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瓮豬籠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瓮豬籠草
小瓮豬籠草的上位籠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屬: 豬籠草屬 Nepenthes
種:
小瓮豬籠草 N. micramphora
二名法
Nepenthes micramphora

小瓮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micramphora)是菲律賓民答那峨島漢密吉伊坦山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1]其為高地豬籠草,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1635米的地區。[1]

小瓮豬籠草與產於民答那峨島的源小豬籠草N. abgracilis熙德豬籠草N. cid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這三個物種共同組成了非正式的「小瓮豬籠草組」。[2]

種加詞micramphora」來源於希臘文拉丁文,「mikros」在希臘文意為「小的」,「amphora」在拉丁文意為「」,指其體型的矮小。[3]

植物學史

[編輯]

2009年,沃爾克·海因里希史超活·麥花臣托馬斯·格羅內邁爾(Thomas Gronemeyer)維克托·阿莫路索(Victor Amoroso)對小瓮豬籠草進行了正式描述。該描述發表於史超活·麥花臣的專著《舊大陸的豬籠草》第2冊中。[1]編號為「V.Amoroso & R.Aspiras CMUH 00003545」的標本被指定為模式標本,其存放於菲律賓布基農省慕斯萬山棉蘭老中央大學植物標本館(CMUH)中。[1]該標本於2005年1月31日採集於漢密吉伊坦山通往聖伊西德羅的路徑上海拔1300米至1600米的地區。[1]

標本館中的標本無花序結構,所以關於花序的正式描述來源於沃爾克·海因里希於2008年7月22日在模式產地記錄的數據。[1]

形態特徵

[編輯]
小瓮豬籠草的蓮座狀植株,及其下位籠中位籠

小瓮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其可攀爬至2.5米的高度。[4]莖為圓柱形,直徑可達3.5毫米,節間距可達15毫米。[1]

[編輯]

小瓮豬籠草的葉片無柄革質,呈披針形至橢圓形,可長達8厘米,寬至1厘米[1],最寬處位於葉片末端的二分之一處[2]葉尖急尖葉基漸狹,包住莖周長的三分之一,不下延中脈的兩側各有2至3條縱脈羽狀脈眾多。籠蔓可長達7.5厘米,直徑約1毫米。[1]

小瓮豬籠草的蓮座狀植株,及其攀援莖

捕蟲籠

[編輯]

小瓮豬籠草下位籠的下部為窄卵形,上部為圓柱形,偶爾略呈漏斗形[3]其體型非常小,高僅可達4.1厘米,寬僅可達1.6厘米。腹面的籠翼寬約4毫米,也可能縮小為一對隆起。[3]翼須長約3毫米,間距約2.5至3毫米。下位籠下表面的基部三分之一具腺體。唇為圓柱形,寬約0.8毫米,唇肋高約0.1毫米,間距約0.1毫米。唇齒在唇內緣不明顯。[2]籠蓋為橢圓形、卵形或圓形,基部一般呈心形。[3]籠蓋無附屬物,寬可達2厘米,長可達1.8厘米,略寬於籠口[1]籠蓋下表面的蜜腺數量可超過100個。[2]在籠蓋基部的後方存在分叉或多根籠蔓尾,可長達3毫米。[1][3]

小瓮豬籠草從幼年就開始出現上位籠[3]其可能通體呈漏斗形,[1]或向基部逐漸縮小呈窄漏斗形,上部為圓柱形。[3]上位籠最寬處位於中部或上部。[2]上位籠的體型一般比下位籠大,可高達6.7厘米,寬至2厘米;通常高約4厘米,寬約1.7厘米。[3]籠蓋與籠口等大。籠翼通常縮小為一對隆起。[3]其他形態特徵於下位籠類似。[1]

花序

[編輯]

小瓮豬籠草的花序總狀花序。其花序可長達35厘米,直徑約為6毫米。總花梗可長達8厘米,直徑約1毫米。每個花梗帶1朵花,無苞片,其長3至4毫米。每個花序共約30至40朵花。花被片呈卵形,長約2.5毫米,寬約1.2毫米。果莢可長達20毫米。[1]

毛被

[編輯]

小瓮豬籠草的莖、葉片及捕蟲籠都無毛被。花序上具有鏽棕色的簡單毛被,長約0.1毫米。[1]

生態關係

[編輯]
漢密吉伊坦山上的矮小植被

分佈範圍

[編輯]

小瓮豬籠草僅被出現於菲律賓民答那峨島東達沃省東南部的漢密吉伊坦山的高地山坡上。周圍的大部分地區都未僅考察過是否存在豬籠草,所以其很可能也出現於民答那峨島南部的其他地區。[3]其分佈範圍從海拔1100米的地區至山頂海拔1635米的地區。[1]

原生地

[編輯]

其陸生於非常廣泛的區域內,包括高地山地苔蘚森林次生植被山脊頂部、懸崖邊緣和塌方處。[3]其也存在於稱之為矮小森林的地區。[1]小瓮豬籠草生長於超基性岩上。雖然其可以在非常陰暗的環境下生存,但在有直射光的環境下生長得更好。[3]在漢密吉伊坦山上,小瓮豬籠草與翼狀豬籠草N. alata民答那峨島豬籠草N. mindanaoensis盾葉毛豬籠草N. peltata同域分佈,海拔分佈範圍與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N. hamiguitanensis相同。[4]

保護狀況

[編輯]

由於小瓮豬籠草廣泛的分佈於漢密吉伊坦山中,且只允許來訪者在嚮導的協助下攀登漢密吉伊坦山。所以史超活·麥花臣在2009年的專著《舊大陸的豬籠草》中,認為小瓮豬籠草「尚未受到威脅」。[3]如果東達沃省政府成功將漢密吉伊坦山申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那麼小瓮豬籠草的野生種群在未來將會得到進一步的保護。[3][5]

相關物種

[編輯]
來源於馬丁·奇克及馬修·傑布模式描述中源小豬籠草(左)及熙德豬籠草(右)的植物學插圖,示其營養組織的差異

小瓮豬籠草組

[編輯]

小瓮豬籠草組因小瓮豬籠草而得名,其內還包括產自民答那峨島東北部的源小豬籠草及產自民答那峨島中北部的熙德豬籠草。該分類群出現於馬丁·奇克馬修·傑布2013年的一篇論文中,論文中還包含了源小豬籠草及熙德豬籠草的正式描述。[2]在此之前,小瓮豬籠草被視為一個偏離正常特徵範圍的物種,所以其未被歸入任何一個既定的菲律賓豬籠草類群中(其中主要為翼狀豬籠草組、葫蘆豬籠草組及長毛豬籠草組)。[6]

源小豬籠草、熙德豬籠草及小瓮豬籠草在捕蟲籠及莖形態及原生地方面都存在着許多共同點。馬丁·奇克和馬修·傑布確定了七個用於定義該組的鑑定特徵:[2]

  1. 山嵴下環境;
  2. 莖為圓柱形;
  3. 唇窄,圓柱形,寬0.8至2毫米;
  4. 唇楞不明顯,高約0.1毫米;
  5. 唇內緣無明顯的唇齒;
  6. 籠蓋下表面缺少基部的蓋龍骨及附屬物;
  7. 籠蓋蜜腺數量大於100個,單型,大(直徑約0.5毫米)具窄邊緣,± 均勻分佈於籠蓋

這些物種也表現出與翼狀豬籠草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之處在於這些物種的籠蓋下表面缺少基部的蓋龍骨及附屬物。[2]

熙德豬籠草與小瓮豬籠草組的另兩個物種之間在原生地(其為附生,其餘為陸生)、毛被的發達程度(其營養組織具毛,其餘幾乎無毛被)及葉柄(相對無柄)方面也存在差異。[2]熙德豬籠草與源小豬籠草的籠蔓尾單一,但小瓮豬籠草的籠蔓尾分叉。[2]

小瓮豬籠草與源小豬籠草最大的差異在於上位籠。小瓮豬籠草的上位籠為漏斗形,最窄處位於上位籠基部,最寬處位於中部或上部;而源小豬籠草為近圓柱形,最寬處近基部;小瓮豬籠草上位籠高約6.7厘米,而源小豬籠草可高達16厘米。[2]

其他相似物種

[編輯]
貝里豬籠草的蓮座狀植株,示其下位籠及攀援莖

小瓮豬籠草的莖、葉片和花序等形態特徵與民答那峨島北部的貝里豬籠草N. bellii非常相似。在小瓮豬籠草2009年被描述前,在漢密吉伊坦山的小瓮豬籠草即被標記為貝里豬籠草。[7][8]小瓮豬籠草的體型較小,且捕蟲籠的形狀、大小、唇的寬度和籠蔓的長度都不同。小瓮豬籠草的蓮座狀植株可生長出更多的捕蟲籠,幾乎每個植株都可達到7個以上。[1]

小豬籠草N. gracilis的葉片大小和形狀也表現出與小瓮豬籠草的相似性,但該物種並不存在於菲律賓。[3]

自然雜交種

[編輯]

小瓮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尚未被確認,但漢密吉伊坦山存在部分可能為其與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民答那峨島豬籠草盾葉毛豬籠草的雜交植株。[9]

原被認為是小瓮豬籠草與盾葉毛豬籠草[3]的自然雜交種的類群已被認定為一個雜交起源的獨立物種——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Heinrich, V., S.R. McPherson, T. Gronemeyer & V.B. Amoroso 2009. Nepenthes micramphora (Nepenthaceae), a new species of Nepenthes L. from southern Mindanao, Philippines. In: S.R. McPherson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Volume 2.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pp. 1314–131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Cheek, M. & M. Jebb 2013. The Nepenthes micramphora (Nepenthaceae) group, with two new species from Mindanao, Philippines. Phytotaxa 151(1): 25–34. doi:10.11646/phytotaxa.151.1.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McPherson, S.R. 2009. Nepenthes micramphora V.Heinrich, S.McPherson, Gronemeyer & Amoroso. In: S.R. McPherson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Volume 2.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pp. 713–719.
  4. ^ 4.0 4.1 4.2 Gronemeyer, T., A. Wistuba, V. Heinrich, S. McPherson, F. Mey & A. Amoroso 2010. Nepenthes hamiguitanensis (Nepenthaceae), a new pitcher plant species from Mindanao Island, Philippines. In: S.R. McPherson Carnivorous Plants and their Habitats. Volume 2.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pp. 1296–1305.
  5. ^ UNESCO National Com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 2008. Mount Apo and Mount Hamiguitan: Sanctuaries of Endemism in Mindana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ESCO.
  6. ^ Cheek, M. & M. Jebb 2013. Recircumscription of the Nepenthes alata group (Caryophyllales: Nepenthaceae), in the Philippines, with four new spe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 69: 1–23. doi:10.5852/ejt.2013.69
  7. ^ Amoroso, V.B., L.D. Obsioma, J.B. Arlalejo, R.A. Aspiras, D.P. Capili, J.J.A. Polizon & E.B. Sumile 2009. Inventory and conservation of endangered, endemic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lora of Hamiguitan Range, southern Philippines. Blumea 54(1–3): 71–76. doi:10.3767/000651909X474113
  8. ^ Amoroso, V.B. & R.A. Aspiras 2011. Hamiguitan Range: a sanctuary for native flora. 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18(1): 7–15. doi:10.1016/j.sjbs.2010.07.003
  9. ^ McPherson, S.R. & V.B. Amoroso 2011. Field Guide to the Pitcher Plants of the Philippines.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