank的推進。艦隊的另一次出擊則是4月21-22日[11]

日德蘭海戰

[編輯]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1916年5月31-6月1日的調遣圖

柳特波德攝政王號作為公海艦隊的一份子參加了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再次試圖吸引及牽扯大艦隊的一部分,並在英國艦隊主力可能報復之前將其摧毀。在行動中,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是第三分艦隊第六支隊的第3艘艦以及全體戰鬥序列中的第7艘艦,直接位列皇后號之後和腓特烈大帝號之前。第六支隊僅落後於領頭的第五支隊,後者由4艘國王級戰艦組成。8艘黑爾戈蘭級蘭秀級戰艦分別組成第一戰列分艦隊的第一及第二支隊,它們緊隨第六支隊;而殿後部隊英語Rearguard則由6艘年邁的前無畏艦組成的第二戰列分艦隊第三、第四支隊擔當。[19]

在16:00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遇到了由戴維·貝蒂率領的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雙方隨即展開炮戰,其中英國的不倦號英語HMS Indefatigable (1909)在17:00過後[20]、以及瑪麗皇后號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內均被摧毀[21]。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至17:30,國王號作為領頭的德國戰艦,發現己方第一偵察集群和敵方第1戰巡分艦隊接近。德國大巡洋艦旋即轉向右舷,而英國艦隻則向轉向左舷。17時45分,舍爾下令向左轉舵兩點[註 4],以便讓他的艦群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一分鐘後,即17:46,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22]

柳特波德親王號瞄準了其炮手能夠辨別出的最近目標,即相距20400米的其中一艘獅級戰鬥巡洋艦,儘管其射擊未能中的。貝蒂的艦群加快了速度,並於17:51轉向,進一步拉大了與第三分艦隊戰艦的距離[23]。18:08,柳特波德親王號將火力轉移至相距約19100米外的戰艦馬來亞號英語HMS Malaya,同樣未能取得任何命中[24]。至18:38,馬來亞號消失在煙霧中,柳特波德親王號被迫停火[25]。英國驅逐艦涅斯托爾號英語HMS Nestor (1915)游牧民號英語HMS Nomad則在早前的交戰中被擊傷,此時它們直接癱瘓在公海艦隊前進的航道上[26]。柳特波德親王號及其三艘姊妹艦利用副炮摧毀了游牧民號,而第一分艦隊的戰艦則負責攻擊內斯特號[27]。19:00左右,德國戰列線與英國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英語2nd Light Cruiser Squadron接觸,柳特波德親王號於19:03以主炮向一艘不明身份的四囪巡洋艦發射了兩輪齊射,但沒有擊中目標[28]

19:00剛過不久,德國的小巡洋艦威斯巴登號便被英國戰鬥巡洋艦無敵號的炮火擊至失效;身處國王號艦上的第三分艦隊司令、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試圖調遣其部隊來保護受損的小巡洋艦。[29]與此同時,英國的第3英語3rd Light Cruiser Squadron第4輕巡洋分艦隊英語4th Light Cruiser Squadron開始對德國戰列線發動魚雷攻擊;在推進至魚雷射程範圍的同時,它們也利用主炮圍攻威斯巴登號。德國第三分艦隊的8艘戰艦同時向英國的輕巡洋艦猛烈開火,但即便是其主炮的持續火力也無法擊退對手的巡洋艦群[30]。英國裝甲巡洋艦防衛號英語HMS Defence (1907)勇士號英語HMS Warrior (1905)以及黑太子號英語HMS Black Prince (1904)先後加入了對癱瘓的威斯巴登號的圍攻[31]。19:14至19:17,幾艘德國戰艦及大巡洋艦集中火力向防衛號和勇士號開炮。柳特波德親王號沒有向離它近得多的巡洋艦開火,而是與英國戰列線中領頭的戰艦交戰,並發射了21輪齊射。炮手報告的射程範圍是16000到17200米,但這是一個過高的估計,導致艦隻的齊射全部錯失其預定目標。[32]

至20:00,舍爾命令德國戰列線向東轉向180度以脫離英國艦隊[33]。這次調動是在猛烈的炮火下進行,從而造成了德國艦隊的混亂。皇后號由於過度靠近柳特波德攝政王號而被迫向右轉舵,以避免碰撞。柳特波德攝政王號以高速趕到皇后號跟前,迫使後者暫時脫離隊形[34]。轉向顛倒了德國戰列線的序列;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此時是隊形中的倒數第8艘艦,領銜第三分艦隊[35][36]。至23:30左右,公海艦隊完成夜間巡航編隊的重組,皇后號成為第11艘艦,位居24艘主力艦的中部[37]

在領頭的戰艦與英國驅逐艦進行了一系列的夜間交戰後,公海艦隊成功突破英國的輕型部隊,並於6月1日凌晨4:00到達犄角礁英語Horns Rev[38]。幾小時後,德國艦隊回到威廉港。第一戰列分艦隊負責在外圍錨區組成防禦陣位,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皇帝號、皇后號和王儲號則在威廉港的入口處戒備[39]。其餘的戰艦及大巡洋艦進入威廉港——那些仍然具備作戰能力的艦隻需要在內港進行補給[40]。在戰鬥過程中,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共發射了一百六九枚305口徑炮和一百六十六枚150口徑炮[41]。它及其船員在戰鬥中毫髮無損[14]

後續行動

[編輯]

8月初,柳特波德攝政王與仍具備作戰條件的第三分艦隊餘部在波羅的海進行了支隊訓練。[11]8月18日,舍爾計劃重演日德蘭計劃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試圖利用可供使用的兩艘大巡洋艦毛奇號馮·德坦恩號,在三艘無畏艦的支援下炮擊桑德蘭的沿岸城鎮,進而引誘並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艦隊餘部,包括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則會跟隨其後提供掩護[42]。在行動中,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還負責搭載U艇部隊指揮官[14]。在接近英國海岸時,舍爾收到了來自齊柏林飛艇關於英國部隊在該地區出沒的錯誤報告,進而掉頭向北[43]。結果炮擊並未實施,至14:35,舍爾又收到了大艦隊迫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撤回德國港口[44]

另一次艦隊推進隨後發生於10月18-20日,但同樣在沒有遇到任何英國部隊的情況下結束。兩周之後,即11月4日,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又奉命參加了出征至丹麥西海岸的行動,對兩艘在當地擱淺的U艇U-20號U-30號提供協助。12月1日,公海艦隊重組[14];4艘國王級戰艦連同新編入役的巴伐利亞號留在第三戰列分艦隊,而包括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在內的5艘皇帝級艦隻,則轉移至新組建的第四戰列分艦隊[45]。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成為新分艦隊的旗艦。1917年1月20日,該艦曾在威廉港錨區撞上鋼錨鏈英語Hawser,導致右舷螺旋槳被纏繞[14]。3月,腓特烈大帝號被新入役的戰艦巴登號取代為公海艦隊旗艦;腓特烈大帝號反過來又取代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擔任第四分艦隊的旗艦[46]。隨後,士氣的逐步下降和對軍糧的不滿在艦隊內部引發了一系列小規模騷亂。6月6日和7月19日,司爐兵們抗議他們得到的食物質量低下,至8月2日則有約800人絕食。艦上軍官作出讓步,同意成立一個可讓水兵們在選擇配給和籌備方面有發言權的膳食委員會(Menagekommission)。[47]然而,仍有一位抗議活動的頭目於9月5日被捕並處決。[14]

阿爾比恩行動

[編輯]
德軍在薩馬雷島登陸(1917年10月)

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參謀本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48]。9月18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佔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要力量是由旗艦毛奇號、以及公海艦隊的第三和第四戰列分艦隊組成的特遣隊。連同九艘小巡洋艦、三支魚雷艦區艦隊和數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計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49]。此時,第四戰列分艦隊已由海軍中將威廉·蘇雄指揮[50]。抗擊德國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揚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Bayan (1907)馬卡羅夫將軍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戴安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51]

行動於10月12日清晨展開,當時毛奇號和第三分艦隊在塔加拉赫灣英語Tagalaht與俄國艦艇交戰,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和第四分艦隊餘部則攻擊薩雷馬島南部瑟爾韋半島上的岸基炮台[51]。柳特波德攝政王號與皇帝號和皇后號一起,奉命在胡斯奧特(Hundsort)壓制俄國炮火,因為後者令毛奇號飽受攻擊。這些艦隻於5:44開火,至7:45,俄軍陣位已然啞火,德國的地面部隊得以登陸[52]。兩天後,蘇雄率柳特波德攝政王號、皇后號和腓特烈大帝號和一同離開塔加拉赫灣,以支援德國地面部隊向瑟爾韋半島推進[53]。至10月20日,島上的戰鬥逐漸平息,穆胡島、薩雷馬島和希烏馬島均被德國人佔領。而在前一天,海軍部已下令停止海軍行動,並要求無畏艦儘快返回公海艦隊[54]。24日,柳特波德攝政王號脫離特遣隊,及後返回基爾[55]

抵達基爾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進入旱塢進行定期維修,至12月21日出塢。然後它繼續前往威廉港,重執在德意志灣警戒英語Picket (military)值勤任務。1918年3月17日,該艦駛往波羅的海進行訓練演習,並於次日在基爾外圍遭到德夫林格號戰鬥巡洋艦的意外碰撞。但事故沒有造成嚴重損害。1918年4月23日,該艦也參與了駛往挪威的無果推進,其意圖原是攔截在英國和挪威之間的一支嚴密護航船隊,但德方的錯誤情報阻礙了德國人追上船隊。回港後,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又恢復了在德意志灣的警戒值勤。[55]

結局

[編輯]
展示柳特波德攝政王號 (#17)的艦隻鑿沉圖

1918年10月下旬,即停戰協定簽署前幾天,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及其四艘姊妹艦參加了最終艦隊行動。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的骨幹將由威廉港基地出動尋找大艦隊決戰。為了使德國在和平談判中取得更好的議價地位,此時的公海艦隊司令希佩爾和已升任海軍元帥德語Großadmiral的舍爾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儘管預期會有傷亡。然而,許多厭戰的水兵卻認為,這次行動將破壞和平進程並會延長戰事[56]。1918年10月29日,艦隊受命離開威廉港,並在玉石灣德語Jadebusen錨地集結,計劃於次日清晨起航。但從10月29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戰艦船員首先發動叛變,並迅速蔓延至其它幾艘戰艦[57]。動盪局面最終迫使希佩爾和舍爾最終取消了這一行動[58]。當得知情況後,德皇威廉二世悲哀的表示:「我已不再擁有海軍」[59]

隨着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協約國扣押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58]。在德國艦隊離港之前,海軍上將阿道夫·馮·特羅塔便明確向羅伊特表示,他不能允許協約國在任何條件下強佔艦隻[60]。艦隊先是與加迪夫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Cardiff (D58)會合,再在由370艘英國、美國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61]。英國在扣押德國艦隊後拆除了其艦炮的炮閂英語Breechblock以防不軌,並將各艦的船員編制減少為200名基幹官兵。[62]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拘押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1919年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行搶佔德國軍艦,卻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羅伊特於11:20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60]與其它幾艘艦隻一樣,柳特波德攝政王號於13:30完全顛覆沉沒[63];該艦其後於1931年7月9日被打撈上岸,並於1933年在羅塞斯拆解[1]

註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30.5 cm SK L/5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50表示炮管長度,即50倍徑[3]
  3.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
  4. ^ 羅盤可分為32個羅經點,每點方位角對應11.25度。向左轉舵2點可改變艦隻22.5度的航向。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Gröner,第26頁.
  2. ^ Preston,第74頁.
  3. ^ Gröner,第23-30頁.
  4. ^ Staff, Battleships,第4頁.
  5. ^ Staff, Battleships,第6頁.
  6. ^ Gardiner & Gray,第147頁.
  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54頁.
  8. ^ Staff, Battleships,第21–22頁.
  9. ^ 9.0 9.1 Staff, Battleships,第14, 22頁.
  10. ^ Heyman,第xix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Staff, Battleships,第19, 22頁.
  12. ^ Herwig,第149–150頁.
  13. ^ Tarrant,第31–33頁.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Staff, Battleships,第22頁.
  15. ^ Tarrant,第43–44頁.
  16. ^ Herwig,第161頁.
  17. ^ Tarrant,第50頁.
  18. ^ Staff, Battleships,第32, 35頁.
  19. ^ Tarrant,第286頁.
  20. ^ Tarrant,第94–95頁.
  21. ^ Tarrant,第100–101頁.
  22. ^ Tarrant,第110頁.
  23. ^ Campbell,第54頁.
  24. ^ Campbell,第99頁.
  25. ^ Campbell,第104頁.
  26. ^ Tarrant,第114頁.
  27. ^ Campbell,第101頁.
  28. ^ Campbell,第111頁.
  29. ^ Tarrant,第137頁.
  30. ^ Tarrant,第138頁.
  31. ^ Tarrant,第139頁.
  32. ^ Campbell,第152頁.
  33. ^ Tarrant,第169頁.
  34. ^ Campbell,第200–201頁.
  35. ^ Tarrant,第172頁.
  36. ^ Campbell,第201頁.
  37. ^ Campbell,第275頁.
  38. ^ Tarrant,第246–247頁.
  39. ^ Campbell,第320頁.
  40. ^ Tarrant,第263頁.
  41. ^ Tarrant,第292頁.
  42. ^ Massie,第682頁.
  43. ^ Staff, Battleships,第15頁.
  44. ^ Massie,第683頁.
  45. ^ Halpern,第214頁.
  46. ^ Staff, Battleships,第15, 22頁.
  47. ^ Herwig,第232頁.
  48. ^ Halpern,第213頁.
  49. ^ Halpern,第214–215頁.
  50.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4頁.
  51. ^ 51.0 51.1 Halpern,第215頁.
  52.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20–21頁.
  53.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67頁.
  54. ^ Halpern,第219頁.
  55. ^ 55.0 55.1 Staff, Battleships,第23頁.
  56. ^ Tarrant,第280–281頁.
  57. ^ Tarrant,第281–282頁.
  58. ^ 58.0 58.1 Tarrant,第282頁.
  59. ^ Herwig,第252頁.
  60. ^ 60.0 60.1 Herwig,第256頁.
  61. ^ Herwig,第254–255頁.
  62. ^ Herwig,第255頁.
  63. ^ Bowman,第224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