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圖
塔爾圖 Tartu | |
---|---|
非獨立市 | |
綽號:Emajõe Ateena (埃馬約吉河畔的雅典) | |
格言:Heade mõtete linn ("好思想之城") | |
塔爾圖在愛沙尼亞的位置 | |
坐標:58°23′N 26°43′E / 58.383°N 26.717°E | |
國家 | 愛沙尼亞 |
縣 | 塔爾圖縣 |
市鎮 | 塔爾圖市 |
建立 | 5世紀 |
城市地位 | 1262年之前 |
面積 | |
• 總計 | 38.80 平方公里(14.98 平方英里) |
• 陸地 | 37.9 平方公里(14.6 平方英里) |
• 水域 | 1.3 平方公里(0.5 平方英里) |
海拔 | 57.2 公尺(187.7 英尺) |
人口(2017年) | |
• 總計 | 96,904[1]人 |
• 密度 | 2,498人/平方公里(6,469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EET(UTC+2) |
• 夏時制 | EEST(UTC+3) |
郵政號碼 | 50050 至 51111 |
塔爾圖[2][3](愛沙尼亞語:Tartu,南愛沙尼亞語:Tarto),又名多爾帕特(德語:Dorpat)、尤里耶夫(俄語:Юрьев,羅馬化:Yur'yev),愛沙尼亞塔爾圖縣塔爾圖市內的非獨立市,位於愛沙尼亞東部埃馬約吉河畔,是該國第二大城市,有該國最古老的塔爾圖大學。
塔爾圖是愛沙尼亞重要的知識和文化中心[4][5][4][5][6],也因此有「埃馬約吉河畔的雅典」之美譽[7]。愛沙尼亞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學塔爾圖大學即位於該市。塔爾圖位於塔林東南186公里,是愛沙尼亞南部的中心。連接愛沙尼亞兩大湖沃爾茨湖和楚德湖的埃馬約吉河流經塔爾圖。塔爾圖還設有愛沙尼亞最高法院、愛沙尼亞教育和研究部、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和最古老的愛沙尼亞語劇院Vanemuine。它也是愛沙尼亞歌唱節的發源地[8]。
塔爾圖將於2024年成為歐洲文化之都[9][10][11]。
名稱
[編輯]自1918年愛沙尼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以來,愛沙尼亞語Tartu(愛沙尼亞語發音: [ˈtɑrtˑu]),或者南愛沙尼亞語拼寫Tarto都是官方使用的名稱。但在其歷史上,塔爾圖在其他語言中也有許多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中的大多數最終來源於公元600年左右一座名為Tarbatu的堡壘[12]。在德語、瑞典語和波蘭語中,這個城市長期被稱為為ⓘ,這個單詞是Tarbatu的變體。在俄語中,這座城市被稱為「Юрьев」(Yur′yev,以尤里的名字命名,雅羅斯拉夫一世大王子的洗禮名)和「Дерпи」(Derpt,來自Dorpat的低地德語變體)[12]。類似地,這座城市在拉脫維亞語中被稱為Tırbata,芬蘭語則是Tartto。塔爾圖位於埃馬約吉河畔,埃馬約吉河的名字在現代愛沙尼亞語中的意思是「母親河」。
歷史
[編輯]早期
[編輯]現代塔爾圖遺址上第一個永久定居點的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13][14]。到7世紀,當地居民在托梅山(Toomemägi)東側建造了一座木製防禦工事[14]。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定居點不斷發展,大約在9-10世紀成為內陸貿易中心。[15]
該地區的第一份有記錄的記錄是由後來的中世紀編年史家記錄的,他們描述了11世紀初的基輔羅斯事件。基輔大王子雅羅斯拉夫一世於1030年入侵塔爾圖地區,在與當地的烏甘尼亞部落的一場勝利的戰鬥後,他在那裏建造了自己的堡壘,並將其命名為尤里耶夫[14][16]。塔爾圖可能一直處於基輔羅斯的控制之下直到1061年。根據編年史,尤里耶夫堡壘被索索爾人(可能是奧瑟里安人、薩卡利人或另外一個愛沙尼亞部落)燒毀。不久之後,當地人重建了堡壘。12世紀,一方是當地的烏甘尼亞人,另一方是鄰國諾夫哥羅德共和國的軍隊,他們多次突襲對方。據報道,在這些戰役中,入侵者在1133年或1134年以及1191-1192年冬天佔領了塔爾圖,但這些臨時佔領並沒有帶來任何持久的領土變化。
中世紀
[編輯]在13世紀初的北方十字軍東征期間,塔爾巴圖堡壘(或稱塔爾巴塔)被討伐的條頓騎士(也稱為寶劍騎士團)佔領,並多次被愛沙尼亞人奪回。1224年,諾夫哥羅德王子和普斯科夫王子派遣了由庫克內斯王子維亞契科率領的額外部隊來援助愛沙尼亞的堡壘防禦者後,堡壘被條頓十字軍最後一次圍困和征服[17]。隨後,塔爾圖被稱為多爾帕特(拉丁語:Tarbatum),在中世紀後期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商業中心,也是半獨立的多爾帕特主教國的首都。
1262年,佩雷斯拉夫爾王子德米特里的軍隊向多爾帕特發動進攻,佔領並摧毀了這座城市[18]。但他的部隊沒能佔領主教在托梅山的堡壘。這一事件被記錄在隨後的德語和古東斯拉夫語編年史中,同時首次記錄了在主教堡壘旁出現的德國商人和工匠的定居點。
在中世紀,1236年利沃尼亞騎士團併入條頓騎士團後,該鎮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城市。在1280年代,多爾帕特加入漢薩同盟[18]。
波蘭立陶宛和瑞典統治期
[編輯]1558年,沙皇伊凡大帝入侵塔爾圖,開始了利沃尼亞戰爭。彼得·舒伊斯基指揮的部隊包圍了該鎮並開始了猛烈的攻擊。有鑑於此,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該鎮投降了。當地主教被關押在莫斯科,這實際上結束了地方自治時期。伊凡·米哈伊洛維奇·維斯科瓦蒂(Ivan Mikhailovich Viskovatyi)是伊凡大帝統治時期的著名外交官和外交記錄檔案管理員,他認為古代俄羅斯「建國」證明了俄羅斯對該地區的領土主張是合理的[19] 。在1582年亞姆-扎波爾斯基休戰的影響下,該市與利沃尼亞聯邦南部地區一起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
1598年,塔爾圖成為利沃尼亞公國多爾帕特省的首府。1583年這裏建立了一所耶穌會文法學校「多爾帕滕學院」[20]。文法學校和神學院的活動都因波蘭-瑞典戰爭而停止。早在1600年末,瑞典查理九世的軍隊就包圍了這座由三支黑騎兵連隊和城市民兵保衛的城市。儘管一再遭到襲擊,瑞典人還是沒能進入這座城市。終於在1601年,赫爾曼·維蘭格爾上尉改變了立場,襲擊了城堡主,並為瑞典軍隊打開了大門。1603年4月13日,在黑特曼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領導的短暫圍攻之後,該鎮被波蘭-立陶宛聯邦奪回;大約1000名瑞典士兵投降並被押送至塔林。
在另一場波蘭-瑞典戰爭的影響下,1625年,塔爾圖再次被瑞典佔領。1629年阿爾特馬克停戰後,該市成為瑞典自治領的一部分,1632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建立了塔爾圖大學[21][22]。
帝俄時期
[編輯]1704年,當着沙皇彼得大帝的面,該城被俄羅斯軍隊佔領。大約四分之一的城鎮和大部分防禦工事遭到破壞。1708年,包括主教城堡遺蹟在內的其餘防禦工事和房屋被炸毀,所有動產被洗劫一空,所有公民被驅逐到俄羅斯。隨着1721年《尼斯塔德條約》的簽訂,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並被稱為Derpt。18世紀的大火摧毀了大部分中世紀建築,1775年的塔爾圖大火摧毀了中心的大部分建築。這座城市是沿着晚期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路線重建的,包括1782年至1789年間建造的塔爾圖市政廳[23]。1783年,該市成為利沃尼亞省德爾普特縣的中心。
在19世紀下半葉,塔爾圖是浪漫民族主義時代愛沙尼亞人的文化中心。1869年,這座城市舉辦了愛沙尼亞的第一個歌曲節。Vanemuine是第一個國家劇院,成立於1870年。塔爾圖也是1872年愛沙尼亞作家協會成立的地方。
塔爾圖火車站開通於1876年,當時塔帕-塔爾圖路線建成。車站建築建於1877年。在結核病史上,1891年,多爾帕特獸醫學院對1000頭牛進行了結核菌素測試,進行了精液研究。
1893年,城市正式更名為古俄羅斯名字尤里耶夫。從1895年起,塔爾圖大學被俄羅斯化,在教學中引入了強制性俄語。1918年,該大學的大部分財產被遷移到沃羅涅日,在德國佔領期間,該大學以多爾帕特地方大學(Landesuniversität Dorpat)的名字運作。在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期間,塔爾圖大學於1919年12月1日作為愛沙尼亞語大學重新開放。
愛沙尼亞獨立後
[編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愛沙尼亞獲得了獨立,城市正式以愛沙尼亞語的名稱"塔爾圖"而聞名。在1918年至1920年的愛沙尼亞獨立戰爭結束後,蘇俄布爾什維克政府與愛沙尼亞簽署了一項和平條約,即1920年2月2日在塔爾圖簽署的《塔爾圖和約》。根據這份條約,蘇俄「永久」放棄對愛沙尼亞的領土主張。
1920年,蘇俄與芬蘭之間的和平條約也在塔爾圖簽署。
在戰間期,Tähtvere社區建成,前Raadi Manor地區的建築開始作為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的所在地(1944年塔爾圖攻勢期間被毀),帕拉斯藝術學校也開辦了。
德國和蘇聯佔領期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奉行斯大林主義的蘇聯於1940年6月入侵並佔領了愛沙尼亞和塔爾圖。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埃馬約吉河上歷史悠久的Kivisild(「石橋」,建於1776年至1778年)在1941年被撤退的蘇聯軍隊部分摧毀,之後在1944年被撤退的德國軍隊完全摧毀。塔爾圖已經嚴重受損,1943年1月27日、1944年2月26日、1944月7日至8日和1944年3月25日至26日遭到蘇聯空軍的多次轟炸。戰爭結束後,這座城市的大部分歷史中心都成了廢墟。甚至整個城市街區受損程度較低的建築也被蘇聯佔領當局拆除,大片以前的居民區改建成公園和停車場。
戰爭結束後,蘇聯當局宣佈塔爾圖為「對外國人關閉的城鎮」,因為在該市東北郊的拉阿迪機場建造了一個轟炸機空軍基地。它是前東方集團最大的軍事空軍基地之一,駐紮着攜帶核彈的戰略轟炸機。在一條舊跑道的一端,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的新建築建成。
塔爾圖機場於1946年在該市南部啟用。此外,愛沙尼亞航空學院成立於1993年。私人所有的愛沙尼亞航空博物館於2002年向公眾開放,距離機場以東5公里(開車7公里)。在1944-1991年蘇聯佔領期間,塔爾圖的人口幾乎翻了一番,從57000人增加到100000人以上,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俄羅斯和前蘇聯其他地區的大規模移民,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空軍軍事基地的存在。
當代
[編輯]自1991年愛沙尼亞重新獲得獨立以來,老城中心進行了翻修。值得注意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處於廢墟中的聖約翰教堂已經修復。許多新的商業建築已經建成(Tartu Kaubamaja、Tasku、Emajõe kaubanduskeskus等)。最高的住宅樓和地標蝸牛塔於2008年開業。
AHHAA科學中心於2011年搬遷至一座新建築,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的新主樓於2016年開放。
氣候
[編輯]塔爾圖(1991–2020正常值,1901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9.7 (49.5) |
10.9 (51.6) |
18.4 (65.1) |
27.5 (81.5) |
30.9 (87.6) |
34.0 (93.2) |
34.9 (94.8) |
35.2 (95.4) |
30.3 (86.5) |
21.5 (70.7) |
13.8 (56.8) |
13.0 (55.4) |
35.2 (95.4) |
平均高溫 °C(°F) | −1.8 (28.8) |
−1.6 (29.1) |
3.3 (37.9) |
11.1 (52.0) |
17.1 (62.8) |
20.6 (69.1) |
23.1 (73.6) |
21.8 (71.2) |
16.3 (61.3) |
9.2 (48.6) |
3.3 (37.9) |
0.0 (32.0) |
10.2 (50.4) |
日均氣溫 °C(°F) | −4.1 (24.6) |
−4.4 (24.1) |
−0.5 (31.1) |
5.9 (42.6) |
11.5 (52.7) |
15.5 (59.9) |
18.0 (64.4) |
16.7 (62.1) |
11.8 (53.2) |
6.0 (42.8) |
1.2 (34.2) |
−2.1 (28.2) |
6.3 (43.3) |
平均低溫 °C(°F) | −6.5 (20.3) |
−7.3 (18.9) |
−4 (25) |
1.2 (34.2) |
5.8 (42.4) |
10.3 (50.5) |
12.9 (55.2) |
12.0 (53.6) |
8.0 (46.4) |
3.3 (37.9) |
−0.8 (30.6) |
−4.2 (24.4) |
2.6 (36.7) |
歷史最低溫 °C(°F) | −37.5 (−35.5) |
−36.0 (−32.8) |
−29.6 (−21.3) |
−19.8 (−3.6) |
−7.2 (19.0) |
−2.2 (28.0) |
1.8 (35.2) |
1.5 (34.7) |
−6.6 (20.1) |
−13.8 (7.2) |
−22.2 (−8.0) |
−38.6 (−37.5) |
−38.6 (−37.5)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48 (1.9) |
39 (1.5) |
36 (1.4) |
35 (1.4) |
54 (2.1) |
88 (3.5) |
67 (2.6) |
79 (3.1) |
55 (2.2) |
68 (2.7) |
55 (2.2) |
51 (2.0) |
673 (26.5)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10 | 8 | 8 | 8 | 8 | 10 | 11 | 11 | 11 | 11 | 11 | 11 | 118 |
平均相對濕度(%) | 88 | 85 | 76 | 68 | 65 | 70 | 74 | 77 | 82 | 86 | 89 | 89 | 79 |
平均露點 °C(°F) | −7 (19) |
−8 (18) |
−4 (25) |
0 (32) |
6 (43) |
10 (50) |
13 (55) |
13 (55) |
9 (48) |
4 (39) |
1 (34) |
−3 (27) |
3 (37) |
月均日照時數 | 33.7 | 65.1 | 140.3 | 190.9 | 266.0 | 258.0 | 268.7 | 227.6 | 152.1 | 79.3 | 30.0 | 24.3 | 1,735.9 |
數據來源1:愛沙尼亞氣象局 [24][25][26][27][28][29] | |||||||||||||
數據來源2:Time and Date [30] |
經濟
[編輯]塔爾圖以大學城而聞名,也是重工業區。傳統上,食品行業對該市的經濟很重要,該領域的一些大公司包括A.Le Coq、塔爾圖磨坊和Salvest。Kroonpress是波羅的海地區領先的印刷公司之一。
21世紀初,許多信息通信企業和其他高科技公司在塔爾圖站穩了腳跟。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Playtech Estonia、Nortal(前身為網絡媒體集團)、ZeroTurnaround、Tarkon、Reach-U和Raintree Estonia。Skype在塔爾圖有一個辦公室。大學是最大的僱主之一,這解釋了高技能專業人員(研究人員、教授、醫生)的比例很大,塔爾圖大學診所被認為是塔爾圖最大的僱主。
交通運輸
[編輯]塔爾圖機場為該市提供服務。到愛沙尼亞的「避暑之都」派爾努(位於該國西部)的距離為176公里(109英里),那裏最快的公路路線是通過維爾揚迪和基林吉訥梅。塔爾圖通過許多公共汽車和火車線路與里加、塔林和其他愛沙尼亞城鎮相連。
參考文獻
[編輯]- ^ Total registered population of the municipality of Tartu City, excluding settlements of former Tähtvere Parish. Statistiline ülevaade 2017 (PDF). [11 Dec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28).
- ^ 周定國 (編). Tartu 塔尔图 (爱沙).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簡體中文)
- ^ 愛沙尼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Estonia.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4-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1) (中文(臺灣)).
- ^ 4.0 4.1 Tartu – the intellectual centre of Eston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stlandia.de
- ^ 5.0 5.1 Jonathan Bousfield The Rough Guide to Estonia, Latvia & Lithuania. Rough Guides UK. Page 1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ergey Chernov. Tartu: Estonia's Intellectual and Theater Capit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莫斯科時報, Dec. 24 2012
- ^ History and interesting facts. Visit Tartu.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英語).
- ^ Estonian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s Estonian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 Foundation
- ^ 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202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inistry of Culture
- ^ tartu2024.ee.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8).
- ^ "Euroopa kultuuripealinnaks valiti Tart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RR kultuur, 28. august 2019
- ^ 12.0 12.1 Tartu: what’s in a name?. Estonian World Review.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 ^ Tartu.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6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14.0 14.1 14.2 Mäesalu, Ain. Vene kroonikate Jurjev oli tõenäoliselt siiski Tartu. Sirp. 12 October 2001 [26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3) (愛沙尼亞語).
- ^ Mäesalu, Ain; Vissak, Rünno. Muinas- ja keskaeg. Pullerits, Heivi (編). Tartu. Ajalugu ja kultuurilugu. Ilmamaa. 2005: 16–18 [13 January 2020]. ISBN 9789949131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愛沙尼亞語).
- ^ Tvauri, Andres. The Migration Period, Pre-Viking Age, and Viking Age in Estonia. 2012: 33, 59, 60 [27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 ^ Anti Selart, Ivar Leimus, Linda Kaljundi, Heiki Valk. Ristiretked ja vallutussõjad 13. sajandi Liivimaal, in "Eesti ajalugu II. Eesti keskaeg." Editor Anti Selart. Tartu 2012. Pp. 52—53
- ^ 18.0 18.1 History of Tartu. tartu.ee. 2023-07-31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英語).
- ^ Bobrick, Benson. Fearful Majesty: The Life and Reign of Ivan the Terrible. Putnam. 1987: 169.
- ^ Tarvel, Enn. Gymnasium Dorpatense 1583-1625. 1990.
- ^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Tartu Ülikool. 2021-11-27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英語).
- ^ 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Tartu, Estonia) | Culture and Creativity. culture.ec.europa.eu.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4) (英語).
- ^ The Town Hall of Tart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artu.ee, retrieved 27 December 2013
- ^ Climate normals-Temperature.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3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7).
- ^ Climate normals-Precipitation.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3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 ^ Climate normals-Humidity.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3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 ^ Climate normals-Sunshine.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3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1).
- ^ Rekordid.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19 March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Estonian).
- ^ Kliimanormid-Sademed, õhuniiskus. Estonian Weather Service. [31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February 2012) (愛沙尼亞語).
- ^ Climate & Weather Averages in Tartu. Time and Date. [25 Jul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