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 (雜誌)
《古物》(Antiquity)是一份與考古學主題相關的其文章經同行評議的學術雜誌。[1]它一年出六期,主題覆蓋了世界各地的各時期。《古物》現任編輯是杜倫大學 (英國)Durham University的考古學教授羅伯特·魏琦(Robert Witcher)。
《古物》作為世界著名的考古學專業期刊,自1927 年創刊至今已有九十餘年的悠久歷史,刊物容量也不斷增加,由最初的100 余頁逐漸擴展到近300 頁,2015年以來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對中國考古材料的關注從未中斷,大致如下:[2]
第一階段自1927-1948 年。
早在創刊第二年1928年就刊發兩篇針對中國考古學的評論性文章,內容涉及到安特生1925-1927 年出版的中原及甘青一帶史前考古學報告。書評,關注周口店一帶的舊石器考古研究。 這一時期的文章作者基本為西方學者,諸如柴爾德(Child)、畢世博(Bishop)等均撰寫過相關論文。前後共14篇文章,研究對象多數為當時中國境內的新發現以及相應的研究熱點,如北京人、山頂洞人、華北史前文化、北方管銎斧、長安夯土建築,也涉及到中國文明起源、中西及中印古文明對比這樣的課題。
第二階段自1949-1977 年。
華人學者這時開始出現,如張光直、鄭德坤(Cheng Te-k'un) 等均有發文,內容涉及古代馬車、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等。1963 年第一位在《古物》雜誌發文的國內學者夏鼐先生發表「Archaeology in New China」(該文同名中文版《新中國的考古學》)
第三階段自1978-2016 年。
西方考古學者撰寫的中國題材文章,聯合署名漸多,獨撰的比例減少。其中1978-1991 年10 篇(3 篇書評), 1992- 2000 年25篇,2001-2010年刊發20 篇,至2011-2016 年間更是高達30 篇,年均刊發5篇。 所發表文章集中在舊石器文化、稻作與農業起源、早期冶鑄技術、中國考古學學派思想、重要考古遺址研究等方面。
現在《古物》的擁有者是「古物受託基金機構」,一家由英國考古學家奧斯伯特·蓋伊·斯坦霍普·克勞福德成立於1927年的註冊慈善團體。它現在的受託管理人包括沃里克·布雷、巴里·坎利夫和科林·倫弗魯。
註釋
[編輯]參考
[編輯]- 格里高利·A·芬尼根, 喬伊絲·L·奧格伯恩, J·克里斯蒂娜·史密斯 (2002), 人類學與考古學世紀雜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出自: 世紀雜誌, 托尼·斯坦庫斯 (編), 紐約: 霍沃思出版社, 第141-150頁, ISBN 0-7890-1133-6, 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 49403459.