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長波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長波動一天的長度LOD)變化,肇因於潮汐效應,在長期的地球歷史中是漸增的,但也會在較短的時間範圍內波動。通過原子鐘衛星雷射測距英語Satellite laser ranging對時間的精確量測表明,LOD會發生許多不同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週期從幾周到幾年不等。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監測這些變化:它們歸因於地球大氣的動態與其和地球本身之間的相互作用。

在沒有外部扭矩的情況下,地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的總角動量必須是恆定的。內部扭矩是由於地核、地幔、地殼、海洋、大氣和冰凍圈的相對運動和質量重新分佈造成的。為了保持總角動量恆定,一個區域的角動量變化必須由其它區域的角動量變化來平衡。

地殼運動(如大陸漂移)或極蓋融化是緩慢的長期事件。據估計,地核和地幔之間的特徵耦合時間約為十年,而地球自轉速率的所謂「十年波動」被認為是由地核內部的波動轉移到地幔上引起的[1]。即使在幾年到幾周的時間尺度上,日長(LOD)也會有很大變化(圖),在消除外部扭矩的影響後,觀察到的LOD波動是內部扭矩作用的直接結果。這些短期波動很可能是由固體地球和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

其它行星的日長也會波動,尤其是金星行星,它的大氣層非常活躍和強大,使其日長波動可達20分鐘[2]

觀察

[編輯]
日長與基於SI日期的偏差。

大氣角動量(AAM)軸向分量的任何變化都必須伴隨着地殼和地幔角動量的相應變化(由於角動量守恆定律)。由於大氣壓力對地幔-地殼系統的慣性矩影響輕微,因此主要需要固體地球的角速度發生變化;即LOD的變化。現時可以在僅幾個小時的積分時間內以高精度量測LOD[3],而且大氣環流模型允許高精度地確定模型中大氣角動量的變化[4]。AAM和LOD之間的比較表明它們是高度相關的。特別地,可以識別LOD的年週期,其振幅為0.34毫秒,在2月3日最大化,以及半年週期,其幅值為0.29毫秒,在5月8日最大化, [5],以及10天的0.1毫秒量級的波動。還觀測到反映聖嬰事件的季節間波動和準兩年期振盪[6]。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從幾周到幾年的時間尺度上,LOD的大多數變化都是由AAM的變化引起的[7]

角動量交換

[編輯]

大氣和地球非氣態部分之間角動量交換的一種管道是蒸發和降水。水循環在海洋和大氣之間輸送大量的水。當水(蒸汽)大量的上升時,由於角動量守恆,地球的旋轉必須減慢。同樣的,當水以雨的形式降落時,地球的自轉速度會增加,以保持角動量守恆。任何從海洋到大氣的水團全球淨轉移或相反的轉移,都意味着固體/液體地球的旋轉速度變化,都將反映在LOD中。

觀測證據表明,在超過10天的時間內,AAM的變化與其相應的LOD變化之間沒有明顯的時間延遲。這意味着大氣層和固體地球之間由於表面摩擦而產生的強烈耦合,時間常數約為7天,即埃克曼層的自轉時間。這個自旋時間是大氣軸向角動量轉移到地球表面的特徵時間,反之亦然。

地面上的緯向風分量是描述大氣剛性旋轉的分量,對地球和大氣之間的軸向角動量傳遞最有效[8]。該分量的緯向風在赤道處相對於地面的振幅為「u」,其中「u」>0表示超自轉,「u」<0表示相對於固體地球的逆行。所有其它風項只是將AAM與緯度重新分配,這種影響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平均時會抵消。

表面摩擦允許大氣層在逆行旋轉的情況下從地球「吸收」角動量,或者在超旋轉的情況下將其釋放到地球。在較長的時間尺度上進行平均,AAM不會與固體地球發生交換。地球和大氣是解耦的,這意味着負責剛性旋轉的地面緯向風分量的平均值必須為零。事實上,觀測到的地面氣候平均緯向風的經向結構顯示,在±30o緯度以上的中緯度地區有西風(來自西方),即信風;在低緯度地區以及兩極附近有東風(來自東方),即盛行風[9]。 大氣在低緯度和高緯度從地球獲得角動量,並在中緯度向地球傳遞相同數量的角動量。

剛性旋轉緯向風分量的任何短期波動都伴隨着LOD的相應變化。為了估計這種影響的數量級,可以考慮整個大氣在沒有表面摩擦的情況下以速度「u」(以m/s為單位)剛性旋轉。那麼這個值與一天的長度Δτ(以毫秒為單位)的相應變化有關[來源請求]

日長變化的年分量Δτ≈0.34 ms對應於超自轉'u≈0.9m/s,半年分量Δ'τ≈0.29ms到1'u≈0.8m/s。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ide, R. Fluctuation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and the Topography of the Core–Mantle Interfa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1989, 328 (1599): 351–363. Bibcode:1989RSPTA.328..351H. S2CID 119559370. doi:10.1098/rsta.1989.0040. 
  2. ^ Whitt, Kelly Kizer. The length of a day on Venus is always changing - Space. EarthSky. 2021-05-05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8). 
  3. ^ Robertson, Douglas. Geophysical applications of 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91, 63 (4): 899–918 [2024-03-17]. Bibcode:1991RvMP...63..899R. doi:10.1103/RevModPhys.63.8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8). 
  4. ^ Eubanks, T. M.; Steppe, J. A.; Dickey, J. O.; Callahan, P. S. A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Earth's Angular Momentum Budge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5, 90 (B7): 5385. Bibcode:1985JGR....90.5385E. doi:10.1029/JB090iB07p05385. 
  5. ^ Rosen, Richard D. The axial momentum balance of Earth and its fluid envelope. Surveys in Geophysics. 1993, 14 (1): 1–29. Bibcode:1993SGeo...14....1R. S2CID 128761917. doi:10.1007/BF01044076. 
  6. ^ Carter, W.E.; D.S. Robinson. Studying the earth by 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 Scientific American. 1986, 255 (5): 46–54. Bibcode:1986SciAm.255e..46C.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86-46. 
  7. ^ Hide, R.; Dickey, J. O.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Science. 1991, 253 (5020): 629–637. Bibcode:1991Sci...253..629H. PMID 17772366. S2CID 32661656. doi:10.1126/science.253.5020.629. 
  8. ^ Volland, H. Atmosphere and Earth's rotation. Surveys in Geophysics. 1996, 17 (1): 101–144. Bibcode:1996SGeo...17..101V. S2CID 129884741. doi:10.1007/BF01904476. 
  9. ^ Murgatroyd, R.J.,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stratosphere, in Coby G.A. (ed):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Roy. Met. Soc., London, p. 159, 1969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