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親王
外觀
和碩慶親王(滿語:ᡥᠣᡧᠣᡳ
ᡶᡝᠩᡧᡝᠨ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轉寫:Hošoi fengšen cin wang[註 1]),清朝世襲親王,是清朝第十二位鐵帽子王,前後一共傳襲四代三位慶親王、二位慶郡王。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被兄長嘉慶帝顒琰封為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封慶親王。後來其子依例降為郡王,其孫奕劻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慈禧太后懿旨進封慶親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得到世襲罔替許可。
慶親王
[編輯]- 1789年—1820年:慶僖親王永璘 初封貝勒,1799年進郡王,1820年進親王,諡號僖。
- 1820年—1836年:慶良郡王綿愍 永璘三子,降爵為郡王,諡號良,無嗣。
- 1837年—1842年:已革慶郡王奕綵 綿愍養子,1842年革爵歸宗。
- 1842年—1849年:追封貝子綿悌 永璘五子,初封不入八分鎮國公,1842年降三等鎮國將軍,1852年追封貝子。
- 1850年—1917年:慶密親王奕劻 綿悌養子,初封輔國將軍,1852年進貝子,1860年進貝勒,1872年加郡王銜,1884年進慶郡王,1894年進慶親王,1908年准世襲罔替,諡號密。
- 1917年—1947年:慶貞親王載振 奕劻一子,諡號貞。
綿愍支系
[編輯]- 1802年—1820年:貝子綿愍 永璘一子,初封奉恩輔國公,1819年進貝子,1820年襲慶郡王
綿悌支系
[編輯]- 1831年—1849年:不入八分鎮國公綿悌 永璘五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1837年進不入八分鎮國公,1842年以不入八分鎮國公襲慶親王爵
載振支系
[編輯]- 1894年—1920年:二等鎮國將軍載振 奕劻一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901年加貝子銜,1917年襲慶親王
溥鍾支系
[編輯]- 1922年—?:不入八分輔國公銜溥鍾 載振一子
溥銳支系
[編輯]- 1922年—?:不入八分輔國公銜溥銳 載振二子
載𢱿支系
[編輯]- 1906年—1935年:不入八分輔國公銜二等鎮國將軍載𢱿 奕劻二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908年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
綿性支系
[編輯]- 1833年—1842年:不入八分輔國公綿性 永璘六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837年進不入八分輔國公,1842年革爵
慶親王世系圖
[編輯]註釋
[編輯]- ^ 音譯「豐申」,滿語意思是「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