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基爾希納大街
尼德基爾希納大街(丹麥語:Niederkirchnerstraße,發音:[ˈniːdɐkɪʁçnɐˌʃtʁaːsə]),原名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大街(丹麥語:Prinz-Albrecht-Straße)是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條街道。這條大街東西走向,從威廉大街到波茨坦廣場附近,構成米特區和十字山兩區的邊界. 這條街在納粹德國時期是黨衛隊國家安全部、保安服務處、蓋世太保和親衛隊總部的所在地。該地點現為恐怖地形圖紀念館和博物館,其中包括一個永久性的展覽,展示納粹主義的罪行[1]。
尼德基爾希納大街也是柏林另外兩座地標的所在地,馬丁·格羅皮烏斯展覽館建於1881年,作為裝飾藝術博物館,和柏林州議會,從1899年至1933年為普魯士議會所在地。1919年1月1日,德國共產黨成立於這座大樓。自1993年4月29日起,柏林州議會設於此。
這條街開闢於1891年,以腓特烈·威廉三世之子腓特烈·亨利·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命名,它在這條街與威廉大街轉角處擁有一所大宅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宮(Prinz-Albrecht-Palais)。1905年,裝飾藝術博物館的擴建大樓矗立在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大街8號,毗鄰馬丁·格羅皮烏斯展覽館。從1933年5月這座建築成為赫爾曼·戈林下令建立的蓋世太保總部,許多政治犯在此被拷打和處決。1934年12月,它又成為負責所有集中營的集中營督察總部。它構成了包括鄰近的阿爾布雷希特親王酒店(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大街 9號)和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宮本身在內的建築群的核心,於1934年被萊因哈德·海德里希領導的保安服務處接管。1939年9月,它發展成為海因里希·希姆萊創建,萊因哈德·海德里希領導的整個德國和被佔領的歐洲的黨衛隊國家安全部的中心。這座建築在1945年初盟軍的轟炸中被摧毀,戰後拆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1951年,東柏林當局將阿爾布雷希特親王大街更名為尼德基爾希納大街,以紀念共產黨抵抗運動成員克特·尼德基爾希納(1909-1944)。從1961年至1989年,沿着街道南側建起了柏林圍牆,保留的一小部分位於東端。
參考
[編輯]- Erika Bucholtz: Die Zentralen des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SS- und Polizeistaats. Gebäudenutzung und Bauplanung in Berlin 1933-1945, In: Zeitschrift für Geschichtswissenschaft 52 (2004), H. 12, S. 1106-1125. online als pdf
- Topographie des Terrors
- Stätten des NS Terrors in Berlin und rund um den Potsdamer Plat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2°30′26″N 13°22′57″E / 52.50722°N 13.38250°E
- ^ Potsdamer Platz Guid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3-18. Berlin City Getaway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