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
外觀
重慶市合川縣及其後改設的合川市、合川區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列表如下。
國務院1992年8月4日批准撤縣設立縣級市。2006年10月22日,撤縣級市設立為重慶市的市轄區。
合川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處)(1980年7月10日)
[編輯]1980年7月,合川縣革委公佈育才學校舊址、文峰塔、銅梁洞石刻、八角亭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育才學校舊址 | ||||
2 | 文峰塔 | ||||
3 | 銅梁洞石刻 | 宋~民國 | 南津街道銅梁山 | ||
4 | 八角亭 | 明代 | 釣魚城街道八角村 | ||
5 | 龍多山摩崖石刻造像 | 唐、宋 | 赤水鄉龍多村(龍鳳鎮) | 現存摩崖造像99龕,計2000餘尊,唐、宋、元、明、清各代題記60餘段。摩崖造像開鑿在龍多山東、南、西、北四面岩石上,多為唐末五代作品,著名的有唐咸通五年的千佛造像、明代的「二仙傳道」等,摩崖題記主要集中在東岩,著名的有唐代的《分竹頌》、宋代的《知縣程公政事記》、《張夫人夢佛記》等。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龍游寺牌坊 | 明 | 皂角鎮龍遊村 | ||
2 | 五星橋 | 清 | 黃土鎮 | ||
3 | 濮岩寺摩崖石刻 | 唐、宋 | 涼亭子街道 | ||
4 | 巴岩寺摩崖石刻 | 明 | 龍市鎮巴岩村 | ||
5 | 石泉庵石刻 | 清 | 南津街街道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沙梁子遺址 | 商、周 | 鹽井鎮 | ||
2 | 七間青瓷窯遺址 | 唐、宋 | 古樓鎮 | ||
3 | 單公堤、司空堤 | 明、清 | 高石坎街道嘉陵江邊 | ||
4 | 合州城牆及城門 | 明、清 | 合陽城街道 | 現僅存城牆三段,總長約800餘米,位於瑞映山、草花街一線;城門二座,以瑞映門保存較為完好。合州城牆依地勢而建,憑山據險,依江通關,城牆用楔形條石錯縫砌築,牆體中用泥土夯實填充,十分堅固,牆體厚2.5—2.9米,高5—7米,城垛已毀。現存城門瑞映門建於山頂,左右以高牆和堅壁夾峙,拱形門頂,用條石疊砌而成。 | |
5 | 泥溪磨盤石崖墓群 | 東漢 | 泥溪鎮小泥村 | ||
6 | 方溪石室墓 | 宋 | 渭沱鎮 | ||
7 | 慶福寺大殿 | 明 | 南津街街道 | ||
8 | 尖山石牌坊 | 清道光二十八年 | 尖山鎮 | ||
9 | 白塔坪摩崖石刻造像 | 宋 | 東津沱街道 | ||
10 | 觀音庵石屏及題記 | 明 | 銅溪鎮鞍子村 | ||
11 | 冠山頂摩崖石刻 | 明、清 | 高龍鎮冠山村 | ||
12 | 龍頭井石刻 | 清 | 沙魚鎮雙堡村 | ||
13 | 戰時兒童第三保育院 | 現代 | 土場鎮 | ||
14 | 合隆天主教堂 | 清光緒二十九年 | 合隆鎮(燕窩鎮)街子村二社 | 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屬羅馬式磚石結構建築,由正門、禮拜堂、習經堂、懺悔室和神父樓組成。坐南朝北,佔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正門額上刻「天主堂」三字,禮堂正前方為講經台,高1米,有普通踏道三級,樂樓設花格欄杆,兩壁開圓拱形花窗14扇,柱頂裝飾石膏浮雕,穹窿頂施帶狀雕花紋飾;神父住宅在禮堂右側,為石質歇山頂建築,一樓一底,方形粗立柱,寬迴廊,十字形欄杆。 | |
15 | 鄒公祠木刻碑 | 清 | 合陽鎮 | ||
16 | 淶灘甕城及城牆 | 清 | 淶灘鎮 | ||
17 | 石全庵石刻造像 | 清 | 釣魚城街道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盧作孚故居 | 清代末年 | 文華街61號芭蕉院內 | 由盧作孚故居建築及南面的宋曉夫樓構成,兩幢建築並列於一獨立小院內。主體建築建於清代末年,為懸山頂穿逗式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面闊三間,進深五間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天子村漢墓群 | 漢 | 古樓鎮天子村 | ||
2 | 黃繼浦莊園 | 民國30年 | 南津街街道南溪村四社 | 位於現重慶革命傷殘軍人康復醫院(榮軍校)內,建於1941年,系合川實業家黃繼浦的園林式建築。莊園佔地面積約110畝,由三合院建築群、碉樓、防空洞及大面積的園林綠化構成。三合院建築群由正堂及左右廂房組成。正堂方向115°,懸山式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四穿五柱,前設通廊,雕花駝峰及撐弓,嵌花方格窗欞,浮雕方形石柱礎,素麵台基,台基正面刻文天祥、蘇軾等行書體詩詞6首。左右廂房廊前設透雕木扶欄。右廂房壁磚刻「民卅年宇莊工峻紀念」等字。三合院建築群左後方建一座磚砌四方形三層碉樓,右側設小花園,建水池及小磚橋,右後方於岩壁中設有防空洞 | |
3 | 秦家祠堂 | 清代中晚期 | 三廟鎮三岔村4社(原三岔場上) | 祠堂坐西南面東北,佔地約3000平方米,呈復四合院佈局。中軸線上依次為正門、戲樓、前廳、後廳,左右為走樓和廂房,設貫通式迴廊。正門為拱形頂,兩側建有側門;戲樓為單檐歇山式建築,抬梁式梁架,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側以走樓連接;前廳為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長方形素麵台基,普通踏道七級;後廳為木結構懸山式屋頂,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稍間穿逗梁架,兩側各有側院及天井 | |
4 | 民生公司電燈部舊址 | 民國 | 合陽城街道瑞映巷 | ||
5 | 赤水縣遺址 | 唐宋 | 龍鳳鎮 | ||
6 | 李台平祠堂 | 清代 | 鹽井街道 | ||
7 | 雲門山大廟 | 清代 | 雲門街道 | ||
8 | 東岳廟 | 清代 | 釣魚城街道 | 位於江潤地中海岸小區背後的合川自來水公司二水廠附近,即江蘇南通崇敬中學舊址 | 被拆除[3] |
9 | 天生寨 | 清代 | 隆興鎮 | ||
10 | 鄧家花墳石刻 | 清代 | 錢塘鎮 | ||
11 | 水城門語錄石刻 | 共朝 | 雙鳳鎮 | ||
12 | 曬網沱鹽倉 | 近代 | 南津街街道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明明小學舊址 | 1929年 | 肖家鎮肖家中學與肖家小學內 | 明明小學舊址總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該校始建於1929年,由肖家場的士紳們共同籌資興建。現存建築有大門、教室、三角碑和鐘鼓樓。 大門為石質牌樓式,座東向西,通貫式立柱用橫額連接,五尖形頂部間飾以曲弧狀邊框,整體呈筆架狀,通高約10米,厚0.6米。現存教室一棟,緊接大門後,於大門通道兩側各設一教室,為穿逗式木結構平房,除房頂被改造外,其餘均保存了原有的建築風貌。通長20.8米,進深3.5米,高10米。三角碑距大門約15米,用完整石料雕鑿而成,平面為三角形,尖形頂部,呈毛筆狀。三面碑體均刻「合川縣明明小學成立紀念碑」,落款為「中華民國廿年辛未二月張矞題」,「教育委員監修」。碑體通高6.5米。鐘鼓樓位於舊址東端,呈官轎式,為石木結構建築,共三層,重檐式攢尖頂,牆體用條石砌成,西面正中設門,一、二層內各設教室兩間,開拱形窗,第三層內原吊有鐵鐘,鳴示上下課及食宿時間,其橫樑上墨書「中華民國拾捌年季秋月下瀚吉立,合川縣西里蕭家場合場士紳建修」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簡介 | 備註 |
---|---|---|---|---|---|
1 | 張森楷故居及陵園 | 清代 | 獅灘鎮柳寨村6社 | 張森楷故居位於獅灘鎮柳寨村6社,當地人稱為「舉人院子」。平面呈復四合院佈局,方向275,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現存前堂、後堂、右廂房、右別院、側門等構築物。前堂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抬梁穿逗混用式梁架,六棱金瓜石柱礎,地面用青石板橫向鋪列,素麵台基,普通踏道4級,前後檐下為貫通式廊道,現存面闊3間14米,通進深2間10.10米,通高6.20米。後堂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六棱金瓜石柱礎,素麵台基,普通踏道兩級,前檐下為貫通式廊道,橫枋間飾卷草紋雀替及雕花垂柱,大門橫額上飾出頭式雕花承匾柱頭及鏤空「壽」字窗欞,現存面闊3間15.10米,通進深1間9.60米,通高7米。右廂房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通長13.50米,通進深9米。右別院由後堂及廂房末端與雜房圍合而成,呈六角形天井。側門位於故居右前側,用青砂石砌築,重檐歇山頂,二柱一開間,通高3.20米,通寬1.80米,橫匾書「駕福乘禧」,柱表以《陋室銘》和《黃岡竹樓記》中聯句,刻楹聯一副「待其酒力醒茶煙歇,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張森楷墓位於故居以北60米處的土台上,用青砂條石圍合覆蓋土冢,方向300,墓前立石灰岩方形墓碑一塊,碑前置方形石作祭台,碑上刻「歷史學家張森楷先生之墓,1858年—1928年,合川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0年10月25日立」。墓通長5.80米,寬2.55米,高1.50米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類別 | 地址 | 備註 |
---|---|---|---|---|---|
1 | 石家洋房子 | 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南津街街道張家村7社 | 位於南津街街道張家村 7 社,系 1928 年當地士紳石中生所建,由石氏宅院和鄰近的三合院 構成,總佔地面積約 1300 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1500 平方米。石氏宅院為兩進合院式佈局,從 入口院門始,依次為院壩、前堂、天井、後堂,左右為雜房及傭人房,由磚牆圍合成封閉院落, 平面呈長方形,方向 205°。院門為尖頂柱出頭石牌樓,四柱三進。前堂為磚木結構建築,歇 山式小青瓦屋頂,穿斗式梁架,一樓一底,通面闊 3 間 19.45 米,通進深 2 間 11.25 米,通高 8.4 米。房前後 6 根、左右 4 根方形磚柱作廓柱,上下樓層均於前部及左右兩側設廊道相通,廊、 房天花板所敷石膏板浮雕動物和植物圖案,次間牆體鐫英文「BUILT IN AUGUST OF 1928」。 後堂為磚木結構建築,歇山式小青瓦屋頂,穿斗式梁架,二樓一底,通闊 3 間 16.33 米,通進 深 1 間 8.5 米,通高 11.2 米,於三樓檐下建環廊一周,建築形制和材質與正堂相似。三合院位 於石氏宅院右側約 8 米,木結構建築,總佔地面積約 530 平方米,由正房和左右廂房構成,懸 山頂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素面台基高 1.2 米,普通踏道 7 級,正房面闊三 14.7 米,進深 二間約 8.5 米,通高 5.2 米。系石中生為他家長工、佃農提供的長期安家住所和短期臨時住所。 石家洋房子佈局完整,規模較大,具有典型的中西融合的建築風格,時代特徵明顯,工藝考究, 雕飾繁複多樣,是研究社會發展變遷和建築演化的珍貴文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 學價值。 |
2 | 車山寺遺址 | 明 | 古遺址 | 雙鳳鎮車山村2社,車山近山頂處 | 位於雙鳳鎮車山村 2 社車山半山腰上,建於明崇禎年間,清康熙、道光、咸豐年間屢經擴 展修繕,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及祖師堂等殿堂,分佈於長約 80 米,寬約 40 米 範圍內,佔地面積約 3200 平方米。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多次遭毀,現存有觀音殿左半 及兩側廂房的一部分、山門、石獅、柱礎等建築遺蹟。其中,山門用小青磚錯縫平砌,四柱三 開間,方向 60°,通寬 4.20 米,現高 8.84 米,厚 0.70 米,明間頂部已毀,次間頂部為歇山式, 作脊飾,翼角曲翅明顯,明間托承橫額的木枋尚存,額上正中磚雕陽文行書「派演虎溪」,左 題「龍飛崇禎三年仲春望日為三溪寺」,右題「太僕寺少卿伯宣歐陽調律題」,山門背面門額 上設兩層磚雕陽刻圖案,上層為「二龍搶寶」,下層為 7 尊羅漢像外加 1 幅雕花雙合門圖案, 現均已剷平,僅存影跡,其上原懸有「龍泉寺」「恩沛佛門」木匾,已無存。左廂房懸山頂, 小青瓦屋面,抬梁—穿斗混合式結構,面闊 4 間 16.80 米,進深 3 間 7.10 米,通高 6.60 米,房 前設通廊,側壁有捐款石碑一塊,年代為「大清康熙伍拾柒年」。遺址範圍內尚存大面積石鋪 地面,山門前有圓雕石獅 2 尊,寺廟範圍內另有彩繪神仙人物壁畫 3 幅;鐵鐘 1 口,字跡斑駁 模糊;雕花石香爐 1 座;雕花石柱礎數個。車山寺遺址保持了原寺廟的規模,雖破壞較嚴重, 但遺存的文物較豐富,具有較高的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 |
3 | 唐家完小民居 | 清 | 古建築 | 太和鎮唐家村4社,唐家完小原校址 | 位於太和鎮唐家村 4 社。當地習稱易家新房子。該建築群建於清代晚期,為大地主易尊雲 家老宅,民國時擴修左側院。原建築群分主院和側院,方向 210°,總佔地面積 2500 平方米。 主院由大門、前廳、中堂、後廳和左右廂房、偏房組成,現僅存中堂、後廳及左右相連的廂房 和偏房,仍呈四合院佈局,建築面積 850 平方米。其中主院中堂平面呈長方形,面闊 5 間 20 米, 進深 4 間 10 米,通高 6.8 米,為懸山式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明間用抬梁式梁架,其餘為 穿斗式梁架;青砂石素面台基高 0.53 米,中砌普通踏道二級。梁架及前廊枋間裝飾雕刻精美的 駝峰,挑枋等木構件雕刻折枝花、卷草等;隨檁枋彩繪太極、花卉等圖案。後廳為懸山式木結 構建築,小青瓦屋面,面闊 3 間 16 米,進深 4 間 10.50 米,通高 7 米;裝壁式台基高 1.10 米, 石質欄柱間設木質回紋護欄,中有普通踏道 5 級;前壁一層木裝壁上和二樓夾壁間裝飾雕工細 膩,形式多樣,造型美觀的木質窗櫺,門額上施雕花匾托,梁架及前廊枋間裝飾雕刻精美的駝 峰等構件。唐家完小民居佈局緊湊,建築裝飾美觀大方,反映了清代巴渝民居建築的典型形制。 |
4 | 瓦店碉樓 | 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清平鎮瓦店村1社馬鞍山下 | 位於清平鎮瓦店村 1 社馬鞍山下一小山坡頂,四周視野開闊,佔地面積約 400 平方米。民國時期,該地地處廣安、岳池通往北碚的交通要道,礦產資源豐富,隨着實業救國運動興起, 經濟蓬勃發展,但該區域土匪猖獗,對交通運輸形成阻礙。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出任北 碚峽防局局長期間,選址修建了該碉樓並親自參加了勞動,有效控制匪患,保障了交通線的暢 通。碉樓平面呈正方形,原邊長 17.30 米,四邊角上各建一座圓形碉堡,相互用圍牆連接,各 堡頂原有圓形樓蓋,正中建一避雨頂蓋,使 5 個頂蓋平面呈梅花狀分佈,現碉樓南面部分被拆 毀,北面尚存 2 座碉堡及部分圍牆,但頂蓋已被拆除。碉樓用石灰石塊砌築,以三合土粘接並 敷抹一層,最外層用水泥抹平,總高 3 層 10.70 米,每層間均有方形槍洞,底層正面牆壁開拱 形門,寬 1.00 米,高 2.00 米。底部直徑 5.10 米,牆厚 0.80 米。該碉樓設計獨特,控制範圍較 寬,各堡之間用圍牆和樓層連接相通,相互增援,由盧作孚先生親自修建,是其實業發展歷史 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物史料和軍事研究價值。 |
5 | 豫豐和記紗廠合川支廠舊址 | 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南津街街道東津沱社區 | 位於南津街街道東津沱社區。豫豐和記紗廠合川支廠舊址於 1919 年創建於河南鄭州,1938 年因抗戰遷渝,為避日機轟炸,1940 年在合川東津沱徵地 600 畝,以捆綁廠房形式建立豫豐紗 廠合川支廠一廠,1941 年投入生產,時有職工 2497 人,1942 年在一廠北面建成磚木結構廠房 的二廠,其房屋形式多為懸山式和硬山式。現存建築有厂部大門、動力車間、材料庫、工人俱 樂部、幼兒園、職工宿舍、電影院等,均為磚混建築。抗戰期間,合川支廠年最大棉紗生產量 14300 件,產品大部分運到重慶出售,為民族生產力的維持和抗戰經濟的運轉作出了較大的貢 獻。同時,該舊址反映了當時工廠分佈及運轉情況,是抗戰時期工業生產情況的真實反映,具 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
6 | 胡世賞牌坊 | 清 | 古建築 | 釣魚城辦事處太平門 | 位於釣魚城街道太平門社區,為紀念明萬曆年間的進士、前明工部尚書胡世賞,於清代道 光年間建造。胡世賞,合川香龍人,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 年)進士,歷任禮部主事、浙江左 布政使、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等職,淡泊自守,有剛正聲,與東林黨人楊漣等上書彈劾魏忠 賢,被迫辭官回鄉,崇禎末,復起用為戶部左侍郎,擢升為工部尚書,以耳疾告老,卒年七十 六歲。胡世賞為免於家鄉合州的水患,創修了新堤,百姓號曰「胡公堤」,曾代合州民眾納一 年糧賦,並建義冢,收納無地埋葬的百姓,民眾感其德,於清代為其建彰德之牌坊。牌坊為仿 木結構建築,四柱三進三樓,重檐歇山頂,青砂條石砌築而成,通高約 7.5 米,其中有兩進被 埋入土中,僅路出地面高約 4.6 米,面闊 7.6 米,正樓檐下施斗拱四朵,中有立額,已不見題字, 額周浮雕九龍,氣勢恢宏,左右側樓檐下各施斗拱 2 朵,坊的三進各有橫匾,柱間施花牙子雀 替,圖案精製。中間的欄額上題「前明工部尚書胡公世賞之公建坊」,該欄額下的兩柱間雕有 石獅子。胡世賞牌坊為萬民上表請建的德政坊,此類建築較為少見,是合川城區內重要的文物 遺存,體現了民眾思治,感恩德政的樸素思想感情,具有較高的文物和研究價值。 |
7 | 三境寺白塔 | 清 | 古建築 | 龍鳳鎮米蘭村2社白塔院子 | 位於龍鳳鎮米蘭村 2 社白塔院子。三境寺早在 60 年代就被拆毀,現僅存白塔和清代石碑 2 塊。該塔建於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7 年),塔基平面呈六邊形,每邊長 1.42 米,佔地面積約 8 平方米,為九級樓閣式石塔,全塔通高 16 米。塔內為實心體,塔身呈六邊形,層層上收,每 層塔檐仿木翼角,浮雕雲紋等圖案,寶瓶式塔剎。塔身正面第三層開拱門,內空;第九層正面 開方形門,門兩邊浮雕布幔,東面鏤空圓形花窗。此塔東北面 10 米處有石碑兩塊,一為乾隆五 十二年,一為嘉慶年間,記有三境寺捐款建修情況。該塔結構完整,造型美觀,並有碑文佐證, 對研究清代石塔,雕刻藝術及寺廟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
8 | 獅灘橋 | 清 | 古建築 | 獅灘鎮五通村靈鳳河上 | 位於獅灘鎮五通村靈鳳河上,橋面面積 315 平方米,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建造。 該橋南北走向,為石結構三孔拱橋。橋全長 50 米,兩端各有引橋,主橋長 27.30 米,寬 6.30 米, 橋面最高處至水面 8.30 米,拱高 6.50 米,三孔跨度分別是:南跨 7.65 米、中跨 7.96 米、北跨 7.60 米。橋面平整,在橋邊石和帶石間用長條形石板縱聯平輔,兩側現殘存部分花墩石欄。拱 券為半圓形,採用縱聯砌置,平式疊砌,拱石之間無榫卯,系無絞拱造法,拱券收分明顯。橋 體用石較為規範,灰縫結合緊密,橋墩迎水一面呈楔形,以減小洪水阻力。南北引橋與主橋間 分別用踏道連接,南端引橋長 9.30 米,北端引橋長 7.40 米。中孔拱券兩端原有龍頭和龍尾,現 殘損,龍頭上有一匾書「獅灘橋」三字,落款「乾隆五十五年吉立」。獅灘橋規模較大,採用 民間常用的縱聯砌置、實式構築的原理,橋樑造型簡潔明快,堅固耐用,並有確切的年代題記, 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
9 | 易家祠堂 | 清 | 古建築 | 渭沱鎮龍門村11社 | 位於渭沱鎮龍門村 11 社的坡地上,背靠一名池塘嘴的小山,佔地面積約 1700 余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 750 平方米。清同治年間,由易氏族人共同出資捐建,建築格局呈二層台式三合院 分佈,方向 286°。正堂為懸山式小青瓦屋頂,明間為抬梁式梁架,6 架椽栿 6 椽屋,前後乳栿 搭牽用 4 柱,其餘開間為穿斗式梁架,共 5 穿 7 柱,面闊 5 間 23.90 米,進深 2 間 12.1 米,通 高 8.4 米,前檐下設貫通式廊道寬 2.8 米,雕花圓形石柱礎,素面台基高 1 米,兩側各設普通踏 道 5 級。檐下檁墨書「大清同治八年己巳歲十二月廿日合族建」,明間左右板壁嵌木刻碑 6 塊, 內容為家訓、族約等。正堂兩側各搭建偏房一幢,屋面略低於正堂,穿斗式梁架,現僅右偏房 保存較好,面闊 10 米,進深 12.1 米,高 7.1 米。兩側廂房為懸山頂小青瓦建築,殘存有雕花脊 飾,穿斗式梁架,一樓一底,依二層台院壩的高低地勢建成連接體建築,前院壩廂房立面較後 院壩廂房立面退後 0.6 米,且各自形成獨立屋面,地面落差 1.2 米,通面闊 19.6 米,通進深 6.1 —6.7 米,通高 7.1 米。易家祠堂佈局完整,規整有序,建築風格質樸大氣,具有明確的建築紀 年,陳設的木刻碑內容豐富,是合川地區祠堂類建築的典型,對研究古代建築的發展,家族組 織形式,家風、家訓、家德等均具有重要的文物實證作用。 |
10 | 周吉可故居 | 清-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太和鎮亭子村2社董家灣內 | 位於太和鎮亭子村 2 社董家灣。周吉可學名周禎,早年參加學生運動,1927 年入黨,1928 年赴上海大陸大學學習,曾協助何長工、滕代遠、柯慶施工作,歷任紅十五軍政治部主任,紅四軍十師政治部主任、宣傳部長等職,1932 年 9 月在黃安河口戰鬥中負重傷,1935 年隨紅四方 面軍長征,任政治部秘書長,因傷病齊發,犧牲於長征途中的川西。被編入軍事科學院《中國 人民解放軍團以上烈士英名錄》,1988 年由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故居建成於清代晚期,由 主廳、居室、左右廂房、天井、碉樓、院壩等組成,整體呈三合院佈局,總佔地面積 1365 平方 米,建築面積 1015 平方米。故居是周吉可烈士出生及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的居住地,是一 處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的建築遺存。 |
11 | 楊家祠堂 | 清 | 古建築 | 雙槐鎮雙槐村5社 | 位於雙槐鎮雙槐村 5 社。楊家祠堂為典型的晚清穿斗式建築,佔地 55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約 3900 平方米。整體結構主要由戲樓及前後兩廳構成,是一座由多個庭院組合而成的大型四合 院,樓上、樓下、走廊、通道一共有 108 道房門。整個建築進深 62 米,寬 25 米,前後廳高 8.5 米。據建祠碑記記載,楊氏的祖先楊光經是用商業起家的,而饒有意思的是在前廳明間廊檁中 部彩繪一把算盤,算盤上拔出的數為「81234567897621」,其中尾數「1」停留在半格上。這似 乎是楊氏祖先在告誡子孫後代「精打細算、勤簡持家」的道理。 前後兩廳的建築裝飾十分華麗。在廊前台基上裝有石質仿木護欄;石質柱礎或刻蓮花、或 刻瓜型;抬梁、檁、柱上均滿施彩繪,圖案分別有太極、卷草、書冊、八寶等,千姿百態;梁 架及柱間用雕刻精美的駝峰和花草紋雀替裝飾,每間廊柱上均有撐弓支撐檐檁,共計 6 個,在 撐弓、明間穿枋及抬梁間的駝峰上鏤雕的戲劇片段、人物故事和花鳥等圖案,均雕工細膩,層 次分明,意景深遠,特別是撐弓、穿枋上的人物鏤雕已近圓雕,神態生動逼真,不失為古代雕 刻藝術的傑作。後廳兩側分別由十餘個小天井組合成多個不同形態的小院,這既使整個宗族集 聚於祠堂內,又使族內不同家庭能夠有相對獨立的生活空間。同時,天井又具有採光、通風、 上下排水的重要功能。後廳明間左側牆壁有張森楷題寫的「楊氏致禮公支祠碑記」,高 2.6 米, 寬 2.2 米。祠堂的戲樓和前、後廳等主體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在戲樓和前廳的兩端用一樓一 底的廻廊貫通,上下圍合,是「家族凝聚」的象徵。這裏也是家族聚集和觀戲的重要場所。 楊家祠堂是一處典型的近代庭院式傳統建築,其佈局構思朽妙、別具匠心,充分體現了「藏 而不露」「循序漸進」的傳統建築理念以及「小中見大」的佈局手法。祠堂的用材十分考究, 多用適宜雕刻的柏木和雜木等中高檔木材,木雕、石雕、堆塑等傳統工藝無一不精,充分體現 了楊家顯赫的身份和地位。同時,楊家祠堂不同建築各有功用卻又聯繫緊密,建築宏敞卻又於 細微中顯現典雅,對研究巴渝地區清末至民國初期的傳統建築特點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12 | 高灘水渠 | 明-清 | 古建築 | 龍市鎮雙河村3、4、5社牛巷井 | 位於龍市鎮雙河村 3、4、5 社牛巷井,水渠東北方約 50 米處為高灘發電站。該水渠最遲修 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 年),康熙五十年(1711 年)、乾隆年間、道光十四年(1833 年)、 光緒二十年(1894 年)經過重修。高灘水渠由人工水渠和自然溝渠組成,起於高灘,經李家院 子止於老李家院子,總長約 3 公里,灌溉面積達 500 余畝。水渠剖面呈「凹」字形,外寬 0.96 米、內寬 0.52 米、深 0.6 米。水渠源頭與高灘河溪相接,有 3 米直接在岩石上開鑿而成的引水槽,槽口上寬下窄。水渠源頭的崖壁上部保留完好的 5 赴幅題刻,清晰地記錄了水渠的歷史沿 革、使用人以及匠師等內容。題刻明確記載有「萬曆」「康熙」「乾隆」「道光」「光緒」等 五個年號重修水渠事宜。從明萬曆十一年(1583 年)重修題刻可以推確其始建年代更早。水渠 歷經明清兩個時代,據當地人介紹,1991—1992 年,水渠經過維修後仍在使用,到 20 世紀 90 年 代末,因山泥傾瀉而廢棄使用,使用時間長達 400 餘年。高灘水渠作為一處民間的水利設施,在當 地的水利灌溉和農業生產活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文物價值;同時,該水渠為研究古代 民間農業生產、水利設施以及氣候變化與水利灌溉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與文字資料。 |
13 | 福壽石拱橋 | 清 | 古建築 | 官渡鎮福壽村3社 | 位於官渡鎮福壽村 3 社,福壽石拱橋又名大橋,佔地面積 21 平方米,橫跨大橋溪。該橋東 西走向,石結構二礅三孔拱橋。橋長 50.05 米、寬 4.21 米、高 7.63 米;中孔跨度 10 米、側孔 跨度 7.71 米、拱高 5.85 米;橋面由條石縱橫平鋪成,建有高 0.7 米,寬 0.32 米的石欄,石欄兩 端兩側均設置有護墩;橋東西兩端村三級石梯。橋面南側新建一座佛龕,裏面塑有觀音坐像 1 尊。橋北面第一個橋墩刻有龍頭,龍頭嘴中長有一棵黃桷樹,南面刻有龍尾,已斷。橋北面拱 頂題「萬壽橋」,南面拱頂題有「大清嘉慶元年(1796)孟春月立」。福壽石拱橋保存較好, 至今仍在使用,方便了兩岸行人來往,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同時,該橋年代題刻清晰,具有 重要文物價值。 |
14 | 八角樓 | 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三廟鎮鳳山村9社,小溝院子 | 位於三廟鎮鳳山村 9 社小溝院子,因碉樓左前及右後側各向外擴疊方形角樓,呈八角狀,故 當地習稱八角樓,系清代晚期大地主秦錫林為防止匪亂修建。碉樓底層佔地面積 60 平方米,中設拱 形門洞,牆體用條石砌築並用石灰槳合縫粘接,歇山頂蓋,小青瓦屋面。樓內分 3 層,通高 11 米, 各層鋪設木樓板,層間用木梯沿左壁相通,第二、三層在木梯側設間壁成居室,室內中空,壁間設單 門,左壁後端設排泄孔,層間共設採光窗洞 4 處,射擊孔 14 處。八角樓為近代防匪修建,保存較好, 造型獨特,是當時社會治安和防禦建築的具體體現,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價值。 |
15 | 香爐寨遺址 | 明-清 | 古遺址 | 香龍鎮香爐村1社、金龍村3社 | 位於香龍鎮香爐村 1 社香爐山、金龍村 3 社石馬溝,由香爐寨遺址及摩崖題刻、胡世賞墓 構成。香爐寨遺址東西長約 100 米,南北寬約 60 米,平面略成長方形,總佔地面積約 6000 平 方米。原有寨門一道及圍合的寨牆,現寨門垮塌,方向 230°,寨牆多段拆毀或垮塌,東段寨 牆保存較好,寨牆尚存總長度約 200 米,厚 1.65 米,最高處 7 米,寨內耕土內密佈斷磚、瓦礫 和地基石。該遺址曾經房屋密集,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香爐寨摩崖題刻位於香爐寨西岩石壁上,共兩幅摩崖碑刻,其中一幅明確為胡世賞撰書。 兩幅碑刻均呈方形,分列兩崖壁上,相互朝向略成直角,相距 0.60 米,距地表高 3.20—3.70 米。 胡世賞題刻碑方向 310°,長 1.70 米,高 1.40 米,隸書,13 行,題刻內容將山川氣象比喻人之 禮、義、信等德性,落款「明崇禎戊辰年胡世賞讚」。另一幅長 2.10 米,高 1.80 米,行書,內 容似為遊記,正文後半部及落款風化不可辨。該摩崖題刻對了解胡世賞生平和明朝後期歷史具有正經補史的作用。 胡世賞墓佔地約1000 平方米,共有明代石室墓13 座,並排橫列,均用石板砌築,墓向20°,墓 門上有檐蓋,通高 2.00 米,寬 1.10 米,墓室為平頂,長 3.40 米,寬 0.90 米,高 1.80 米,後壁有方 形龕,寬 0.14 米,高 0.14 米,深 0.14 米,左右兩壁雕刻花窗圖案。現墓前及左右到處散落殘 損的石人、石馬、石羊和石圍杆等。該墓雖多次被盜掘,但墓室保存較好,並有數量較多的石 刻翁仲,因而仍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 |
16 | 李家灣院子 | 清 | 古建築 | 小沔鎮李灣村4社 | 位於小沔鎮李灣村 4 社。該院子建於清中晚期,原屬當地大地主李哲夫家族庭院,由李氏 兄弟兩戶人居住,1936 年大火燒毀東廂房後,重建東廂房及東別院。20 世紀 50 年代曾為長勝 鄉政府所在地,長勝鄉拆並後,作為當地村民居住地。院子方向 170°,佔地面積 2600 平方米, 建築面積 1500 平方米,由門前半圓形石壩、石朝門、戲樓、正堂、東西廂房及東別院構成,呈 四合院佈局,中軸線對稱。 戲樓為懸山頂,穿斗式結構,尚存雕花撐弓和木雕欄杆,戲樓左右設梳妝樓,供演員化妝 之用。戲樓外大門石柱上刻有一幅對聯,上聯「開門見遠山/喜玉尋清翠/金鼎浮青/龍門水繞龍 門外」,下聯「老子光前烈/看銅鼓銘功/寶華□歲/獅子寨迎獅子來」,橫批「道德家風」。戲 樓大門上方刻有一顆五角星,據了解,五角星後原有「松柏莊」三字,後文革「破舊立新」被 白灰抹掉。正堂為懸山頂,穿斗式結構,4 個駝峰上木雕海水雲龍紋及瓶花圖案,雕花圓形柱 礎,房前設通廊,素面石扶欄踏道,正前方和左側分別建有 7 步素面台基,通面闊 5 間 24 米, 通進深 3 間 11.3 米,通高 7.5 米。正堂前方院壩上對稱建有石缸 2 個,用於防火,長 2 米,寬 1.6 米,高 1 米。東廂房與東別院間以一個天井相隔,其地面以一座小石拱橋相連,現東別院建 築被拆除、改建甚多。該院共有干、濕(水)天井 14 個。東、西廂房均建有走樓,一明一暗。 李家灣院子建築規模較為宏大,佈局巧妙,木雕精美,體現了當時李氏家族的顯赫地位。同時, 該院子體現了地方民居建築特色,為復原歷史建築和研究民間建築提供實物資料。 |
17 | 財神廟及戲樓 | 清 | 古建築 | 三廟鎮半邊街91號 | 位於三廟鎮半邊街 91 號,建於清代嘉慶二十一年(1816 年),現存財神殿和戲樓各一幢, 相對排列,佔地 5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325 平方米。其中財神殿為懸山式木結構建築,小青瓦 屋面,抬梁與穿斗梁架,其中明間為抬梁式梁架,次間為穿斗式梁架;大殿面闊五間 18.2 米, 進深四間 9.20 米,通高 8.00 米,建築面積 204 平方米;殿前明間廊柱內有六級普通踏道進入殿 門,中柱間有卷草雀替,明間廊柱撐弓鏤空雕刻戲劇人物。戲樓為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建築,小 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面闊三間 7.20 米,進深三間 6.40 米,通高 8.3 米,樓台高 2 米,樓台 前沿雕刻戲劇人物 7 幅。財神廟及戲樓部分門窗、裝壁和構件有更替,但主體構架仍保持原貌, 並有精美的木雕構件,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
18 | 東渡老街 | 清-民國 | 古建築 | 釣魚城街道佛耳村7、8社 | 位於釣魚城街道佛耳村 7、8 社,合川城東北嘉陵江左岸,建於清至民國時期。老街整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 350 米,寬 4—7 米,總佔地面積約 45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5000 平方米。 現存老街 1 條、碼頭 1 座、民居建築 17 棟、城門洞 1 座、牌坊殘件、語錄碑等。建築為穿斗式 梁架、懸山式屋頂,成片分佈,規模較大,多為清和民國時期修建。東渡碼頭自古以來就是下 川東的要津,合渝五條通道之一,該渡於清乾隆時興辦義渡,歷經民國時期,至 2003 年合川合 陽嘉陵江大橋建成通車而廢棄。東渡老街古建築群特色突出,老街、民居、碼頭、城門等文物 古蹟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折射着合川城市發展的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
19 | 天佑寨 | 清 | 古建築 | 隆興鎮天佑村3社 | 位於隆興鎮天佑村 3 社一山岩上,依山而建,平面近橢圓形,佔地約 10000 平方米。根據 寨牆上的修寨碑記載,寨子建於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 年),有寨門 2 道(大寨門、小寨門), 均保存較好。其中大寨門方向 172 度,為拱形頂,高 2.50 米,寬 1.85 米,深 3.50 米,門上匾 額題記風化;小寨門為方形門洞,寬 1.30 米,高 3.00 米,門額上匾書「天佑寨」三字,左側寨 牆上有修建天佑寨碑記;寨牆高 3 至 7 米不等,用條石錯縫砌築,牆厚 2.70 米,除南部寨牆局 部殘損外,其餘均保存較好。寨內有村民 16 戶居住,小寨門後 60 米保留有一民居與寨子同時 代,為木結構懸山式建築,水池、台階、台基均存。天佑寨保存較好,是具有軍事和居住雙重 功能的戰時防禦性工程,是研究清代重慶地區社會史及防禦性建築的重要佐證,具有重要的文 物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
20 | 長流壩墓地 | 漢 | 古墓葬 | 太和鎮富金村4社涪江岸邊長流壩上 | 位於太和鎮富金村 4 社涪江岸邊長流壩上,共 3 座,編號 M1—M3,呈三角形分佈,佔地 面積約 3500 平方米,均為東漢磚室墓,封土堆尚存。其中 M1 封土堆約呈圓形,最高處達 6 米, 直徑約 40 米,因泥石流造成封土堆一邊塌陷,暴露出東漢磚砌墓室,寬達 2.30 米。該墓地位於 涪江岸邊二級台地上,地形開闊平坦,從散落的漢代花紋磚分析,很多封土堆在農耕和修建電站時 被挖平或損毀,說明該地在東漢時期應是重要的人口聚集地,為研究東漢時期合川的社會經濟、生 產力狀況、喪葬祭祀風俗、民俗文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實物資料,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
21 | 三匯石拱橋 | 清 | 古建築 | 三匯鎮匯北社區,三匯正街與鹽三路間溪流上 | 位於三匯鎮匯北社區老場鎮處,佔地面積 200 平方米。據三匯鎮志記載,該橋建於清嘉慶 年間。該橋為石結構單孔拱橋,南北走向,橋身用條石錯縫平砌,橋拱用條石縱聯起券,橋面 呈弧狀,用石板鋪成,橋南端設梯步 19 級,北端設梯步 10 級,橋面東西兩側立有石護欄,橋 身無紋飾和題刻。全橋通長 23 米,寬 6 米,通高 8.56 米,跨度 12.40 米,拱高 8.20 米,護欄 高 0.50 米。據了解,該橋原有修橋石碑,現已被毀。三匯石拱橋結構堅實穩固,至今仍在使用, 方便了兩岸行人來往,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同時,該橋樑為研究清代時期當地交通狀況、水 文條件等方面提供了實物資料。 |
22 | 天平寨遺址 | 清 | 古遺址 | 官渡鎮斷橋村8社天平寨內 | 位於官渡鎮斷橋村 8 社天平寨內。1940 年,江蘇南通崇敬中學因抗戰內遷,初在合川城北 東嶽廟設校,後遷天平寨。寨子依險而築,面積約 1.4 平方公里,平面呈不規則形,寨牆高 4.2—5.8 米,寨門 7 道,現僅存 3 道,其中天堡門為單券拱,高 2 米、寬 1.5 米;天泉門為雙券拱, 外券拱已垮塌,內券拱高 2 米、寬 1.5 米;天跟門為雙券拱,高 2.6 米、寬 1.8 米、厚 3.3 米, 兩券拱頂間已垮塌,由當地居民用廢棄電杆重建,寨門兩側寨牆已被當地居民重建。據了解, 當時寨內匯聚四川及其他省份攜家人、僕從來此避難的共 600 多戶,並設鄉團把守,一時房屋 連片,不見耕地,寨內有寺廟、國學館、貞節院、老善堂諸多建築,並設集市、斷訟處等,儼 然自成體系。學校原建築有教室、師生宿舍、辦公室、操場等,1942 年崇敬中學再遷江北縣, 房舍作為民居,建國後均被拆除,僅存房屋基址及殘破圍牆一堵,殘存遺址面積 850 平方米。 該遺址見證了中國教育事業歷經戰亂而薪火不息,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
23 | 長青寨 | 清 | 古建築 | 小沔鎮李灣村3社 | 位於小沔鎮李灣村 3 社。長青寨系清代中晚期當地居民為防匪亂而修築的民用防禦型山寨, 平面略呈長方形,總佔地面各約為 6000 平方米。全寨由內、外寨組成,內寨僅有一道寨門,現 已毀,僅存部分自然岩石和石砌的城牆。外寨由南、北、西三道寨門和圍合的寨牆構成,保存 較完整。南門方向 180°,雙聯式券拱,中間為平頂,高 290 厘米,寬 200 厘米,縱深 330 厘 米,門內地面及兩壁可見門軸及門拴洞,三根橫向支撐平頂的圓木仍存,較為奇異的是兩壁縫 隙中豎行刻有文字(楹聯),僅可辨認出右側「一□渠水」4 字。寨牆內外用楔形條石縱向錯 縫平砌,中間填入泥土夯實,現存寨牆最高處 550 厘米,厚 170 厘米。長青寨三道寨門及兩側 寨牆保存較好,是合川地區為數不多的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山寨,對研究當時社會的山寨建築類 防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
24 | 方溪寺石刻 | 清 | 石窟寺及石刻 | 渭沱鎮大嵐村10社方溪寺古船山頂 | 位於渭沱鎮大嵐村 10 社,方溪寺東、北兩面岩壁上,分佈範圍長 30 米,寬 7 米,石刻總 面積約 80 平方米。北面岩石壁原有 3 幅題刻,造像 1 龕,現僅存題 1 刻幅,以石匾方式刻行書 「第一山」3 字,匾寬 2.5 米,高 0.7 米。東岩上楷書「佛」字,字跡挺撥雄偉,方向 270°, 字徑 5.16 米,深 0.11 米。岩下有圓雕石臥獅 2 尊,下部埋於泥土內,形態相似,頭部前伸,與 頸背齊平,前腿跪曲,後大腿半蹲,後小腿伸於腹下,呈臥伏狀,長 2.80 米,寬 1.10 米,可測 高度 0.9 米。兩獅尺寸碩大,體形粗壯,形態逼真,但風化破損較嚴重,其中一獅後腿缺失, 背部斷裂,腹部石塊被部分鑿掉。 摩崖土地造像一龕,方向 250°,龕腳與地表齊平,弧形龕頂,龕寬 1.40 米,高 1.10 米, 深 0.36 米。龕內像男女像各一尊並排而坐,皆雙手撫膝,雙腳下垂,面部表情沉穩肅穆,男像 頭戴冠,着右衽長衣,鬍鬚及胸,女像頭髮後梳,着有襟長衣,典型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婆形象。 單像高 0.84 米,肩寬 0.37 米,肩厚 0.32 米。該龕造像保存完整,形象生動、線條流暢,比例 適當,反映了較高的藝術水準。方溪寺曾為合州四大名寺之一,現存的摩崖造像及題刻反映了 歷史上的宏大規模,具有較高的文物考古價值。 |
序號 | 名稱 | 時代 | 類別 | 地址 | 備註 |
---|---|---|---|---|---|
1 | 牛黃壩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錢塘鎮湖塘村2、3社 | 地處嘉陵江左岸一級階地上,由牛黃壩、劉家院子、沙田溪溝、小鼓浪丘、斗笠口等臺地組成,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100米,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2008年和2021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兩次對遺址進行了發掘,查明早期遺存主要分佈在小鼓浪丘,晚期遺存主要分佈在牛黃壩,遺址地層堆積分別為耕土層、淤土層、明清層、新石器文化層,新石器地層出土有夾砂陶、泥質陶片、紅燒土粒和少量石片,可辨器形有缸、罐、缽、紡輪等,陶片上紋飾有附加堆紋、菱格紋、戳印紋、瓦棱紋等,平底器所佔比例較大,有少量圏足器,發掘的較重要遺跡有新石器時代窯爐。 |
2 | 吊嘴遺址 | 新石器時代 | 古遺址 | 釣魚城街道辦事處佛耳村4社 | 地處嘉陵江左岸二級階地,遺址堆積深厚,包括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漢代、唐代、宋代及明清時期遺存,分佈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新石器遺存分佈在遺址東北部,分佈面積約3000平方米,2018年11至2019年3月,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吊嘴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共計500平方米,發現較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漢代、唐代及明清遺存,以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為主,清理房址、灰坑、溝、柱洞等遺跡17座,出土了陶、石、瓷質器物標本100餘件(套)。 |
3 | 河嘴屋基遺址 | 商周 | 古遺址 | 銅溪鎮鎮彎橋村10社 | 涪江右岸的一級階地上,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190米,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2008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總發掘面積320平方米,遺址地層堆積共分8層,距地表深3.60米,重要文化層有新石器文化層和商周文化層,其中又以商周文化層為主,出土遺跡有灰坑、灰溝,出土遺物有陶器及少量石器,石器分打制和磨製兩種,器形有石錛、石斧、打制石片,陶器分為泥質、夾砂兩類,陶色有青灰、紅、黑等,紋飾主要有粗細繩紋、素面,另見交錯繩紋、方格紋、凹弦紋、菱形紋等,器型有罐、尖底盞、尖底杯、壺、盆、器座、器蓋、圈足盤、豆等,製作方式基本為輪制。 |
4 | 菜蔬排遺址 | 商周 | 古遺址 | 釣魚城街道魚城村4社 | 嘉陵江左岸一級階地上,南北寬約40米,東西長約10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2008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菜蔬排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400平方米,主要地層為第3層商周文化層,該文化層中出土遺跡有灰坑,出土陶器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較少,陶色有紅褐、灰褐、灰、黑等,紋飾多為素面,見少量繩紋、弦紋,器型有平底器、圜底器、尖底器、圈足器等,可辨器類有罐、甕、盆、壺、尖底盞、尖底杯、船形杯、碗、盉、燈形器、缽、器蓋等,出土石製品多為打制,見少量磨製石器,器類有錛、鋤、石片、石器斷塊,另出土有銅鉞1件。 |
5 | 夜雨寺遺址 | 清 | 古遺址 | 南津街街道夜雨村雲頂山上 | 夜雨寺又名智果寺,始建於唐,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重建,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再建,原有福壽殿、大雄殿、觀音殿、放生池等,規模較大,現存福壽殿、觀音殿、放生池、部分禪房及大面積的原寺院石鋪地面,均殘損較嚴重,呈兩進式複四合院佈局,佔地面約2400平方米,福壽殿坐北朝南,方向320°,為木結構懸山式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面闊5間18米,進深8.55米,通高7.2米,普通踏道六級,放生池上設小橋一座,連接福壽殿與大雄殿,遺址西南方立石碑1塊,碑額書《智果寺新修道路碑》,落款為「萬曆元年歲在癸酉冬……」該碑部分殘缺,碑面風化剝蝕嚴重。 |
6 | 洞靈觀 | 清 | 古建築 | 南津街街道花園村10社銅梁洞 | 地處銅梁洞松林坡以東,由山門、天井、廊洞、梯步、院壩及大殿構成,總佔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建築面積310平方米,山門、天井、廊洞、梯步為一個建築組合單元,整體性低於院壩,並因廊洞頂部與院壩平齊,形成隱伏於地表的建築群落,山門用條石砌築,拱頂,門楣上書「古洞靈觀」,落款為民國年間道長譚遁九,門內接橫向長方形天井,石鋪地面及牆體,天井後牆兩端各開一拱頂廊洞,洞口端為向上石梯步通向院壩,院壩地面用條石鋪設,呈橫向長方形,大殿坐西向東,為單簷歇山式頂,小青瓦屋面,抬梁式和穿鬥式混合梁架,明間6架椽栿8椽屋,前後乳栿剳牽用6柱,次間9柱5穿,通面闊5間19米,通進深3間12米,通高約8米,房壁嵌有石碑11塊,為清代至民國期間道觀維修及田界碑,簷檁墨書「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孟春月吉旦」。 |
7 | 藍家老院子民居 | 清 | 古建築 | 南津街街道梁壩村五社藍家壩大田 | 該院子建於清代中晚期,由前堂、後堂、左右廂房和院前石壩構成,平面呈四合院佈局,總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前堂方向220°,為木結構懸山頂,小青瓦屋面,抬梁—穿逗混合式梁架,三穿五柱,八架椽栿,前後乳栿剳牽,雕花駝峰,雕花石柱礎,房前一排階簷柱形成通廊,通面闊五間22.40米,通進深9.40米,通高6.70米,素面台基高0.35米,普通踏道兩級,後堂建築為穿逗式梁架,三穿七柱,其餘形制與前堂相似,左右廂房均為懸山頂,穿逗式梁架,較前堂建築前伸5.60米。 |
8 | 老屋基民居 | 清 | 古建築 | 南津街街道鷂子村3社 |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原為當地羅氏家族宅院,總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民居呈四合院佈局,由大門、正廳和左右廂房圍合,大門為懸山式石木結構建築,兩側設八字形邊牆,正廳為木結構懸山式建築,小青瓦屋面,面闊五間23.30米,進深10.50米,前簷石廊柱上有方形撐弓,雕刻卷草花卉,次間和稍間開圓形和方形花窗,素面台基高0.75米,普通踏道五級,左右廂房均為木結構懸山式建築,小青瓦屋面,面闊三間14.10米,進深10.00米,開方形花窗,正堂及左右廂房明間石廊柱共刻對聯3副,內容為家族隆興、德性培育和家風傳承。 |
9 | 瑞映巷民居建築群 | 清—民國 | 古建築 | 釣魚城街道瑞映巷 | 由瑞映巷8號、10號、12號、12附10號四個小院構成,現8號、10號、12號院已維修,並將10號、12號院連通,構成一個整體院落,12號附10號院為盧作孚創建合川水廠時任工程師劉德金的住宅樓,該院位於小山坡半腰,有建築1幢,前設院壩,由圍牆圍合,現存建築為磚木結構,一樓一底,懸山頂小青瓦建築,青磚牆體抹白灰面,鋪設木樓板,底層為碎卵石水泥地面,前簷立方形磚柱4根,樓層及底層均設前廊道 ,面闊3間12.5米,進深1間6米,通高7.3米,8號院與10號院相鄰,均為獨立院落,各於院前設石朝門,院內各有磚木結構建築一幢,一樓一底,懸山頂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平面佈局上區別較大,8號院為石朝門內接側廊與主建築搭接,側廊與主建築間設天井一個;10院石朝門內沿梯步向上再設內門,內門裏建築平面呈方形,建築前為院壩。 |
10 | 柏樹灣民居 | 清 | 古建築 | 大石街道大覺村四社柏樹灣 | 背倚山坡,左右兩側以山岩為憑,該院子建於清中期,由正堂、左右廂房和石鋪院壩構成,平面呈三合院佈局,方向125°,總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正堂為木結構懸山頂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六架椽栿,四穿六柱,前後乳栿,竹編泥夾壁與木裝壁兼用,窗櫺以木雕裝飾,通面闊3間17米,進深1間6.90米,高6.80米,明間橫額枋上置兩枚雕花匾托,左右次間的階簷柱和簷柱圍合形成房間,建築面面呈「凹」字形,左右廂房均懸山頂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通面闊18.70米,通進深9.50米,院壩以規整條石橫鋪,院前置石砌古堰塘一口,塘邊長有古黃桷樹,枝葉繁茂,與古民居建築相映襯。 |
11 | 利澤老街 | 清—民國 | 古建築 | 大石街道利澤社區 | 東臨嘉陵江,老街建於清至民國時期,由1條老街和2條支街構成,整體略呈「蔔」字形,南北走向,全長約380米,寬4—5米,街沿寬0.7—1.4米,總佔地面積約29400平方米,現存傳統民居建築約50幢,多為木結構建築,少量為磚石結構建築,木結構建築高約5米,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以圓木為立柱,木裝璧與篾編泥夾壁兼用,多為石鋪地面和三合土地面,有的門外設石案作商鋪櫃枱,房屋沿街道兩側連接,街面蜿蜒,規模較大,現街面鋪設為水泥地面,部分建築立面重新進行了包砌裝修,老街104號附1號建築保存較完整,為原供銷社辦公樓,該建築為歇山頂式石基磚混結構,一樓一底,小青瓦屋面,篾編泥夾壁,建築平面呈長方形,長18.4米、寬8.4米、高8米,犁頭村拱橋位於老街南端約60米處,東—西走向,為石結構單孔拱橋,橋面中部向兩端略傾斜,使橋面微呈弧形,全橋通長29米,通寬6米,通高8.20米,拱高7米,跨度10米,橋體結構穩固,形制保存較好。 |
12 | 鞍山院子 | 清 | 古建築 | 燕窩鎮鞍山村7社 | 建於清代晚期,為當地張姓地主宅院,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作為鞍山鄉政府所在地,整個建築群由中院及南、北側院構成,方向290°,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中院為主院,保存完整,由前堂,後廳,左右廂房構成四合院佈局,院落中間為石板鋪成的院壩,前堂建築為單簷懸山頂,小青瓦屋面,抬梁—穿鬥混合式梁架,正樑彩繪八卦及帶紋圖案,雕花駝峰,仰蓮紋抱鼓式柱礎,素面台基,普通踏道3級,面闊五間22.3米,進深3間7米,通高7.10米,南側院佈局及建築構造與北院基本相似,但面積略小,且將前堂處設為戲樓,北側院後期改變較大,後廳建築拆除大半部分,右廂房拆除後重建,前堂建築構件多有拆除後更替。 |
13 | 常清院 | 清 | 古建築 | 龍鳳鎮常青村4社 | 現存建築僅正殿及左廂房,當地傳說,清初人們「湖廣填四川」來此時,常清院被樹木藤蔓覆蓋,人們伐木斬藤方得顯現,正殿座向36°,單簷懸山頂,小青瓦屋面,明間用抬梁式梁架,12架椽屋,次間用穿鬥式梁架,五穿七柱,檁間襯雲紋駝峰,面闊五間21米,進深四間12.7米,通高8.6米,普通踏道4級,簷檁上墨書「龍飛乾隆拾伍年歲次庚午季冬月下浣」,「大清國四川東道重慶府合州四新裏五雲山常清院臨濟正宗第九世開劈師公□□□□老和尚崇修」,正檀上墨書「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中部彩繪太極圖,正殿後壁石牆上沿雕渦旋紋圖案,木板壁現殘存彩畫一幅,左廂房被部分拆毀,懸山頂,小青瓦屋面,用圓木作穿鬥式梁架,現僅存面闊3間,進深1間。 |
14 | 三興寨 | 清 | 古建築 | 三匯鎮星寨村四社 | 緊靠三匯場鎮的山頂上,該寨建於清咸豐年間,是當地居民防禦匪亂的避難場所,建有寨門一道,寨牆總長約300米,建築形態完整,平面略呈橢圓形,總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寨門為拱頂,方向70°,門框正中刻有獅面鋪首一個,門額上石匾刻「三興寨」三字,券頂上刻「大清咸豐四年季冬月上浣日吉旦」,門寬1.25米,高2.60米,縱深1.45米,寨牆用不規則石灰石疊砌,石縫間以三合土粘接,內外牆體間充填夯土,剖面呈梯形,平均厚3.40米,平均高4.40米。 |
15 | 光裕堂 | 清 | 古建築 | 銅溪鎮鞍子村4社 | 該院落原呈複四合院佈局,由主院及左側院構成,現主院前堂被拆除,總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後堂方向230°,木結構懸山頂,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四穿八柱,房前為通廊,設石欄杆,面闊3間15.20米,進深3間10.60米,通高8米,素面台基高0.40米,普通踏道4級,寬4米,左右廂房對稱相向,均為懸山式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面闊5間20米,其中左廂房後設側院,院內有天井2個,佈局呈四合院,通進深25米,院子左前側有條石砌築的碉樓1座,平面呈正方形,高約7米,邊長4米。 |
16 | 鴨子橋 | 清 | 古建築 | 大石街道黃坡村八社黃家溪上 | 該橋建於清代,為石結構單孔拱橋,東西走向,橋全長36米,寬2.62米,拱跨4.6米,橋面平整,用材規範,全部用長條形石板縱聯平輔,無橋欄望柱和鑲邊石,橋面東端修築垂帶式踏道14級與橋面連接,踏道上為半圓形台基,用條石包砌,橋拱為半圓形,無券臉石邊,採用縱聯砌置,平式疊砌,拱石之間無榫卯,系無絞拱造法,拱券兩端為自然山岩,拱券起券於基石邊沿,橋基及橋身兩邊從起券處略呈扇形展開,橋身為實腹式,石料較為規範,灰縫結合緊密。 |
17 | 李芳述墓(老衙門、新衙門遺址) | 清 | 古墓葬、古建築 | 鹽井街道觀音村三社將軍墳院子後 | 當地人稱為「將軍墳」,李芳述,合州人,青年從軍,先後參與征剿貴州水西土司安坤、平定吳三桂、剿滅湖南苗人叛亂等戰事,獲任千總、西寧總兵官、貴州提督等職,被封為太子少保,授鎮遠將軍,康熙四十七年卒,贈太子少傅,諡「壯敏」,李芳述墓為夫妻合葬墓,原用條石圍砌,墓前設大型拜台,並有神道、牌坊及神道兩側的石翁仲,文革前,拆除該墓的石料用於當地的水庫建設,現僅存石碑及碑後的土塚,土塚因連年的農耕活動,與周圍耕地連為一體,難以測量,墓碑為石灰石質,方向260°,碑面刻「皇清誥授壯敏,誥封一品夫人顯考妣李公贊之府君李母馬老太君之墓」,「康熙五十二歲次癸己夾鐘月吉旦」,「乾隆十五年庚午歲嘉平月上浣長媳正黃旗宗室李門覺羅氏率孫等重建」,碑邊線淺浮雕龍紋和水波紋,碑面呈方形,通寬1.17米,通高2.90米,厚0.20米,須彌座高0.37米,李芳述老衙門位於鹽井街道辦事處許家村2社,當地傳為李芳述回鄉時辦理軍務的臨時場所,原為三合院佈局,現存正堂,懸山式木構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前簷增設一步架,面闊五間22.8米,進深三間11.2米,明間為抬梁式梁架,梁架間用櫨鬥和駝峰承接,施卷草雀替,木裝壁、蔑編壁間隔,大門為六扇雕花門,次間為穿鬥式梁架,屋間鋪設樓層,稍間為不規則石材砌築,原為三合土地面,三級普通踏道,李芳述新衙門遺址位於老衙門以西約1.5公里處,當地傳為李芳述回鄉省親祭祖時的活動場所,該處地面建築已全部無存,但留有少量殘損台基、原建築庭院的部分石鋪地面和一對抱鼓式石門當,門當單件長1.1米,寬0.3米,高0.9米,前半部為方形基座覆纏枝花卉布幔,上豎圓鼓,鼓面浮雕雙蝙蝠紋,後半部為方形基座上疊以半圓狀石磴 |
18 | 鎖雲洞石刻 | 宋、清 | 石窟寺及石刻 | 三廟鎮玉觀村7社唐家灣仙人洞 | 造像及題刻順山灣東、西、北三面石壁雕刻,分佈於長60米,寬40米範圍內,共有造像8龕11尊,摩崖題刻6幅,始刻於南宋嘉定年間,明清時期有增補,造像龕以鎖雲洞為中心,1號龕位於北壁,龕口呈方形,龕內作平頂,高1.18米,寬1米,深0.36米,造像1尊,為高浮雕明王像,面呈怒容,一手上舉,一手貼腹部執法器,通高0.97米,肩寬0.34米,肩厚0.15米,造型動感十足,鎖雲洞為在西面石壁上開鑿的洞窟,方向110°,平面呈半圓形,洞內壁素面無紋飾,洞外頂部正中刻行書「鎖雲」二字,字徑0.40米,右壁篆書「□德性□心學」,左壁篆書「成孝敬厚人倫」,字徑0.70米,左壁另有摩崖題刻3幅,其中1幅為篆書,題刻名「歐陽文忠公贈許旌陽」,寬1.66、高1.78米,其餘造像在東岩壁上或單尊,或三、五尊成組分佈,彼此相距3—5米,分佈較零散,營造出一種在白雲山間修行的氛圍。 |
19 | 象鼻寺摩崖造像 | 明 | 石窟寺及石刻 | 龍市鎮龍頭村27社 | 造像分佈在長10米,寬5米的崖壁上,分上下兩層,上層1龕居中,下層3龕並列,共計4龕(造像11尊)、碑刻4通,各龕及碑刻共編1—8號,所有造像龕均為方形弧頂龕,其中1號龕寬7.20米、高2.30米、殘深0.65米,造像4尊並列而坐,3尊為佛像,均為螺發,著袈裟,結跏趺坐於方幔平鋪的地面,雙手於胸前結印,1尊為彌勒佛,雙耳垂肩,大腹鼓突,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袒肩與腹,左手置左腿上,右手撫右膝,張嘴呈笑容,遊戲坐於方幔平鋪的地面;4號龕內並排坐像3尊,殘損嚴重,均為桃形背光,呈環狀鏤刻3層紋飾,第1層為纏枝花卉紋,第2層為捲曲紋,第3層為火焰紋,龕內第1尊,頭無存,殘坐高1.27米,內系博帶束腰,外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雙手於腹前結印,結跏趺坐在置於須彌座上的蓮臺上,須彌座上刻2尊力士半蹲肩扛座台,龕內其餘2尊與第1尊相似,造像以東岩壁有3幅碑刻,以西岩壁有1幅題刻,均風化剝蝕嚴重。 |
20 | 楊粹中摩崖題刻 | 宋 | 石窟寺及石刻 | 合陽城街道沙坪社區 | 合陽城衛生服務中心後山岩上,題刻共4幅,距地表0.6—4米,分別刻於南宋紹興至嘉泰年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損風化,其中3幅內容為離任官員和文人在此雅聚,於林泉之間賞酒品茗,抒懷離別之情的題句,位置最高一幅長2.20、寬0.94米,題刻人為宋軍將領楊粹中,述其早年因金軍入侵,舉家背井離鄉,後從軍抗金,累經戰陣,身被重創,授忠翊郎、裨將等職,離開軍隊後再任成都府路地方官30餘年,而後歸隱在此,辟園築屋,終老於山水林泉間的身世,碑刻共40行,每行13字,楷書,字徑2釐米,該摩崖碑刻作者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抗金戰爭的親歷者,特別是參加了和尚原和煞金平兩處重要的抗金戰役,身受重創,作為宋軍將領,史實還原度極高,是研究當時戰爭過程的重要文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
21 | 中國礦業大學舊址 | 1970年-1981年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三匯鎮匯興社區楓岩灣 | 1970年北京礦業學院遷來至此,改名為四川礦業學院,遷校之初,從設計、取材、建造,整個過程都由師生自己完成,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並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1年,四川礦業學院遷至江蘇省徐州市,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後升格為中國礦業大學,校園舊址用圍牆隔離,以一條上山公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分佈有辦公大樓、教學大樓、階梯教室、圖書館、實驗樓、總務樓、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食堂、醫院、武裝部、保衛科、糧站、幼兒園、商貿區等建築共57幢,建築之間以道路和上山梯步相連接,路旁兩側成排栽種梧桐樹,校區內多為3—5層建築,懸山式或硬山式屋頂,用水泥板瓦覆蓋,牆體用當地的石灰石片石砌成,內部為貫通式筒子樓結構,除個別建築進行了外部粉刷裝飾外,舊址內的全部建築基本保持了原有風貌,穩固堅實,保存較為完好,總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萬平方米。 |
22 | 國營陵川機械廠舊址 | 1965年-1998年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清平鎮工農村、華鎣村、向陽村、紅衛村一帶 | 佔地面積約550畝,總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1965年,因國家三線建設需要在此建廠,代號167廠,主要生產40火箭筒、82迫擊炮、自動裝甲車炮、海炮等軍事裝備,鼎盛時期職工及家屬達上萬人,生產區域分佈有設備分廠、衝壓車間、海炮車間、總裝車間、動力車間、廢料庫、天然氣站等;行政區域分佈有辦公大樓、設計所、職工醫院、幹部大樓、廠屬技校等;生活區域分佈有職工宿舍樓群、燈光球場、托兒所、糧站、食堂等,1998年搬遷至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鎮,現舊址內保存較好的原有建築總數達40多幢,占原有建築總數量的80%,所有建築均為磚混結構,車間類的生產建築多為單層,硬山式屋頂,板瓦屋面,青磚牆體,水泥地面,平面以長方形為主;行政及生活設施類的,多為4—5層建築,平頂,平面呈方形,這些建築都保留了原有的形制,僅有部分立面或門窗作了替換,原有廠房現出售給民營企業作生產車間,原職工住宿樓等出售給私人作為住房。 |
23 | 人民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 | 1994年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合陽城街道人民公園內山頂廣場 | 佔地800平方米,1994年由合川市委、合川市人民政府修建,紀念碑坐落在用青砂石砌成的兩個同心圓中,方向215°,碑座平面呈「丫」形,外砌棗紅色大理石,座高1.80米,碑身呈三角狀,用灰白色大理石砌成,碑正面豎書 「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燙金字,其餘兩面為素面,碑高10.80米,碑後約3米處建弧形紀念牆一座,正面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書毛澤東同志「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八個字,背面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刻「合川革命烈士紀念碑銘」,整個廣場長34.87米,寬22.42米,廣場入口立石獅2座。 |
24 | 楊瑞符墓 | 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南津街街道花園村2社銅梁山方岩下 | 楊瑞符,國民革命軍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少校營長,淞滬抗戰時,在謝晉元領導下,帶領第該營500人(對外稱800人)堅守四行倉庫,進行了慘烈的戰鬥,掩護中國幾十萬軍隊撤出上海,1939年因傷在合川銅梁山療養,第二年去逝並葬於銅梁山,縣人感念其為國奮戰,捐資購棺修墓,該墓在文革中被破壞,2015年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合川區人民政府在原址進行了重建,墓葬由墓體、墓碑、祭台、欄杆構成,座南朝北,墓葬用條石圍砌,墓頂呈簷狀,平面呈長方形,寬2.4米、長3.6米、高2.2米,墓前立方形石碑,碑文「抗日將軍楊瑞符之墓,生於一九○二年,卒於一九四○年春」,落款「人民政府公元二○一年五月敬立」,碑後刻楊瑞符簡介,祭台用青砂條石錯縫平鋪,祭台兩側建有條石欄杆,墓葬區域平面呈不規則狀長方形。 |
25 | 紅旗提灌站 | 1966年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大石街道黃坡村2社嘉陵江邊 | 於1966年始建,現仍發揮抽水提灌作用,該文物點由纜車道、抽水車、輸水管、抽水房、引水管渠5個部分構成,纜車道建於嘉陵江面至抽水房間的斜坡岸邊,由條石砌成梯步狀,呈45°坡狀,其上鋪鐵軌2道,纜車道寬2.60米、長約50米;輸水管2根並列,順鋪於纜車道上,下抵嘉陵江,上接抽水房,並經抽水房向再上一級岩壁接通引水渠,將水送達遠方,輸水管單根直徑0.32米;抽水車呈方形,鐵皮壁及頂棚,下安滑輪,內置抽水設備,用4股鐵纜繩牽引,在漲退水時順纜車道升降;抽水房位於纜車道頂端,內置抽水動力設備和牽引、攪轉設備,為單層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方形,小青瓦屋面,前立雙拱石結構建築作輸水管和牽引繩通道,通面闊寬7.20米、深6.90米、高4.30米;引水管渠由引水管和雙拱渡槽組成,拱跨7.30米、拱高3.37米、通高5.20米,水渠通寬2米、內寬1.20米,深0.75米。 |
26 | 金子糧站建築群 | 20世紀60年代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錢塘鎮大油村7社楊家灣 | 佔地面積5625平方米,建築面積4516平方米,糧店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拆除一座糧倉,仍存建築基址,現存獨立長方形倉8座,8座糧倉略成環狀,順山而建,呈梯級排列,倉門方向不一,其中2號糧倉較為有代表性,該倉為平層,用規整條石砌築,混凝土連弧券頂,白灰抹牆,平面呈長方形,整棟建築分隔為5個獨立糧倉,各設木質房門,牆體石地栿處開氣孔,長26.6米,寬11.8米,通高約10米,據瞭解倉內原有瀝青鋪地,現不存,但內牆剝落處仍可見瀝青痕跡,其餘糧倉為磚石結構,小青瓦屋面,另有10餘棟磚石結構建築,均為懸山式小青瓦屋面,作為糧站辦公用房和其他倉庫。 |
27 | 會龍糧倉群 | 20世紀60年代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錢塘鎮棗峰村1社會龍場鎮水庫街 | 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糧倉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九十年代糧站改制被部分拆除,現存獨立圓倉6座,方形糧倉5座,分佈於東西長100米,南北寬20米範圍內,6座圓倉聚集一處,呈兩排錯落分佈,彼此相距2米,倉門方向一致,均110°,每座倉均由條石砌築牆體,攢尖頂,小青瓦屋面,簷圈用混凝土澆鑄,簷周上用四輪青磚砌築一圈,出簷較深,簷下四方各設一方形換氣孔,牆內外抹白灰,各倉於東牆設進糧門1座外,又於南牆距倉底2米處設出糧門1座,單倉直徑5米,高5.60米,牆厚0.50米,進糧門寬0.90米,高1.96米,方形倉位於圓倉群以南50米至100米處,分佈在糧倉大門進口道路的左右兩側,左側4座,其中緊鄰水庫的一座已垮塌;右側1座,方形倉均為磚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 |
28 | 陳伯純舊宅(洋房子) | 清—民國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錢塘鎮大柱村4社 | 該建築建於清代,為川東地下黨金子沱領導人陳伯純出生地和工作據點,當地人習稱洋房子,原建築規模較大,現僅存建築1幢,方向165°,為中西結合式,共二層,屋頂為歇山頂,小青瓦屋面,穿鬥式梁架,石膏天花板,木條壁抹白灰面,正面大門為石質方門,立柱上施對聯,大門上方兩側有卷草雲紋撐弓一對,面闊三間17米,進深7.63米,建築面積約280平方米,樓上四周設通廊,木質扶欄,柱間開拱形門洞,柱上雕塑卷葉白菜等圖案,該建築在50-60年代曾作金子鄉人民公社和金子鄉七大隊的辦公地,現樓層房間內外壁面上保留人民公社時期的標語、計劃表、出勤表、評比欄等墨蹟8幅。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四川省合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合川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0頁
- ^ 2.0 2.1 2.2 2.3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重慶市合川區工作委員會. 天下合川.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3: 239–241. ISBN 978-7-5126-2067-4.
- ^ 市文物局聯合市文化執法總隊嚴肅督察了合川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嶽廟被拆案[永久失效連結]
- ^ 合川府辦發〔2013〕40號。「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公佈明明小學舊址為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區文物保護工作實際,經區政府同意,決定將明明小學舊址確定為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予公佈。附件:明明小學舊址簡介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2013年4月18日。附件 …… 明明小學舊址佈局較為完整,保存的民國時期建築類型多且特色明顯,承載了當地的歷史和文化,是研究當時的教育體制及建築工藝的重要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抄送:區委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區政協辦公室,區紀委,區法院,區檢察院,區人武部。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4月18日印發
- ^ 關於公佈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2014-12-24。合川府〔2014〕147號。『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關於公佈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獅灘鎮,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加強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的保護和管理,學習張森楷先生「以史治國」思想,緬懷他「濟世救國」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區文物保護工作實際,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將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確定為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予公佈。獅灘鎮及區級有關部門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的相關規定,迅速組織人員劃定文物保護範圍、設立文物保護標誌、落實好保護措施和責任人,正確處理文物保護和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好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附件: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簡介。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2014年12月24日。附件。張森楷故居及陵園簡介 張森楷,合川獅灘鎮人,清末民初著名史學家。早年就學於州學及成都尊經書院,獲張之洞及譚宗浚賞識,為王闓運弟子,光緒十九年(1893年)中為舉人,以史學研究聞名。先後完成《通史人表》296卷、《讀史質疑》300多卷、《廿四史校勘記》、《合川縣誌》83卷、《史記新校注》123卷等,著述浩繁宏大,奠定了在中國近代史學家中的地位。1901在合州大河壩創建「四川民立蠶桑公社」及「四川民立蠶桑中學堂」,開四川近代蠶桑業發展之先河並以培養蠶桑人材為己任。1911年,參加「保路運動」,為營救被捕者而奔走,獲得極高社會聲譽。1912年任川漢鐵路公司總理期間,改革陋習,整頓路政,成績斐然。1928年在北平逝世,由盧作孚設法運回合川,公葬於學士山麓。1990年,張氏後人將其遷葬於獅灘鎮柳寨村張森楷故居旁,合川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為其立碑紀念。張森楷故居位於獅灘鎮柳寨村6社,當地人稱為「舉人院子」。平面呈復四合院佈局,方向275o,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現存前堂、後堂、右廂房、右別院、側門等構築物。前堂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抬梁穿逗混用式梁架,六棱金瓜石柱礎,地面用青石板橫向鋪列,素麵台基,普通踏道4級,前後檐下為貫通式廊道,現存面闊3間14米,通進深2間10.10米,通高6.20米。後堂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六棱金瓜石柱礎,素麵台基,普通踏道兩級,前檐下為貫通式廊道,橫枋間飾卷草紋雀替及雕花垂柱,大門橫額上飾出頭式雕花承匾柱頭及鏤空「壽」字窗欞,現存面闊3間15.10米,通進深1間9.60米,通高7米。右廂房為懸山頂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架,通長13.50米,通進深9米。右別院由後堂及廂房末端與雜房圍合而成,呈六角形天井。側門位於故居右前側,用青砂石砌築,重檐歇山頂,二柱一開間,通高3.20米,通寬1.80米,橫匾書「駕福乘禧」,柱表以《陋室銘》和《黃岡竹樓記》中聯句,刻楹聯一副「待其酒力醒茶煙歇,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張森楷墓位於故居以北60米處的土台上,用青砂條石圍合覆蓋土冢,方向300o,墓前立石灰岩方形墓碑一塊,碑前置方形石作祭台,碑上刻「歷史學家張森楷先生之墓,1858年—1928年,合川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0年10月25日立」。墓通長5.80米,寬2.55米,高1.50米。
- ^ 合川府發〔2018〕24號,「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關於新公佈合川區24處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通知」。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我區新增24處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予以公佈。各相關鎮街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以及《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17號)的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和原則,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全區各類不可移動文物的管理和保護工作。,附件:合川區新增石家洋房子等24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單,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2018年10月8日
- ^ 合川府發〔2022〕1號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牛黃壩遺址等28處不可移動文物為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17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16〕26號)規定,結合我區文物保護工作實際,經研究,決定將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牛黃壩遺址等28處不可移動文物核定為合川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予以公佈(名單附後)。 各鎮街、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等相關規定,切實分級做好保護範圍劃定、文物保護標誌設立、保護措施和安全責任人明確等文物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進一步促進我區文物事業健康發展。 附件:1.牛黃壩遺址等2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牛黃壩遺址等2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 202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